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纯粹建筑论坛 » 评论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topic
threaded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CCTV总部大楼项目负责人首度全面释疑
lfq1974


发贴: 2
2005-09-14 23:1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100亿算什么???/浪费呀,我基本不看CCTV

天王趴虫


发贴: 196
2005-09-15 00:0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我看了各位的争吵了,没别的实质性的东西,就像当时法国人吵贝先生的设计方案一样.像这样专业的论坛,我们是不是比别的地方应该有点专业的地方.但是我没有看到专业的东西.和市井之徒之间的争吵没什么区别.从思想到艺术,再到实用性的讨论.只有那些狭隘的势利之词.口舌之利从哪里来?空话吗???没有人看到深入一点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主流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以后我也会少来这里的.免得自己变得狭隘了.堵塞了自己的发展之路.ABBSER们醒悟了吧!失败的事要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100亿以上的建筑物呢?我不想引起争执,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中标呢?要是作为我们都没有想到一些真正能使我们站起来的东西,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呢?我不候多说.胡言乱语,喝酒多了.望大家多原谅.


ArchRen
Moderator

发贴: 26265
2005-09-15 07:2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ArchRen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楼上这是乱联系吧?没看明白不要乱说
为了多了解,再给一点资料



ArchRen
Moderator

发贴: 26265
2005-09-15 07:3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ArchRen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马卫东:CCTV漩涡中的瑞姆·库哈斯
中国房地产报8月15日

库哈斯:世界知名建筑师。1944年生于荷兰鹿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1972~1979年,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

马卫东:《建筑与都市:CCTV专辑》主编,东京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博士,中国房地产报特约访问学者。
“我们祈望CCTV不只是泊来品那么简单,还希望它能对中国的建筑师产生影响,打开他们的视野。因为只有具有更多想象力的工程才会促进不一样建筑的产生”

库哈斯与CCTV的相互引力
马卫东:你参与CCTV设计竞赛从提交方案、评审到最后赢得设计合同,进展出乎意料地迅速和顺利。据说你从来没有对一个项目投入过如此大的热情,能否谈谈个中原因呢?
瑞姆·库哈斯:我想这是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首先,全中国上下齐心正全力实行改革开放,并以惊人的速度和爆发力向前推进,中国的这种蓬勃生机吸引了我。其二,CCTV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2008年奥运会事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必须实现的一个重大项目。其三,从1995年以来,我们就十分渴望能在中国有所作为。其四,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越来越有兴趣并具备这个能力去实现这一目标和抱负。这是中国的急切需求和为我们准备的历史机遇的完美结合。

库哈斯的社会主义建筑情结
马卫东:20世纪早期,勒·柯布西埃参加了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举办的“苏维埃宫”国际竞赛,不过遗憾的是,他的方案没有被采纳。而你在21世纪之初也参与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竞赛,你不但赢得了竞赛并正朝实现的方向前进。历史实在是很有意思,我相信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一定有它的历史机缘。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说对于CCTV这个项目,无论是它所处的时代、它所在的国家还是建筑师,都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那你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还是注定要发生的呢?
瑞姆·库哈斯:我想说这肯定不是一个巧合。是不是命中注定的,应不由我来评说。我们觉得这样一种达到了无可想象的程度的建筑是应时而生的。因为世事无常,人们很容易迷茫也很难抓住时机。但这次都正好相反,与其说是时机恰当,还不如说是我们谨慎周全的准备工作使然。我想我们真的为进入中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首先是对亚洲的动态进行了解,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可以随时在中国展开工作的万全状态;另外,“哈佛工程”在这方面做了巨大的贡献,使我们在以建筑的方法介入之前就已创造出自己的文脉和知识体系。我希望最终在非洲也能如此。如果非洲有什么项目的话,作为建筑师,我们将处于一个很有利的位置,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在做一些基础的调查研究。
然而,要解决好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国家、合适的建筑师,当然还有合适的项目这些问题是件相当不寻常的事。就项目而言,以前我们在做好莱坞环球影业项目时,和媒体业打交道了很长时间,有意思的是,它和这次的CCTV项目有很多的共通点。就这点来说,我们之前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将很有利于本次项目的开展。从环球项目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一个媒体集团的各个部分,如管理部门、电影制作部门、编剧部门、行政部门等,都是相互独立的,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是媒体集团的困难所在。这不仅是环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CCTV要面临的问题。

马卫东:当你被邀请参加CCTV设计竞赛时,在时间上正好和美国新世贸中心(WTC)的竞赛相冲撞。WTC的竞赛可以说是当时最受世界关注的一个竞赛,然CCTV的竞赛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举行,在西方人眼里它竞赛评审的专业性问题还时有发生(而且目前中国竞赛评审的专业水平还受到西方的怀疑),再加上资本和政治、自由和权力之间还存在着相互纠葛的矛盾现象,到底是什么促使你放弃WTC而选择参加CCTV竞赛的呢?
瑞姆·库哈斯:这涉及了好几个方面。首先我觉得自己不能认同WTC竞赛本身。很显然,在现在美国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你必须为WTC建一个纪念碑。一方面,这个设计必须带有浓重的意义色彩;而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这其实同美国通常的商业行为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你可以看到:一边是利伯斯金,另一边是像福斯特、SOM等的大型商业事务所,他们都为之做好了准备,跃跃欲试,我们不想介入其中。
而且我们觉得整个WTC的运作不够健全,不能让我们信服。但我们注意到中国是充满诚意来运作类似的项目的,而且他们为民众考虑的初衷和最后产生的结果是一致的。正好当时中国的政府领导也在更替中,中国正在努力让自己的法制更健全、操作更规范。我们愿意支持这种努力。
第三,社会主义中国对我们来说,曾是非常遥远的存在,实际上这恰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一个原因。因为我们觉得在过去的20年,***国家中无论是***还是OMA建筑的市场都变得不太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公共事业项目都快绝迹了,而私营项目比比皆是。因此建筑师的境遇有了根本的改变,你在为私人利益工作而不再是公众利益。
因此我们试图在社会主义的背景中像以前的建筑师那样,去探索和实现建筑师为公众利益服务这一传统职责。还有一件事:我最初对建筑的热情主要是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构成主义建筑。当然那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筑。过去几年在哈佛大学,我们以城市工程为题,对社会主义在前苏联、中国等地的成就做了研究,此部分也是整个研究项目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的某种回顾,它超越了西方所谓“***好,社会主义坏”的传统论调。

社会主义与近代建筑的关系
马卫东:在哈佛,你研究了中国,且在此之前你好像还探索过社会主义和近代建筑间的关系。你对社会主义的哪方面最感兴趣?在参与了中国的项目后,你对中国的态度有何转变?
瑞姆·库哈斯:先从第二个问题开始。虽然和CCTV业主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有时十分紧张,但我们的项目才刚刚开始,还有4年要走。至今我们在这个项目上的合作要比原来想象的满意。尤其让我们感到新鲜的是,比如在美国工作,特别像在我们的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和纽约惠特尼博物馆这两个项目中,你会发现决策者的平均年龄在70到80岁之间。而中国的决策者却都在45岁左右,在这个工程中我们还没有遇到45岁以上的人,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比70多岁年轻的人对建筑更加雄心勃勃而无所畏惧。
关于第一个问题,两者(社会主义和近代建筑)在传统上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也是我最初对建筑产生兴趣的原因。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日常生活重新建立,建筑被当作谱写生活新篇章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相反,这样做具有其两面性。因为它可能很振奋人心,也可能是灾难。我们在哈佛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去发现其中哪些因素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如果是坏的就指出其不好原因。通过分析,我们意外地发现之前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慢慢消失了。
此外,通过这个研究,我们也发现其实建筑师的意愿和***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例如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思想)。

CCTV的探索与创新
马卫东:让我们回到CCTV的话题上。你的设计方法和建筑思想总是不断地进化和演变。在你的设计里,我们总能找到新的东西。在CCTV项目中,你在设计上有新的探索吗?这会是摩天楼的一个全新原型或者是摩天楼的全新理念?
瑞姆·库哈斯:是的。我们是第一次操作类似CCTV这样大文脉关系的项目。在CBD(中心商业区)项目中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图表:现今摩天楼的类型,无外乎围绕其竖向核心,配几个组团,从而形成一个个不同的社区。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两个选择:把所有核心组合起来使四个社区成为一个;或打散所有核心,这样就只有一个社区而不是众多被划分开的社区。这样就无所谓高层还是低层,那只是不同的选择而已。所有活动和功能都融于一个单一系统中,而不是被分隔开,这是这个项目的新的概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CCTV不是一个单一核心,而是将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付诸实施的全新的摩天楼原型。

马卫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史有两件大事:一是1998年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另一个就是你正在完成设计的CCTV。国家大剧院提出了重新看待中国建筑历史、传统和文脉的想法;而 CCTV则给人们以挑战未来的勇气和信心。你个人是如何评价的呢?
瑞姆·库哈斯:因为这就是我们祈望做到的:它不只是泊来品那么简单,还希望它能够对中国建筑师产生影响,打开他们的视野。在清华大学的讨论会上我们认识到CCTV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建筑学,二是技术。我想至少对我们来说除建筑学方面外,我们也尝试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具有更多想象力的工程会促进不一样的建筑的产生。

马卫东:你们在清华大学讨论的内容是什么?
瑞姆·库哈斯:我们发现在那儿有很多热情支持的人,也有很多持反对意见的人。我喜欢面对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那是在清华组织的一次面向项目相关人员的特殊活动。不对公众开放,只有评审专家。反对派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由年纪较长的工程师组成,他们对我们把结构工程的使用作为建筑语言的表达手法有意见。另一类是年轻人,他们提出在内陆地区还有那么多贫穷人口,搞这样一个项目是否是对社会的负责。换句话说,这两个阵营,一个是有社会意识的年轻人,一个是保守的年长者。
我的解释是:这是可以解决的。可以说工程技术上的尝试其实很重要,因为它拓宽了视野并为其他事物创造了可能性。也许专家们的意见并没有错,但是作为对将来的建设事业提出一个发展方向这一点来说,我们的方案也应该得到一个正确的评价。使我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并正在解决贫穷的问题,看来二者兼得是有可能的。
我担心如果这两派人联合起来,那情况也许会很糟。因为他们将汇成强大的保守主义势力,其中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会煽动年长的保守势力的行为。但我想那是中国面临的问题。
讨论会中,一些教授们言辞激烈,认为从结构上而言这既不可行又不负责,结构工程的解决有自己的逻辑。虽然在理论上得到了解决,但在实际建设中未必可行。我们却认为,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做了不止一次的创新实践,我们曾多次与阿乐普结构工程咨询公司的工程师贝尔蒙德合作,这也只是一系列类似实践的一部分。例如,他们试图找到提高抗震性的新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累加建筑自重等等。因此CCTV并不是一个特例。

库哈斯的中国式建筑思维
马卫东:以前你宣告建筑学已濒临死亡的边缘。然而在中国,政府正在大力采用城市学和建筑学的手段来改变社会、城市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里建筑学被赋予了西方社会不可想象的巨大力量。这里建筑学的功能已超越了其自身的机能范围。你是怎么看待现代中国的建筑学的呢?
瑞姆·库哈斯: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首先,我要对你说的巨大反差略表怀疑。因为例如,如果比较一下上海规划的一大批塔楼和主题公园(一系列类似斯堪迪那维亚镇、英国镇等的郊区项目,其各个美学主题与特定国家相关)和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这样的城市,你会发现这两者实际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建筑学的问题在于它现在太依赖市场,而忘了其自身的能量和潜力。中国现在的困难是,虽然人们理论上十分相信建筑的巨大潜力,但却还挖掘不出这些潜力,不能提供与之相应的内容,而这正是我们期望在中国做到的。在中国,这些巨大的潜力被用在无数平庸的摩天楼上,我们想看到这些潜力能否被用来创造新的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
基本上我认为中国对建筑进行了大开发,但并未引起建筑内容本质上的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城市得到了全新的建设,但却依然呈现出旧模式特点的原因。

马卫东:现在中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并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这种活力就是当今中国特色所在。你对中国时代特点的把握和将其融入建筑的手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达到了业主对这个项目的期望值。我想说在外国建筑师中只有你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共鸣。我想知道你这种热衷于中国的思维方式是如何而来的?
瑞姆·库哈斯:我在前面的交谈中已经说过,我相信至少从19世纪起,建筑的价值观就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有了内在的紧密联系。当然,在此之前建筑只是为国王、教皇或皇帝所用。法国革命以后,社会发生变革,人们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仆人。这不是有关你是***者还是社会主义者的问题,而是说定义建筑业主的方法发生了本质变化。
这20年给我的印象是,业主中没有国家、州或城市之分。我们现在只为发展商、私人业主工作。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们好像又回到了革命以前的情形。国王是不存在了,但发展商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国王。
特别是美国人,他们正等待中国最终变成***国家。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相信中国政府正在巧妙地吸取自由体制的优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对国家的统一管理。对于这个的态度,有人认真、有人消极。
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们的项目对中国政府的远景持乐观态度。而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人们典型的态度无外乎愤世嫉俗和不信其善、或只专注于历史研究,这种情况很普遍,当然也有人在努力实现它。如果把前苏联自1989年后所发生的事与中国比较,后者的成就实在是很值得尊敬的。
而现在正是中国蓬勃发展的时刻,以前我们对中国的解读以西方自由主义为基础,而今美国和欧洲之间存有分歧,这使欧洲更易和中国打交道。我们觉得这是从“9·11”开始的。
顺便说一下,你知道我们也正在为欧盟工作吗?我们对他们强调了我们与中国的联系。

马卫东:中国的建设在速度和数量上是难以想象的。对此现象存在两种相悖的观点。有些人认为所有中国的城市几乎都变成了发展商和投机商演出的舞台。中国的城市建筑正在暴走,全中国正在变成建筑的博览会。在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缺乏现代主义建筑背景和文脉的中国更容易接收新观点,并会成为21世纪新建筑的诞生地。你怎么看这两种观点?
姆·库哈斯:我想他们高估了建筑的重要性。虽然建筑在中国是新生事物,但它并非一切,只是翻天覆地变革环境中的一部分。我给你看一个有趣的图表。这三条曲线分别代表欧洲、美国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前一条曲线在某一时期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并再也没被超越。而欧洲就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城市结构的著作。当欧洲和美国的曲线趋于平缓时,我们不再思考有关城市的问题,所以这一时期没有什么著作,一些观点保守的书籍除外。现在又开始有书籍讨论这些问题,这是时代的宣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亚洲要有自己关于建筑的书籍,因为目前建筑还基本上是欧洲型的现代化风格。这里,吸引我的是,新陈代谢小组提出了全新的关于城市形态的想法。以深圳为例,尽管由于发展商难以置信的平庸产生了大量的劣质建筑,它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新环境。比如,紧张和松弛之间这种奇怪的关系从未以类似的方式表现出来过。所以你在关注建筑现象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出现的新情况。

未来的中国建筑之旅
马卫东:据说你将在中国开设OMA分部,并赢得了北京新华书店的竞标。你对在中国的工作有何长远计划?
瑞姆·库哈斯:中国的计划不只这些。我们在研究北京城市的保护,所以也做了CBD项目。虽然我们知道它不会是实际的操作方案,但至少我们为以后的发展建立了思路。通过新华书店项目我们再一次将“什么样的建筑适合北京”的思考付诸实践。我一直醉心于长安大街的白色老建筑,很荣幸我们的作品能融于其中。
马卫东:对我们来说,也很高兴看到OMA作品的出现。
瑞姆·库哈斯:我们也很期待。特别是新华书店能被如此密集的人群所使用,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觉得,好像看到了书店本该有的真实状态。


wxintro


发贴: 54
2005-09-15 09:5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这位舍人大师71年出生,负责或者参与过哪些项目??100亿的工程就这样交给他了???

胡桃木夹子


发贴: 5
2005-09-15 13:1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悲伤 100亿=?中国很富裕吗,还在发展中啊......,

画图极限


发贴: 16
2005-09-15 13:2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舍人昨天也就相关造价方面的问题作出一番解释,他就用钢量进行了分析,与CCTV总部大楼旁的一座办公楼进行了对比:该项目的用钢量为每平方米462千克,而CCTV总部大楼的用钢量为每平方米250千克,几乎仅为其“邻居”的1/2。


奇怪,他怎么没说旁边的这座办公楼的造价呢?


thinker8077


发贴: 3
2005-09-15 17:1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风凰台也被中央台收够了

ximi4545


发贴: 3
2005-09-15 18:1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100亿中,能不能省点?拿20亿扶贫?!!

zhanghengqi


发贴: 6
2005-09-16 10:3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哎~~~~~~~~~~~~~~~
建筑本来就是花钱的东西~
但要看花的直不直~~~~~


Yuyu13


发贴: 1166
2005-09-16 10:4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犇!

清风快影


发贴: 43
2005-09-16 16:4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天王趴虫 wrote:
我看了各位的争吵了,没别的实质性的东西,就像当时法国人吵贝先生的设计方案一样.像这样专业的论坛,我们是不是比别的地方应该有点专业的地方.但是我没有看到专业的东西.和市井之徒之间的争吵没什么区别.从思想到艺术,再到实用性的讨论.只有那些狭隘的势利之词.口舌之利从哪里来?空话吗???没有人看到深入一点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主流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以后我也会少来这里的.免得自己变得狭隘了.堵塞了自己的发展之路.ABBSER们醒悟了吧!失败的事要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100亿以上的建筑物呢?我不想引起争执,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中标呢?要是作为我们都没有想到一些真正能使我们站起来的东西,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呢?我不候多说.胡言乱语,喝酒多了.望大家多原谅.


我们国家有那么多贫困农民;有那么多下岗工人,为什么我们非要一个100亿的建筑呢?


WJFFLJ


发贴: 16
2005-09-16 17:1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OMA并没有什么错啊,它是成功的,作为一个建筑师自己的作品能够破土动工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难道不是吗?
CCT V有没有错这就很难说了……


辛酉


发贴: 374
2005-09-16 17:5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教育教育啊

seedsun


发贴: 66
2005-09-16 21:56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需要规划的灵魂 wrote:
央视虽然这么做是有点大手笔,甚至可以说是铺张,但是我们也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他啊。可以说在中国的建筑界,大凡重大的工程方案中标的都是国外的设计师,说起来中国成了外国人的实验田。反过来想,为什么中国就不是中国人的实验田呢?中国的建筑师的方案就为什么不能中标?
首先抛开崇洋的观点不说,单就从建筑本身来说,国外的建筑师的建筑构想不能不说与众不同,虽然我个人不太赞成用什么新、奇、特或者是庞大的体量去吸引众人眼球的这种建筑设计手法。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思考一些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建筑,只要工程浩大的都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难道是中国人真的就崇洋?我看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中国的建筑师应该承认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有几个建筑师能够理解中国建筑,又能把中国放到建筑中去。好象现在是除了贝老先生没几个人能做的比较完美的。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所用的手法会刻意的追求西方的性格,但是又不如人家那样有文化。在中国,这样的“宠物”太多太多。
为什么在中国不是建筑师去引领大众的建筑审美观,而是受着市场的限制而放弃自己的建筑追求?国外的建筑师的特质就在于此,是他们引领着潮流,建筑师应该是走在前沿的人,而在中国 —— 不是。
CCTV没有必要受到这样的批评,因为他本身并没有错。中国的现状就是这样,中国的建筑市场还不成熟,中国国民的建筑艺术意识和建筑文化意识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中国人会有重新认识中国的那一天,中国的建筑也会越来越中国的,不过这一切是要时间的。
终于有人能够在一片口水中说出比较像样的话。顶


梨花林


发贴: 7
2005-09-16 22:0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我是刚刚才接触学习,由于没有什么这方面的知识,我一直都是认真的看你们发的每一句话,想努力的学习这行,但是不知道怎样才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我现在真不知道从那里开始,几乎要靠自学的环境.我该怎么办才好啊?请教教我吧!多谢你们了!

ArchRen
Moderator

发贴: 26265
2005-09-17 08:1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ArchRen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WJFFLJ wrote:
OMA并没有什么错啊,它是成功的,作为一个建筑师自己的作品能够破土动工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难道不是吗?
CCT V有没有错这就很难说了……

这一点没什么人反对吧,要是我是oma,也会这么做,先中标、有活干最重要,但是正因为如此,甲方和甲方的上级、规划部门等才不能只听做这个项目的建筑师的,要选择,其他建筑师要评论,还可以上书。
你现在是站在oma的立场上说话,不是不对,但是是废话,与本话题的意思不太相符。


ArchRen
Moderator

发贴: 26265
2005-09-17 08:2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ArchRen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下面再给一点资料。

新CCTV的传媒帝国大梦
中国房地产报8月22日建筑评论版 吴波

争议始料未及
CCTV大楼引起的争论涉及各个层面,这和CCTV的公众形象密切相关。对于此方案的优劣,无数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不吝在各种媒介发表自己的观点。褒奖者认为这是个优美的城市雕塑,它将代表着北京的新形象,又能够用建筑的语言表达电视这一媒体的重要性和文化性;也有人鄙夷地评价这是个城市景观怪胎,是一个灾难性的建筑……反对者除了强调新台址可能带来的交通问题外,对工程的设计和造价也颇有意见。而在网络上各个论坛,争议直指项目之外的更多话题,情绪也更加非理性化。
也许,我们同领衔设计CCTV新大楼的荷兰著名设计师库哈斯一样,未预料到会有如此激烈的争论。在主大楼已经开工时,再去争论这是一个“优美新颖、极富创造力的”方案,还是“浪费大量财力,制造安全隐患”的方案,似乎也再无多少新意。
但我们却仍然可以对CCTV项目进行更多层面上的观察和反思。

CCTV代表什么
电视在中国的历史确实比较短,CCTV是一个相对年轻但绝对雄心勃勃的媒体。在政策保护和整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CCTV自1958年首播以来迅速成长,现已拥有15个自主制作的频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台之一。计划至2008年新楼竣工时,可以播送250多个频道。在中国,这绝对是“航母级”的机构。
CCTV是中国社会最强大的报道者与审视者,它的运行同时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而作为一个国家电视台,它具备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传播信息的职责。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CCTV为自己勾画了多项变革方案,同时期望自己成为当代中国新形象的代表。
所有这些,都是属于CCTV强调自身作为超级媒体存在的心态,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可以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媒介,这种心态将会遭遇越来越多的落差。
一句话,CCTV试图努力成为人们看世界的最大的窗户,而人们总是试图拥有更多更不一样的窗户。毕竟,最大的未必是最有效的,也未必是最客观或最受人喜爱的。在一个彰显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时代,所谓超级媒体,也许会在试图拥抱最大多数受众的同时,失去越来越多的受众。毕竟,CCTV拥有本身无法解决的弊病。

CCTV大楼的建筑指向
尽管CCTV的上述努力在网络化和价值观多元化愈加凸显的未来,似乎很可能成为笑料。但CCTV大楼作为一项耸立在北京的巨型建筑,它所蕴含的建筑指向是复杂的。
专家评委认为OMA提交的是一个不卑不亢的方案,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其结构方案新颖、可实施,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专家评委还认为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但这些看法遭受不少批评。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就直言:“一个建筑并不是不考虑美观,但花多大的代价得到什么样的美观,以及是不是只有惟一的途径才能得到美观……建一幢房子就得50亿元甚至还要追加投资,50亿元是个多么了不得的数字,中国现在并没有富得不在乎这50亿。”
也许,许多建筑师会认为非凡的建筑可能成为一座城市文明和现代性的标志。但这本身未必就是对现代性的正确理解。激烈的批评者(俞孔坚)甚至说,中国就是盖一百个国家大剧院或一千个CCTV大楼这样看似“现代西方”的建筑,都只能使我们的城市和景观离平民越来越远,离科学与民主越来越远,离现代化越来越远,离和谐的人地关系越来越远。
在考察建筑的指向时,似乎有很多问题无法绕开。比如说,是城市的协调重要,还是建筑单体的标新立异重要?又比如,怎样才能正确衡量一个建筑方案的创造力?以及如何结合中国国情正确评价外国建筑师的努力等。

建筑师需要什么样的公众意识
当建筑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时,建筑师就必须具备更多的公众意识。然而在这个方面,所有的赞同者和反对者都具有类似的地方——建筑不再单纯是建筑本身。这是建筑的令人欣喜之处,也是建筑的令人悲哀之处。
潘石屹先生认为:“我不因为觉得CCTV大楼堵在我面前才这么说,否则我就太狭隘了。但是我确实觉得这是灾难性的建筑,天外来客,张牙舞爪,两个‘Z’扭在一起,235米高,电梯也是斜的,与生态趋势背道而驰。”方振宁先生就此作出了“回应”:“喜欢库哈斯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今天给了我们发表想法的舞台,我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现在要看到更多的建筑艺术,而不是建筑。我为库哈斯喝彩,不仅是对他的建筑作品,更是对他这个人。他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未来,能让人振奋!喜欢他,就这么简单。”建筑理论家王明贤的观点则相对比较中立:“对于库哈斯很难评论。建筑师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另一类是商业性。来到中国的很多外国高水平建筑师是商业性的,可以说把中国糟蹋了。而库哈斯是学术性的建筑师,他是新闻记者出身,所以更能从社会形态来关注建筑,更具有社会意义。”
令人诧异的是,每一种不同的态度都选择了不同的“公众视角”:“生态趋势”、“时代的未来”、“社会形态”。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惶惑,究竟建筑师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公众意识”?哪些是切实和紧迫的真命题?哪些又是空洞而粉饰的假命题?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且这种看法取决于他对建筑在当代社会中应处于何种地位的认识。甚至,我们不妨直白一点,这种看法取决于他本身的价值观。


kelvin_wang


发贴: 157
2005-09-17 08:3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看看我的金属屋面需要吗

robin_nancy


发贴: 4
2005-09-17 10:1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盲目的崇洋媚外,建筑没有没有一点中国的灵魂.充满着张扬,显示这中央电视台的强权霸权主义,从来没有考虑人民的感情,独断专行.强行给项目上马.真是耻辱!!!!

whbmw


发贴: 387
2005-09-17 17:1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whbmw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robin_nancy wrote:
盲目的崇洋媚外,建筑没有没有一点中国的灵魂.充满着张扬,显示这中央电视台的强权霸权主义,从来没有考虑人民的感情,独断专行.强行给项目上马.真是耻辱!!!!


很同意

花了那么多钱,就想买个新鲜

小农意识忠实体现


liuting


发贴: 81
2005-09-18 11:5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liuting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此次舍人先生就此作出了澄清,他认为这种巨型的筒状结构具有优良的刚性、超静定性、坚固性和抗扭性等特征。建筑的立面、屋顶和底面都被交叉网状结构覆盖以分散荷载。因为建筑的形态复杂,致使其不同区域的受力强度不同——一些区域的受力强度比另一些高。为了使每个网格内的各个构件承载相近的负荷,在受力较大的区域加大网格的密度;相反,在承载富余的地方则删去一些构件。这种不规则的交叉网格反映了从日常的荷载到强地震的不同情况下实际结构受力的分布模式。"  

仔细看了下 这位所谓的先生只解释了立面不规则的交叉网格的由来,这我们姑且还可以认同.但对于悬挑出如此之大的一个程度为什么还能得出"这种巨型的筒状结构具有优良的刚性、超静定性、坚固性和抗扭性等特征"这个结论他却没有给我们任何解释!

我相信只有一个原因,他自己也解释不了,而只能去偷换概念,用一些对其他结构方面合理的解释来绕开这个问题.

醒醒吧!各位敬爱的建筑师或准建筑师们.难道到现在你们还看不出来库大师在结构问题上一直在忽悠你们吗!

我们承认库大师是一位有思想的建筑师,他的形式很新颖,很有创意!我们国内一些所谓的德高望重的评委选择了他,也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毕竟是我们把人家请进来的!

可是库大师你不能因为你的形式好结构就也很优秀了,就所有的处理都是一好百好了,一个真正的大师既要善于展示自己的优点更要勇于承认设计的不足!一味为了金钱是不是也太令人觉得没有人格了!

可是我们的专家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改革二十多年了你们身上的媚骨也该去掉一些了,一看见洋人的东西就激动了,麻烦你们也有点判断力好不好!这么大的结构问题你们楞是看不出来真是让洋老爷吓的不轻到现在估计也没缓过劲来!

最可气的就是在这里混的一帮以后所谓的准大师们,拼命的挤上去给老外擦屁股.我就不明白这么直观的一个倾覆体你们怎么就是理解不了呢,实在不行回家做个模型看看!学建筑学的人都傻掉了!悬出去好几十米的结构怎么在你们眼里反而成了优点了,可悲啊!就这样在学建筑的道路上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了!

刚刚看过两句话,"国贵自主,民贵自由" 希望有些人多去去那种媚颜卑膝的劲头,有点自己的主观判断好吗!真是看不起你们!


happyyang


发贴: 253
2005-09-18 12:2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100亿,拿来支援买不起电器的家庭买电视机,让更多的人看的起电视。。。。。。

happyyang


发贴: 253
2005-09-18 12:3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建筑如果只能像这样从学术的角度讨论,而脱离社会及它对社会的影响,建筑也会变得麻木不仁。想着那些在温饱线下挣扎的同胞们,看着这些令人激动的建筑,唉!

Lynn_Chen127


发贴: 5
2005-09-18 15:4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再这样下去,中国自己的特色全没了。什么都是外国建筑师来设计,没有中国的特色,没有中国的文化,越来越不是中国的城市了。用我们教授的话说,叫:International city ~~ 总有一天会到处都是纽约了。。。

go to first page go to previous page  1   2   3   4   5   6  go to next page go to last page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topic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