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美术论坛 | 每周推荐 | 作品评弹 | 最近新闻 | 艺术书评 | 论坛导读 | 广告联系
当前位置:每周推荐 (主持:admin)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2-10-31 14:18:58

□ 阅读次数:2348
□ 现有评论:1

□ 查看/发表评论
 
“21世纪文学与美术发展趋势论坛”纪要
北京日报
“21世纪文学与美术发展趋势论坛”纪要


近日,文化部“21世纪文学与美术发展趋势论坛”在成都成功举行,文化部党组成员常克仁、艺术司司长冯远,以及知名作家、画家和学者数十人参加了论坛并发言。在“21世纪文学与美术发展趋势”这一宏大主题下,与会者从自身的文化角度探讨了若干具体问题:

  传统这面镜子:多元、开放与超功利

  预言未来的趋势,必得回首以往的传统,因为一切的未来无不建基于对传统的认知与扬弃之上。文学评论家、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孙郁指出,20世纪的文化遗产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要,那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天都在延续。很多作家现在对文化遗产的阐述和接收发生偏颇,没有真正把握其实质。一些艺术家的文本缺乏魅力、缺乏永久阅读的价值,但鲁迅、周作人的作品却可以反复阅读,这说明五四一代著名作家把东方人叙述的最优秀的东西吸收了过来,而我们当代的作家却把东方人叙述的魅力和语言的魅力扔掉了。我们在建立新的文学艺术的时候,应当吸收五四那代人的经验。当代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功利主义太盛,因此,在学界、文化界应更多地谈一些超功利的东西。古希腊为什么有形而上学、逻辑学,而中国为什么没有呢?就是因为古希腊的文化是超功利的。我们的文学批评缺乏力度和深度,也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为学术而学术的超功利土壤。如果要建立21世纪新的文化空间,就应当有很多人潜心研究超功利的学术,并且创造出个性化的文学艺术,这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传统,我们的前人和今人都采取过何种文化态度?这种文化态度会导致何种结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美术评论家王镛认为,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两次文化大讨论,一次是五四运动前后到30年代,一次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两次都处在中国引进西方文化的高潮时期,中国文化人大体上采取了三种文化态度,就是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折中主义。在五四运动前后,主要是引进西方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化,而改革开放时期主要是引进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特别是经典的西方现代作品。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世界,中国现在面临着西方文化空前的涌入和新一轮的挑战,这三种文化态度将左右中国美术的走向。正是这三种文化态度的互相消长,矛盾冲突,才形成了促进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内在张力,保持了一种多元互补的均衡格局。21世纪这三种文化态度将以更具有理论色彩的形式交错展开,也必将有力促进中国文化的创新。

  对西方传统的吸收给中国当代美术带来了什么?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美术评论家王志纯认为,从1985年到1989年是新潮美术阶段,它的最大功绩在于激发了包括“传统派”在内的其他各种风格艺术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为形成90年代多元化艺术格局做了十分必要的准备和铺垫。到90年代以后,在多元化艺术发展格局中,艺术家们向表现社会生活和个人艺术风格创造的纵深切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一方面要用新的方法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传统,寻找和发掘可以转化的基因和生长点,创造新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以开放的心态深入研究西方现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当代文化的生命力。

  文学:向“真”、“力”与“美”大步迈进

  在21世纪中国式的市场化社会,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现实是怎样一种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知是否会影响作家、艺术家自身的艺术探索?

  北京大学教授、诗歌评论家谢冕先生认为,新时期以来,是政治的进步促进了文艺的进步。政治比过去有着更大的承受力和涵容性,已认识到文艺的功能不仅仅是代言的性质、服务的性质、表现重大题材以达到教育目的的性质等,更表现在让人快乐、愉悦、欣赏、享受、娱乐和休闲的性质上。这样,这就把无限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无限的表现空间留给了文艺家。进入90年代以后,文艺进入了一个常态,作家、艺术家也进入了一个常态,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政治的进步给文艺带来进步的根本原因。但是在21世纪,我们面临着高度物化的社会所带来的精神困惑。文艺在大面积表达人的隐秘欲望的时候,是不是还应该关心更为重大的问题?这是文艺生态的失衡所在。文学艺术应该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命才是美丽的、优雅的和尊严的,这也是文艺家要重视和回答的问题。

  对于这种高度物化的后现代现实,小说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指出,从19世纪后半叶到现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时间与空间的改变。我们今天所谓的高度现代性,主要是表现在真实性和虚拟空间有很大的变化。在现代性社会当中一切都是围绕生产来进行的,在后现代社会当中,一切都是围绕消费来进行的,消费领域内的很多事情,都已经被极大地文化化,文化不再是作家、艺术家的专利。因此,现在作家如要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他所追求的将不再是优美的语言,而会是一种有力的语言。《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文学评论家王干也强调,未来文艺的走向应该是更真、更大、更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给文化艺术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一切都可以被克隆、被模拟、被无限地复制,这使文学艺术的本真性发生了巨大的危机,这个时候,艺术应提供最真的东西,给漂浮的灵魂以最后的安抚。

  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身不由己的焦虑,小说家叶兆言坚信:创造性一定是来源于反趋势,也就是说作家的个人努力是最重要的。虽然个体写作者改变不了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但大趋势必定是由每一个个体作家所组成的。小说家作为一个个体,应尽可能为一种良性文化的合力而尽个人最大的力量。

  对于90年代以来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社会的脱节,小说家赵玫深感不安。她说:文学要发展、要进步就一定要有不断的思维碰撞。现在作家们都是孤立作战,与同行、学者和社会的思想交流非常少。作家现在是既得利益者,衣食无忧,怎样才能与社会发生血肉联系?特立独行的反叛精神非常重要———歌德等伟大作家能掀起狂飙运动,是因为一个好的文学大师和社会就会建立这样一种关系,那么我们怎么和社会的进步产生这种联系,值得思考。

  小说家林白认为,对于文学发展来说,现在这个时代尽管有混乱、物化、粗俗的一面,但也有自由和宽容,艺术变回了常态,这本身就是很好的。

  艺术与市场:让人欢喜让人忧

  市场经济环境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在21世纪,文艺与市场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互动关系?画家、作家们见仁见智。《诗刊》编委、诗人、画家宗鄂先生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为了实现商品价值,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推向市场,因为现在的文化市场还尚未成熟。目前文学与美术如果完全被推向市场的话,其中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出版、创作往“钱”看,一切以赢利为目的,另一个是假画盛行,这对高雅艺术、纯文学期刊的影响是最大的,它会导致地摊文化和庸俗文化,忽略艺术的品格。而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画家杨延文先生则强调,市场的作用不可低估。市场有天然的合理性,传统派的最后四位大师齐白石等都是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是检验艺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大画家、大作家一定产生在职业画家当中;扶植、倾斜本身会造成艺术家不正当、不公平的竞争。对文学艺术不能过多的倾斜与扶贫,要适者生存,对有成就的作家进行奖励,则是很必要的。

  关于文学与市场的关系,小说家张梅和张者看法不尽相同。张梅认为当下大众的审美取向十分变动不拘,无法把握,而不像欧洲读者那样有稳定的审美。由于市场的不稳定,作家有时无从把握市场需要什么。张者对此则深表乐观,他认为现在市场上的小说并不是庸俗的和非艺术的,现在的读者群水平并不比作者低。改革开放后读者水平的提高会促使作家写出更加有艺术水平的作品。同时,有专业水平的读者群体也不断在扩大,现在读小说的人恐怕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为多,所以小说家不用下海也可以小康。这就是市场。


现有评论:1 [查看/发表]


ArtBBS 始于:Oct 1,2001 川ICP证B2-20080009
Copyright © 1998-2019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联系:028-8967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