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纯粹建筑论坛 » 评论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topic
threaded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Re: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建筑学院有感   [精华]
dzkate


发贴: 10
2005-05-03 23:3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靠,其实看完以后就忘了~~~~~~~~~~~~
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建筑学院,以后便见其效果了~


清平乐


发贴: 139
2005-05-04 11:2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在中国不论是工科出身的 还是艺科出身的建筑师,都没有出现很牛的真正的建筑师,为什么 真正的原因在那里 这个是我们最需要追问的 而不是是什么出身.如果一味的在这个话题上说 是没有用的. 而且大家应该明白的是 什么出身有什么好处, 中国的建筑为什么到现在还是那样 还得一直在学习外国的建筑师 而中国自己的呢?


dorisy


发贴: 46
2005-05-18 01:2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大家的偏见太多 不要以为搞艺术的就没有设计建筑的天赋 。
中国从古到今的建筑都是由艺术家 也就是所谓画画的在搞 ,毕成是 还有南宋是皇家举行过在画师中挑选铸坝的方案 要知到只有艺术在引导建筑 而不是由 建筑引导艺术 各位对艺术了解的可能太少更存在太多的误解 ,还有兄弟说高中升到艺术学院的成绩太差,着并不代表他们的能力差 高分低能的太多了至少在中国目前是这样 。各位仁兄应该以远见的目光来看待中国以后建筑的发展艺术是占有绝大的比例的。一个好的艺术家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而一个建筑师并不一定是个好的艺术家区别就在这里。



pengbo0071


发贴: 3
2005-05-18 19:5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大家都不要吵嘛,有话好好说,同行不一定只是冤家吧,其实学建筑的和学艺术的本来就是一家人嘛,何必要分个你、我、他呢。

楼上这位兄弟,你是学艺术的吧,其实我也是,我觉得你说的一部分是对的,一部分也不是很确切,古代的画师也是优秀的建筑师,这些都很对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被分离了出来,艺术也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学科。

但是随着时间的考验,证明了建筑还是离不开艺术的,所以建筑又重新与艺术结合了起来,这也就是出现环艺专业的必然性,所以,建筑学的兄弟们一定要认识到,只有把建筑学和艺术合理的结合在一起,那才是中国建筑的出路,而学艺术学生也只有结合建筑类学生的理论,便可以增强建筑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

所以,大家不要再吵了,大家都是一家人啊,应该合作起来一起振兴中国的建筑事业,而不是在这里争谁更厉害的,一定要看清楚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楼上的所有兄弟们,联合起来,振兴中国建筑事业吧!!!!!


扛着汽车跑大街


发贴: 60
2005-05-19 21:3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看了7 8页看不下去了!争得有啥意义呢?

毛主席说过:

不管白猫、黑猫,捉得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管什么学校开建筑专业,出来能有好的作品能设计好的建筑就是好的!在乎啥学校干嘛!


cch423


发贴: 203
2005-05-23 00:1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百花齐放还是有好处的。

totti_9


发贴: 43
2005-05-26 15:2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totti_9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总结一点:现在社会上啥有钱就干啥!
看看前两年,股市不行了吧?车市不行了吧?改制股份制捞不到油水了吧?
除了有权有钱的,老百姓怎么出头?
什么时候共产主义?
全国房价疯长!房屋开发设计一条龙赚钱热!
“建筑设计人才”培养紧俏。这能赚钱!学校纷纷开设!干吗?
捞钱啊!!!
设计师整体素质不高的根源!!!


泉之神


发贴: 4
2005-05-26 15:3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否定在美术学院里开设建筑学的人,只能说他不理解建筑不理解艺术,不理解建筑艺术,更是对建筑史的无知,建议回去好好学习建筑史,任何历史上引导建筑变革的建筑师,大多都是艺术家,造型家,而没有懂得结构或力学的所谓的那些建筑师们,当今过国内的艺术类院校开设建筑系,非常值得发扬光大的,学习建筑就应该从艺术修养,文化修养等等基础入手,这是重要的。这恰恰是国内理工科建筑的缺点 ,也是最最致命的缺点,理工科 院校的学生,往往艺术功底,不是很好,这就形成了恶性发展。这是重要的。
巴黎艺术学院他建立了第一个系统性的建筑教育体系。首先注重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
著名的现代加注大师,勒.柯比西埃首先强调建筑的艺术性,一个建筑师不是一个工程师而是一个艺术家。
再就是历史上任何一次美术流派的出现与变革,又有哪一次不对建筑产生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呢?例如表现派的出现等等 很多。

我坚决支持艺术院校做建筑,并且完善建筑教育,一定会有好的效果的。我也建议理工类院校的同学好好修一下艺术。深奥的文化艺术。。。。。。。。。。


deeplywhite2005


发贴: 128
2005-05-26 16:0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totti_9 wrote:
总结一点:现在社会上啥有钱就干啥!
看看前两年,股市不行了吧?车市不行了吧?改制股份制捞不到油水了吧?
除了有权有钱的,老百姓怎么出头?
什么时候共产主义?
全国房价疯长!房屋开发设计一条龙赚钱热!
“建筑设计人才”培养紧俏。这能赚钱!学校纷纷开设!干吗?
捞钱啊!!!
设计师整体素质不高的根源!!!


你應该瞭解一下當代設計教育體制的根源、演變與將來可能面對的
轉型與挑戰。

一、現代主義之前的狀況與早期法國皇家藝術學院教育體制
在11世紀以前,歐洲的商業與建築工程並不興盛,設計師(工匠)的
養成多半靠家傳及非正式的傳授。到了11世紀歐洲的經濟與城市漸漸
興起,隨而帶動了新的工匠基爾特(new craft guilds)興起,開始
時工匠基爾特也是一種志願的與非正式的訓練,漸漸的工匠基爾特受
到城市當局的規範,到了12世紀時工匠基爾特的訓練已經較為正式了
,而大學在這時模仿工匠基爾特也逐漸形成高等教育制度。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明的宇宙觀有些改變,同時匠師的社會地位的
爭取也有了許多新的動作,簡單地說:
甲、以神為中心、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開始動搖,取而代之的是希
臘文化的以人為中心的宇宙觀,進一步發展出人文主義。
乙、人文主義的提出不只是回復希臘羅馬文化中,以人為主,相信知
識(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from know how to know why)的功能,
相信理論的功能(以know why貫穿know how以增長知識),更牽涉到
匠師地位的爭取。
丙、人文主義主張匠師不只是基爾特的訓練,還要有人文的訓練(一
種有關於人的知識或理論),匠師不止於基爾特,優秀的匠師也要有
〞通才或完人〞的知識訓練,如此則提昇匠師到藝術家的地位,是與
知識份子或貴族可平起平坐的。

最早以設計為名的學校,大概就是1563年Vasari受到Medici家族贊助
為培養藝術家(Artists)而成立的the Accademia del Disegno,事
實上the Accademia del Disegno 是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諸多大師(
如:Alberti 及 Leonardo da Vinci)的理想而成立。這時期的藝術
學院的教育大致如下:
甲、藝術學院的訓練是外加於基爾特的工作坊(workshop)訓練。
乙、藝術學院的訓練是與工作坊的訓練結合的,藝術學院的訓練負責
理論是作為一種補充課程,工作坊的訓練負責實務是作為核心課程。
丙、藝術學院的課程主要有審美的課程、幾何學、透視學等。
丁、隨後在Zuccaro 負責the Accademia del Disegno 時,則更進一
步將匠師的工作坊納入藝術學院,以求理論與實務的訓練更加結合。

巴洛克時期與文藝復興時期最大的不同在於:歐洲在1660年後,所謂
藝術家(與藝術品創作)的主導權以從義大利轉向法國。另一不同則
是思潮上的人文主義已轉向理性主義,或是說17世紀的歐洲,基本上
是理性主義抬頭的時期。
巴洛克時期的建築教育大概要以法國於1648年成立皇家繪畫雕塑學院
及1671年由Colbert 負責成立的皇家建築學院為最具代表性,此二學
院,並成為爾後歐洲相關建築教育的先例。
整個19世紀的設計教育基本上是布雜(Ecole des Beaux-Arts簡稱布
雜)設計教育模式,20世紀前期基本上是包浩斯設計教育模式。
雖然19世紀後,以培養現代國民的現代教育體制(資本主義的國民生
產力與戰爭實力養成)逐漸形成,但是從中世紀一直到20世紀前期,
西方設計教育的根源:”工匠傳統”,基本上是延續下來的。

二、19世紀的布雜(法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教育體制

整個19世紀的設計教育都以布雜教育馬首是瞻,更誇大的說,從17世
紀到20世紀初,西方的設計教育都是以法國為中心,而法國的設計教
育則是以巴黎為中心。
法國的皇家美術學院創立於法國大革命後不久的1819年,由建築專門
學院與繪畫雕塑專門學院兩校合併而成,其教育模式特點如下:
甲、將建築教育放在純美術(fine arts )教育體制內。
乙、19世紀的藝術潮流從洛可可、新古典主義已走向折衷主義,這在
藝術教育尤其是建築教育裡代表著科學的勝利,代表著建築歷史上任
何一個時期的作品都可以符合建築理論的原則。
丙、建築教育上仍然是兩線進行的,學院裡的課程主要有:建築史(
式樣史)、數學、構造等算是理論課程,而實務課程則是設計課。
(詳圖1)
丁、布雜教育算是第一次把術科(實務訓練)課程化的教育制度,布
雜學院裡學生跟著匠師作準建築工程案,也就是說布雜學院裡的匠師
會出一些題目,當作真實的工程案(make-believe design projects
)來帶學生作設計。
戊、許多19世紀設立的重要大學(學院)的建築系都是以布雜學院為
模子,諸如:英國1840年代的倫敦國王學院、利物普建築學校;北美
1860年代的麻省理工學院、伊利諾大學,1870年代的康乃爾大學等。

學院制的兩線教育
首先取得學徒資格並在基爾特工作坊裡工作(當學徒)

以學徒資格推薦申請取得藝術學院學生資格

(一線)以學徒資格在工作坊裡跟師傅作實務訓練與實務實習(術科)
(另一線)以學院學生資格在學院裡接受理論課程與講授課程(學科)

同時通過學院學科考試與工作坊術科考試(畢業)

成為設計師、取得開業資格

布雜的兩線教育
先取得學院學生資格

進入學院學習,學習科目中分為學科與術科,
(一線為)學科在一般教室上課,
(另一線為)術科在學院內的繪圖教室上課,
但要加上術科老師所開的工作坊的實務實習。

通過學院學科考試與學院術科競圖(畢業)

成為設計師、取得開業資格

圖 1 藝術學院中的兩線進行與布雜的兩線進行

三、20世紀前期的包浩斯(Bauhaus)設計教育體制

在歐洲,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重要繪畫藝術家幾乎都不是美術學院
所培養出來的,而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洲藝術又經歷了最大的變動
,不但照相術的發明打碎了藝術家寫實求真的”美”夢,”現代藝術
”流派紛紛興起,繪畫藝術家對布雜教育的”某些信念”已經動搖。
包浩斯就是在這種衝突的情況下,接收了布雜教育與現代藝術流派的
成果。很明顯的,西方設計教育與藝術教育的主導權,17世紀從義大
利轉到法國經歷三百多年,又要轉移到德國了。

包浩斯從威瑪政權開始到希特勒法西斯政權下被迫關校,其間所建立
的設計教育模式,確有相當的特色如下:

甲、帶有現代藝術的精神,要把歷史式樣(style) 丟到垃圾桶裡。
乙、在設計(造形)資源的尋找上,接收了現代藝術中的(俄國)構
成主義、(荷蘭與德國)新即物派、風格派、抽象派的看法與主張。
丙、原先構想建築教育上的兩線(學科與術科)進行,但是找不到那
麼多的建築師,所以,在第一年後就改成第一個半年的基本設計,爾
後分科工藝設計,最後建築設計的改良式兩線進行(圖2)。
丁、保留基爾特的從動手作中學習的教育方式。
戊、保留基爾特是大家庭的教育方式,所以要求教育與生產合一。
己、學科中增加了許多新的工程科目及設計理論課。
庚、第二階段的設計課常隨社會需要而改變,其中,最重大的增項就
是工業產品設計。
辛、許多大學在二十世紀30年代以後,新設的建築系、工業設計系,
或是部份舊建築系改革,主要就是以包浩斯設計教育模式為本,而且
通常設在工學院,並強調是現代精神、現代主義下的設計專業養成。

直接取得學生資格

進入包浩斯

先接受第一階段術科學習(稱為基本設計)提倡新素描

通過後接受第二階段學科、及術科分科學習,
其中(一線為)學科在早上上課,地點為一般教室
(另一線為)術科在下午上課,地點為學校內的工廠,
術科由學科老師與術科老師一起帶課。
且術科分科很細,包括:陶瓷、海報、舞臺、家具、產品等。

通過學院認定即取得設計師資格,
並可後接受第三階段課程,方式與第二階段雷同,但以建築設計為主

通過學院認定即畢業。

圖 2 包浩斯中的改良式兩線進行

四、當今設計教育的多元性:現代意識與後現代意識之間
我國設計教育體制分屬於工學院、藝術學院、管理學院、傳播學院、
教育學院下,對現代主義設計教育往往有不同的詮釋。諸如在工學院
下的設計教育往往強調工廠實習,而忽略了職場實習,在藝術學院下
的設計教育往往強調工作坊的實作練習,而忽略了新興科技的衝擊。
另一方面,我國現今設計教育也常在現代意識與後現代意識之間掙扎
與擺盪,強調實用性者往往也強調現代意識,卻忽略了當今市場與職
場的後現代情境;強調設計原創性者往往也強調後現代意識,卻忽略
了設計行業的領導市場與指導生產的重要性。
在審視我國當今設計教育的多元性與衍生的問題後,我們實在應該多
多鼓勵設計學院的設置,如此才有可能跳脫分屬工學院、藝術學院、
管理學院、傳播學院、教育學院下對設計專業養成的偏差,並對設計
能力養成的課程配當上,期望更多設計共同專業課程能成為設計學院
的基礎課程,並發揮分科設計間整合與互相支援的效果。


deeplywhite2005 edited on 2005-05-26 16:14
deeplywhite2005


发贴: 128
2005-05-26 16:2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如果有人要质疑艺术(美术)院校设立的建筑学专业的话,可能以下人物的学历也会被他们质疑吧。
吴良墉——1948年入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学位。
马清运——1988年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


deeplywhite2005


发贴: 128
2005-05-26 16:4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通过以下一段话听听一个画家对建筑的理解:绘画与第二自然风景——建筑

赵:吴先生是我多年敬重的一位大画家,散文随笔也写得别具一格,今天我能当面请教先生,十分荣幸。听说先生从青年时代起便同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我很愿听到先生的高见。
吴:原先我在浙江大学代办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工科,只读了一年,便转学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我在重庆大学建筑系当助教,教素描和水彩。这是我第一次同建筑发生关系。
1947年我留学巴黎,考进了有300年历史的巴黎美术学院。回国后,50年代我被排挤出中央美术学院,调至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教绘画技巧,教素描、水彩风景画,一教就是三年。当时的系主任是梁思成。他亲自讲授“中国建筑史”这门课,我去旁听,受益匪浅。
其实,早在巴黎的时候,我就开始注意到绘画和建筑的关系。要知道,巴黎美术学院同建筑系是放在一起的,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在巴黎,伟大的建筑师柯布西埃设计的现代公寓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我才渐渐地懂得,建筑艺术是第二自然,是第二自然风景。
赵:哦,这种提法很到位,很新鲜,很精辟!
是的,建筑是经过人类文明加工的空间,是第二自然风景,是人用建材从自然围隔出来的一种文明空间——建筑空间。
我很欣赏您从一位风景画家的着眼点去观照、识读建筑艺术。
吴:的确,建筑很重要。杰出的建筑总是能把我的灵魂向上拉,拔高我。
后来,我渐渐学会了从绘画的角度去欣赏建筑艺术。
在清华建筑系,我意外地发觉建筑系的学生审美观很宽广,也高于美术系的学生。当时,建筑系的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学画、写生,直到毕业为止。
一般来说,建筑师在绘画方面都有两下子。
赵:是这样。据我所知,我国建筑界的前辈像梁思成和杨廷宝先生就一直坚持画速写。因为绘画、雕塑和建筑都是视觉艺术,都要调动右脑。你刚才提到的柯布西埃,他的素描就很不错。我看过有人把他的素描簿印成书。
其实,爱因斯坦也经常用手画几笔,为的是图解他的观念,说明问题。他是积极开发右脑,进行形象思维的人,尽管他思考的对象——时间、空间、物质和引力极为抽象。
我一生犯过许多错误。其中一个是:在小学和中学我一直不重视美术课,结果绘画技巧几乎等于零。今天我才恍然大悟,这对我是多大的损失!比如,关于我的文集封面设计,我自然有我的构图。但为了让责任编辑和美编了解我的构图、要求和设想,我自己最好能画出来。很惨,我画不出来!
今天我才懂得,小学、中学的功课每门都是重要的。
这里有个问题想请教吴先生:
您以为建筑系的美术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与美术学院的教师应有什么不同吗?
吴:当然不同。因为建筑美术的教学对象是建筑师,而不是画家,不是培养纯画家。
赵:这使我想起20世纪20年代世界著名现代派建筑师的摇篮——德国包豪斯学院的美术教学。康定斯基开设的“图画分析班”(Analytical Drawing Class)便完全从形式角度对艺术形式进行视觉分析。当然,他还开设“色彩理论班”。
克利(P.Klee)教学为了从较高层次上去引导学生认识艺术造型语言的实质,他则从符号和构图角度对造型进行分析。所以当时的学生非常推崇克利,把他看成是包豪斯的一尊佛。吴先生也赞美、看重克利吧。在您的散文随笔中,我时常读到克利的名字。
吴:建筑美术教学应以培养未来的建筑师在构思、造型、空间想象、形式感、美感和表现语言等方面为主要目的。所以在理解空间、结构、解构和体量分割等形式语言方面应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去进行阐述和引导。
赵:最近我看了您的许多画和三卷文集,发觉您对江南水乡民居有着浓厚兴趣,这是不是一个例子,说明绘画同建筑有着一层很深的关系呢?比如您对桥的偏爱。先生是风景画家,所以第二自然风景建筑或叫建筑风景便成了您笔下的主角之一,同第一自然风景平分秋色,便是逻辑的必然。
吴:的确是这样。
几十年来,我天南地北到处跑,每到一处,总要探寻大树和大宅。故国者,不仅有乔木,更有大宅,有巨匠运用乔木构建的大宅。能建成大宅,便有巨匠,从体形构建到门窗雕饰,处处匠心独运,自成艺术殿堂。
我之所以到处寻找老房子,是因为欣赏其美,所以画过不少,其中画得最多的是江南黑瓦白墙的故宅,以及一些小巷。
不过,我不喜欢“老房子”这个叫法,因为它只是个纯实物而已。因为“老房子”抽掉了居住过人这一关键性的涵义。没有人住过的老房子是不存在的。
赵:也没有意义。即便是古罗马一条驿道或丝绸路上一段被遗弃千年的烽火台的土墙,因为它们同古人那段悲欢离合的生存历史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才有了意义,触动诗人、画家、小说家、历史家和文明哲学家的大脑,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吴:五十年代我曾画过故乡江苏宜兴的一条小巷。回到北京后,发现画面似乎像来自郁特利罗的巴黎小巷,心里很不舒服。八十年代初重来宜兴,特意又找到这条安然无恙的小巷,我从巷口到巷里进进出出,来回往返,组织画面,用自己的双眼去识读、亲吻故乡的墙,把自己的脚印留在小石子路上……
后来听说小巷拆了!
赵:唉,拆得真可惜!我的故乡南昌也拆掉了好些散文诗般的小巷,真叫我伤心。因为那里有我的童年和少年。
巴黎就保留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小巷。尤其是著名的城北小山上蒙马特区一些由石子路铺成的古巷以及两旁边的古建筑。在转弯角上往往有一家小咖啡屋,我特意在那里坐上一个来小时,为的是品味、识读那里叫人心醉的建筑场。
一般人只知道去参观巴黎一些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而全然忘记了,忽视了那里起伏不定的小巷,这无疑是一大损失!
我非常喜欢郁特利罗笔下的巴黎小巷。那里有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华人开的小食品店和餐馆。
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老墙对我的右脑也有一种说不尽的魅力。它既是散文诗的,也是建筑文明哲学的。
吴:我不止一次画过老墙,画过一道道砖缝裂得开开的墙……
老墙是美的,美在砖的排列,简单的几何排列构成了无限丰富的形式感。泥水匠的用心良苦,他将小块砖构成了坚实的大墙面,蒙特利安和克利从中悟出了平面分割的构成法则。我仔细观察过墙面。它太复杂了!每块砖与砖的衔接各有差异,砖与砖的色相变化无穷无尽……我先是着意分析布满了斑点的老年人的脸,后来却感到如面对着大海,自己反而被淹没有了。我怎样去表现大海呢?
赵:您说得真好!您作为一位风景大画家,居然从一堵老墙读出这么多的学问,这在我生平还是第一次听到!文学家是识读不出来的。至少,您的独特感受、视角和观察是对建筑师、文学家和哲学家的体验的一种重要补充。
由墙、地面、屋顶和门窗等围成了建筑内部空间。在东西方的建筑中,它们是最基本的一些使用单位。想不到,您作为一位风景画家,从一堵老墙上居然挖掘出了这么丰富的形象意境,真使我耳目一新!
吴: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是我的艺术生涯的核心,也是我的大甘大苦所在。
赵:那末,您又是怎样去挖掘桥这一建筑形象的?在东西方文明中桥是第二自然风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诗人总是把桥放到第一大自然的大框架中去观照、识读和欣赏:“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除了造桥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们见到的桥最多了。
我每到一地总要去寻找桥。因为桥美!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有诗境的美,其实桥这种建筑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
人家——房屋,那是块面;
流水——那是长线、曲线。于是线与块面间组成了对比的美;
桥,它与流水相交,丰富了形式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如果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和形式美却被彻底摧毁了!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凡形象中起到了构成或联系的关键作用,其实也就具备了桥的美。
赵:这已经是广义的桥了。
也是哲学意义上的桥。它已经越出了建筑、绘画和诗歌领域。
没有桥的世界是不可想像的。有大桥小桥的世界才是好的世界。
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都应架起一座桥,相互沟通的桥。
笛卡儿伟大创举是他在几何代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我指的是解析几何。
法拉第的伟大创举是他在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我指的是他的著名的电磁实验。
爱因斯坦的伟大贡献之一是他在能量和质量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我指的是爱因斯坦公式。
这三座桥的高超抽象美是自然哲学家欣赏和赞叹的对象。
建筑领域的具体桥和自然科学王国的抽象桥各有各的美妙处,都是第二自然风景,我都爱!


totti_9


发贴: 43
2005-05-26 16:4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totti_9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感谢deeplywhite2005把我大一时看的书又翻出来,让我们学习领略一遍。

您不用把中国设计教育体制方在世界设计教育体制环境下,忽视特性!
到底现在在中国有多少学校有能力开设设计学科?是纯粹的为了设计教育发展???还是为了其他什么???
有多少投入?就算有,也不是所有!这些工學院、藝術學院、管理學院、傳播學院、教育學院,你敢保证都是人才库吗???更不用说像某某技工学校,航运学校~也效法!!!
不可否认,人都有爱美爱设计的倾向。但这些鱼龙混杂的学校能教得学生什么?
给他们国际先进的什么设计理念?还是给他们传统文化的精髓?
当然这里不排除有自学成才的。但大多对设计报以美好愿望的大好青年,就此被这些心思不在教育发展的学校耽误。设计是个游戏又是个严肃的事情!但决不是儿戏!!!


totti_9


发贴: 43
2005-05-26 16:5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totti_9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没有人质疑搞艺术的不能成为建筑设计师!
我就是艺术学院毕业的。
只是设计教育不是所有有办学能力的学校就能开的科目!
无论是哪毕业的,只要报一份热爱设计的心就能成功。
希望少数没有能力进行设计教育的学校暂停!不要误人子弟!


deeplywhite2005


发贴: 128
2005-05-27 13:3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totti_9 wrote:
没有人质疑搞艺术的不能成为建筑设计师!
我就是艺术学院毕业的。
只是设计教育不是所有有办学能力的学校就能开的科目!
无论是哪毕业的,只要报一份热爱设计的心就能成功。
希望少数没有能力进行设计教育的学校暂停!不要误人子弟!


如果你要谈“设计教育不是所有有办学能力的学校就能开的科目”这一主题,请另开一贴讨论,现在这个主题讨论的是中央美术学院能不能办建筑设计教育的问题,或者是否你认为“建筑设计教育不是中央美术学院能开的科目”?”在你看来中央美术学院是“少数没有能力进行(建筑)设计教育的学校”?
至于你说“没有人质疑搞艺术的不能成为建筑设计师!”???麻烦你睁大眼睛看完这一贴,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人自然清楚了!


deeplywhite2005 edited on 2005-05-27 13:48
deeplywhite2005


发贴: 128
2005-05-27 13:3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totti_9 wrote:
感谢deeplywhite2005把我大一时看的书又翻出来,让我们学习领略一遍。

您不用把中国设计教育体制方在世界设计教育体制环境下,忽视特性!

有多少投入?就算有,也不是所有!这些工學院、藝術學院、管理學院、傳播學院、教育學院,你敢保证都是人才库吗???


阁下的高见真让人耳目一新,恕在下孤陋寡闻:
请问我是从您大一时看的哪本书翻出的这些内容?
请问中国设计教育体制的特性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放在世界设计教育体制环境下?那又该放在哪里?中国是否要脱离世界自成体系?
我当然不敢保证所有的学校都是人才库,我的回贴是要说明的是建筑与艺术教育在在根源上的联系,而不是要保证什么!同样的,您是不是敢保证这些工學院、藝術學院、管理學院、傳播學院、教育學院都不是人才库?而只有您的学校是人材库吗?

望不吝赐教!


deeplywhite2005 edited on 2005-05-29 13:01
江中月


发贴: 22
2005-05-27 16:5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江中月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理论上:
1,为什么建筑学就必须是工科院校的专利?其实艺术就是艺术,
在香港这些地方建筑设计事务所里甚至没有结构工程师,
他们注重的更多是艺术性的形态,建筑设计就设计外形和内部空间,
结构是专业的结构设计公司的工作,
2,我门国内的建筑设计偏工程的多一点,有一些甚至是由搞建筑工程的
人做建筑设计,首先考虑的是结构和设备怎么布置方便,
方案出来后大不了在外墙装饰上找建筑师设计一下.
故在国内真正闪光的建筑没多少,
大师的作品就比较好.其他的不丑就很不错了.
现实:
1,成立建筑/规划学院的风气在这几年的确很盛,
院长大人们有没想过:这么多的学生毕业后如何就业?
在传统的工科建筑学观念的影响下,非工科的建筑学毕业生是不是有
设计单位愿意要?
2,文科或艺术院校设建筑/规划学院请三思


liao0201jz


发贴: 1
2005-05-29 12:0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我个人认为中央美院成立建筑学院是很平常的一见事情 在短期内 他的建筑学也就算一般 只不过有一个中央美院的外衣 肯定没有一建筑出名的学校出的作品好 带出的学生好
要改进中国的建筑学还是要从生员上来解决的 应该招收艺术内考生 而不是想现在一样招收在理工方面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defleppard


发贴: 385
2005-05-29 19:3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应发到教育版,呵呵

由甲1002


发贴: 244
2005-05-30 04:1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fcuk wrote:
建筑学专业设在艺术院校里,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儿居然有这么多人议论纷纷,真是搞笑。这是件太正常不过的事儿了。看看欧美的建筑学校,大部分都是属于艺术类。90%的建筑系学生都是理工科出身,估计是中国独一份儿。哈佛的研究生毕业不懂电脑,不会画施工图,不懂结构太正常了。但这并不防碍几年后他们成为出色的设计师。中国的建筑师生们倒是对技术了如指掌,但并不防碍把楼盖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建筑是需要多学科合作的,尤其是建筑技术与管理发展到今天,您就是画一堆屎出来都能有人给盖出来。要建筑师来干什么?首先就是做“型”的。而且现代建筑与设计发展到今天,也早超出了”坚固,实用,愉悦“的范畴了。
所谓这基本是废话。如果那些大师们自己能想这么多的话,早就吐血而死了,连屎都做不出来。中国的建筑师们就是想这些东西太多了,而忽视了建筑首先是视觉艺术,是要靠想象力的。我有幸听过一些大师们的演讲,其实他们在做每个项目之前的出发点都非常简单,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想法“。而无论在学校或是工作,评价作品的好坏用的最多的是”有趣(Interesting)"这个词儿。
也许艺术院校的学生开始和理工科的学生比会有点儿弱,但当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几届下来,优势就显出来了。

支持楼上的~~~~~说的好!!!
我也坚信"艺术永远引领建筑!"
我只想再说一句: 只有中国才把建筑归类为理工科,国外都把建筑归类为艺术院校的!
还值得讨论吗? 文化课不好怎么了,你好,你审美能力高吗?你素描多少分?你雕塑多少分,色彩又有多少分?这些你千万别说和设计没关系哦~~我想你们的艺术悟性可能都在那把丁尺子上吧~~~


houbin8999


发贴: 64
2005-05-30 11:1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houbin8999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建筑学院,那里招研究生吗?我想报考

天天9955


发贴: 134
2005-05-30 21:1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认命吧.
我们的领导们也只有这么想水平,
就让他们发挥吧.
就是苦了我们这班命苦的孩啊


王文栋


发贴: 107
2005-06-02 20:3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其实建筑才是最伟大最具震撼力的艺术品啊

爱水天色


发贴: 150
2005-06-02 22:4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眼下,建筑学的毕业生的工作一般不难找.我想这一定是建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到处成长的暗箱原因之一.至于其他的说辞咱们还是骑驴看唱本......

小猪版纳


发贴: 4
2005-06-02 23:5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呵呵,我保持中立,对于这,我理解大家的看法.
但作为一位美术学院的学生,我希望大家不要误解,美术学院并不是仅在培养画画,而是培养思考,培养怎么看生活.
我觉得进了美院感想最大的就是我的这双眼睛看多了很多东西.


辫帅


发贴: 328
2005-06-03 10:3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辫帅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应该说是件好事
但也该持谨慎态度
我知道有一个学校艺术学院环艺班的学生做的建筑差不多是放大的雕塑
……
他们也许是艺术化氛围占据的多了一点……


(共33页)  
go to first page go to previous page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go to next page go to last page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topic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