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品房 沈阳装饰网
沈阳建材网
沈阳租房网
总  站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 | 广告服务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人才招聘
新闻展会  历史规划  旅游摄影  材料设备  设计咨询  装修表现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城市首页——沈阳 编辑:yingeryy 007abbs
□ 本文作者:飞天悬火

□ 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 本栏目所有文章
□ 返回城市首页



 
开发区“添翼”沈阳经济“腾飞” [推荐]



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多年来沈阳市经济开发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带来的不仅是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还对沈阳全市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并成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和市内其他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

  目前,沈阳辉山经济开发区正在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永安新城装备配套产业园等4个园区正在申报省级开发区,随着经济开发区这架带动沈阳市经济发展引擎马力的加大,沈阳市经济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再腾飞”的图景似乎已能看到。

  支撑经济发展

  经济开发区自身建设加强,拉动沈阳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已经显现,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沈阳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入驻企业和落户项目4个主要方面数据充分论证了开发区对沈阳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2011年,沈阳市省级以上经济经济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8.1亿元,占全市的30.4%,同比增长36.4%,比同期全市平均增长速度高出24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5.3亿元,占全市的35.1%。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1年,沈阳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1101.6亿元,占全市的24.2%。201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686.7亿元,占全市的26%。

  财政收入项目下,2011年,沈阳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292.8亿元,占全市的47.2%,增长62.2%,比同期全市平均增长速度高出29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147.6亿元,占全市的38.6%。

  至于入驻企业和落户项目,截至目前,沈阳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内累计入驻企业1235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6个,产值超亿元企业488个,累计落户项目5362个,在建项目598个。

  “经济开发区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支撑了沈阳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还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城镇化建设进程,使得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报告》认为,沈阳市内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正从单纯的工业园区转变成为以产业为主导、城镇化为依托、产城有机融合的多功能综合性城市新区。其中,新民市提出了以经济开发区为基础,加速推进新城区建设,使开发区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无缝对接、融合发展的思路;康平县则提出将开发区建设与新城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两翼,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共同发展的理念。

  另外,随着经济开发区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区还吸纳了大批当地人口就业,目前,12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就业人口总数约为60万人。经济开发区成为沈阳市经济建设主力军的作用日益明显。

  促进对外开放

  对内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开发区同时还作为沈阳市对外开放先行区,助力其践行以利用外资和出口为主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能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

  数据显示,2011年,市内经济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6.7亿美元,占全市的30.4%,增长12.1%,比同期全市平均增长速度高出3个百分点;出口16.9亿美元,占全市的34.5%。2012年上半年,开发区利用外资8.9亿美元,出口10.3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28.7%和34.2%。

  可以说,“项目是园区发展的核心要素,招商引资是园区永恒的主题”的观念已在开发区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更成为推进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根本措施。在此指导下,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招商,以招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区经济开发区已普遍由招商引资过渡到招商选资,引资质量不断提高,引资结构不断优化。

  从招商模式上看,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园区所在行政区划的招商力量进行招商。经济开发区内不设专门的招商部门,以行政区划为主体对外招商,引进的项目重点向经济开发区倾斜。以康平经济开发区为代表,其所在康平县的4个招商局局长均在开发区内兼任管委会副主任,利用康平县的整体资源对外招商。

  二是以经济开发区自身招商部门为主体进行招商,但与所在行政区域的招商部门共享客户资源和招商信息,实现整个行政区内的“大招商”。

  三是经济开发区招商部门统筹所在行政区划的招商,整个行政区划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进行招商。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其统筹铁西区内的整体招商资源,与铁西区招商部门各有分工、各有侧重。

  从招商方式上看,也有三种:一是以产业链招商,通过重点引进龙头企业后的市场自主调节,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以欧盟开发区汽车和法库开发区陶瓷产业为例,通过龙头企业的引进带动相关配套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

  二是以开发区规划为牵引,按照主导产业及产业布局,以推进产业升级换代为主旨,采取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上门招商、区域协作招商等方式进行招商。

  三是以引进大项目为契机,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引进的项目重新规划产业布局,做大做强该项目,吸引其他企业和项目入驻开发区。

  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软、硬环境的不断优化,国内外优质项目对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的认可度明显提高。截至目前,沈阳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共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708个,世界500强企业在沈阳市投资设立的147家外商投资企业中超过120家都落户在经济开发区。随着这些外资企业和项目入驻,整个园区及产业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沈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亦得到有力促进。

  吸引产业集聚

  除自身谋变发展外,经济开发区还凭借其自身灵活的体制机制、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资源禀赋等一般行政区域不可比拟的优势,吸引了各种先进生产要素迅速主动聚集,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主导产业突出,产业规划超前。各经济开发区围绕自身主导产业,通过核心企业的带动,整合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产业集中度,主导产业在园区发展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逐步形成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促使高端生产要素加速向开发区集聚。当前,沈阳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占到全部产业的六成。

  在此基础上,经济开发区发展继续主动思变,结合各地区的优势和总体规划,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思路与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向更高层次拓展发展空间,以具有前瞻性的产业规划,积极破解发展中遇到的产能落后、效益低下、后劲不足等问题,不断提升发展水平。

  截至目前,12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中有7个开发区已重新调整、制定了高起点、新理念的发展规划,彻底颠覆原有发展思路,以全新的规划和产业引领开发区建设。比如,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提出了打造蓝海经济,重点发展创意产业、都市工业等4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辉山开发区提出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向高精深加工进行转变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农业硅谷”。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经济开发区通过引进有较强产业带动能力的大型企业,辐射相关联的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紧密相关的配套企业进驻,配套企业又可以进一步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由此增粗拉长区内产业链条,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放大与应用,这不仅带动了开发区自身的建设,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沈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例如,欧盟开发区就通过通用整车厂入驻开发区,带动了法国法雷奥集团、韩国浦项集团等10余家一级配套企业进入,进而带动了骏宝来、吉祥等20余家二级配套企业进驻,最终形成了良性互动。

  高科技企业不断增多。一直以来,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科技投入,转型升级基础不断巩固,创新发展根基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力量的投入加速了新兴产业的聚集,吸引了高科技企业不断聚集。截至目前,沈阳市内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设立科技研发机构203个,2011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约22亿元;经济开发区内现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20个,2011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开发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开发区全部出口额的21.2%。开发区内累计拥有注册专利1589项。经济开发区就业人口中本科以上学历约18万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约5万余人。

  示范社会发展

  经济开发区上交的“亮眼”成绩单为沈阳市整体发展带来强大的先导示范作用,并由此成为引领沈阳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示范平台。

  具体来看,经济开发区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绿色环保和体制创新方面。

  首先,由于经济开发区自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由此培育了一大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在提高了沈阳市园区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增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

  其次,随着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和软环境建设优化,建设用地的需求逐年增加,区内考虑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资源集约利用、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不断完善等内涵式发展,提升经济开发区内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并在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方面为全市作出了表率。数据表明,2011年,沈阳市12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4.8亿元/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上的生产总值达7.9亿元、财政收入近1.3亿元、累计吸引外资超过700万美元。

  再次,美观与集约、生产与环保、速度与质量相结合一直是沈阳市内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践行此目标,经济开发区一方面严格设置项目准入门槛,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则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据不完全统计,沈阳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绿化率平均达到2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每个经济开发区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景观,基本建成了水绿山青的绿色、生态开发区。在保证环境的同时,开发区也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省级以上开发区配套设施完善,为项目落地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最后,进行体制创新。一直以来,沈阳市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可能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小环境,坚持择优录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逐步形成了一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积极推进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行政任命向合理的人才需求转变,由固定制向合同制的用人方式转变,实行“档案封存、全员聘任”,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并为经济开发区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更多新闻]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