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纯粹建筑论坛 » 理论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post
flat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朱涛:为什么我们的世界现代建筑史研究仍一片贫瘠?
ympigpig


发贴: 42



2005-10-18 23:1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现代建筑史研究仍一片贫瘠?——评王受之的《世界现代建筑史》有感
时间:2001年11月17日 作者:朱涛 来源:学术批评网

在《世界现代建筑史》的提要中,此书被描绘为"到目前为止论述19世纪到20世纪世界现代建筑发展的最完整的中文史论著作",以及"迄今为止国内同类型著作中最完整、最具有理论深度的一本"。然而在我看来,这非但不是一个令人欢呼雀跃的学术事件,反而再次提醒我们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中国的世界建筑史研究仍处在一片贫瘠的状态。(本文所评《世界现代建筑史》一书,作者:王受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12月第一版,2000年九月第二次印刷,定价:70.00元。为方便起见,本文中间或简称为"该书"或"王书”)

我对该书的总体评价是:这是一个治学极不严谨、学术观念鲜有洞见、资料编排错误百出的低劣之作。它既不能作为一本信息翔实、可靠的科普读物,更无从谈起成为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建筑史论著作。我的依据有以下四点:
一.商业噱头令人生疑
二."史书"不合学术规范
三.常识错误比比皆是
四.历史论述捉襟见肘

一.商业噱头令人生疑
  
在该书的"提要"中,自吹自擂的"大词"比比皆是:"最完整"、"最具有理论深度"、"最新成果"、"最主要"、"最具有权威性的"、"必读的"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文字,充满着商业炒作的虚张声势。
  
似乎这样的文字就能增强该书学术上的可信度:"作者是权威的设计学院━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设计和建筑史论教授,是中国和美国设计理论界著名的学者和教授…"
  
首先,何谓"权威的设计学院"?的确,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在美国出类拔萃,但在相同领域同样优秀的艺术设计学院仍不胜枚举,如芝加哥艺术学院学校(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罗得岛设计学校(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耶鲁大学艺术学校(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匡溪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等等。无论如何,我相信,在美国,任何一个有理性的设计学院和学者都会自觉地避免为自己冠上"权威"这个字眼。在一个学术标准多元化、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社会里,除了"无知无畏者",谁会大言不惭、堂而皇之地自封为"权威"呢?
  
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的扉页介绍中,作者肯尼斯 弗兰普顿仅被中性地定义为"建筑师、历史学家、批评家"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同样,《自1900年起的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的作者威廉 柯蒂斯(William J. R. Curtis)在该书中仅被简明地称作"历史学家、批评家和作家",并"任教于欧、美、亚、澳洲和墨西哥等众多大学"。他们的著作早已成为建筑史论的经典之作,但他们从未自封或接受他人的封号为"权威"。恰恰相反,对崇尚自由精神和独立品格的学者和学院来说,"权威"更多地意味着"保守"、"正统"以及"与官方权力话语相勾结"等负面色彩,而为学院和知识分子所不屑。
  
再细究起来,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并没有建筑学系,其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即使不是空白,也至少未在美国建筑学界产生任何影响;即使它的确是一个"权威"的工业产品设计学院,又怎能成为该建筑史书学术"权威性"的有力佐证呢?
  
当然,出版社有时的确需要对某些学术性书籍施加一定的商业促销手段。西方出版社通常的作法是在该书的封底援引某些有威望的评论家对该书的称赞之词,以增强对购买者的吸引力。首先,这些称赞之词大多用词专业、恰切、诚恳和节制,绝少肆意吹捧的肉麻行为,并且所有的赞誉都会被详细注明出处,以表明该评论的真实性,从而向广大读者负责。而王书正文前那横空出世、天花乱坠的"提要",体现了一种极其粗鄙的商业炒作作风。不论是出于作者本人的初衷,还是经过出版社的蓄意包装,那些华而不实的商业噱头非但不利于增强该建筑史书的学术形象,反给人落下"挂羊头、卖狗肉","拉虎皮、扯大旗"似的笑柄。

二、"史书"不合学术规范
  
如果该书是一份美国大学生的"历史课研究论文",那么仅按其"论文治学格式"一项标准,该书便注定会被教授打回,得分"不及格"。其部分原因如下:

1. 没有人名索引
  
该书涉及众多建筑师姓名翻译问题,却没有提供一个汇总的英、中文人名翻译对照索引。这使得读者根本无法检索和澄清该书中众多译名混乱或印刷的错误。如书中建筑师和理论家"罗伯特 斯坦因",其尾随英文名忽而是Robert Stern, 忽而在书中多处又变为Robert Stein(如第313、326、369页等等),让人莫衷一是而又无从查对。

2. 所有引文均未注明出处
  
众所周知,一本史书的叙述,不借助对原始资料的引用是无法展开的。详细注明原始资料的引用来源,既体现对原作者知识产权的尊重,又能清晰呈现本作者的治学脉络,同时有利于读者在对作者的引用产生兴趣或疑问时进行有效地查询、核对━这是一个基本的论文写作常识。而王书的问题在于,在大量直接、间接地引用、摘抄别人的第一、二手史料的同时,没有任何附注注明该资料的确切出处。(例如第149页对柯布言论的引用和169页对国际建协宣言的大段摘抄等等。)更有甚者,作者时常采用瞒天过海的方式,使直接引用看起来象间接引用以回避问题。如第299页,最后一段介绍贝聿铭的建筑观念时,有这样一句:"他说:建筑是严肃的事业,不是时兴玩艺,不可能每隔20年来一次建筑革命。"此处明明一字不差地直接引用了贝聿铭演讲中的原话,却不用引号括出,也未注明其确切年代和出处,仅仅大而化之地在章节后面附上笼统的参考书目。这样一种作法,体现了极不负责的治学作风。

3. "参考书目"让人"无从参考"
  
"参考书目"在论文写作中,同样有着极重要的治学价值。与上述的局部的"引用附注"相比,"参考书目"更整体性地呈现作者的阅读背景和治学脉络,并有效地帮助读者在对作者论点产生兴趣或疑问后进行有效地查询、核对或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王书每章所附的"参考书目"━显然也是作者频繁摘抄的资料来源━的名单中,格式极其零乱且绝大多数信息残缺不全:要么缺乏作者名、出版社名、出版地点或时间,要么根本不加区分到底该"参考文本"仅是一篇刊登在某书刊中的文章、还是某整本书籍本身。这样的参考书目几乎丧失了读者可以"参考"的价值。

4. 图片来源不清,选材、编排欠学术性
  
纵观全书,绝大多数图片显然不是作者本人的第一手材料,而是从其它书籍、杂志,通过第二、三手的方式摘取。令人震惊的是,本书除了前五章中27张图片零星地注明来源外,其它700多幅插图均未以任何方式注明出处和原作者姓名。
  
并且,图片的编排极不严谨慎重。如在论述现代主义建筑初期的第1、2章中,明明可以象以后各章节那样忠实地采用原始材料如建筑图、建筑照片等,以保证史料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然而不知何故,作者却突兀地填塞了众多看似潇洒却丧失大量史料信息的徒手钢笔画。其中绝大多数钢笔画一看便知是用透明纸蒙在原历史文献图片上描绘而成。如果作者执意要使该书成为一本以个人审美趣味过滤而成的建筑史"图说",那么为什么不索性再花些精力将整本书的所有图片都蒙上透明纸徒手描绘一遍呢?
  
另外,粗略统计下来,在该书的700多张插图中,只有4张严格意义的立面图、9张平面和总平面图、5张轴测图、13张建筑透视图和21张建筑模型照片,其余六百四十多张图绝大多数为建筑外观照片,外加少量室内照片和一些反映建筑外观的徒手钢笔画。更令人惊讶的是,全书没有一张反映空间组织的剖面图或细部构造的详图,没有一张反映设计过程的综合图解。与西方的同类建筑史书相比,本书观光明信片式的图片陈列方式体现了作者对建筑学专业学术性的深深的隔膜。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本书最后的彩色图片部分。与前面众多的黑白图片相比,这一部分究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件,还是因其更重要的"建筑史"的意义而特别需要引人注目?这些图片总算看起来象是作者的第一手材料了:在冠以"世界现代建筑史"的宏大标题下,29张彩色照片竟有12张是在作者家门口━洛杉矶拍摄的。抛开那些好莱坞电影院和百货大楼是否值得入史不说,作者居然在这本号称"权威"的史书上连自己在德国包豪斯校舍前的一幅旅游纪念像都用上了!这样一种选材标准的混乱性和任意性,几乎是在开学术的愚蠢的玩笑了。

三、常识性错误比比皆是
  
由于作者历史知识粗陋,或编排、印刷过程中的疏忽,该书中所包含的常识性错误之多,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以下是我在首次接触本书,于三小时内随意翻阅全书所发现的:

封面:书名中英文不符。中文为:世界现代建筑史,英文中"世界"丢掉了变成:A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第34页:图1-57,图片与文字驴头不对马嘴。埃森曼在柏林的高层双塔楼模型照片,居然被解释为"十九世纪某展览厅局部";

第299页右栏第二段第二行,贝聿铭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摇滚乐纪念中心,被搬到了"辛辛那提";

第317页右栏第四段第5行,"建筑和都市研究所"的英文名"the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前面不应有Cosmopolitan一词;

第331页左栏第3段倒数第3行,中国成语"昨日黄花"应为"明日黄花";

第332页和333页图8-13与8-15,KPF与格雷夫斯的作品图文张冠李戴;

第336页图8-30所示办公楼本在意大利米兰,建筑师本为意大利的 Ernesto Rogers 和 Enrico
Peressutti,而该书错将地点写为西班牙的"马德里",误认建筑师为"西班牙的里卡多 玻菲";

同样第336页左栏第一段中,"decorated shed"不是所谓"波菲罗斯的说法",而是罗伯特 文丘里(Robert Venturi)和丹尼斯 斯各特 布朗(Denise Scott Brown)独创的"格言"。"波菲罗斯"不过再次引用这个格言反过来阐释文丘里和布朗的作品而已。该书将主从关系颠倒了;

第436页图10-117和图10-118,格林姆肖和扎哈 哈迪特的作品,图文张冠李戴;

前面已经提到美国建筑师和理论家Robert Stern的姓"Stern"在书中多次被拼错为"Stein"(如第313、326、369页等等)。如按照正确的拼法和准确的读音,应翻译为罗伯特 斯特恩为好。而该书却为"罗伯特 斯坦因",似乎是依据一个错名"Stein"翻译而来…
  
在该书前言的最后一段,作者曾这样搪塞道:"整个撰写过程之间我都依然维持在学院教学,工作负担相当沉重,因此难免出现很多错误和不当的地方…"同样,在该书后记中,作者再次承认"由于时间仓促,虽然不少在初稿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经过出版社多位编辑的认真检查和校对,得到很大的改正,但我估计在第一版中存在差错仍然是难免的。"然而让我们再次回顾该书的"提要":…作为一个在美国"权威的设计学院任教"的"中国和美国设计理论界著名的学者和教授","在撰写的时候即考虑到青年学生的需要",最后写出了"迄今为止国内同类型著作中最完整、最具有理论深度"、"最具有权威性的"建筑史论,成为"建筑师、设计师、高等院校有关的师生,和对现代建筑有兴趣的读者必读的重要著作"…以作者如此的身份和宏愿,他难道不清楚,含有如此众多、严重的错误的史书,换在任何一个西方学术环境中,无论是出于作者学术的良心还是出版社信誉的保证,是绝对不可能得以出版面世的,又岂能以轻飘飘的"工作负担严重"和"时间仓促"为托词?
  
坦率地说,如果有一天我在中国教授"世界现代建筑史",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该书作为"最完整"、"最权威"的教材。我为学生布置的第一道作业将是:手持该书,随意挑选其中10页,找出至少5处常识错误或不合学术规范之处━相信每位学生都会收获甚丰。

四.历史论述捉襟见肘
  
如果说前述三项问题尚属围绕该书的关于史学研究的治学规范、学术品格和治学态度等外部问题,那么细读本书,我认为作者对历史观念操作的僵硬化,对建筑学学科的隔膜和处理建筑史料的力不从心,则构成了本书致命的内伤。该书失败的历史论述可用一句话概括,那便是:"在僵硬的社会学和肤浅的风格学分类框架下汇集着的杂乱无章的二手史论"。它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和肤浅的风格分类学妨碍作者有效地读解建筑学与社会、建筑师与时代的互动关系。
  
在该书前言的第1节"建筑史观和建筑史方法"中,作者声称反对"就事论事地对建筑风格的改变、对各个时代建筑家的个人探索作简单的描述,其后果是取消了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背景的讨论",从而"失去了对建筑发展史的逻辑性和历史必然性的关注。"
  
的确,"简单地描述建筑风格的改变"不可能构成一部有深度的建筑史━事实上这也正是我认为本书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对作者的质疑是:在作者的历史观念中,究竟什么是建筑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换句话说,这样一本史书是否真正有能力为我们揭示了建筑发展史的"逻辑性和历史的必然性"?作者在前言的第1节中,利用"戈地(Antonio Gaudi)"无论如何放荡不羁,却根本没有能够摆脱时代的局限"这样的空泛例证,未经严密的逻辑推导,便匆忙画出一个人云亦云的结论:"时代创造英雄,而不是英雄创造时代。建筑家们是时代创造的。"
  
当然,这种空泛的结论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但可悲的是它并没有帮助作者真正深入时代内部综合地考察"时代创造英雄"的复杂机制,相反,却使得作者仅仅满足于利用一些僵化的社会学定论外在地、武断地肢解有机的建筑历史。
  
在作者的历史观中,建筑史的发展逻辑体现为一个自上而下、自总体而局部、自普遍性而特殊性的单向线性公式:
某种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建筑历史的发展
  
总之,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建筑便必然被限定哪一阶段。只要我们掌握了所谓的"历史的必然性",我们也就迎刃而解地理解了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理解了必然性的"时代"怎样"必然性"地创造了"英雄"。
  
这当然不是什么具有独创性的史学观点,也与作者稍后提及的强调社会综合性研究的西方"新史学"毫无关联。恰恰相反,它只不过是典型的统治中国史学界长达半个世纪的"机械的历史决定论"的论调。
  
显然,对建筑史学中"机械的历史决定论"观念的仔细分析批判需要另外的长文加以展开,而这里我想指出的是历史观念的陈旧以及操作手段的僵化,使得作者一方面根本无力从局部深入认识社会史、建筑史各阶段内部所包含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另一方面也无力从整体上揭示各历史现象之间的有机关联性。最终,作者完全回到了他最初所宣称反对的历史论述:要么将有机的建筑史割裂开,变成一系列孤立、肤浅的对风格的分类,要么简单地罗列史实,或转述他人现成的史论(对此问题下一节将再次论述)。
  
在该书前言的第2节作者陈述了他"对于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具有"的"几个明确的个人观点",声称建立了他"对于现代建筑发展的理论模式"。然而,越过那些关于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的大实话,我发现剩下便是毫无洞见的,根据僵硬的社会学定论将建筑史缩减而成的次一级的、附属的、被动的、沿单一线索进行风格演变的历史。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在前言的第3节大谈"建筑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建筑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时期→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这几个阶段基本是前后相连、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企图跨越阶段发展,结果是缺乏文脉的建筑和城市面貌,建筑史上还没有成功的超越阶段发展的例子。"此时,"机械的历史决定论"的窘境已经毕露无疑:如果建筑发展的"阶段性"是建筑历史的"必然性"的表现而不可违抗的话,那么从现代主义到作者所谓的"垄断了西方乃至国际建筑发展达三十多年"的"刻板、单一、单调"的"国际主义风格"的过渡是否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呢?如果"国际主义风格"对城市文脉、肌理和种族文化特质的破坏是"历史的必然"的话,那么在那些现代主义稍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中国的建筑师尽可以睡大觉了━因为反正有"历史的必然性"在打理着一切!奇怪的是,作者随即又开始对"割断历史、割断文脉、否认民族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大加贬斥。问题是,依照作者的历史逻辑,又何以断定那些"对国家和民族的犯罪行为"不正是由某些所谓的"历史的必然性"内在地规定好了而根本无法避免的历史现象?换句话说,这些大部分"犯罪行为"不正是因为相信所谓"现代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或"在某一历史阶段国际主义风格不可超越"的结果吗?
  
就这样,一方面盲信无法超越和改变的冥冥中的"历史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拾人牙慧地做出一些煞有介事的疑惑:"是否现代化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毁灭基础上,是否能够找到一条既是现代化的、又是传统的新发展途径呢?"(见该书后记)可以想见,这种贫乏僵化、漏洞百出的历史观念在处理一部复杂、动态的建筑历史时会是怎样一种捉襟见肘的状态!
  
比如,在第4章论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建筑运动中,除了在导言和第一节中空泛地谈论一下现代社会发展对现代主义的"决定性"作用外,其余各节全部成了简单孤立的史实陈述。作者根本无力深入到现代建筑史内部,仔细考察建筑学与社会、建筑师与时代的互动关系。作者无法回答除了那些历史决定论所强调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制约因素外,建筑师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自觉的政治主张、美学追求以及现代建筑师与公众媒体的特殊关系,是否也在自下而上地错综复杂地影响着建筑史的发展?同样作者也无力解释,在同样的时代,笼统看来相似的地缘政治、经济、技术状况下,为什么仍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建筑思潮呢?在统一的"现代主义"称号下,究竟有多少不同层面的相平行、相交叉甚至相背离的历史操作因素在同时起作用?例如同样在二十世纪早期欧洲大陆,同样是作者所断定的"客观上工业化的结果"(见该书前言第2节),怎样认识如此不同的建筑思潮?为什么柯布西埃要把古希腊神庙、现代储粮仓和新型运输工具都归在同一个"机器美学"的范畴之中?而同样拥有先锋派激进美学的阿道夫 路斯又为何如此激烈地反对柯布式的技术进步主义?在积极拥抱先锋派美学和新技术的同时,密斯为何仍频频回顾德国古典主义的构造工艺和精神哲学?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作者空泛的"社会、时代决定论"和孤立的史实陈述所根本无法深入读解的。
  
再比如,在本书的第7、8章涉及的50━7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期间,恰恰是建筑史中少有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建筑发展互动关系最紧密、最复杂的时期之一。当时正值东西方冷战时期,整个世界被划分为两大对抗性的意识形态阵营。但同期的建筑思潮显然不可能简单地被肢解为"社会主义"和"***"两大建筑学。针对美国这样的典型的***国家,如果真正深入地展开一种建筑与意识形态、经济、技术发展之间的综合性研究,我们会发现远比简单的风格分类要丰富得多的建筑资源。
  
如菲利普 约翰逊,这个"国际主义"风格的最初命名者之一,通过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这样的政府和资本家强力合作的文化机构,实施对欧洲现代主义的重新阐释和再包装,促成了现代主义急剧地从激进的意识形态向某种特定"生活方式"的转化,从而使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格"在三十年代为美国主流文化广为接受;另一方面,伴随美国政治、经济、技术和军事的群体性"组织文化"的发展,大规模分工协作的设计组织形式开始应运而生,而"国际主义风格"旋即成为对整个群体性"组织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例如当时SOM的设计实践,便是将密斯等现代主义大师的激进探索迅速普遍化,使"国际主义风格"被广泛运用于民用商业工程;另一方面SOM通过与官方权力机构的密切合作,也使"国际主义风格"频繁体现在冷战时期的众多军事机构和军备工程中。可以说,SOM创立了以一种特定建筑风格与美国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主流意识形态完全整合起来的设计实践的典范;与此同时,自北欧移民西海岸加洲的理查德 努特拉(Richard Neutra)和鲁道夫 辛德勒(Rudolph Schindler)等建筑师旗帜鲜明地反对"国际主义"对现代主义实践的简单的风格化的诠释,他们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出发点,强调通过对个人生命欲望的感悟和艺术化的探索来反抗任何来自权力机构、商业话语和技术进步主义的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是,在东海岸路易 康在其现代主义建筑探索过程中,一方面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保持某种平行关系,另一方面又依靠独立的学院体系维持一定的建筑学的自主性;
  
而稍后的"纽约五"则表达了另外的政治反抗立场。他们力图通过对建筑抽象形式语言的倡导,切断建筑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任何协作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建筑学的完全的自主性…
  
然而,如此错综复杂的社会制约力量和丰富的建筑现象,在该书作者的视野里,被全然缩减入一个关于外在风格描述的,僵硬肤浅之极的概念框架:"国际主义风格的统一和变化":菲利普 约翰逊,这个"国际主义风格"标签的命名人,被形容为国际主义风格的"刻板中的优雅";SOM设计公司被简单陈述为"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堡垒";理查德 努特拉在"居住的本质"的名称下,仅被定义为"最早引入国际主义风格到美国的建筑师";路易 康成为"对国际主义风格的个人诠注";而70年代崛起的"纽约五"被理解为"对国际主义的修正",其中的彼德 埃森曼及其"建筑和都市研究所"则被归类为"对国际主义风格的垄断感到不满的后现代主义"…

2.当无法用简单的风格标签对付建筑史内部所呈现的建筑现象的复杂、异质和动态性时,作者不得不疲于照搬各种其他史学家的言论,从而使该书成为一个芜杂的、二手拼凑而成的"关于史论的史论"。
  
例如在第8章"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理论"中,作者开篇便笼统地大作"国际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报告,却又毫无能力明晰地指出那些"克林顿政府的上台"、"欧盟的成立"、"太平洋圈地区的发展"和"亚洲四小龙、新三小龙的崛起"等社会现象究竟给"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必然结果"。随后,作者完全忘记自己对"建筑发展史的逻辑性和历史必然性的关注",一头扎进对各种不同建筑史家和理论家的二手转述中去。
  
在论述"后现代主义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时,作者完全援引约翰 萨卡拉(John Thackara)和查尔斯 詹克斯(Charles Jencks)的分析而丝毫未提供作者本人的历史观点;更有甚者,在概述"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类型"一节和第9章详述"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类型和主要建筑家"的长达三十多页篇幅中,作者完全照搬了Robert Stern在《现代古典主义》(Modern Classicism)一书中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历史论述和分类。这样的大规模的摘抄几乎使该书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史论部分变得与作者无关,而成为其他史家史论的拼盘。如果作者再诚实、严谨一些,不如索性以编者的身份清晰、忠实地将各史论编译出来,远比该书将他人史论七拼八凑、或藏头去尾、或添油加醋的芜杂方式展示出更多的学术性。

3.对建筑学学术的隔膜,还体现在作者时常沉溺于一种对琐碎的、毫无历史认识价值的"名人逸事"和"花边新闻"的絮叨状态中不能自拔。

例如在第7章介绍建筑师菲利普 约翰逊一节中,在长达5页的文字中,在"刻板中的优雅"空洞题目下,除了轻描淡写的风格变迁描述外,没有深入介绍建筑师的设计作品,更没有详实地分析在建筑师生涯中所体现出的建筑学学术性、建筑师实践与宣传媒体、文化机构和政治权力话语之间的复杂社会关系。相反,作者以地摊小报记者般的热情津津乐道于菲利普 约翰逊频繁的人事职务的变更和社交活动,以及他"收入颇高"、"左右逢源"的"上层人的生活",连同在"四季餐厅坐了几十年的那个桌子上吃饭"等等。这些未经任何历史概念观照,对名人生活"窥私狂"般的通俗趣味居然堂而皇之地侵入"建筑史"的空间,可作为该"史书"学术性严重失范的另一个明证。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现代史研究仍一片贫瘠?
  
1979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后)》(陈志华著)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天津大学合编),长期以来成为中国建筑院校学习外国古代和近现代建筑史的主导性教材。今天,众所周知,这两本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线索,以僵硬的政治学逻辑取代建筑史发展逻辑的史书,早已根本无法作为"正常"的建筑史书来看待和运用了。
  
然而时隔20年后,在治学条件和信息来源远胜于当时的状况下,王受之所作的《世界现代建筑史》一书,非但没有改善中国的世界现代建筑史论的窘境,反而使我们更加痛切地认清这一学科所处的贫瘠状态:我们至今甚至还没有建立起关于建筑史学最基本的学术规范、治学准则和价值衡量标准;我们的大量史学者无法或者根本不愿通过艰苦、切实的调研工作获得第一手实证性的史料;同样,我们的史学者中也很少有人能够或者甘愿系统、深入地研读欧美、日本等史学界两个世纪以来稳步积累起来的浩若烟海的建筑史料及相关史论;当然,除了"机械的历史决定论"的遗风之外,我们的史学者仍普遍不具备研究建筑史所必需的现代史学观念以及相应有效的史学方法论…
  
坦率地说,这些多重问题早已使得中国的世界现代建筑史研究领域,成为一个没有基础、没有实质内容的学术"幻境"。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学者,在信息极其封闭的状态下,宁愿将难以计数的心血和才智,耗费在构筑一些看似庞大、自以为是、却实际上没有坚实基础、鲜见独创内容的虚妄的学术"体系"上去。这些努力,除了在中国的现代建筑史学术"幻境"中增殖一些自我反射的虚幻镜像外,并没有起到任何建设性的作用。
  
同样,近二十年来中国建筑理论的贫瘠和创作观念的贫瘠,也是与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领域的贫瘠息息相关的。没有对丰厚的建筑历史话语的认识,没有对建筑创作的起码的有针对性的概念,何来有效的、有批评性和创造性的建筑实践?这就是说,实际上,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贫瘠状态连接着一个更广大、更令人沮丧的事实:我们至今还未建立起来最基本的关于建筑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话语体系,换句话说,我们至今还不具备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建筑学学科本身!
  
在我看来,要突破现代建筑史学术"幻境"的根本一步在于:有那么一批青年学者,充分认清现有的学术的真实状态,放弃大量虚妄的学术幻想和投机取巧的治学心理,踏踏实实地展开一项对西方现、当代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的持续、全面、系统、忠实的译介工作。只有这项工作才能使我们接触到全面的历史资料,认识到基本的史学价值体系,了解到多样的史学观念和治学方法论,从而为真正开展中国的现代建筑史论工作打下最基本的学术基础。
  
同样,中国现代建筑史的教学,应放弃那种认为每隔二十年集体编写一本统一教材便万事大吉的观念。在持续、系统地编选和译介一批重要的建筑史书的同时,同样重要的是应持续性地为学生编选一批又一批与史书相配合的取材广泛、深入的阅读资料,以帮助学生全面地、多方位地学习和思考历史。
  
综上所述,中国的世界现代建筑史论的研究和教学两方面都迫切呼唤着一个系统译介工作的展开。然而,在一个人人热衷于奢谈所谓"个人创意"而鄙视基础理论建设的建筑学界,这个建议也许听起来刺耳。但我要说的是,系统的译介工作绝不会遏制中国建筑学者和建筑师的"独创性"─恰恰相反,事实证明:中国现、当代文化领域中的每一次创造力的迸发,都得利于之前的一批批辛勤学者对西方学术典籍的翻译工作。如五 四新文化运动,是受到二十世纪初中国学人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它西方现代社会思潮的首次译介激发而起的;中国当代社会学、哲学、美学和历史学等思想体系的初步建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商务印书馆自五十年代以来对西方学术名著的系统翻译工作;中国当代的先锋文学的发韧,显然与八十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西方现代派文艺作品选》及其它各出版社数量可观的文学译作密不可分;中国八十年代后期的思想、文化界的活跃气氛,很大部分归功于当时四川人民出版社对西方现代科学、文化、艺术进行综合译介的《走向未来》丛书的出版;活跃于当代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知识分子团体,实际上是以一些频繁介绍西方当代学术思潮的杂志如《读书》等为主要精神纽带…
  
可悲的是,在其它领域中已硕果累累的基础工作,在当代建筑学界仍远未提上日程。王受之的《世界现代建筑史》一书仅提供了一个学术失败的教训,当然也从反面促使我明确了这样的结论:如果没有一项对西方现、当代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的持续、全面、系统、忠实的译介工作的展开,中国的世界现代建筑史研究领域的贫瘠状态将会永远持续下去,而当代中国关于建筑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整个话语体系的建立将不得不指望于时间的无限延宕。

(作者为纽约建筑师、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


南萧亭 edited on 2005-11-16 14:09



人气 标题 作者 字数 发贴时间
4968 朱涛:为什么我们的世界现代建筑史研究仍一片贫瘠? ympigpig 12218 2005-10-18 23:13
63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人工 143 2005-10-19 09:22
55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史大林 80 2005-10-19 09:30
45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没前途 161 2005-10-19 10:59
61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wwwinfor 278 2005-10-19 18:49
69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wwwinfor 245 2005-10-19 18:24
56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astral_zhou 99 2005-10-19 10:31
58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leonwork 89 2005-10-19 11:37
39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bodo 236 2005-10-19 19:21
43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死在网上 74 2005-10-19 21:35
34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rainman_l 109 2005-10-19 22:29
51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dynamic 157 2005-10-20 00:19
60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wwwinfor 300 2005-10-20 00:55
57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本当无人 644 2005-10-20 06:32
40 Re:朱涛的一篇好文章!! 十一楼 285 2005-12-02 13:42
52 Re:朱涛:为什么我们的世界现代建筑史研究仍一片贫瘠? 若梵 30 2005-12-02 14:53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post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