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发布于 2002-03-29 13:26:12
□ 阅读次数:2198 □ 现有评论:2
□ 查看/发表评论 |
|
|
走自己的路——吴冠中
|
据新华社电,享誉世界的法兰西学院艺术院最近以高票选举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为该院通讯院士。这是法兰西学院艺术院自1816年建立以来第一次选举中国画家为通讯院士。
这消息对吴本人来说显得平静,他说,以前在法国读书时,这是个梦想,有点意外,很幸运……
对他的画大家并不陌生,但他的理论体系却许多人不太明了,这次吴冠中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可能会让一部分人重新认识这位年迈的中国绘画大师。
吴冠中近日在香港艺术馆举行讲座,畅论“水墨画现代化”,不少市民都希望听到大师的艺术见解,纷纷提早排队进场,一百五十个座位瞬即额满,有些市民需观看现场录像转播,仍有不少向隅的市民在门外等候机会。
国内的许多艺术家对吴都持有反面观点,著名雕塑家韩美林在媒体公开指出“某些画家提出笔墨等于零,荒唐得很……”(阳光卫视“人物记”),我们来听听吴对现代水墨绘画的简略观点:
讲座上吴冠中以「『传统』的河流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带出把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
他认为,有些保守者认为只有古老国画是中国画,这样会令中国画的范围越趋狭窄,题材越少,难以发展。「中国画」最初是与材料、风格均不一样的西方绘画相比较而言,今天中国画应容许多样化,他举例说,正如今天日本人也不会说只有浮世绘才是日本画。他指出:“今天中国画的多样化,与明天的多样化,内涵也不一样,明天的多样化,会有新兴起的,有被淘汰的,随着时代而转变。”
吴冠中提出的“笔墨为零”,是指脱离了具体画面而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於零,他认为每个人根据个人的感情,有每个人的笔墨,笔墨只是手段,是奴才。不管是只针对其「笔墨等於零」的论调而批评的,还是是对水墨发展持定固意见的,我认为都是片面观点,把艺术的时代性淡化了。
他又从建筑、服装等方面,带出传统现代化的需要。从保留古建筑来说,一条古老的村落,生活水平落后,没可能整个古老村落都保留下来,只能保留一小部分;又如唐装,今天中国人不会不穿时装只穿唐装。他说:「生活在变化,时代在变,有些东西要变,有些要撤。关键在於能否把传统的优点变成现代的。」至於如何将传统现代化,其方法千变万化,很难说应走哪一条路,这要靠几代人的努力。
吴冠中说:「今天的中国人与外国人有距离,今天的中国人与古老的中国人距离更远,明天的中国人与明天的外国人会更近,明天的中国人与古代的中国人则更远。」
谈到今天的中国美术教育。他认为,不应该将学生分为绘画花鸟、人物或风景画,应该像「自助餐」般,每个人的胃口不一样,盘子的菜不一样;亦如调色板,各人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才能都不一样。此外,他认为教育学生不应只着重教他们应该怎样画,而应着重教他们该怎样看,这样才有启发性。
吴冠中将面对香港维多利亚海港写生,他笑说,要看他写生很不容易呢!因为他在家里作画也从来不让人看,他说:「很多画家画画不愿意让人看,因为真正作画时的丑态很难看,让人看到的通常都是假象!」这回,当香港艺术馆邀请他「表演写生」,他开始时不接受,后来又接受邀请,是为了藉着这次活动能带出他写生的观点。他说,到时他会将维港「移花接木」、「移山倒海」,因为,他从来写生都是这里取一些,那里取一些,构成自己的作品。
小资料:
吴冠中(1919-)江苏省宜兴县(今宜兴市)人。
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进修油画,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声誉响彻国际。其画风独特,成就卓著,是当代中国杰出的艺术家、教育家,其影响深远。
参考论坛文章:
|
现有评论:2 [查看/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