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美术论坛 | 每周推荐 | 作品评弹 | 最近新闻 | 艺术书评 | 论坛导读 | 广告联系
当前位置:作品评弹 (主持:贝利亚,peter_pan,笨笨鱼)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1-09-25 21:41:04

□ 阅读次数:3496
□ 现有评论:4

□ 查看/发表评论
 
昆明艺术家之村

昆明艺术家之村


  去年在上海参加上海双年展的时候,叶永青、唐志冈、刘建华以及林晓东四个人住在一起。看了苏州河的仓库画家工作室,觉得这种形式在昆明应该更好做。

  回来就开始找地方。刘建华和李季因为在麻园云南艺术学院教书,那边的厂房规模大,环境也不错,他们主张在麻园租地盘。唐志冈却发现了昆明市西坝路101号昆明机模厂的这片旧厂房,他把叶永青叫来看了,那时是2000年11月底。这对叶帅(叶永青的外号)有点突如其来,直到现在他还说到机模厂是一个\"冲动\"。但唐志冈始终认为叶帅的参与是最重要的,而叶帅的一个想法就是,要做就要和社会发生关系,和公众发生关系。这是北京和上海的画家集聚地不具备的,但在昆明却可以做好,上河会馆就是一个例子。从这个角度考虑,机模厂虽然不是最满意的地方,但比较起其他几处厂房,这里的优势是地处市中心,进出交往十分方便。

  于是,唐志冈和叶帅开始和厂里接触。昆明机模厂是一家已存在了三十五年的老乡镇企业,以生产切割机、台式钻床、剪切机为主。从去年开始,工厂陆续搬到了位处西华园背后的新厂房,只留下了财务科、经营科还在这里。为此,工厂专门成立了一个物业管理小组看管老厂房。

  叶帅和唐志冈讲了他们的想法,厂长黄文山将信将疑。机模厂在职职工有113人,现在仅有一半在上班,平均年龄四十五岁以上,到2001年已经累计亏损了一百多万。早在四五年前厂里就考虑腾出这块黄金地段来搞第三产业,也打过很多主意:鲜花、市场、农贸市场、照相机市场……在画家们来谈之前,厂里职工还集资把600平方米的精工车间改建成了羽毛球馆。但厂长怎么也没想过会在厂里落实叶帅他们的这种构思。

  经过叶帅和唐志冈的反复灌输,厂长对上海苏州河的画家仓库开始有了点了解。但他担心的是,一两个画家成什么气候,把厂房割零碎了以后就不好租了。为了解除他层出不穷的担忧叶帅和老唐分唱白脸红脸。一会儿和风细雨,一会儿拍桌子打板凳,跟他讲云南发展文化旅游大省的战略,保证会有很多画家进来,请他到上河会馆和"火车南站"喝茶吃饭,让他体会发展的远景。


  厂长勉强应下来以后,还是拖着不办。他好像始终觉得不把稳,很犹豫。等二十多个画家来齐了,他几乎反悔了--也许是这些造型各异的人给他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一会儿提出合同要一年一签,一会提出要公证合同等苛刻的条件。画家们为说服他并把每平方米的租金控制在在20元到6元间,费尽了口舌。

  段玉海、栾小杰、苏新宏量最早呼应进驻机模厂的画家,他们在几年前就要找工作室,但当时不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就是其他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人还是犹豫了一会儿,但后来价格就从第一次谈的8元涨到了25元。

  就这样,先后进入的画家和其他人士有三十多人,他们是:唐志冈、叶永青、苏新宏、伍峻、李季、刘建华、潘德海、胡俊、栾小杰、段玉海、雷燕、孙国娟、宋彦平、林晓东、胡晓刚、鲍利辉、刘亚伟、金志强、金飞豹等。


  虽然叶帅在这里建画室的要求不是最迫切的,但他的思想始终很清晰。他跟媒体讲,这里的定位是"以手工和个体劳作为生存方式,以张扬个性为标志,以LOFT为基本样式的以旧改新的生活区域\"。所以除了画室外,也有摄影工作室、设计工作室、茶室、餐厅、酒吧等相继进来。叶帅把自己的地盘取名为"上河创库",但还在建设中就被当地媒体当做了整个机模厂画家领地的称谓,叶帅只好把它改名叫"上河车间",因为有酒吧的功能,故又名为"红香蕉酒吧"。

开业

6月6日,上河创库整体开业的日子。这天举行了多项主题活动:包括在上河车间的、汇集了来自全国的十八位艺术家近作的《男孩女孩》画展开幕;艺术家工作室全面开放;永乐文化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和"老别墅"会所开业,以及策展人林晓东在他的"艺术文件夹"推出了其策划的《临终关怀·医院》纪实摄影展,展出昆明摄影家鲍利辉将镜头对准垂危病人、充满人文翔的作品。

从2、3月份数十位艺术家入驻筹建,在机模厂旧厂房中逐渐成型的艺术家主题社区引起了昆明文化界、媒体甚至国外艺术团体、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至今,"创库"已形成拥有数十间艺术家工作室及酒吧、餐厅、茶室等休闲会所和场地,并有二十余位职业艺术家在其中工作、生活的社区雏形。


  关于艺术家参与其中的想法,有两位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其中之一是潘德海:"去年叶永青和老唐到上海参加双年展,回来说了上海苏州河的情况,很激动,想在昆明也弄一个。我们一听都说好,因为很需要--画画在家的确太小。是老唐找到了机模厂这个地方,他最先进去的。春节之后,很多人都相继进去了,我算比较晚的。但我要的顶楼便宜,一个月两百多块。现在我除了周四在艺术学院上一天的课,其他时间每天都呆在画室。吃饭就在附近的省委食堂,或者小饭馆,这边生活太方便了。过来后我的活动范围大多了,但工作的时候来的人也多,有一些干扰。因为我在画室的时间比较多,他们找不到别人,就会到我这里。冷不丁就进来几个,有的转一圈就走,话也不说。有礼貌的嘛,还打声招呼。"

  此外还有孙国娟:"去年底,我刚从北京回来,有一天晚上在上河会馆,叶永青说了有这么一台事,问我要不要参与。他描述了一下,我也没什么概念。但说到每个房间都有三四十平米,我就觉得应该去。不过我也很犹豫,是留在昆明还是再回北京(我在北京已经呆了四年)?就这么一犹豫,就没有我的房子了。还是胡晓刚准备要另外一幢,才把现在我的这间让给了我。我记得当时是周五去看的房,第二周的星期二就和机模厂签了合同。现在我不常去画室,因为我没上过美院,没和很多人在一起画过画,所以经常有人进来打断工作我不习惯。但今年没有变动我都会在昆明,除非有更好的方式。当然,这个地方也蛮好,特别是做装置和陈列。"


  叶帅说开业本来是想低调一些,印了一百张请柬,只发出去了七十多张,但他没想到那晚来了三千多人。与机模厂相邻的永乐路上停满了首尾相接的汽车,原本寂寞暗淡的老厂房一下子人烟鼎沸。但工厂的工人们还没放弃自己的主人公姿态,那晚他们打了十数个报警电话报告艺术家们"扰民"。

  实际上,除了被媒体最后确称为"艺术家主题社区"和工厂自己定位为"文体活动中心",机模厂的一切也没有多大的改变。门房还是朝9晚5的上班,电铃还是在规定的作息时间作响。厂里的书记对媒体记者说起来:"还都是按他们的要求保留下来的,电铃、老砖房上的字,还有露天里撑着的锈钢架。""他们说这是老工业时代的产物!"而为了画家们把这里的破轮胎、语录牌或者别的什么垃圾拿去装饰画室,工人们又和画家闹起了矛盾:这些原本不值钱的东西,不仅值钱起来,还成了国家财产。

  企业家对这里也感兴趣。关于仓库LOFT的一切以及SOHO的根源,被他们的媒体屡屡追问。有房地产商甚至想和画家合作,在这里搞一间SOHO的样板间,普及这种生活方式。

  当晚,从外地赶来参加开业的艺术界人士也很多,他们是: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王庆松、韩湘宁、周春芽、朱其、马六明、曾浩、赵建平、蔡斯民、马钦忠、林晓东……

  画家们也在自己的画室里各司其职,接受媒体采访的、会见朋友的、举办展览的、还有在画画的。每个画室都会冷不丁进来几个人,旁若无人地转一圈又走掉。



  接近凌晨1点的时候,人们渐渐散去,只留下这些人在叶帅的"车间"里坐着,围着一个长桌,好像在开会。

文/张臻
现有评论:4 [查看/发表]


ArtBBS 始于:Oct 1,2001 川ICP证B2-20080009
Copyright © 1998-2019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联系:028-8967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