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纯粹建筑论坛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post
flat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北京建筑批判   [精华]
suki0021


发贴: 38



2002-07-07 21:2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suki0021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北京建筑批判(一)--北京五大争议建筑

  如果街道是一个城市的眼睛,那么,建筑就是城市的瞳仁。

  浓眉大眼的北京城很迷人:皇家园林、小胡同,四合院,长安街--她身上散发出的浓郁的传统文化芬芳,令人痴迷。

  除此之外,还有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代化的北京也已结出的沉甸甸的果实;特别是为了迎接共和国五十华诞,她被装扮得更加端庄大气:高楼更多了,马路更宽了,夜晚也更加亮丽了。

  然而,对于一个历史名城的发展来说,现代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北京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它也使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北京城的历史底蕴已经被一些混乱的、四不象的建筑涂抹得走了样。在北京城里转一趟,你会感到迷茫:街道两旁那些曾令你仰慕的高楼大厦,如今看来建得真不是地方;老城区的景观不见了,原地立起的高楼怎么不中不洋?

  你的感觉没错。10月7日,在由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意大利政府共同举办的" 世界经济与文化研讨会"上,讨论的就是发展中国家,如果防范经济全球化对本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威胁。也就是说,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作为一个文化古都,北京的历史传统风貌在迅猛的城市发展中,已经受到了有意和无意的伤害-- 北京众多毫无内涵的建设和凌乱的规划设计,已经让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在世人的眼睛中开始变得迷离。首都的未来应该什么样?这是我们一直无法回避并且仍将被迫继续正视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主席纪念堂
是神圣的殿堂,还是长官意志的范例?

  纪念堂建立始末,争议之处有四:

  动议是否亵读?毛泽东生前明确表示:包括他在内的中央领导人逝世后都应实行火葬。而最后的事实是,"两个凡是"的倡导者违背了这一遗嘱。

  选址是否欠妥?当初曾有三个提议: 天安门城楼。理由是北京是中国的心脏,天安门是北京的心脏,心脏的心脏,喻示: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香山。理由是可以建造象南京中山陵那样有着长长甬道的陵墓。

  天安门广场。这是最终选定的地点。这个地点是明代大明门(清代更名为"大清门")的旧址。在封建王朝的"国门 "上建陵,固然气魂非凡,但是为建陵墓,原广场南侧绿草古树被毁,令人心痛不已。为迎接建国五十周年大庆而进行的天安门广场整修就加了两块绿地,算是弥补?

  设计方案由谁选定?结果不是由建筑界权威组织决定,而是由对建筑一窍不通的个别领导人即兴拍板。"哪个高?""这个。"于是建起来的就是这个。毛主席纪念堂是七十年代的产物,那是个人崇拜瓦解的前夕,是长官意志命令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至今,毛主席纪念堂很少被人们用来代表毛泽东,这不是很说明些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 方 广 场
 
是长安街的明珠,还是权力与利益的联姻?

  投资20亿美元,号称亚洲最大的商业建筑群。距天安门仅1200米,位于东长安街的王府井南口,可能是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一个地块,在1992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之时,圈入香港地产商李嘉诚手中。

  投资方提出的方案一出台就遭到了专家激烈反对,理由是:违反规划。近500米长、200 米宽的混凝土屏障有78米之高,超出规划限高一倍。这个建在古城中心地区的建章建筑,将极大威胁古都风貌,势压故宫,也让38.29米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变成小可怜。

  当时的北京市长陈希同亲自批准了由投资方提出的方案,并扶持它挡住了来自建筑学家、政协委员、文物专家的一轮又一轮反对。

  除了权力与法制之争,东方广场风波隐含的观念之争是:究竟什么是现代化?陈希同认为:专家们没有跟上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步伐。而对此的质疑是:现代化不只是高楼大 厦的排列组合,它首先意味着一种精神,意味着民主与科学、尊重与宽容。越是具备现代化的品质,就越应该尊重历史。因为现代建筑已很难做出民族特色,所以古城才愈显其珍贵。
  东方广场工程曾一度暂停,进行方案修改。1997年8月重新开工。修改后的方案只不过混凝土屏障变成了混凝土森林!靠近故宫一侧减了两层,以示尊重规划要求:"旧城要保持舒缓开阔的空间格局:由内向外逐级提高建筑层数"。

  如果把东方广场视为对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和公众的审美水准的考验,现在已经至少得出前一半结论:城市规划是可以逾越的。后一半呢?对这座钢筋混凝土森林,人们开始觉得有点别扭,现在有些漠然,会不会有一天真觉得它"看上去很美"?1999年7月某日的《北京晚报》称其"将为北京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有一家周刊说它是"长安街上一颗明珠"。

  --这是不是中国建筑界的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 京 西 客 站
是古都风貌的代表,还是复古主义的败笔?

  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京九铁路终点站,号称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工程。

  1995年4月27日,建筑大师张开济在接受北京一家报纸采访时,就对北京西客站的建筑设计提出尖锐批评:"滥建'小亭子'之风越吹越盛,变本加厉,最终发展到建设一座登峰造极的超级'小亭子'。"这个小亭子的造价是8000万元。什么概念?捐赠给希望工程,将惠及20万失学儿童。"大帽子"、"小亭子"被视为托塔天王手中的宝塔。建筑评论家曾昭奋撰文说:在这个巨大的重檐攒尖屋顶下面,建筑师的创作过程急忙刹车,新的建筑形式的酝酿、生成急速瓦解,任何有助于向前推进的思考和讨论迅速终止。

  西客站的另一个争议之处:任务书的提出是否先天不足?超规模设点是大忌,交通建筑首先应保证让人流迅速抵离。"最大"并不值得骄傲,"好用"才是真的。当年北京站设计时期,就有专家提出:规模太大,应该分散。而今天西客站是北京站的7倍!为突出"门"的造型,追求对称、堂皇,站内除已有的庞大复杂的流线外,还设置了许多不相干的内容以撑大站房体量,居然还有吸引人流的大型商场。尽管建筑师在总图规划、建筑布局、交通组织、旅客流线等方面费力不少,但建成后让人拎着行李晕头转向也是公认的效果。

  后来因为施工质量问题,西客站又闹出新麻烦。华而不实、大而不当、费而不惠,三条,它都占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凯旋大厦
是欧式网络的发扬,还是假洋古董的拚凑?

  1994年初的首都建筑设计汇报展上,人们还忙着在留言薄上讨伐"凉亭",几乎没人注意到一栋北京少有的纯"欧式"建筑"富华大厦"悄然登场。一年之后的下届展览,大家突然发现,欧式建筑已在大肆泛滥。登峰造极的凯旋大厦,干脆自称"中国的凡尔赛宫"。

  这座占了动物园绿地冒出来的"中国的凡尔赛宫",引起了极大争议。

  这是不是欧式建筑?

  北京的所谓"欧式建筑",严格说来,只是任意拼贴、涂脂抹粉的脸谱建筑。西方古典建筑有严格的法式,对整体和局部的尺度、比例、形状等都有严格规定,偏离了,反而不美。这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常识。

  为什么做欧式建筑?

  汇报展上,一位老建筑师在接受采访时语气激动:"矫枉一定要过正吗?丢掉自己的传统就一定要把别人的传统搬过来吗?还有个气节问题!"用小亭子和大屋顶夺回古都风貌不免幼稚,但至少还意识到北京作为古者的特殊性,而今天的洋古典,连这点幼稚都没有。

  许多年前,很多租界模仿欧美,大量建造这样的"欧洲古典式"建筑,梁思成先生曾感"大可痛心",因为其背景是"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后","这实在反映着外人经济侵略"。如今的"欧式建筑"意味着什么?"难以根除的殖民主义的奴性。"建筑评论家陈志华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 山 饭 店
是大师力作还是名家习作?

  为了追求优秀的品质,不断地追加预算,几乎是美籍建筑师贝聿铭的必然戏码。"他有神奇且美妙的能力引导业主更上一层"。但此时他无须发挥这种能力,中国人的宠爱(他是华裔)与迷恋(这是大师),使他随心所欲。其潇洒走一回的结果是留下了香山饭店,并令其获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大奖。

  然而几乎香山饭店的每一个细节都伴随着争议。

  选址:建筑师终于选定了幽雅的香山。批评者认为:1.风景旅游区不适宜建旅馆。在完整的旅游区内划出禁区,少数人霸景,对多数人大煞风景。2.小小香山,何来客源?若游北京,住在香山不方便;若看香山,一天足矣,无须住宿--果然,今天的香山饭店名声响亮,生意清淡。

  规划:建筑师精心布局,尽量保存利用风景园林。批评者说:毕竟还是拆了金代的花园,砍了176棵300多岁的老松树。

  建筑:大胆探索现代建筑与民族传统结合之路,借鉴步移景易的江南园林的平面布局,与以往总在立面屋顶戴帽子的"民族形式"迥然不同。批评者说:平面铺得太大,不适合旅馆建筑。客人出来拐两个弯就易迷路。

  装饰:青砖贴面、卵石铺地,建筑师以极其敬业的精神,使朴实的建筑细腻优美。批评者说:名义上用了民间便宜的材料,但磨砖对缝的青砖每块十元。观赏石居然从云南石林弄来。更别说到山东长岛挑选的颜色、直径都一样的铺地卵石,运到北京后,每个的价钱相当于一个鸡蛋。

  贝聿铭指明了中国现代建筑之路吗?也许。

  关于贝大师,还有这样一件事:20年前,贝提议不要在紫禁城附近修建高层建筑,为此,他特地选在香山盖饭店;20年后,他亲自设计了一座靠近故宫的高层写字楼。北京一家杂志评论:事情的滑稽之处就在这里,建议保留故宫屋顶上那片蓝天的贝聿铭,用他设计的西单中国银行总行大厦亲手刺破了这片蓝天。

------------------------------------------
北京建筑批判(二)--在传统与现代间挣扎

  "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土耳其著名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有这样一句名言。

  50年前,北京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保存完整的中世纪都城,按照中国最古老的城市建设经典《考工记》规划建设,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更以其雄浑壮美,令人震撼。今天,古都风貌日渐淡去,并且也许有一天,将永远消逝。
 
一座城市,脆弱的规划

  国庆前,北京一家周刊发表了一组展现北京城市风貌的图片,标题是:诗意地栖居。其中东方广场的照片下面写着这样一行说明:东方广场是长安街上的一颗明珠。

  "这太可怕了"。一位北京建筑师看着这张图片感叹。他的意思是说,这可是北京城最大的违章建筑啊。

  这实在有点少见多怪。在城里转上一圈,看看那些穿梭在古都中的富丽堂皇的大厦,然后找份北京市城市规划对比一下,你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违章建筑,多了!

  北京在"世界著名古者"和"现代国际城市"间混乱地挣扎。其结果是,古都风貌渐遭高楼大厦凌迟,"历史文化名城"变成"历史文化名块"--古都风貌不再完整。

  有人认为今天北京城市建设陷于尴尬境地,根源是50年前全面保护旧城的"梁陈方案"未获采纳。这段历史姑且不谈,因为任何人不能回过头去向朱元璋的儿子上书献策,为皇宫新建的三大殿装上避雷针和空调器。应该注意到的是眼前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恰恰是在近年制订了详细保护古都的规划之后,北京老地区反而遭受了大规模的拆改。

  1985年,北京市出台了保护旧城的规定:确定旧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对景观走廊和传统风貌街区进行保护。在这个方案中,王府井地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1991-2010年总体规划再次明确了"保护"要求,提出"以故宫、皇城为中心,分层次控制建筑高度。旧城要保持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由内向外逐步提高建筑层数"。

  然而基于对文革破坏传统建筑格局的反思而提出的保护,基础并不牢靠,当市场经济大潮袭来的时候,房地产开发的短期暴利压倒了对历史风貌的留连,旧城内拆风大盛。

  1990年,北京市政论作出了"危旧房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决定,想在旧城内大搞房地产开发的商人纷纷举了美丽诱人的牌子:参与政府的"安危解困"。各区以牺牲环境、提高建筑容积率为代价来争取开发商投资。最需要改造的破房子没人理睬,首先被拆掉的倒有一些王府和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因为它们地段好、人口少、拆迁费用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顺成郡王府拆掉了;最具规模、最豪华的清代私宅"那家花园"拆掉了。很多人愤怒不已,批评说"这是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一些市民称这种拆迁为"三光":房拆光、树砍光、人搬光。

  旧城建筑高度控制几乎全线突破。规划一让再让也难以满足开发商的胃口,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务办公大楼无一例外地庞大臃肿。尽管众多专家几番联名上书,距故宫仅1200米处, 78米高的东方广场还是神气活现地盖了起来,同时流传下来的是当时北京市负责人的那句名言:谁反对,谁退休。众人只有抱怨"以规划为龙头",变成了"开发商牵着规划的鼻子走",他们不知道,王府井路口东南角,"光彩大厦"将比东方广场还高。  

  古都风貌的消逝只是一方面。过高的容积率又给城市交通、环境和防灾留下了难以克服的后遗症。拆房建高楼,楼高车必多,车多再修路、路边又盖楼,旧城陷入了"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恶性循环。"这种自己制造矛盾和难题,再去想办法解决,不是自找麻烦嘛!"一位专家在《建筑师》杂志撰文:"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控制本来是政府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现在为了眼前的利益把它放弃了,一味迎合开发商的利益,这种实际受开发商控制,为开发商利润服务的旧城改造,其结果不仅不能缓解原有的矛盾,反而只能使环境和交通等状况恶化的大城市病更为加重。"

  如果想知道一个城市的今天,上街转转;想了解它的明天,看看规划。不过,要想通过规划了解一个城市的明天,最好先听听建筑界流传的这句话: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顶领导一个电话。

一条街道:混乱的表达

  如果以丧失古者风貌为代价,真能收获优美的现代化环境,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然而事实令人失望。

  首先不可思议的做法是一边"拆"着一边"夺"。1993年,当时北京市长陈希同提出口号"夺回古都风貌"。上有好者,下有甚焉,有关部门特地组织了"建筑顶部设计效果研究小组",被戏称帽子组。岂知一片抢救声中,抢回的只是些"穿西装、戴瓜皮帽"的伪古典。街边小商店、小饭铺倒是不甘落后,动辄以琉璃瓦顶的垂花门装饰门面。

  1995年陈希同离职。西客站造价8000万元的钢亭"加冕"后,标志着"夺风"尘埃落定。而随后新的形式主义流行病是:洋古典。

  现在来看看旧城内北京名声不佳的两大建筑群吧。

  东长安街:交通部紫铜色的办公楼,在"夺回古都风貌"时期出现的伪古典,严严实实地戴了个大屋顶,戏语是"交通部盖大庙"。淡绿色的全国妇联办公楼倒是曲线玲珑,顶着同样不小的屋顶依偎在交通部雄浑身影西侧。恒基中心是"夺风"之后的新时髦:洋风建筑。从北京站一直铺陈到长安街的体量臃肿如恐龙的恒基中心,是90年代著名建筑,如今身处尴尬所在,令人同情。

  西城的金融街建筑群,黑色的建设银行、青色的投资广场、五花的通泰大厦、银色的工商银行……它们虽然拥挤在一起,但各说各话的杂乱程度令人目瞪口呆,似乎每栋楼都在大喊:向我看!而我们看到的只是业主们"露露脸儿、摆摆谱儿"的浮躁心态及北京城市设计的缺乏。

  "一塌糊涂!互相闹的结果,是每个建筑缺点大暴露。"清华大学教授、建筑评论家陈志华如此评论。"这是北京建筑形象不佳的重要因素。建筑首先应与总体的环境气氛协调。走在街上,尤其现在有汽车,人们看的是整条街而不是单体建筑。"经常被专家提及的例子是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街旁的建筑外观、比例、颜色都差不多,单独看某座建筑可能并不精彩,但整个街道却是丰富、严整而有秩序。

  对于一个街道来说,规划时太统一也很可怕。遗憾的是,这"很可怕"在北京也有范例:一条少有的经过了城市设计的道路--旧城内新修通的平安大街。

  与长安街相反,这"第二条长安街"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专家们的极力建议下,有关部门终于作出了"平安大街沿线不搞房地产开发"的承诺,然而几公里长的街道两侧,匆匆草就的仿古小房子如电影布景般惊人相似,只能令人想到一个词:众蚁排衙。由于人们只能看路牌而无法从街景辨别所处方位,夜间行车"恍然惊悟,紧急掉头"造成的效能事故频发。
 
一座建筑:成功的怪胎

  国外建筑师常骄傲地把名字刻在建筑上,中国还没听说过。如果允许,恐怕也没几人愿意刻,至少在北京。因为他很可能羞于承认这是自己的作品。或许正为之痛苦不堪。难言之隐,在于"外行领导内行"。

  中国儿童剧场,大门紧贴着车流繁忙的大街。每到演出散场,孩子们都很兴奋,一涌而出,每到此时,带队的老师紧张万分,他们总是提前站在门口,死死拦住,惟恐孩子们冲进了车流。背后的故事是:当初建筑师是在大门和大街之间留了一段隔离带的。审图的时候,公安部门坚决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任何人都不敢辩驳:万一有首长到剧场来,走这一段隔离带,谁保证安全?

  国家大剧院,至今有建筑师对国家大剧院的任务书存有疑议:我们需要剧场,但是否一定要投资35.5个亿,盖个世界上最大、绝无仅有、一口气包容四个剧场的大房子?以目前中央歌剧舞剧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每年在京演出总共不超过50场的现状,将来拿什么来充实四个剧场每年300场的演出任务?会不会是"外面金碧辉煌、内里空空荡荡"?即使将来文化事业巨大发展、四个剧场演出空前繁忙,到时停车场600辆车的集散又该如何疏导?难道国家大剧院的意义仅在于:看,咱有了!?

  建筑师处于人格分裂的尴尬境地:建筑设计不考虑上帝要求难免流产,而屈服于上帝要求,最后的作品又难免贻笑大方。话说回来,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又有几个中国建筑师能象美国SOM事务所那样,在被问及"若有机会是否会设计东方广场"时义正辞严地答道"NO "!?

  仅仅指责建筑师水平不高是不公平的。一代大师的出现要靠个人奋斗,但前提是时代提供环境。"建筑是是社会的编年史",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建筑。从好大喜功的西客站,到急功近利的东方广场,再到比富竞奢的"中国凡尔赛宫",这一座座建筑怪胎的诞生,无不在提醒我们:没有健全的法制程序,没有尊重知识的习惯,没有起码的美学基础--我们欠缺的,太多。
 
-----------------------------------------
北 京 建 筑 批 判(三)--北京建筑50年

  当经济实力和政治因素与建筑追求的审美取向发生碰撞时,其艺术价值便错了位。京华风貌渐变的过程,正是如此。

立国之初:落败的梁陈方案

  50年前,北京城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1949年,北京城展示的还是古都风貌:城市整体布局宏伟而庄严,街道系统合理有序,代表王权的宫殿和代表神权的坛庙气势恢弘,大面积普通百姓的四合院铺就城市底色。

  定都后,行政中心该置于何处?这场争论实质是如何处理文化古都与现代城市的关系问题。一派认为:新旧不能两全,在旧城插入庞大新建筑,势必两败俱伤。建筑师梁思成和陈占祥提出方案:在西郊公主坟和月坛之间另建行政中心区,保护旧城,又可使新城建设不受羁绊。另一派更看重旧的经济价值,主张行政中心放在旧城,以充分利用现在设施,形象的说法是"站在别人肩膀上的矮子,也要比站在平地上的巨人高","保存必须和使用相结合,发展必然和改造相结合"。这一派得到了某些苏联专家的支持。

  扼腕长叹之余,梁只有一边目睹着他的"新旧难以两全"论被不幸言中,一边做着徒劳的挽救。1953年因交通问题引发牌楼拆迁论战,周恩来总理亲自做梁思成的工作,梁以诗意的语言,描述夕阳西下西山景色中,历代帝王庙前的一对牌楼,总理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0年代:两次批判与十大建筑

  经济水平所限,50年代初的建筑特点是重视功能、朴实无华、砖木结构居多。有些重点建筑物,由有经验的建筑师设计,在风格上有所追求,一类是复古主义,另一类采用现代派的手法和样式,如和平宾馆。1952年,批判开始,重视实用和功能、不加装饰的建筑都被认为是受资本主义影响的"结构主义"作品。为追随苏联提出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复古之风逐渐加强。甚至出现了大屋顶的仓库和监狱、琉璃瓦的洗衣间和厨房。

  1955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反对建筑中的浪费现象。建筑界开始针对"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批判,大屋顶成为浪费的典型。前两年建成的几栋"大屋顶"式建筑如友谊宾馆成了反面活证,西郊三里河一带盖到大半的"四部一会"办公楼由此成了一半是大屋顶、一半是平顶的样子,保持至今。之后出现过于节俭的倾向使公共建筑内部设备和外部装修被减至最低。

  三年后大跃进放出的卫星使决策者认为:"鸡蛋吃不完、牛奶喝不完、人人穿狐皮袍子过冬的共产主义"指日可待。十周年国庆工程决定上马。十年大庆,将邀请数千名外宾和华侨参加,不但社会主义国家要来人,资本主义国家也要来人。"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作出回答!"这是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当时北京市副市长万里的讲话。反对浪费的大屋顶的框框取消了,政治批判后噤若寒蝉的建筑师们又被鼓励"讲究美观、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 。

  仅天安门广场的规划设计竞赛,就有全国1000多名建筑师、艺术家和大学生参加。十大建筑风格一般很浮夸,为追求体量,多采用对称格局,威严壮丽、气势高傲。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采用了欧洲古典式立柱,但内部和外部装饰采用的是民族建筑手法。民族宫、农展馆、北京火车站干脆直接顶上了几年还被批判的大屋顶。十大建筑从设计到施工仅仅用了10个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明显违反设计和施工的科学规律,设计、施工的粗糙在所难免。

  必须提及的是:为支持北京耗资巨大的十大建筑,全国基本建设延缓。包括国家大剧院在内的4座科技文化类建筑最终还是因为缺乏资金而停建。随后中国进入了3年困难时期。建筑界的绚烂也转瞬即逝。

60年代:干打垒与拆城墙

  文革时期,北京市规划部门撤消,设计部门打散,设计人员下放到建筑工地。大型公共建筑基本停止,胡同里的变化悄然开始,贯彻"干打垒"精神的简易楼越来越多。 拆城墙和修地铁是那时唯一的大型工程。城墙的命运早在50年代就被决定了,激烈的城墙存废之争,梁思成"城墙花园"的构想没能阻止有关部门1958年作出"城墙、坛墙一律拆除"的决定。

  60年代拆城墙付诸行动后有了二环路和环线地铁。所幸在周恩来的关照下,正阳门和前门箭楼得以保留。文革结束,尚未及拆除的德胜门箭楼,也幸免于难。拆下来的不少城墙砖被老百姓弄回家盖了简易楼,在前几年北京文物局组织的一场"爱北京城、捐城墙砖"活动中又被珍而重之地捐了出来。出于战备考虑而修建的地铁,今天成了北京效能的大动脉。当时考虑不周之处也已显现:由于地铁埋深太浅,给今天的市政管线铺设带来诸多困难。
 
70年代:住宅楼与大杂院

  70年代的北京建筑是大量住宅,他们以空间未有的规模,见缝插针地存在,城市的底色变得有些含混。今天这些清水砖墙的单元楼和大板楼还随处可见。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城市人口激增:被下放至农村"五七"干校的大批干部返回,为备战而外迁至三线的大批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返回,70年代末携家带口涌回城的则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们。

  "允许各单位在自己的用地内挖潜建楼,以解住宅紧张之困",1974年开始一直实行到80 年代的这项下策今天看来过于轻率:城市布局被搞乱,中小学操场被挤占,煤球场里也建了住宅,旧城的空地被挖光用尽,密度较稀的王府、好四合院开始遭到破坏;生活服务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无人投资;旧城平缓开阔的空间、绿树成荫的环境被大量出现的楼房分割包围。70年代末在前三门大街修建的一长串火柴盒式的高层建筑,让许多人一下子有了置身于水泥森林中的陌生感。民间评语是:拆了小城墙、盖起大城墙。

  70年代后期的另一项政策则给四合院带来了灾难。"允许在四合院住宅内推出一点、接长一点、扩大一点以解燃眉之急",终于使旧城本来还规矩的四合院普遍变成了大杂院。

  两项政策执行的结果:好房有人拆、破房无人改、城市越改越破败。
 
80年代:大酒店与写字楼

  80年代值得一提的首先是这样两件事:一是对北京旧城的态度,从50年代的"改"变为80 年代的"保"。1986年,亡羊补牢,见缝插楼终于被禁止。北京市总体规划确定了旧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提出了对景观走廊和传统风貌街区的保护。另一件事是《城市规划法》实施。
  建筑与经济的兴衰密不可分,与50年代注重"庄严宏伟"的纠集性风格不同,这个时期的北京建筑开始有了商业气息。80年代国内开始出现大量星级酒店。北京的第一家外资酒店是建国饭店,参考美国一家汽车旅馆设计。随着外企的增多,北京又出现了写字楼。建国门东边棕色塔楼的中信大厦出现较早备受瞩目,被戏称"巧克力冰棍"。随后长富宫、赛特、国贸纷至沓来,旧城外出现了一个商务化的时尚。

  几代的国际建筑文化同时涌进了中国,在中国建筑师特别是中青年建筑师间引起了混杂的反响,建筑创作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性和多样性,也免不了出现饥不择食和生搬硬套的早期痕迹。

  1988年,一次北京市民投票活动选出了80年代十大建筑,借鉴了民族形式的北京图书馆新馆名列榜首,另外入选的则建筑风格各异。长城饭店、国际展览中心等现代派建筑,热烈地表达着一个历经沧桑的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渴望。
80年代末的亚运会工程再次挑起了北京人昂扬的热情,在北郊修建的这座庞大的体育城,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新北京的标志。

90年代:在尴尬与混乱中前行

  1990年,北京市政府作出了"危旧房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决定。在房地产开发大潮中,旧城建筑高度控制几乎全线突破。古者风貌如何保护?北京城,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
北京建筑批判(四)--用民族的现代精神拯救古都
王丹鹰 尹丹丹 张捷\采访

北京,还没失去机会

  一个没有传统民居、没有生活气息的旧城,不是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北京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我们总是为一次次失去机会而遗憾:如果梁思成改造北京的建议被采纳;如果北京的城墙不拆除,我们还将有机会保护古都的风貌。类似的感慨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好在历史还是公允的,它又给予我们一次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最后一次机会,来拯救北京这座著名古都中仅存的历史风貌。这就是:造就一个由多中心构成的共生的城市结构。

  尽管我们未能在80年代抓住这一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已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转型、调整的过程至今尚未结束,实现中心转移的机会仍在身旁。

  首先,应因势利导,逐渐将商务中心和商业中心发展的重点转向旧城之外,使其与历史风貌区分离,避免不同中心的过度重叠。严格限定内城现在大型商业中心的范围,防止其进一步膨胀。

  其二,建设以三环为依托的环形城市轴线,及以东三环商务区为主导的,包括公主坟、双榆树、马甸等商业中心在内的环关分布的多中心结构,使城市最活跃的商务和商业活动移向旧城的周围。那时,整个城市将象巨大的台风,将平静的中心地带留给内城的古都风貌的保护得以兼顾。

  第三,将大型交通枢纽的建设与新中心的建设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可达性最高的地区增强对投资的吸引力。而在内城,道路新建、扩建应十分慎重,不可无视北京传统道路的格局,一味追求道路的占地比率和密度,将原有街区拆得支离破碎,解决交通的根本办法仍是要将建中心移向新区。

  一个没有传统民居、没有生活气息的旧城,不是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应避免过多地减少旧城的居住用地,尽可能多地保留四合院和胡同。对于旧城应采取有机更新的办法加以改造。决不能将目前这种开发商进行的大面积剃头式改建的畸形做法,当作北京旧城改造的理想模式。北京历史上的城市建筑能够长期繁荣,是建筑的使用者实现自主更新的结果。今天要保护历史风貌,仅靠政府一家是不够的,应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房屋管理体制,将四合院投入市场,向全国乃至海外出售,允许四合院的房产主在保护四合院原有风貌的原则下,对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

  我们实在需要一点共生的思维,来审视古都的未来。

换种眼光看建筑

  显然,在当今潮流中,优秀建筑的标准已绝对不是造型上的好看与难看的问题了。

  国内相当一部分建筑评论现在仍然更多地停留在表面上,评论点集中在比例、尺度、色彩等方面。如同欣赏一座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如果衡量的标准再不提高,建筑本身就难以健康发展了。而如果有心翻看一下近来国外获奖作品,会发现其评选的标准似乎与我们大相径庭。获奖作品有些外观、造型极其普通甚至算不上美,但其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利用环境、改善环境、融入到环境中去、与自然合而为一是研究得那么透彻。其中利用自然的光、自然的通风、自然的景观、节能、储能的设计构想及因此而衍生出的建筑形制,其巧妙令人赞叹。特别是国外建筑师对待环境、自然、能源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的热情,着实令人钦佩。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而建筑、城市和园林成为其主导学科。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评论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全新标准。

  建筑师创造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应是对建筑评判的尺度:生命力、健康、和谐。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该把自然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一幢建筑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妨碍了社会秩序、消耗了巨额能源,即使它再美也不能算是个优秀的建筑。只有当环境这第一位的问题考察充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功能、空间、比例、尺度、美观等的评价。

  没有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此创造出来的作品只能是一个仅代表建筑师个人情感和意愿的作品。当新世纪来临之时,我们不应只抱着"美观、漂亮"等感性描述似的主人向世人展示那些缺乏环境研究、破坏自然的所谓美的建筑。
 
复古之路不通

  用现代技术去模仿传统形式,就象主张今天不发展小汽车,而要研制机器人去抬轿子一样荒谬。

  在现代建筑与民族传统相结合方面,中国已经经过了几代建筑师的努力,但回过头来看看,成功之作几乎没有。因为这里面有着先天的不可逾越的客观障碍,并非建筑师们的民族建筑艺术功底不够宽厚。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结构,象斗拱,是结构细部的自然表达,并非装饰。我们今天当然不可能再多用木结构了,那么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去仿照木结构大殿的样式,还有必要吗?

  更重要的,古今建筑的最大不同,还在于其结构、功能与体量。过去两层楼都很少,现在几十层的大楼随处可见,几十层的大楼再戴上小帽子或摆几座小亭子,就很不象样子了。更不用说还有许多建筑类型,如体育馆、火车站,又让建筑师上那儿找传统样板继承呢?

  中国现代建筑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创新。至于民族特色,只要放手让建筑师去创造,中国的建筑师们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只要是中国建筑师真正创新的作品,想让它不具有中国特色都是不可能的。

等待繁荣

  建筑创作的繁荣需要科学和民主的进步

  中言而喻,这个科学,主要不是指建筑设计中的力学、热工学、光学和声学,也不是指设计中的比例、造型或色彩。建筑创作中的科学,是与民主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民主,科学也就没有立身之地。但是科学和民主还没有成为建筑创作的主宰。许多建筑设计工作并没有进入真正的创作过程。

  我们的建筑设计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局面--在建筑师动笔之前,社会的风习,首长的癖好,业主的专横,以及建筑师本人的顾虑,种种钳制和束缚创作的消极因素,往往会把建筑创作所需的激情和智慧无情地扭曲,会把建筑师的构思和灵感彻底地捣碎,使整个设计过程显得毫无生气、毫无光彩。而且,越是重要的建筑物,越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项目,越是如此。在方案审议过程中,在施工现场中,你会碰到当权人物,他可以不说明任何理由,就让建筑师改变建筑的规模、容貌,加盖一个屋顶,粘贴一个门廊,增多一片装饰,或者,建议你把已做好的方柱改成圆柱,把已涂好的绿色改成灰色,等等。尤其是,当他们的主意和建议,并非为了建筑本身,而是被当作一位建筑师否顺从、是否忠诚的试金石时,建筑创作的科学怀,连同建筑师的创作热情彻底泯灭,也就是必然的了。

  建筑事业继续兴旺发展。建筑工地上,总结报告里,庆功会场中,还经常出现着热闹的场面、"长足进步"的结论和真诚的欢呼。但是,建筑创作的真正繁荣,还没有真正降临。

----------------------------------------
北京建筑批判(五)--老建筑新话题

  人民大会堂

  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以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为基础,确定了现在的方案。庄严的万人会场,设计时就没打算让它演戏,最近却频频被当作剧场使用难为了它。在这里演出政治待遇高、经济效益也还不差,被牺牲的只有艺术。去年陈凯歌又把他的新作《刺秦》首映式放到人民大会堂,惨败。有人分析,这跟放映条件与效果不无关系,在万人会场放电影,听不清又看不清。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

  为了与天安门广场的尺度相协调,以1/3的面积作出了几乎与人民大会堂相当的体量,方法是设置内院和空廊、提高各层的层高。

  前一阵有人提出把空廊内的广场封顶加以利用遭到否决,也引出了是否应将50年代十大建筑列为文物保护的话题。最近在外立面的装修改造中,水刷石的外墙被换成石材贴面,只是由长官确定的色彩令建筑师极为不满。理由是:本来偏米黄的暖调子很适宜建筑体量、广场气氛。如今的色彩,泛着冷冷的苍白。

  军事博物馆

  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业绩,并对全国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建。门前广场是国外军界领导人检阅三军仪仗队的场地。设计时的立意之一是尖塔一定要高过北京所有的建筑物。

  不过现在很多人去军博不为看兵器,而是想找工作,因为军博的大型人才招聘会办得有声有色。

  农业展览馆

  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多座单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传统建筑风格。

  展览馆前的两组群雕,"工农兵学商"和"农林牧副渔"去年被"抹黑"了,一位设计人对农展馆自作主张刷上深色新涂料大为光火。他提出的问题是:雕塑是不是也有著作权?"世界名雕"该如何保护、管理?

  民族文化宫

  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

  立面用孔雀蓝琉璃瓦坡顶与白色无光铀面砖,格调清新明朗。

  戴楼使用效益很差,但建筑外型极有人缘。专家们说:"这是中国民族形式建筑的一个经典"、"比例、色彩、尺度都是好的"。1994年,北京市民投票证选"我喜爱的具有民族风络的新建筑",民族文化宫居于榜首。

  民族饭店

  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

  北京第一个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

  初建时还属高标准。世易时移,80年代进行了提高设备和装修标准的改扩建以求跟上时代。

  工人体育场

  看台座位数:8万 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此召开

  人们到工体一般也就看球赛,至于歌星开演唱会,能在1万8千的首都体育场撑住就了不得了。可8月6号,台湾山地姑娘张惠妹偏偏以惊人的声势和疯狂的魅力唱翻了8万人的工人体育场。下一个能有谁?工体,给众星立了个难以逾越的新高峰。

  北京火车站

  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

  中国第一座现代特大型车站工程

  缺点是:轴线对称的布局不利于现代化的功能需要,各部分的功能在外表上没有可识别性,出站口和行李房跟市内效能的联系很不顺畅。

  西客站的竣工分流了部分乘客,长期超负荷运转北京终于有了喘息之机,得以重新装修改造。

  钓鱼台迎宾馆

  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为接待外国元首一级贵宾来访而建

  市政建设对钓鱼台国宾馆呵护备至。为保证天安门至钓鱼台一路顺畅,木樨地丁字路口的立交桥,特意建成双层。这座立交桥耗资两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市每年用于文物建筑修缮的拨款是400万。

  华侨大厦

  50年代十大建筑中唯一被拆掉重建的。新华侨大厦淹没在北京众多新建筑中,难以给人深刻印象。

--------------------------------------
北京建筑批判(六)--建筑学家关肇邺轻松评点80年代十大建筑

  1988年,北京市民从30多个推荐的新建筑中,投票评选出了80年代新十大建筑。

  "所谓群众投票评选,严格说来反映的是建筑被关注的程度,并不见得是设计最好的。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这十大建筑在群众中确实有一定影响。"清华大学教授、建筑学家关肇邺先生说:"公众更多是凭直觉,而不是从学术角度来考虑。否则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香山饭店,设计水平很高,为什么没有入选?也许因为远在香山,一般市民没有机会去看。"

  "不过,从建筑角度来看,这十大建筑里没有什么太差的。"百忙之中,关先生对十大建筑做了简略的评点。

  北京图书馆新馆(现名国家图书馆)

  点评:总体比较好。体量很大,但不是象西客站那样大得没道理,作为国家图书馆应如此。也有问题:正门搁的是马列主义阅览室,一般读者只能绕个大弯从侧门进。特殊历史背景造成了今天的使用不合理。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点评:一个很大的展览会场。形象比较简洁,现代建筑,也采用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后现代处理手法,在当时的中国很有特色。

  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

  点评:全国的电视节目从这里发送,这个性质决定了它的入选。功能齐全、设备完善。
  首都机场候机楼

  点评:尽管今天看来规模非常之小,但在很少百姓能坐飞机的当时,已足以让人震憾。但设计不能说是成功的:建筑师居然不知道机场设计的这个基本常识:是机场就必然要发展。候机大厅居中,两侧被很多航空公司办公室"堵"了起来,这就使它无法通过向两侧多接"指廊"来发展。如今新建候机楼,与此有关。

  长城饭店

  点评:美国建筑师的作品。引人注目的是它外立面人武部采用玻璃幕墙,在北京首开先河。

  国际饭店

  点评:从专业角度看,国际饭店在十大建筑中是比较好的。现代派的建筑,又有一定的中国味道。何以见得?比如入口处的"冲天"柱子,是中国建筑师独有的,借鉴了"牌楼"的形式。立面处理的手法也比较细腻。若与长城饭店幕墙相比,更富有中国特色。

  大观园

  点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正在播放,大家正是有兴致的时候,做出一个大观园来,当然入选。群众喜欢的一个场所,不必从建筑的角度看。

  中国剧院

  点评:当时除人民大会堂以外,这是中国最大的剧场。由总政排练场改建而来,在原有的设备完善的大舞台外,增建观众厅、门厅,成为今天完备的剧场。由于场地有限且紧邻马路,门厅无法按常规置于观众厅正面,不得不设计在侧面。--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也不容易。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点评:因为它的纪念性质而受关注。设计庄重、朴素,得体,檐口的处理有一点中国特色。

  地铁东四十条站

  点评:这是我的作品。入选的原因,非常小,只是因为顶灯的形式有特点:奥运五环。背后是这样一个故事:74年设计的时候,要求环线地铁灯的形式各站不同。怎样做出特点?我想到了奥运五环标志。因为去工体看比赛主要走这站,当时站名就叫"工人体育馆"。方案提出来,年轻的工农兵学员们根本没听说过奥林匹克,更不知有个环套环的标志。比较知道的人说:算了,别提外国事。正是打倒"封资修"的时候,中国跟国际也没什么交往。当时做这个需要知识,更要勇气。等到80年代评选的时候,我们已经参加奥运会拿奖牌了,这个特色就非常突出了。

------------------------------------------
北京建筑批判(七)--北京五大建筑群
高高\文

  1. 天安门广场建筑群

  主要建筑: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正阳门

  意义:中国的橱窗

  特点:世界最大的城市露天广场,高度的政治性和神圣性

  印象:除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有争议外,其他建筑已具有高度认同感,很少有人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去打量和评价他们。

  2.建国门外建筑群

  主要建筑:友谊商店、友谊俱乐部、中信大厦(俗称巧克力大厦)、赛特商场、长富宫饭店、国贸中心、京伦饭店、建国饭店、中服大厦

  意义:演练场

  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新建筑集中之地,可一览20年间的建筑设计发展走势。新观念、新思路、新材料、丰富多彩。

  印象:商务化的时尚所在

  3.东长安街建筑群

  主要建筑:北京站、新恒基中心、中粮广场、海关、国际饭店、中国社科院办公楼、交通部、中国妇联、邮政枢纽

  意义:反面教学区

  特点:建筑风格高度不统一

  印象:惨不忍睹。即使同样戴着大屋顶的几栋楼也没有取得任何和谐的效果。充分展示北京城市设计的缺乏。

  4.金融街建筑群

  主要建筑:工艺美术馆(百盛商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际金融大厦、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投资广场、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建设银行

  意义:商用建筑的试验田

  特点:重金之地,出手不凡、各领风骚、互不相让

  印象:除了显示北京城市设计的缺乏,更体现北京城市规划实施的无力。

  按照规划,北京的商务中心区(CBD)在朝阳门外。如今,几个区都在力图把自己的CBD 建成北京乃至全国最大。难以想象,一旦金融街300万平米的建筑(相当于300个一万平米的大型商场)全部建成,对古都风貌的影响姑且不谈,旧城内本已拥挤不堪的交通和欠帐太多的基础设施该如何应对?

  5.亚运村建筑群

  主要建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五洲大酒店、汇源公寓、炎黄艺术馆、阳光广场、民俗村

  意义:集中开发的范例

  特点:为承办1990年的11届亚运会而建,将原来北京城南起永定门、北抵钟鼓楼、纵跨 7。8公里的北线中轴路打通,中轴路的长度延长至13公里。

  印象:全国人民一起捐款把亚运村建起来了。10年后的今天,亚运村更象一个商务和居住中心,体育的气息已存留不多。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新北京。





人气 标题 作者 字数 发贴时间
5119 北京建筑批判 suki0021 35025 2002-07-07 21:28
1452 Re: 北京建筑批判 大悲咒 140 2002-07-07 23:00
1414 Re: Re: 北京建筑批判 阳光.空气.水 212 2002-07-07 23:52
1421 Re: Re: Re: 北京建筑批判 mazu 480 2002-07-09 14:20
1404 Re: 北京建筑批判 黑大个 122 2002-07-12 16:38
1395 Re: 北京建筑批判 simonheming 233 2002-07-08 00:07
1395 Re: 北京建筑批判 simonheming 69 2002-07-08 00:11
1413 Re: 北京建筑批判 sponge 38 2002-07-08 16:17
1422 Re: 北京建筑批判 huangjicn 10 2002-07-09 21:39
1388 Re: Re: 北京建筑批判 ctiger 4 2002-07-09 22:55
1417 Re: 北京建筑批判 zxcv 2350 2002-07-10 22:52
1551 Re: 北京建筑批判 阿土-1999 67 2002-07-10 17:46
1392 Re: 北京建筑批判 12点工作室 19 2002-07-11 20:49
1432 Re: 北京建筑批判 carbon 63 2002-07-12 02:30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post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