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纯粹建筑论坛 » 信息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post
flat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慧诺国际


发贴: 5



2013-05-05 16:2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对话》中国建筑人
“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
——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时间:2013年4月27日下午
地点:中国建工学院

  主持人 邵兵:大家好,我是地产设计品牌策划邵兵,同时也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和主持人,很高兴大家今天能来参加《对话》中国建筑人大型公益栏目,同时也感谢北京建筑大学队我们的大力支持。谢谢。

  很荣幸今天我们请到了建筑界知名的建筑师、景观设计师、行业内的专家和教授,以及各位媒体朋友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接下来由我为大家公布一下参与的嘉宾代表和媒体: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晓钟
  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  张大玉
  CCDI悉地国际副总裁  张***
  天鸿圆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维东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刘临安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副校长  马英
  ZNA建筑设计事务所总经理  王旭
  清水爱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江
  澳斯派克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伦

  此次活动参与的媒体有新浪乐居、建筑师、DOMUS、中国房地产报、趋势地产、北京晚报、新地产、新京报、楼市、地产中国、房龙网、网易、房讯网、时代空间、时代楼盘、自由建筑报道、ABBS论坛、《a+a》杂志、《莱斯》杂志中文版。活动由新浪网和房讯网全程直播。

  下面欢迎北京慧诺国际建筑咨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渊先生为大家致辞。

  李渊:先生们、女士们、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慧诺国际主办,兄弟单位承办、协办的对话栏目《Design in China》,同时特别感谢各位特邀嘉宾、媒体各界、兄弟单位对《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对话栏目的大力支持。

  首先我做一个个人的自我介绍。1999年我离开了学校,完成了自己的建筑学本科教育后,揣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去澳大利亚留学,2005年在澳大利亚完成了自己的城市设计硕士学位以后,并同时获得了澳大利亚规划委员会颁发的05-06年的最佳城市设计奖,05年回国以后,加盟了周联集团,并且在08、09年两年连任副总经理和公司的设计总监。2010年我离开了那里,联合澳大利亚创办了现在的慧诺国际,慧诺国际发展的三年期间,我们一直致力于做高水准的设计,高效节约一体化的设计,高度实施施工监控和高质量的设计后续服务,三年来我们完成了多个竣工的项目和即将竣工的项目。随着市场近些年来的变化,也让我们的团队开始了我们自己行业的思考,思考我们之前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思考我们自己发展的未来。

  2000年-2010年是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快速的设计、快速的建设,快速改变着城市的发展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给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也带来了很多熟悉和陌生、适应不适应、改变与被改变。过去的十年是中国建筑发展最快速的十年,也是建筑行业开拓自己的疆土和市场膨胀发展的时代,理性更多的被现实所打败。如今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共同面对着我们共同创造出来的高房价、高污染、高压力和低品质生活,我们这些作为着改变别人生活方式和随时可以被改变的设计师,在此我觉得我们也需要静下来开始了一个一起坐下来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一起对话,把对社会和城市发展有益的关键经验和技术说出来,与我们更多的同仁、同学一起来分享。

  围绕着这个目的,慧诺国际希望搭接这么一个平台,与全国或者全世界有经验的专家、教授、学者,一起搭接一个交流和思想交换的平台,一个为所有设计师畅所欲言的平台。今天是慧诺国际承办《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的第一期的活动,我们将围绕着我们第一期的主题“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展开对话,在此我代表慧诺国际再次对参加的特邀嘉宾、媒体朋友和兄弟单位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谢谢!

  主持人:感谢李总的发言,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做的活动能够为大家带来收获,不仅是学生还是各位企业,还是我们的媒体。

  接下来有请媒体代表新浪乐居主编务名扬先生为大家做发言。谢谢。

  务名扬: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新浪乐居的北京主编务名扬,今天非常高兴能接到老朋友邵兵的邀请来到现场,心情特别开心,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十大高压职业排行榜中,建筑师是排在第五,而记者编辑是排在第九,所以来到这儿我感觉身上的压力都变小了,特别谢谢各位。

  在这儿分享一个之前听过的关于建筑师笑中带泪的小段子。有一位女建筑师晚上加完班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只青蛙,它说我是一个被女巫施了魔法的王子,你如果吻我一下,我就恢复原形,我一定好好报答你,等我登基即位时你就是我的王后,母仪天下。女孩把它捡了起来,放到包里,继续走。青蛙说你为什么不亲我,亲了我以后,你就能变成王后了。女孩说,老娘是建筑师,晚上天天加班加到深夜,哪有时间谈恋爱,不过身边倒是缺一只会说话的青蛙,解闷也不错。

  相信会说话的青蛙在座的各位都没有见过,但忙得没时间谈恋爱的建筑师倒比比皆是。在我看来中国的建筑师绝对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不但工作强度大,收入少,而且还要承受着来自于方方面面的不解与非议。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在座的各位想要安居、想要乐业,离不开建筑师。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同不同的建筑打交道,我们在这些建筑里面学习、生活、工作、娱乐,这些建筑的诞生一定是离不开建筑师倾注的心血。正如俄罗斯大文豪果戈理所言,“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却依然还在诉说”。

  因此,在我看来,本次活动具有非凡的意义。如果能通过在座的各位行业人士、媒体人士,我们一起努力,向建筑师的行业倾注更多的正能量,传递更多的正信息,同时也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社会各界对于建筑师的生存状态引起重视,那么大家一起让中国的建筑业更加理性、更加健康的发展,那绝对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我们新浪乐居也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次活动中的一员,能为整个行业的进步倾注一份微薄之力。

  最后我个人也代表新浪乐居祝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如果大家在座的哪位建筑师朋友,遇到了会说话的青蛙,也请在新浪微博上@我一下。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新浪乐居对我们此次活动的支持,接下来我们欢迎BDCL建筑设计事务所北京公司的总经理白秦鹏为大家做发言。

  白秦鹏:大家好!我是BDCL建筑设计事务所北京公司的总经理白秦鹏!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会面。今天能在北京建筑大学做这样一个关于人才现状的《对话》非常好!中国从来不缺少人才,但是缺乏优秀的人才!BDCL的理念是---创作中国的世界建筑!我们的服务标准是:以北美最优秀的主流设计和标准服务客户!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做出更多更好的建筑为大家服务,那么建筑师的培养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企业需要真正思考的问题。

  企业肩负有责任和使命!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不但要负责设计!更要帮助新晋建筑师完成他们的职业规划的指导。接下里通过对BDCL企业人才培养的方法给大家一些分享!
自1996年从美国进入中国市场以来,BDCL一直都注重项目的品质,比如水晶城、龙湾等,也都是客户直接委托,以此赢得好的口碑,通过国内外的主创团队的合作力,也凭靠国内20多年不断实践积累, 重设计同时重品质 ,重服务。项目建成的最终品质以及最终实践成果成了我们吸纳人才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比如我们扬州水岸商业街的项目,就鼓励我们的新晋设计师与国外的设计团队合作,打造统一的国内外人才储备机制,设计师可以全程的跟踪项目,从规划、方案、材料的选择、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全程的培养。另外新晋设计师也只有与高水平的设计师一起学习才能有更快的成长。

  其次在设计当中我建议对人才要进行横向的培养,咱们大部分企业很容易会有项目惯性用人的思路,在这里我们公司会把人才在不同的业务板块进行多方位项目参与和完成。给予设计师不同项目阶段的参与机会。同时在对设计师的全面了解之后更能让我们对人才有好的判断、定位和培养。

  学生进入建筑事务所无非是看重几个方面:发展空间,个人价值和薪酬待遇。那么我们除了要给设计师一个人发展空间的希望,还要让建筑师看到他的价值,并且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到建筑师的尊严。

  所以我给学生的建议是:你们可以多方位的了解设计这个行业,了解项目与客户,在国外呢,建筑师不但要设计,很多时候还要为客户制定任务书,甲乙双方通力协作和相互支持来完成项目,那么在国内更需要我们有这样的训练,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才是创意走出去的渠道,方案也只是基础,多接触不同领域,让自己的经验更加丰满之后,才有后来这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公司很多新晋的建筑师都会说,能不能不要让我做打杂的工作,我想做一些大项目,有个性的项目,这点也是很多学生进入企业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通过所谓打杂这个过程来完成自己建筑师之路的学习和积累,最后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最后呢我衷心的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清晰认知自我、清晰认知建筑设计企业、合理分析、合理定位,创造并坚守,最终完成自己的建筑师的梦想!谢谢!

  主持人:感谢白总的精彩发言,下面我们有请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张大玉上台发言。

  张大玉: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我们的对话中国建筑人的栏目在这里举办,所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建工学院向各位同行、各位媒体朋友光临这里表示由衷的欢迎和感谢。

  北京建工学院,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同行,很多都比较了解,它属于北京市的号称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建筑类的学科专业设置比较齐全的高校,如果对这个学校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的话,学校的整个历史追溯到1936年,有一位老先生还一直在研究我们学校的校史,认为我们的校史应该追溯到1907年,历史发展比较悠久,我们培养的人才主要围绕我们的建设和建筑行业,为我们首都的城乡建设,到现在为止应该培养了五万多名建设人才。

  我们学校最近这几年发展也比较快,我来概括一下。一个是北京的高校林立,特别是中央的高校很多,多年以来,北京教育部对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某种意义上是采取一种控制的政策,作为北京来说一直是不增加博士点的,我们北京建工抓住了去年国家教育部实施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契机,与我们建筑学院为主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这个项目,在144个高校申报,188个项目参加评审的过程当中,我们以名列第二的优异成绩跻身到全国前列,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拿到了博士培养项目,这是一个大的胜利。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新校区建设工程,我们刚才跟刘总说了,感觉我们很寒酸,也可能这个地方确实感觉到不太适合,今天选择的地方有点狭小,也主要是因为我们北京建工的校区占地面积很小,建筑面积也有限,同时像我们这个场所虽然有一些,这也和我们原来的设计和定位有关,这本身就是一个上课的教室,确实不太适合搞活动,大家受委屈了。我们新校区我们在大兴征了一千亩地,现在已经进入到二期阶段。

  今天这个活动非常好,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一个证明或者阐述,第一是从人才培养,从市场和人才供需关系来说,我们搞建筑设计的,我们设计一个房子,我们的核心,作为设计者来说,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使用者,我们处理一个房子的时候,是为了适应使用者的需要。我们设计一个产品的使用好与不好,最终发言人是我们的使用单位,所以供需之间长期以来是有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对于学校来说,我们希望培养的人才,我们国家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由原来的专业培养要对应、对口,逐渐逐渐的提到素质教育。现在我们虽然一直在探讨素质教育的问题,大家认为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会做人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有一个全面的素质,作为我们的市场来说,我们的设计企业来说,更多的是关注我们的人能不能用,这中间往往会有矛盾,这个矛盾怎么去解决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沟通,我们希望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也希望我们培养的人能够很快的用上去,这两者之间应该很好的协调,这种沟通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老师们了解市场的需要,同时也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很重要的反馈信息,对我们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的设置等等都是很好的交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行业来说,我们建筑行业虽然前面两位专家已经谈到了压力,我不管压力有多大,正是因为它的压力大,也反映了我们这个市场蓬勃发展的前景,我们的人才市场、我们的建筑行业急需建筑类的人才。尤其像我们建筑学院来说,北京建筑大学下面的建筑学院,我们这个学院的人才培养,虽然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但是我们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我自己感觉还属于精英化的培养阶段,这次我们博士点的拿到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建筑学院专业、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均排在了全国各个领域专业的前列,我们建筑学专业稳步保持在全国第九,老八校之后就应该是北京建工。我们的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都分别排在了全国的前十五。我们的培养还属于一种精英式的培养。我们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又是非常大的,最近我们有的老师还不是建筑学院的老师,是其他学院的老师就找我们来汇报,说建筑学院招生规模太小,尤其是建筑学专业,我们一直就招两个班,风景园林一个班,城市规划一个班,很多老师来反映建筑学应该增加班数,因为我们的市场太需要人才了,在北京市的设计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在逐年降低,因为我们的人才少,别人的学校招的规模很大,这确实是一个矛盾。人才市场确实对建筑行业来说是很好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的景观设计这个专业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概是曾经在美国飞速发展的四大行业之一,当然我们和美国是有差距的,这几年的发展也逐渐在验证这个,我们建筑设计市场是非常非常好的。在这么好的市场前提下,我们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和用人单位、和媒体们一块共同探讨我们的人才培养问题,我们的建筑人才市场问题,我觉得这个活动举办得非常有意义。

  预祝本次对话节目能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各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院长对我们建筑设计形势的剖析,也非常感谢建筑大学能为我们建筑市场提供很优秀的人才,很多人都跟我说过,我们现在在招人、用人,包括人才这条线上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活动,能够给大家带来在人才问题上的好的方法。

  关于人才的计划是有很多层面的,今天有位朋友也是我们的老师,接下来欢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刘晓钟先生为当下建筑设计的人才现状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刘晓钟: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人才对话的活动,我是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建筑师,也是第六设计所的所长,也是我们建工学院研究生导师,所以来参加这个活动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畅谈这个事情。

  可以这样讲,对于人才的对话,特别是我作为一线的建筑师,也作为一个管理者,跟人才也好,咱们的同志也好,交流的非常多,因为我们经常要招聘,也经常面临人才的流动,人才之间的一些问题,所以我想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想从几个方面去谈这个事情。首先,对建筑师或者建筑人,或者从人才这个角度谈谈建筑师这个职业,首先从一个专业的选择角度去谈。我们大家既然说都在这一行里做,选择了建筑师这个职业,对我们人生、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对我们自己的一种追求来讲,我觉得可能说得俗一点,是我们高看我们自己,或者是对我们自己事业的追求,不乏于其他人。作为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自己要有这种素质,如果你把自己看俗了,可能你对你今后的创业道路或者创作道路来讲,很难走得出来。当然建筑师有很多种选择,作为同学的角度来讲,对自己的定位和追求,要有一定的高度。同时,你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一定就要热爱这个职业。

  刚才新浪的同志讲,我们建筑师很辛苦,确实是这样,在整个房地产行业当中,我们自己也经常自己评价自己,目前建筑师在行业当中、最产业当中是最低级的,怎么讲呢?我是从设计的角度去讲的,从政府管理、开发,到生产、到设计,建筑师承担了很大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市场的压力、人生的压力,因为我们站在第一线,说得通俗一点,有的时候是血淋淋的,怎么能见到血呢?因为它跟我们的生活、跟我们的人生、跟我们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讲,我也见到很多实例,有很多同事,奋斗了一生,就拿同学这个角度来讲,研究生毕业,工作了几年,在北京还不能够生存下去,可能要离开这个城市,到其他城市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为什么?因为这是很现实,也是很残酷的。

  我也见到很多建筑师遇到很大压力的时候,男同志也好,女同志也好,哭了。大家会觉得这是为什么?他有很多委屈,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要有一定的耐力和忍受的能力,可能想他积压到什么程度才会哭。你首先学这个职业就得热爱这个职业,只要热爱了这个职业,它后面所有的一切困难就都能够去承受。

  这个职业的现状我刚才说了一部分,它是我们现在这个产业链的末端,我是198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29年,快30年了,那个时候大家都非常羡慕这个职业,而且觉得很高尚,建筑师那时候确实是这样。随着市场的变化,或者建筑师的增加,好多东西都在改变,我们也得承认这种现实,市场经济也好,市场也好,我们都得承认现实有的时候是比较残酷的。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那就要热爱这个事业,你不管是哭也好,生活的压力也好,但是你看到你设计的房子被人认同的时候,这种喜悦和快感又是不一样的。反过来讲,大家有时候也经常形容建筑师,这是一种有成就的感觉的职业,跟其他专业和行业比起来是不一样的,因为你过了多少年之后,会看到你建的很多的项目、很多房子永远还放在那儿,你走到哪儿就会说这是我设计的,这种成就感还是很重要的。

  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态来看建筑师的行业。这两天我们也搞了一个讲座,现在谈中国梦,我从另外一个专业的角度上去讲,一个师大的老师去讲,说我知道你们建筑师现在非常忙,再过20年,你们就不用再这么忙了,不用再加班了。这说明了现在的现状,所以大家都要珍惜现在的市场环境给我们快速发展的机遇,允许我们做很多项目,不管做得好还是做得坏。今天在座的有很多从国外回来的建筑师,包括在国外学习的建筑师,或者在国外工作的建筑师,都一样,我们跟国内、国外的同行们合作很多项目,大家也有过对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从量上比,从质上比,都有。所以我们应该抓住目前快速发展的机遇,我们建筑师这个职业还是应该去考虑。

  那么我们都能做什么呢?从几个方面讲,首先从建筑师来讲我们所能做的有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监理等等,这都是我们的职业范围,也都是能对应的职业的对口和工作。开发商也是我们的一个选择,我记得有一次大会上研讨,当时有很多同学在,我当时也提了一个建议,我说咱们同学不一定完全盯住建筑师的职业,开发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对整个行业或者是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水平提高的作用,从这么多年来看确实是这样,为什么开发商从设计院挖人?因为设计院的人才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高,知识比较全面,所以到了房地产行业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工作,所以开发商也是我们建筑师的一个选择。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政府部门好多也是建筑师在管理,上到市长、部长,下到各个行政管理部门,规划局也好,建委也好,我们建工学院也培养了很多这种领导在北京市,因此他对于我们行业水准的提高,能力的提高,水平的提高,管理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讲,作为一种专业的管理来讲,对我们的工作来讲也是比较顺利的,包括咨询工程师等等都是我们建筑师选择的途径。

  从这些来讲,对建筑师一个是要热爱,还有一点是要坚持,这也很重要,说到这里,它跟我们的人才、跟我们的发展都值得探讨,我们曾经对自己的人才做了分析,三年到五一个槛,大家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还是博士,三年到五年是一个槛,经过一个初步的学习,工程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水准,这时候他要重新考虑他的职业,进行重新的定位和选择。在这种选择的过程当中,我前面刚才讲的这些职业的范围,都是不错的。一种是本专业的提升,另外是跨行业的合作或者是选择,这是三年到五年。再有一个是十年,每三年到五年、十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三年到五年的时候可能是提升,十年跨行业的相对是多一点,十年以后更多的是提升,要求的内容更多一点,要求做管理的,要求收入的,要创事业的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讲,不管在哪个阶段,或者是某一次选择,如果你热爱这个专业,就拿我自己去讲,我将近做了30年,我还是热爱建筑师这个职业的,从外面的诱惑来讲也有很多,给你几百万的,有的说我一年给你三百万,你来不来。虽然我挣不到那么多钱,但是我热爱这个职业,愿意做这个事业,愿意承担很多压力去做很多事情。所以我觉得对自己的职业的选择,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或者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大家慢慢的会有体会。

  今天参加会议的还有很多同学,作为我们职业选择,对于你砝码的高和低的时候,我要提几点希望。作为学校教育来讲,更多是一个知识积累、做实自己的阶段,一个好和坏,你的能力的高和低,走入社会,被社会所承认的认知度如何,这是知识积累、做实自己的非常好的阶段。大家在学校的时候可能没有感觉,但是你到了实际工作当中,到了现实当中,在运用你自己的知识的时候,在进行竞争的时候,你会有感觉,这时候我的知识多有多的好处,少有什么样的遗憾。

  再有一方面,要融入社会,在学习自己知识的过程当中要融入社会,建筑师一定要跟社会接触,跟开发商接触,跟建设商打交道,跟材料供应商打交道,跟政府打交道,有很多建筑师能力不错,但是表达欠佳,融入社会的能力差,很多事情很难沟通。本来今天上午应该去外地做一个汇报,但是由于下面这个会我赶不回来,我就问开发商,能不能我们在北京做汇报,20多人都从外地来到北京,听我做汇报,大部分都是建筑师这个职业,只不过站的角度不一样讨论楼盘,大家讨论的时候,我就坐在那分析这个事情,大家都工作了一段时间,都在各个行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你就能看出水平来。

  再有一方面是真心投入,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同学热爱这个专业,但是不肯付出,不肯投入,那就做不好。建筑师这个职业确实是要付出的,有时候我们可能通过聪明或者通过才智走过了很多弯路,大家走入社会会发现,在学校里老师的容忍度,老师对大家的宽容程度是非常大的,到社会就头破血流,为什么?因为太现实了,所以一定要真心投入,真心投入就有真心投入的回报,不是说我们这个社会什么事情都是好的,好的东西大家还是有认知的。

  再有一点,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是90后的学生,我们90后一代,包括我自己的孩子也是90后的,我也分析他们,包括我们周围还有来工作和实习的同学,我都分析他们,分析什么呢?他们的基础是相当好的,条件也是非常好的,我们怎么利用后天的教育、培养、环境把我们做得更好,做得更扎实。从这个行业来讲,这么多年我们不管上一辈、这一辈积累的东西给大家做铺垫,我们上一代人或者上几代人,在我们这个行业当中所做的铺垫,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很多空间,我们这代人是赶上中国快速发展的阶段,实际上是做了很多量的东西。我们下一代人能不能做很多质的东西,而且能不能够融入国际化。我们现在融入国际化是在国内,我们再过多少年之后能不能走出国门,对我们90后的建筑师来讲,是有一个期待的。

  再有一点,对大家选择自己今后的职业的时候,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刚才讲一个是热爱这个职业,还有一个是有一个真心的投入,再一个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可能在你人生的路上沟沟槛槛可能会少一些,也可能会一帆风顺。

  我再给大家提一个建议,刚才讲了一个是耐得住寂寞,还有一点是要有忍耐力,还要有坚持,这是我们建筑人、建筑师的职业所应有的素质。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刘中的发言,我特别感谢今天刘总能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他不但是建筑大学的老师,另外自己的事务所和所在的北建院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不管是从管理还是人才储备,都是比较优秀的一个团队,所以谢谢刘总。

  其实昨天我和我们的嘉宾主持讨论今天的话题的时候,他提出了三个问题,就是我们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现在当下的90后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我可以延伸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当下90后这些建筑系的学生们,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去带他们,什么样的企业去培养他们,我们应该怎么培养,他们最终需要的是薪金待遇,还是对建筑事业的热爱来从事这个行业。

  今天我们这个对话的栏目主要目的是达成三方面的共识,第一是建筑企业,还有景观事务所,第二是学生,第三是我们通过媒体这个平台,把我们直接的对话,就是现在不管是做任何一项工作它的时效性和社会企业对学校学生的现实所面临的问题,当我们走出象牙塔之后,我们究竟要走哪一步,这是当下学生要考虑的问题。而企业要考虑的,究竟应该怎样去用当下的人才,建筑师是一个创意性产业,我们能做的除了设计之外,还有一个是业务能力,是不是能把我们的设计通过什么方法表述给客户,在座的都是学生的老师,他们都有自己的企业,有一定的经验,所以今天对话的目的就是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带来自己需要的部分。

  从08年我来北京做媒体到现在,我跟慧诺国际李总就熟识了,从02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想合作做一个事情,李总是做企业的,做企业就一定要有企业文化,做品牌、做宣传,但是李总不想做大面积广告,他想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就是给当下的建筑师、圈内的这些朋友们带来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后来有一个灵感,王旭先生从08年开始做青年建筑师大赛,我就有了一个灵感,要给大家创造一个机制,可以有一些话语让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工作该怎么做。所以我们的话题围绕的有几大板块,人才板块是其中一个板块,还有管理和策划板块,建筑师也是设计师,曾经李总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说建筑师不但是做建筑,我们还是一个设计师,是城市的设计师,也是景观的设计师,所以他的职能是多样化的,如果把建筑师定义为我只是做房子的,那就有点狭隘了。我在媒体圈做了很多年,所以我通过自己能做到的,只能是把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朋友和学校、企业联系起来,让大家有这样一个平台,刚好李总这边愿意出钱,所以我就做了这样的事情,对大家有公益性,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大家发表一下看法,给当下的90后和在校的学生们一些参考。

  首先我说一下《对话》栏目的定位,《对话》栏目是慧诺国际承办的大型公益设计交流主题论坛,主要有几个板块,一个板块是建筑师与建筑师的对话,比如像今天这样的,我们作为企业也是建筑师,双重身份来参与对话栏目,也是后半场要进行的。

  第二是建筑师与开发商的对话,行业中有很多知名的开发商,那天我跟王总聊过,他们有一个策划的部门,专门帮开发商解决问题,我们是想通过建筑师给开发商做指引,因为在中国我了解的一点,建筑师的工作非常累,社会地位也不是那么强,所以我们想通过我们这个对话,如果理想的话,能提一提建筑师的地位,我们能作为开发商的指导者,帮他省钱、帮他设计、帮他做各个方面的事情,这样我们可能做得比以前更好。因为很多项目不是说项目不好,而是我们的能力没有得到开发商的理解认同,其实我们每个公司都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我需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进行碰撞,形成一个策划的机制。

  第三,就是建筑师与策划机构的对话,我这边包括有几个策划机构,也都是老朋友,我也想通过这种机制让策划机构给我们新的灵感,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社会艺术和社会文化,建筑师走出去和建筑师回来这条路是有必要去走的,所以这档栏目需要策划机构给我们一些指导。

  另外,刚才刘总也提到了,材料商的问题,建筑跟材料是分不开的,因为材料可以提升整个建筑的品质,包括立面、建筑的表现力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可以跟很多材料商进行互动,这个板块也是没有问题的,比如有什么新型材料可以为我所用,您这边有什么好的设计,我可以进行呼吁,对设计公司也是有好处的。

  另外是跨界的部分,比如建筑跟艺术、服装等等结合。

  我们的栏目定位基本是这几块,我们今年会有四场,人力板块是第一场。

  对话栏目的服务项目,我希望我们各位媒体和企业领导都能参与进来。首先,对话栏目志愿者可以免费加入慧诺国际主办的建筑论坛,大家也可以给我们提出意见,我也希望我们做这个活动能更有意义,带来对话的时效性。另外参与对话栏目的媒体,可以享受到对话栏目嘉宾和媒体的直接对话,我们可能请平媒和网媒对嘉宾进行采访,把我们好的思想、好的设计理念、好的管理经验分享给大家,让这个社会、让我们的学生和在座的业界开发商认知我们的思想和创意。另外对话栏目开设了一个将会对我们的行业内的企业、建筑设计公司做一些品牌的指导和帮助,这也是李总一直强调的,我们做的时候不想谈那么多设计的思想,因为大家每个人的思想都太泛了,我们也是为了人才的培养。





人气 标题 作者 字数 发贴时间
11111 “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慧诺国际 11955 2013-05-05 16:27
22 Re:“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tntbo 15 2013-05-10 11:55
14 Re:“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慧诺国际 1087 2013-05-05 16:42
80 Re:“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慧诺国际 22457 2013-05-05 16:33
41 Re:“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1108 3 2013-05-08 13:29
26 Re:“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点灯熬油asdf 9 2013-05-14 00:03
19 Re:“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自由的江湖 3 2013-05-16 11:05
20 Re:“Design in China设计足迹”——中国建筑设计人才现状浅析 ArchRen 22 2013-05-25 12:18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post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