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纯粹建筑论坛 » 信息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topic
threaded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Re:同济建筑新馆(照片)   [精华]
FROM25


发贴: 410
2004-05-14 21:1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这个设计满好的。

要说缺点吗,和老五的照片一样,对比度太大,很眩目。

老五的黑白照片对比度真的太过了。

对了,如果老五是同济的,认识那个同济近10年最有名气的老五吗(89规划的)?


ypkao


发贴: 40
2004-05-15 00:4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ypkao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今天花了半小时再里面转悠,好多的庭院好多的公共空间吧。
可真有钱
张老师用心了



白驹111


发贴: 34
2004-05-15 19:26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五一特意去看了,和老馆红楼的对比较强烈
觉得好象介于包豪斯与高技派之间,幕墙中
显露出楼梯是出彩点。
我想以后这样的建筑在同济稍多点才能显示
出“同济”的风采来。。。。。。



babalei_2000


发贴: 38
2004-05-16 11:3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震惊震惊

一同


发贴: 128
2004-05-17 14:2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听说要进驻星巴克?可真够小资的。

Fine·V


发贴: 996
2004-05-17 17:2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Fine·V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我不喜欢

凤凰


发贴: 1169
2004-05-17 17:3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xuanm wrote:
你不觉的中国人少得不是知识,也不是想法,更不是才能,他们少的是机会。很多中国的建筑师满腔的才能,但是很有可能他们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发挥。我喜欢同济的做法。为什么不能少这些年轻的建筑师发挥一下呢?世界万物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所以咯,多个他们一点机会,一点空间。不是很好吗?

kirk wrote:
中国年轻建筑师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年轻建筑师了,
大家啥都不少,
就少对机会的珍惜


这话说的真实在!


凤凰


发贴: 1169
2004-05-17 18:3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punkfish wrote:
第一次看这个帖子是和建筑系的室友一起看的,大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他的观点是做的很不错!!时代感很浓郁,作为同济青年教师的设计者在尝试追求一种新的风格,也就是前面有的贴友所说"引领上海新建筑的方向",而且作为国内一流建筑院校的建筑系馆,在新建设的过程中大胆启用新的风格,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暗示,暗示他们摆脱束缚,更自由的去创作.
我赞同朋友的观点.不过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更多的是从"建筑系馆"这个主题去思考这个东西的,在我以为,该建筑是一撞校园建筑,校园建筑必然要有其本身固有的一些特质,所谓对校园建筑这个概念的思考,应该是一个宏观的广泛的思索.怎么样的建筑拥有与校园相仿的气质?怎样去融会?这些问题比较复杂了,我这种初学者也不可能去定义这些东西,但是具体到这个建筑,我觉得是与校园不相适宜的!第一眼看到它,最感性的认识是象一个写字楼!因为我在某本建筑杂志上见到过这样感觉的建筑,好象是欧洲某国的一家报社!这座建筑明显带有工业化的痕迹.高技,现代艺术,过于华丽冷艳,没有校园的亲切感~
我的看法是,单纯的看待这个建筑个体,应该是很不错的,毕竟出自同济靡下,在国内这样子的建筑还很少.从功能到形式应该是很具创造性的.可是我们知道建筑本身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融洽"本身就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我觉得该建筑最不完善的地方!!钱学森院士曾经提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学说,我理解也是探讨了建筑协调性的问题!
总而言之,这东西应该更适合放在淮海路上做一幢办公楼,那样会更出彩!
做同济的建筑系馆!
牵强~~牵强~~~~~~


赞同,比较牵强。
放下这个建筑是怎么产生的不谈,我们仅仅谈艺术,无关其它。前面有网友很为这个东西受如此多批评不平,但换句话说,哪个好的作品的产生又是一帆风顺而不需付出代价的呢?如果因为作者是多好多好的人,如何如何辛苦,而我们就该用他的大脑来思考问题的话,那才叫可笑。艺术无关乎道德伦理。
这个东西开建的时候,上班天天从它旁边过,也没觉得什么,好象印象中也看过书上的效果图,但应该不是最后一版。没等到它建成,我已搬了。今天看到这个帖子,看了许多发言,觉得多数人的共同感觉是没有错误的,这个建筑的外面风格的确不怎么样,虽然还不至于用丑陋形容,但乏善可陈。只是很可惜的是这组照片缺乏对此建筑的室内空间的比较全面的介绍,只看到一部分,觉得那个单跑通长的楼梯还是有想法,就不知道其它部分的空间是如何处理的,有可能的话多发些平面跟室内的图上来。我是很讨厌这个楼面向校外一侧的立面处理,两个字形容:狰狞。倒是很符合现在国人浮躁的心态。那些窗户横竖的组合处理,给我的感觉就是花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做出一个出色的效果。相反看看老红楼的那个弧形的楼梯间,简洁的两根弧线却概括出来富有张力的造型与天际线,其生命力远胜于玻璃与钢堆砌起来的呆板的建筑面部表情。还有另外一个被大家稍微喜欢的清水混凝土面,一样让我觉得没什么特色可言,比上,做不到被大家普遍接受并喜爱的清水混凝土细腻表面肌理的施工水准,比下又不如清水砖墙来的清爽,这样的状况我觉得是比较尴尬的。既然施工不过关,还是慎重使用的好,又不是只有这一条路能走,如果只是建筑师初出茅庐的尝试,也不需要拿这样有着明显意义的建筑开刀吧?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对我们正在这里学习的未来建筑师产生什么样的引导跟想法呢?总体来说觉得外面做的比较失败,与其说是建筑本身外立面处理的失败,不如说是不合时宜来的更恰当些。就如上面有网友讲的,这个建筑更适合放在淮海路上作写字楼用,而不适合作为学校的教学楼使用。新的建筑系馆十足新贵派头,根本没把老馆放在眼里,很象现在某些建筑师的派头。在校园里看一看,不难发现,赤峰路校门里的医学院跟中德学院那一片就比这个做的好,虽然也不是十全十美,但起码是与环境协调的。玻璃与钢的东西也不是做不出有韵味的好东西,我很喜欢同济院做的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个人认为同济院的整体设计水准在上海的大院是最高的,不过大家现在都浮躁,要走的路还长。


绝对自由


发贴: 113
2004-05-17 20:0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国外的建筑的确不错,可照这样下去,中国建筑永远没方向。
大家说呢?愚见困乏


一只甲鱼


发贴: 3
2004-05-18 02:0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大家好,我是新来的,看到这骗贴子我非常感兴趣,1是我也是做建筑的,但可能和大家不一样,我是搞工业建筑的,2是,我上班就能看见这撞楼,而且我是从办公室看着它从无到有的,当然现在还是能看见!看见各位的发言我觉得收益非浅,原来我天天看着楼居然有这么多“花头”!我也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可能因为我是搞工业建筑的关系吧,我觉得有时候做建筑是不是更多的应该考虑到合理性和经济型!看见各位大虾讨论的一些观念,一些理念,我觉得还是更多的去注重一下怎么落实到图纸,以及施工的可能性,毕竟最后楼是要一快砖一块瓦的筑起来的!(小辈学艺不精,请各位大虾见谅)

老五


发贴: 10443
2004-05-18 16:06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老五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FROM25 wrote:
对了,如果老五是同济的,认识那个同济近10年最有名气的老五吗(89规划的)?

不认识~:-)
TJCAUP在收工阶段,快好了~


老五 edited on 2004-05-18 16:13
视觉摇篮2003


发贴: 1011
2004-05-18 16:0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五哥的贴子一定要看 我很喜欢你的作品微笑微笑

zwn1101


发贴: 346
2004-05-18 17:4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zwn1101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不够纯净,给人的思维惯性不够,好象一个人想用很多言语去骂人似的,骂了很多,或者说很斯文,好象故意骂给周围很多有有层次的人听的,以为被骂的人听不懂,结果骂了一长串,被骂的人听完,回了一句:你妈B。
开始骂人的人一下变的特傻!
本身是个好建筑,但是要作为建筑院校龙头的同济大学的建筑馆,我个人认为有些花哨。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做过一个单色渲染,是耶鲁大学图书馆,至今给我很深刻而且强烈的印象。那也是我认为的好建筑吧!
希望大家都来说说!


凤凰


发贴: 1169
2004-05-18 18:0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zwn1101
真幽默,够毒。大笑


HILLtyr


发贴: 164
2004-05-18 18:5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好象宿舍楼

zawer


发贴: 741
2004-05-18 20:26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内部的空间
除了在中庭和吹拔上做的很丰富以外
形成了很多的标高不同的局部空间
主体内走廊南北侧的房间
都是单元式的分割成为工作室

主立面上使用U型断面的玻璃
建成的效果是不错的
但是一旦形成使用以后
各窗子里面的状态可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当各自为政的杂乱无章透过玻璃体现在立面上以后
自由也就成为了零乱的代名词
刚建成时候的韵律感就会被破坏无余
届时再来评价

transparence(透明)是近来建筑显得开放和多元的一个重要的趋向
但是透明是需要用条理来控制的
没有条理的透明只会暴露原有逻辑的内在缺陷
建筑在建成的时候不是建筑完工的时候
而是建筑的生命刚刚开始的时候
建成的建筑是需要管理和经营的
没有好的管理和经营的建筑最终还是让建筑生命走向死亡


老五


发贴: 10443
2004-05-18 20:3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老五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谢谢zawer :-)


老五 edited on 2004-05-18 20:36
老五


发贴: 10443
2004-05-18 20:3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老五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标头视角下的新馆


yy2k


发贴: 1211
2004-05-18 21:0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43男 wrote:
太西化了
的确干不上湖大那
可能是使用的面积太少了

我認為比湖大的好多了!


zawer


发贴: 741
2004-05-18 21:1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再来说几句话

我一直关注了这个帖子到现在
有几点可以拿出来说的大家都已经表达得很充分了

首先是"老五"的照片质量不错
必须有对于建筑的深入的理解和感情的介入才会有好的建筑摄影
但是片子的质量不等于设计的质量施工的质量
就象大家都知道效果图好看的建筑不见得造出来好看

在这里我想再说的是
在这里发言的很多的朋友
在建筑的思维上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
品评一个建筑的前提是有着科学系统的建筑观和建筑评价体系

很多的同学在这里说"感觉"
任何人都可以有感觉
但是好的建筑感觉的背后是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深入的建筑体验
否则根本就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感觉

有的同学说细部的美感
我可以告诉你细部不是为了美而存在的
细部体现的是建造的过程和逻辑
是连接形态和工程现实之间的通道
为了使建筑存在更多的细部美感而存在的细部不具备逻辑的内涵

有的朋友在说手法
手法更加是中性的东西
同样的手法可以在不同的建筑上产生不同的效果

有的朋友说环境
环境的平衡是相对的是动态的是可以调和的
突然间的不和谐不平衡是随着时间的演进而逐渐趋于平衡的

林林总总说到底建筑是有逻辑的有思想的有取舍的
要把自己的建筑观点建立在充分的论据严密的推理之上
那种开口闭口说感觉
把自己的思维建立在片面的经验和不确定的感官感受中的建筑逻辑
是立不住脚的
当然这是当前的中国建筑学教育的通病不是针对任何个人
我只希望看这帖的人能够更多地问问为什么
形成用严谨严密严肃的态度对待学术观点的建筑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这才是上ABBS最大的收获


zawer edited on 2004-05-18 22:57
hailbert


发贴: 57
2004-05-19 11:5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窗子根本都不能开 完全靠中央空调 内走廊是能给人些印象 但也说不上舒服 楼梯只能同时走两个人 一个上 一个下

U型玻璃将内外隔绝 不过外面也没啥风景好看

几个中庭还不错 不过相互之间缺乏关联 反正整体上没有特别有趣的空间


dddhkdq


发贴: 155
2004-05-19 12:4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dddhkdq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zawer兄说的及时
这正是我国建筑教育的最大弊端!!!
建筑设计一定要严肃,理性分析,逻辑思考!!!
我们的差距在这里!!!


alifencer


发贴: 61
2004-05-19 14:5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我想说的是:科学,严谨的逻辑显然是很必要的,但那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是做建筑的,我们需要这样专业

但作出来的建筑总不可能老是象我们一样封在象牙塔里面,它会被很多人看到,被很多人感受,被很多人评论

大部分人是不具备这样的逻辑的

假如是老百姓,与建筑丝毫没有任何关系的老百姓,他看到这样的建筑的时候,他会说:感觉......,逻辑么,对不起,他根本"感觉"不到

是的,我想感性的评价没有错,至少它反映了大部分普通人的看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也许有些片面,见谅


aaaaaa666666


发贴: 22
2004-05-21 05:4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zawer wrote:
再来说几句话

我一直关注了这个帖子到现在
有几点可以拿出来说的大家都已经表达得很充分了

首先是"老五"的照片质量不错
必须有对于建筑的深入的理解和感情的介入才会有好的建筑摄影
但是片子的质量不等于设计的质量施工的质量
就象大家都知道效果图好看的建筑不见得造出来好看

在这里我想再说的是
在这里发言的很多的朋友
在建筑的思维上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
品评一个建筑的前提是有着科学系统的建筑观和建筑评价体系

很多的同学在这里说"感觉"
任何人都可以有感觉
但是好的建筑感觉的背后是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深入的建筑体验
否则根本就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感觉

有的同学说细部的美感
我可以告诉你细部不是为了美而存在的
细部体现的是建造的过程和逻辑
是连接形态和工程现实之间的通道
为了使建筑存在更多的细部美感而存在的细部不具备逻辑的内涵

有的朋友在说手法
手法更加是中性的东西
同样的手法可以在不同的建筑上产生不同的效果

有的朋友说环境
环境的平衡是相对的是动态的是可以调和的
突然间的不和谐不平衡是随着时间的演进而逐渐趋于平衡的

林林总总说到底建筑是有逻辑的有思想的有取舍的
要把自己的建筑观点建立在充分的论据严密的推理之上
那种开口闭口说感觉
把自己的思维建立在片面的经验和不确定的感官感受中的建筑逻辑
是立不住脚的
当然这是当前的中国建筑学教育的通病不是针对任何个人
我只希望看这帖的人能够更多地问问为什么
形成用严谨严密严肃的态度对待学术观点的建筑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这才是上ABBS最大的收获


说的好


melany


发贴: 548
2004-05-21 13:4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melany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我认为建筑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是想要表达,第二个阶段是能够表达;第三个阶段想法与表达相协调,并且具备熟练的形式处理技巧;第四个阶段是想要表达的东西具有一定深度并且表达技巧足以体现那个深度。

我觉得那些考过注册却没有想法、没有技法的,只应该称之为“准建筑师”;经过前两个阶段成为真正的建筑师,经过第三个阶段成为成熟的建筑师,有没有第四个阶段看个人造化。但是因为条件限制或者建筑师自己不努力,国内很多建筑师只是“准建筑师”,于是产生了大量“建筑师名存实亡”的建筑。后来建筑行业的竞争要求建筑师必须有点想法,于是建筑师不得不开动脑筋进入第一阶段,不论这个想法是拙劣是巧妙,是原创还是抄袭,反正建筑开始具有特征了,这些建筑我们可以称之为“half-architecture”。建筑师和老百姓意见反差最大的就是这种建筑,老百姓喜欢它们有性格,建筑师嫌它们没水准,看起来和书上的经典建筑不像是一个“属种”,怀疑其作为建筑的身份。(这类建筑在中国可以算上一个大的门类了)

随后外国事务所和材料商进入、海归回流、国外建筑书籍、杂志的普及,国内施工队、厂商的技术进步,以及最重要的,国家财富的累积,使得大城市建筑设计条件改善、部分建筑师迅速成熟,进入能够表达想法的第二个阶段,基本特征就是能用和老外同样的材料做出同样能上封面的细部了(见老五的照片)。现在这批人正在向第三个阶段努力。

我觉得同济这个新馆的建筑师就处于这个努力阶段,在大量“准建筑师”普遍存在的中国,这足够让人眼前一亮的了,但是和成熟建筑师应有的水平还有差距,仅从照片看就能发现不绣钢板为主的体块和透明楼梯间之间有一个缺乏性格、含糊的第三体块,总体造型近乎失控。

而湖大的也并不比同济的层次高多少,如果说同济的这个建筑体现了现今所有时髦题材:印花玻璃、清水混凝土、错位开窗、生态中庭、金属板墙面(不锈钢墙面侧面飘的不会是Low-E玻璃吧),那么湖大系馆不过是六十到八十年代时髦题材(作为对景的旋转楼梯、强烈虚实对比、原色、井字梁、伸出去的混凝土筒-矶崎新?)的重复;如果说湖大的显得成熟些也是因为这种风格存在时间更长;如果大家对它更认可也只是因为我们现今的教学仍然是以这种建筑风格作为基础。可是不管说是抄袭还是借鉴,二十年后做未必比今天做更有意义吧?唯一的区别是二十年后盖棺定论再“借鉴”更保险,现在“借鉴”更前卫,这也许暗示了上海和长沙两个城市不同的性格,暗示了两代设计人的不同地位,暗示了系主任和年轻教师的不同身份...


melany edited on 2004-05-21 13:51
(共37页)  
go to first page go to previous page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go to next page go to last page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topic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