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纯粹建筑论坛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post
flat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创新是源——从国家大剧院中标方案引发的讨论思考中国建筑的出路(UNSW-ABBS)   [精华]
chenqu


发贴: 2



2001-02-22 20:1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chenqu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UNSW-ABBS竞赛参赛文章)

INNOVATION IS SOURCE

——From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won scheme of the Big-chinese-national-theatre to considering the wa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陈 岖  Chen Qu

提要:本文的主要思路,感性的进入中国国家大剧院中标方案的讨论,继而理性的进入为什么会引发这样一场讨论,继而带着思考与期盼离开本文。

关键词:思维  协调  最佳契合点  创新  建筑史的断层  哲学问题

ABSTRACT:It is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article .That We take part i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won scheme of the Big-chinese-national-theatre with perceptive attitude.Then expound why it can cause the discussion with reasonable attitude.And last leave from the article with thinks and hopes.

KEY WORDS:Thought,  Harmony,  The best suitabe point, Innovate,  Broken stratum of architecture-history ,  Philosophic problem

近几年,中国的学生在国际建筑设计或概念设计竞赛中,屡有建树,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当他们进入中国的建筑市场之后,却往往不再富有激情。个中原因莫衷一是,我亦不幸体会到这点的悲哀,便无所事是,所幸这是一个言论尚且自由的年代。当前,那么多的专家正在为国家大剧院争论不休,混乱之际,我亦壮胆上阵辩论一番。

初见安德鲁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方案,为之惊叹,我觉得这些建筑师有着无比的胆量和气魄,更拥有无比的自信。后来读了《世界建筑》——保罗·安德鲁专辑,又翻阅了一些有关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资料,方对此有一些了解和体会,尤其看了《建筑学报》2000.1的一篇文章之后,很有感触。文章从方案竞赛分析到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分析透澈与我有共鸣之处,而我尤其认同其对东西方思维的分析。即:西方人——走向前的路,表现出征服自然的异采;中国人——走调和的路,表现出安分、知足、中庸的思想。

正如我所理解的那样,国内建筑师与国外建筑师的创作思路因此有很大不同,国内外评委的思想也因此大相径庭。中国评委大部分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周围环境在形式上的协调及反映中国建筑文脉看得十分重要,中国建筑师也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着手创作,而在创作手法上中国评委和建筑师大都认同在传统的形式上应有所模仿与借鉴。西方评委和建筑师大都看中创新,但他们并不是无视与环境的协调,而是敢于尝试协调的不同途径,不受束缚。在这里我再引用一段有着东方文化传统的现代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的话让大家做一个横向比较“传统自身并不能成为创造力的动力。在传统中常常包蕴着形式化和固定化的倾向,为了把传统引向创造就必须否定传统,在里面加进阻止其形式化的新动力” 。

从西方方案来看,虽然各个作品风格相去甚远,但并不是如一些反对者惊乎的毫无协调之处。他们大都认为协调并不只是形式上的重复借鉴或模仿,也不只是这些形式如何如何协调,才令我们感动,令我们感动的是这些形式以及整个作品暗示和传达出来的思想和信息。这与“美”的规律又完美统一,“美”是多重因素的综合反应,而主体是物和我,不管物的形式怎样,达到物我的同化,就是美。

实证如:贝氏金字塔与罗浮宫并不存在形式上的模仿,但它却如一颗晶莹的宝石嵌在罗浮宫的中心,又好像罗浮宫构图中的点睛之笔,令人感到如此和谐,正是因为它抓住了人们的心灵,物我已不再有界限。

国家大剧院竞赛的结果也是这样,安氏的方案震憾了我们,令我们内心感动,但为什么事后会有那么多专家出来反对呢?正所谓理性总来得比感性慢,在沉思之后,专家们意识到这样一个与中国传统毫无关系的天外来物,怎么可能中标呢,于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开始起作用。从毫无传统开始,一系列反对的理由纷纷出笼,由少到多,由部分否定到全盘否定,一时间它无疑已是一个“粪团”。但从几篇反对的文章来看,分析起来,很多理由却显得很不充分。

我仅从《建筑学报》2000年11月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点个人的看法:

一、关于形式主义

建筑的空间是多元的,有主要的有次要的还有模糊的,有必需的有不必要的也有可有可无的,它无限丰富正是因为它有太多的不确定的因素,没有谁敢那么武断地说,它必需去掉或它必须存在。正如剧院并不只需要剧院空间,也许很多空间是为它衬托的,甚至很多建筑以外的空间都是建筑的一部分。

至于地下24米也不足为奇,从众多参赛方案来看,很多方案也都是达到地下二十几米,这么大的剧院,如果仅在地上做文章,那才是怪。

二、关于资格问题

我觉得不仅安得鲁有资格甚至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方案的投标,只要他知道怎么去做,怎么把它做的最好。人的知识获得各有途径,我们不能因为安氏是道桥学院毕业的就认为他没资格,更不能因为他从来没做过歌剧院就说他没资格,任何人都有第一次,况且安氏不仅做过大量功能流线绝不比剧院简单的机场,而且也做过如:大阪航海博物馆,圣丹尼斯体育场,久美滨高尔夫渡假村等大型公共建筑,这些足以证明一个建筑师的能力。而贝聿铬当初做达拉斯音乐厅的时候也是第一次,此前做的大多是美术馆。

三、一些具体观点

首先我认为在20世纪末文中还提出“经济,适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这样的设计原则是很不适宜的。因为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如果拿到今天来用,那么,我们很多方案根本不需要举办国际甚至国内竞赛。至于行为记忆,那仅仅是历史,有不断的新行为,就有不断的新记忆,正如如果从水中进入只能是水族馆,无异于禁止除水族馆外的任何类型的建筑从水中进入,那么我们的行为记忆也永远只能停留在这一步。至于一些涉及到规范、防火的问题,对这么一个大型的公共建筑,甚至还没有先例,更不能死套规范,规范可以活用,甚至可以不断发展改进,你有新的解决办法和理论,就应该有新的规范。

四、文化冲突

文化应该是一种因素,而一个特定的地域一个特定的时空究竟需要怎样一座建筑,并不仅仅是由文化决定的,我们必需从全方位考虑,然后去寻找一个最佳契合点。安氏这次带来这样一个方案,并不是无视中国文化或地域主义,也并不是刻意削减北京的城市文脉,事实上也并非如此,因为安氏以前的作品,有很多与当地文化结合的很好,如印尼雅加达国际机场。只是面对国家大剧院的创造条件,他或许已找不到一个比当前方案更好的契合点。

我们为之震惊的应该是他锐意创新的精神,不管是在哪方面的,材料的、形式的、功能的,或者是概念的。

五、当然讨论的不仅仅是这些方面,很多功能的,技术的,经济的以及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也都已经被提出来,这些实际问题的提出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因为实际上很多方案也都面临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有的方案都必须作出选择,甚至是非此即彼,你如果想要苹果,你就必须得扔掉梨子。

这样一个对中国各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的大工程确实是需要细致考虑的,我也无意于说安氏的方案是最可实施的,或许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案没被我们看到,但我想说安氏的方案在众多已经参赛的方案中还是比较优秀的。中国的反对者也不宜追本穷源,因为它的一方面不如意而进行全盘否定,不必死抓住传统不放,要面对建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如果我们站远一点,从世界范围建筑历史发展来看,到中世纪已经形成中国、伊斯兰、印度和西方四大建筑体系,但是到了近代西方占据主流,其它三派逐渐被西方同化一直到现在。也就是说,在亚洲如果再放宽点视野,包括非洲美洲,它们的现代建筑都面对着建筑史的断层。对中国来说从1840到1949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自己的建筑理论体系,虽然有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为近代中国建筑作出过努力,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没有形成气候。

而西方建筑历史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因而把它任意时期的一个作品放到建筑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可以找到它存在的理由。

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创造时,一些中国建筑师非要模仿古建筑中的一些形式,从中国的建筑历史发展来看也是不合逻辑的,中国建筑师应该做的是怎样在新时期,新地域作出新的思考,挖掘自己的创造力,大胆创新,找到最佳契合点。当前有不如西方的向西方学习,当前有觉得西方建筑师更富创意的,更应大力捧出。只有不断的寻找新的挑战,活跃了思维,当我们形成了勇于探索的群体,就会重新形成我们新的建筑理论体系,反过来去影响或激励别的国家,而历史上断层的伤口也会在新建筑体系的发展中自然弥合。

一部建筑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决不是尊古复古的历史,江泽民主席反复强调创新的伟大意义,一再号召人民要“锐意创新”“不断创新”“坚持创新”,中国的建筑师如仍一味地满足于现状,终将被不断发展的建筑史所淹没。

我还在不断的思索,思索为什么我国的建筑师还没有觉醒,我翻了很多资料,从一些资料上整理出来了当前中国建筑师的一些特征:

哲学观念:注重唯物辨证精神,尊重科学规律,讲究设计的理性原则。

美学观念:注重和谐统一的审美规律,崇尚质朴、自然的艺术精神,对激烈振荡,冲突等美学要素尚有一定抵制心理。

历史观念:有强烈的历史情结,注重传统文化。

环境观念:追求历史、地域与文化相统一的大环境观。

文化观念: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但又有多元兼容的文化心态。

价值观念: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现在强调“以与自然相协调发展为本”的生态伦理观。

艺术思维:富有浪漫色彩,擅长形象思维。

创作特点:注重功能,讲究经济,努力追求综合的最佳效益。

设计个性:个性特征不足,个性蕴藏于共性之中。

由此可见,束缚我们的仍然是思维问题。另外在中国当前市场经济不成熟,法制还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下,权与钱的介入,也使建筑师的思维更加枯碣。

从国家大剧院说到中国建筑师的思维,我似乎看到问题的根本是一个循环的哲学问题:

我们要锐意创新,就会不断的提高生产力,经济就会不断发展,法制就会逐步健全,文化不断繁荣,竞争逐步有秩,市场逐渐成熟,学术讨论不断涌现,又激励我们不断创新。

这是我希望在建筑界以及整个文艺科学界所能看到的。



2001年1月1日



参 考 文 献

[1]周庆琳.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的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建筑学报》2000.1  19-28页

[2]《世界建筑》9802  48页.《世界建筑》9903  28-29页.《世界建筑》2000.2

[3]靳士雄.协调,不仅是形式——从贝聿铭的实证与深层心理结构探讨现代建筑表现概念.《新建筑》2000.6 39-42页

[4]彭培根.我们为什么这样强烈反对法国建筑师设计的大剧院方案.《建筑学报》2000.11  10-11页

[5]汪之力.试析安氏国家大剧院方案的不同评价.《建筑学报》2000.11  7-9页

[6]朱光潜.《谈美》

[7]《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方案集》

[8]马国馨.《丹下健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3月第一版.333页

[9]杨永生.《建筑百家评论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277-280页

[10]费 菁.《媒体时代的建筑与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11]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429-444页

[12]曾坚、严健伟.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思维特色及其反思.《建筑师》1999.8  49-55页

[13]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中国计划出版社、贝思出版有限公司 .1996年10月第一版.99-117页

               

作者:陈 岖  Author:Chen Qu

单位:建筑自由人  Uint:The free man with Architecture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下吕浦住宅区天鹅9幢307室

邮编:325000





calon edited on 2001-07-24 13:03



人气 标题 作者 字数 发贴时间
5345 创新是源——从国家大剧院中标方案引发的讨论思考中国建筑的出路(UNSW-ABBS) chenqu 9651 2001-02-22 20:10
2040 Re: 6.国家大剧院-自由讨论区(by chenqu) Pfifa 8 2001-03-04 22:48
2017 Re: 6.国家大剧院-自由讨论区(by chenqu) BACH 5 2001-07-03 19:17
2022 Re: 创新是源——从国家大剧院中标方案引发的讨论思考中国建筑的出路(UNSW-ABBS) 悠闲的骆驼 50 2001-10-06 11:04
2008 Re: 创新是源——从国家大剧院中标方筑的出路(UNSW-ABBS) simonheming 171 2002-04-08 12:46
2017 Re: 创新是源——从国家大剧院中标方案引发的讨论思考中国建筑的出路(UNSW-ABBS) lysj 122 2002-04-03 16:53
2003 Re: 创新是源——从国家大剧院中标方案引发的讨论思考中国建筑的出路(UNSW-ABBS) lysj 34 2002-04-03 17:01
2001 Re: 创新是源——从国家大剧院中标方案引发的讨论思考中国建筑的出路(UNSW-ABBS) mayi98 16 2002-04-07 18:25
2052 Re: 创新是源——从国家大剧院中标方案引发的讨论思考中国建筑的出路(UNSW-ABBS) sting21 690 2002-04-22 12:39
2006 Re: 创新是源——从国家大剧院中标方案引发的讨论思考中国建筑的出路(UNSW-ABBS) 宁风逸阳 305 2002-04-22 14:09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post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