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考试及留学论坛 » 考研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topic
threaded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Re:我的同济考研之路(考研快题练习)
大香蕉


发贴: 122
2007-09-27 15:3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哈。楼主又现身了!!!

楼主 对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总结一下,西班牙和葡萄牙那边的建筑

真的不错!!!

光与重力!哈哈!


大香蕉 edited on 2007-09-27 15:32
lb2005


发贴: 452
2007-09-28 23:2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再看旧建筑加建.









激情与冷静


发贴: 47
2007-09-29 00:2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我怎么找不到考同济建筑都要考哪些内容?
望楼主指点下



盖大楼撞大墙


发贴: 24
2007-10-13 23:3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lb2005 wrote:
注重基本功
还有空间

基本功指的是什么呢?是手绘的能力?还是什么
必须手绘好的么


iceandchocolate


发贴: 36
2007-10-14 20:1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一口气看完了帖子!
觉得很有帮助!先谢谢楼主了!
想问问楼主考试复习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现在我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东西没看呢!但是时间很紧张!建筑史又没有重点要看的书啊?


盖大楼撞大墙


发贴: 24
2007-10-15 20:5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快题好象从06这界开始就形成了LB兄的风格了,可是感觉以前不是这样啊,很迷茫,到底要画成什么样子呢?必须是轴侧图么?人视透视可以么??

盖大楼撞大墙


发贴: 24
2007-10-15 21:0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而且感觉这样画图整体感觉很机械,图面效果没有美感,完全没有LB画那张小风景画的感觉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不重表现?就是同济的风格?
现在也不知道要表现成什么样子是好了,望给予指教啊!


盖大楼撞大墙


发贴: 24
2007-10-15 21:1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一画轴侧,就感觉很丑,没有透视效果好,能不能说说怎么画好轴侧啊,还有,轴侧的配景怎么画啊,能不能推荐些资料或者经验??

lb2005


发贴: 452
2007-10-26 21:1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2006年初试快图题目



108750406


发贴: 18
2007-10-27 09:1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2005年快题 希望楼主指点


1984断桥残雪


发贴: 279
2007-11-06 23:3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学长能把07年的快题的题目分析一下吗?

感觉很迷茫啊


一场惊艳的相遇


发贴: 8
2007-11-07 20:3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LZ的帖子真是我在ABBS上看过的关于TJ考研的帖子里最无私最诚恳含金量最高的了~~~~~一提到在复习过程里为了寻找真题不知花费的力气简直就是一把辛酸泪(严重鄙视贩卖资料的人!!!!!),LZ居然这么无私的就奉献出来了,还加上自己的分析和总结,真是不知道有多激动,泪奔ING~~~~~LZ大恩不言谢~~~~~~~~
为了响应LZ的这种精神,我也把我收集的一些建筑史的资料跟大家分享,虽然我是第一年考没什么经验,也没在TJ听过课,可能这些资料大家都有了,但是我想抛砖引玉,只要我们都无私一点,共同交流,一定能共同进步,得到的一定比付出的多~~~~

对了请问LZ,在前面的帖子里有提到07初试快题是对墙的限制,LZ有没有任务书呢?或者介绍分析一下07初试的题目?谢谢~~~~~

先是常青的教案,和中国建筑志的序言大致一样

教案二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城乡同构的空间形态
建筑,最初不过是庇护人类活动的掩体。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建筑呈现为秩序化、习俗化的空间形态,并且把各个时代的工巧匠心凝聚其中,以至在古典美学里被看作造型艺术之首。建筑由此而成了保存文化史迹最完整的载体。因此,回顾一种文明演化的历程,离不开考察它的空间形态及其生成秩序。而只有通过对整个建筑体系的认知和把握,方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在古代世界建筑体系的几大分支中,唯有中国所代表的东亚这一支是首尾连贯、一脉相承的。从原始社会末期,一直延续到宗法社会结束,其间以渐变和积淀为主,没有发生大的突变或中断,不象地中海沿岸、波斯、印度等地的建筑体系那样,都经历过断裂和嬗变的过程。特别是不像西方建筑体系所经历的古典建筑、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启蒙运动建筑以及复古主义建筑那样,有着层次分明的演化阶段。因而相对而言,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种连续性进化的体系,在转折、递变和断代、分期的脉络关系上,也就不那么容易分辨。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着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和造型风格,但大多是从住屋(宅、宫)中衍生出来的。在宗法和礼制的限定下,无论是哪一类建筑,一般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体,以“间”为单位;从群体关系而言,都是以院落为单元,再以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从水平方向延展开来,组成里坊、街坊,进而聚合成以皇宫(王宫)或衙署为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大多因地制宜,可以是平原、盆地上规整平直的,也可以是依山傍水,曲折起伏的,但在实质上,大都是以院、坊、城三个空间层次构成的网络系统。这一网络向郊野、乡村辐射,循着同一构成规则,就象一种语言的句法构成一样,使里、集、堡、寨、村等等都有着类似于城市的空间形态。这种城乡同构的空间概念也部分印证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发展史观。究其实质,乃是华夏民族对同一亘古建筑习俗的文化认同。从“匝居”到聚居,从一座庭院到一座城市,以血缘及地缘为纽带的宗法礼制和“人伦轨模”,构成了中国古代空间习俗的秩序及其营造基础。

2、道器相融的文化象征
在古代世界,文化象征始终独立于技术系统,是维系建筑体系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文化象征往往与宗法的人伦秩序相辅相成。从城市与建筑的布局,到梁柱间架的多寡,形体、构件的比例,再到斗拱的等级,以致装修、彩画、着色的规格,甚至门簪、门钉的数量等等,也都同属一个包含着宗法秩序和符号隐喻的文化象征系统。即使从“器”的层面看,讲究轴线对称、因循礼制宗法的建筑空间,也并没有完全束缚住古代中国人对多样生活和浪漫情怀的向往。熙攘喧闹的市井,摹景自然的园林,离群索居的别业,便使古人的生存环境显得有张有驰,重理容情,并且是雅俗各得其所的,是对依附宗法的建筑制度的一种超然。
不仅如此,在古人眼中,建筑既属于形下的“器”,也含有形上的“道”;既可以比附外在的大宇宙,也可表达内心的小宇宙。寻求建筑的象征性,使中国建筑于功用、制度之外,还有隐喻性的精神表达,如宇宙图案、八卦九宫和夹杂着环境认知、文化禁忌和心理暗示作用的风***式等。这些神秘的理念、图像和巫术般的操作,与营造活动纠结在一起,本质上是华夏民族集体无意识中亘古存在和演变着的空间习俗及其命运寄托方式。无论对此作何价值判断,都有必要客观看待这样一类蕴含着文化象征意义的人为历史事实。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开业建筑师,择居卜宅的风水师(选址、定位)、谈玄论道、考辨典章的文人士大夫(立意、定制)和“薪火相传”的工匠(取料、施工),都参与和主导了土木营造的全过程。所以中国古代的“营造”二字,应当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概念,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文化象征系统、“工官制度”和匠作传统,就是对空间习俗及其营造制度的真实注解。
3、木构建筑的逻辑矛盾
中国古代建筑总括看来,是一个以木构为主体的庞大建筑体系。若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平原、丘陵地带遍布着阔叶常绿树,山区并大量生长着云杉、冷杉等针叶林;北方则以阔叶落叶林(夏绿树)、针叶林为主。这些林木资源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环境条件。因而中国木构建筑的物态要素主要就表现在木质的构架、装修和以生土为主的台基和围护(墙)上,因而取材便利,施工快捷,造型舒盈,适宜平原、山地、河谷等多种地理及气候条件,呈现出同中有异的各种地域风格,可以说是融于风土之中的“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山水、林泉易于取得谐调关系。
然而,在世界上各个古代文明中,木结构建筑曾是普遍现象,比如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古国的砖石建筑,其实都是从木构建筑演化来的。但唯独中国的这一木构体系亘古一脉相承,没有向砖石建筑转化。对此,中外学者历来有着不同解释。19世纪德国的德昆西(De Quincy)猜测柔曲的中国木构建筑源于对帐幕的模仿;20世纪初日本的伊东忠太则认为,中国文明没有经历神权阶段,建筑也就不会从木结构转向追求永恒的砖石结构,这与梁思成所言中国古代“不求物之长存”,故而木结构陈陈相因的观点实际是相和的。从文化的根源上看,古代的“阴阳五行说”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重要因素,“木”是“阳”的象征,住屋等“阳宅”适宜采用木结构;而砖石则属“阴”,坟庙一类“阴宅”才能使用砖石结构。
木构建筑是近似于现代排架的梁柱式(或称叠梁式、抬梁式)或穿斗式结构,构件之间均以榫卯铰结或穿结相连,可以化解外力、吸收能量并允许相当大的残余变形,具有很强的抗震和抗风性能。这种结构的外表和做法,以尊卑等级相区分,建筑的等级愈高,为装饰和彩画所覆盖的华丽程度就愈强。就此而言,木构建筑在“官式”上的演变,经历了着妆渐浓,以至趋近于艳俗柔靡的过程,而朴素淡雅的古风,则部分地保留在了民间的居住建筑之中.
数千年来,特别是从秦末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事件为始,天灾人祸使规模巨大的土木工程在兴造和焚毁之间反复演替,也无休止地耗费了有限的林木资源,不知有多少曾经葱郁的地域景观都因此而退萎或消失了。如历代帝王建都时间最长的渭水流域及河洛平原,就经历过类似的变迁过程。古代为了建造一座城池,修筑一组宫殿,动辄就需砍伐直径半米甚至1米以上的成千上万棵巨型乔木,“蜀山兀,阿房出”不啻为建筑改变自然景观的文学性描写,而是相当真实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说,中国木构建筑既是人文景观形成的结果,又是损耗自然景观资源的成因。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其作为“生态建筑”的二重性和历史矛盾,也是其作为一种体系在近代走向终结的逻辑必然。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

1、古风时期
当代的考古新发现,使古代建筑萌芽的上限不断地前移,但是可以断定,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期,建筑的演变还没有走出“茅茨土阶”和拓朴空间的阶段。“倾宫瑶台”的景观描述或许只是后世的夸饰,“世室”、“重屋”的建筑制度或也并未形成典章。《周礼•考工记》才披露了中国古代建筑制度的根基是周代建立的,涉及都城、宫室、坛庙、市场、民居即营造技术等诸多方面,标志了“古风时期”的开始。但是事实上春秋战国时已经“礼崩乐坏”,周礼的建筑制度即使在先秦时期也并未被完整地推行过。列国官方建筑制度的差异性远大于同一性,因而才会有秦始皇攻灭六国,“写放”其宫室于渭河之滨的故事。在楚辞、汉赋等历史文学作品中,也可看到当时地域建筑景观的影子。直到西汉初期,在“独尊儒术”的旗号下,周制才成为了士族文人和工官们所托古、考辨和演绎的正统营造制度,但与“克己复礼”的复古理想总是时近时远的。
秦朝的大一统,荟萃列国建筑精华于关中。而对建筑演进而言影响最大者,当首推统一度量衡,因为尺度的统一,必是建筑体系形成的先声。至汉武帝时,一方面尊周托古,并在建筑上加入了许多荒唐的谶纬做法;另一方面既延承秦制,又应时变通,终使汉代建筑在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上都对既往进行了整合和改进,也可以说是造就了后世“官式建筑”的雏形。汉帝国的建筑遗迹和文献记载中,已可见到中国木构建筑体系所具有的大部分特征,如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结构形式;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屋顶式样;坛庙、陵寝制度;闾里、市肆,山水园林等,大都是在汉代出现的。因而以往学界多认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成型于两汉,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汉代可以称之为华夏建筑的“古风盛期”。
2、殊源同流期
魏晋时又修正汉制,如宫城近于中轴线北侧,实行大朝“东西堂”制和“宫衙制”;棋盘状的道路和闾里;实行山陵制等,都影响了其后南北朝和隋唐的建筑制度。西晋的荀勖考辨典章,检核律尺,也是涉及营造制度的重要事件。魏晋至南北朝,动荡的社会、险恶的仕途及频仍的战乱,却给东汉传入的佛教建筑提供了传布的契机;心向禅境,清淡玄机和离俗遁世、寄情山水的文人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则促使了古代园林在理念和手法上的演进。
五胡的入主中原,使游牧部落在定居汉化的同时,也将草原文化的某些特征带给了汉地,比如在悬垂的帐幕与柔曲的木构屋顶之间,以及在草原民族钟爱的青绿色泽与后来官式建筑的青绿彩画之间,似乎存在着视觉和习性模仿上的内在关系。而西域交通的发达,也使丝绸之路上传来的建筑因素融于华夏体系,让后者濡染了不少西域的“胡气”,如卷草纹、琉璃瓦、须弥座,以至梭柱、鸱尾的出现,高足式家具的流行,都与印度、中亚、波斯、希腊的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于是,古风的急剧转变由此而发生了。因而可以说,魏晋至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第一次重大的演变转折期,华夏文化圈层内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殊源同流、互动交融是这一建筑转变的首要推力,并为“古典时期”的到来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3、古典时期
隋唐的又一次大统一,将同中有异的南北朝建筑制度再加整合,把对周制的考释,与汉魏以来的建筑遗产相融合,在城市、宫殿、坛庙、陵寝、寺观、园林、民居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特别是颁布《营缮令》,实行宫城-皇城-都城的三重城制度,里坊制度,纵列的宫廷三朝制度,离宫别苑制度,高度汉化的佛教寺院制度,以及依稀可辨的营造用材制度等,都将古风时期的建筑演变推向了高潮。唐朝兼容华夷,崇尚博大,因而“唐风”建筑的雄浑豪劲,确是有其时代缘由的,与当时的诗词、书法、绘画等文艺作品在风骨上可作类比。可以想见,唐朝的城市与建筑制度及其风范已为后世奠定了基型,中国建筑史上的“古典时期”由此拉开了序幕。
宋朝商业和对外贸易异常发达,将前代的文化积累精致化并进行了细致地整理和提升,技术发明纷纷涌现。宋朝建筑上承隋唐、五代,下启元、明、清,使古代建筑体系从隋唐时的高峰转入了成熟的阶段。宋朝又一次检核律尺,修正典章,恢复了上古积黍为度的黄钟律,建筑营造制度被纳入了“律”、“令”、“格”、“式”典章制度分类的“式”中。
出于“关防工料”,强化土木工程管理的需要,北宋集天下匠作精要,修成了《营造法式》一书,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包含了设计、用料和施工详细内容的营造规程。这一规程的核心内容,与“斗拱”这一古代建筑中的特殊构件直接相关。除了承檐挑懔,斗拱作为建筑度量基准(拱木断面高度“材”)的作用在唐宋时期得到强化。根据《营造法式》,木构建筑要“以材为祖”,规定了“材分八等”和近于模数化概念的“材份制”,并规范了大木作(结构)、小木作(装修)、石作、瓦作、砖作、彩画作等13个营造工种的用工、用料和工艺制度。除了营造规程,宋代建筑的主要特征还表现在,三重城的形态,厢坊制、宫城接近都城中央,宫前千步廊、工字殿、左祖右社,雉门五凤楼,以及文人园,理学和庄园经济影响下的城乡聚居制度等。作为成熟的典范,宋代建筑的这些特征基本上为元、明、清所继承和发展。因此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古典建筑”作为营造制度的产物由唐至宋已经成熟化了。
从建筑艺术风格演变的背景上看,军事上积弱的宋朝,先后受到北方辽、金政权的武力挑战,文化中心逐渐南移,因而两宋之际的木构建筑在风格上较之前代显现出秀丽柔和,渐趋向江淮的地域特征,与西北和华北地区延续“唐风”的辽朝建筑风格有所不同。这样一种差异首先是由地域因素造成的。又譬如金朝的建筑,在黄河南北分别趋于宋朝和辽朝风格。所以在技术基础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古代建筑的变迁,主要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使然,即主流文化在空间移动中,使建筑在艺术风格和制作手法上也吸收了不同的地域特征,而朝代的更替却不一定是建筑演变的分野。
短暂的元朝曾占有横跨欧亚大陆的辽廓疆域,使中外各国、各族的建筑又一次发生了大的交融,以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兴盛一时。元朝在建筑制度上继承了宋、辽、金的遗产,并在都城建设上进一步复兴周王城制度,如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均是如此。同时元朝也将中亚和漠北民族风格的建筑揉合在礼制宫庭的群体布局中了。
4、古典晚期
明清是古代建筑体系集大成的时期。在都城和皇家建筑制度方面,将宋汴梁、元大都对周制的复古和演绎发展到极致。如宫城与都城的中轴线几乎重合,完整的三朝五门制度,已具近代特征的街坊和市肆制度,以及完整的郊祀制度,宏大的皇家苑囿、陵寝等。入明以来,无论是官式建筑还是民间建筑,都受到了江南苏、赣等地工匠系统的强烈影响,特别是苏州的“香山邦”,对明清建筑风格的基调奠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明清之际也是古代建筑体系的古典晚期,比较突出地表现在结构和装饰的变化之上。清朝的在用材制度上更为细致,工部《工程做法则列》规定,材分为十一个斗口,控制了“大式”建筑几乎所有的构件尺度。装饰构件与结构构件在功用上分离,特别是斗拱,虽然保留了作为度量和象征的功用,但结构功用明显退化,成了附着于结构表面的纯粹饰物。由于在建筑装修、家具摆设上崇尚琐细雕镂和极度艳丽的装饰色彩,因而从整体上看,清朝官式建筑在结构合理进化的同时,艺术风格上反走向了奢靡,再无古典前期豪劲和端丽的气韻可言了。这与西方建筑从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走向巴洛克和洛可可,在艺术发展的逻辑上十分相似,从而也标志了以木构为主体的古代建筑体系,在清代后期已近于尾声。
不仅官式建筑如此,各个地域的民间建筑也在成熟演化后趋于墨守成规的晚期特征,且营造活动中愈来愈多地糅杂了浓烈的迷信、禁忌成分,譬如风水术的盛行等,明万历年间出现的《鲁班经匠家镜》一书,便是这一变化趋势的真实写照。这似乎可以说明,当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演变到晚期,有关营造的风俗是如何从文化根基上深深嵌入到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的。即便是到了近现代以至当代,这种营造风俗依然深刻影响着海内外华人的择居和营居活动。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在“洋务运动”的作用下,农耕文明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在延续了数千年之后,开始向工业文明的近代建筑过渡了,尽管这一建筑近代化进程的起点,比之西方(如果从启蒙运动算起)整整晚了一个多世纪。考虑到中国建筑体系发生的本质性转变,也是为了求得篇幅上均衡的缘故,本书只在结语部分略为提及了近现代建筑发展的概况。

三、中外学者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

1、西方学者的研究
近代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并不是从中国学者开始的。从18世纪中叶英国人钱伯斯(W•Chanbers)著《中国的建筑设计》一书,系统介绍中国的建筑和园林以来,西方学者中不时有人表现出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兴趣。
譬如19世纪中后叶东方建筑的研究权威英国人弗格森(J•Fergasson),在其著作《印度与东方建筑史》中虽也艰涩地引用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和实物,但他的中国建筑整体知识却是十分贫乏的。再如20世纪初瑞士的西仁(Siren)对中国城墙和城门的研究,德国的伯克曼(Boerschmann)对中国佛塔的研究,荷兰的姆勒(Prip-M0ller,j.)对中国无量殿的研究,等等。这些学者均以独特的眼光,探究了对西方人既陌生又好奇的建筑现象,而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隔膜,也使之限于采风,或者牵强的推论。即便是19世纪末英国建筑史家弗莱契尔(S•B•Fletcher)权威的《建筑史》巨著,直到20世纪后期的第19版之前,有关中国建筑的描述也一直受到材料和观点上的局限而不得要领。二战前后,美国的苏泊尔(A.C.Soper)、希克曼(L.Sickman)等人关于日本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著作,由于参考了中日学术成果,将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推进。
此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西方列强和日本,正热衷于对东方古国的艺术考古,如英国人斯坦因(M•A•Stein),德国人勒考克(A.V.Le Coq)法国人伯希和及格鲁塞(R.Crousset)等人,在对中亚和中国大西北的考古资料整理研究中,涉及了不少古代建筑的内容,但主要局限于砖石和生土的塔、石窟、崖墓等,而对中国木构建筑的研究却涉猎不多。
2、日本学者的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相比欧美学者而言,日本建筑史家伊东忠太、关野贞和常盘大定等人,以深入中国腹地获得的一手调查材料和厚实的汉学基础,从追溯日本佛教建筑的源流入手,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更有深度的研究。伊东忠太撰有《东洋建筑概说》、《支那建筑史》(有陈清泉汉译本,更名为《中国建筑史》)、《支那建筑装饰》等;关野贞、常盘大定撰有《支那佛教史迹》(后增编为《支那文化史迹》)等。这些研究大量涉及到了木构建筑的布局与造型,以关野贞对中国古代文献和实物材料的搜集考证尤显功力,他甚至对中国碑碣的流变也能如数家珍。
但总的说来,这些日本学者的研究仍属艺术考古的范畴。但是日本老一辈学者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在史料价值上却是不可忽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学术遗产为田中淡等人所传承。
3、中国学者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随着庚款留学生的学成返国,一批深具国学素养,又受到西方近代建筑学系统训练的青年学者,开创了中国人研究自己建筑遗产的新局面。1929年,曾任北洋政府要职的朱启钤(1871~1964),以在南京图书馆发现宋《营造法式》抄本为契机,发起组织了中国营造学社这一民间学术机构。朱启钤意识到:“方今世界大同,物质演进,兹事体大,非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年7月)。这也是当时青年学者的共同心声。8年抗战中,营造学社的研究转入低潮,抗战胜利后,学社因种种原因而解散。
以梁思成(1901~1972)和刘敦桢(1897~1968)等建筑史家为主要成员的中国营造学社,在30年代开展了对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古建筑调查,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为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发行了专业杂志《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整理出版了《营造法式》等建筑古籍。20年代由苏州民间营造世家姚承祖初撰的《营造法原》一书,总结江南地方建筑风格及做法,也受到了朱启钤等人的重视。由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推动,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在30年代形成高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所撰《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是了解清代官式建筑的入门书,也是研究中国木构建筑的基础读本。他的中国建筑史讲义是以第一手的考察资料为基础编著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所断代的唐佛光寺东大殿,是已知中国保存下来最古的一座木构殿堂。另外,民国时期的乐嘉藻、毛心一、王璧文(璞子)等人都撰写和出版过有关中国古建筑的著作,在学术界曾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乐嘉藻,作为一位关心古代建筑的文史学者,尽管受到专业上的局限,仍然以很大的勇气在1929年完成了中国人所撰著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南京工学院、清华大学和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建筑史研究机构。1959年起,在刘敦桢主持下,调动全国研究力量,历时7载,八易其稿,完成了迄今公认最权威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其间还出版了古代和近代两部中国建筑简史教材。刘致平(1909-1995)以抗战时期和建国后长期的考察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佐证和敏锐的洞悉力,撰成了有关中国建筑史的另一部个人专著《中国建筑的类型与结构》。从50~80年代,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可说是高潮迭起的,研究成就可以归纳为建筑考古、遗址复原,探赜索隐、文献考证以及传统民居、园林研究等三大方面。梁思成的《营造法式注释•上》,刘敦桢的《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童 的《江南园林志》、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应县木塔》等著作,都是颇具代表性的学术力作。另外,龙庆忠主持的古建筑防灾研究,是一种侧重于技术史角度的学术探索。陈从周的《说园》,以隽永的文体,继承了明清文人的园林品赏遗风,在园林建筑著作中独具一格。
在以梁思成和刘敦桢为核心的第一代建筑史家之后,以北京的傅熹年、杨鸿勋和南京的潘谷西、郭湖生等人为代表,形成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第二代学者群。除了对上述大部分著作的参与撰著外,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大量地散见于建筑和考古的学术刊物及有关论文集、测绘图集之中,就具体的建筑史命题而言,将梁、刘等第一代学者所开创的事业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如《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和五卷集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20世纪80年代,由汪坦主持、全国学者大协作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也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台湾的叶大松、黄宝瑜、汉宝德等学者也都出版过很有学术价值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著作如叶大松的上下卷《中国建筑史》,已有中西建筑比较的意味;汉宝德的《斗拱的起源》、《明清建筑二论》,是两篇以现代建筑史观和方法解析中国古代建筑重要命题的学术力作。香港建筑师李允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撰写了《华夏意匠》一书,这部著作以论带史,通俗易懂,在大陆中青年学者和建筑师中曾轰动一时。书中的主要观点,受到了李约瑟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建筑工艺篇的影响。虽然《华夏意匠》在“史”的方面未见多少新的建树,但在“论”的方面,却对建筑设计界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起到了引导作用。
总之,从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中国建筑史研究便以中国学者为主体了,经过开拓者和继承者们的长期艰苦努力,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十分成熟的学科。时至今日,对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丰厚的建筑遗产资源来说,愈是走向现代化,愈将显现出其价值的宝贵,也就愈需要精心地研究与保护。


一场惊艳的相遇


发贴: 8
2007-11-07 20:3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教案三 中外建筑关系

一 中国建筑与东方建筑

从世界建筑史的范围来观察,一个国家或地域内的建筑,既有体系内部独立发生与发展的单向延续性,又有同外域体系相互影响与交流的多向传播性。随着民族的流动迁徙,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触碰,宗教以及文化艺术的媒体作用,都为不同建筑体系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背境条件和契机。
以木构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至迟在战国~秦汉之际已基本形成,并影响到东亚的朝鲜、日本以及越南等东方国家古代建筑的发展。在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国家与中国保持了相似的儒家价值体系和士大夫文化传统,并输入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这些国家的古代建筑与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也应是不争的史实。
中国古代建筑远在汉朝时就影响到朝鲜,乐浪墓葬的建筑结构与装饰,与汉代风格十分相似;公元6世纪高句丽时期的天王地神冢,为仿木石造,有硕大的斗拱、叉手,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格相近。公元7世纪新罗时期的佛国寺,其遗存的山门和钟楼用材尺度很大,斗拱、柱子敦厚硕壮,屋顶出檐深远,柱子有生起和侧脚,这些显然又是与隋唐建筑风格相类同的。10世纪高丽时代及其后的宫殿、寺庙等建筑在风格上渐由粗放变为秀丽,反映了中国两宋的建筑特征。从以上可以看出,朝鲜与中国的古代建筑是近乎于同步发展的,但也可以分辨出,朝鲜古代建筑有着比中国古代建筑更显规整、端丽的异域特征。
日本约从6世纪的飞鸟时代起,开始大量引进中国的佛教及其建筑。最初朝鲜是这一文化移入的中转站,后来又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输入。重建于7世纪末奈良的法隆寺,和初建于同期的旧药师寺等,都是仿隋唐时期中国和朝鲜的佛寺建筑风格建造的。同时期奈良的唐招提寺,则是由中国高僧鉴真亲自主持修建的,可说是典型的唐代佛教殿堂的翻版。其次影响日本建筑较大者,是中国古代的都城规划设计。7世纪中的难波京(今大阪),为方城,道路作棋盘方格状,宫门称朱雀门,可能为日本仿制隋唐京城的最早一例,但规模较小。其后建造的平城京(708-710年,今奈良)和平安京(793-805年,今京都),在城池、宫殿、官衙、街坊、市场和道路等的规制上,可能基本上参照了隋唐长安城的布局特征。另外,日本古殿园林设计在中国山水风趣园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枯山水”这样日本特有的禅宗寺园景观。。可以说日本古代建筑在吸收中国基型的同时,也渐形成了特有的舒展而精致的建筑风格。

二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体系,从整体上看,是沿着一条特有的脉络发生和演化的,与欧洲、伊斯兰和印度建筑并称古代世界四大建筑体系,后三者在广义上可通称为西域建筑。其中的伊斯兰建筑又是埃及和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的建筑,以及波斯和拜占庭建筑的继承与嬗变。而印度古代建筑可看作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中间环节,兼有两者特征。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西域三大建筑体系有着本质不同,这首先便涉及中国建筑史上的大命题以木构为主体的成因。对此,学术界数十年来见仁见智,从经济因素、地理条件、观念形态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如梁思成以汉文化“崇尚俭德”,“不求原物长存”,和砖石结构不得要领等来解释中国建筑以木构而非砖石为主体的历史原因(注:见《梁思成文集》(三),建工出版社,1985年,第11-12页)。依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的看法,西方远在公元前4千年的苏美尔文化时期,已经发生了人类依附于生态系统的首次变异,即宇宙观中人神区分,社会关系中政教区分及血缘关系为地缘关系所取代等,然而这些变异在中国古代却未显著发生,符合文明转进中的“连续性形态”特征(注: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3页。)。这就如同方块汉字是远古象形文字的连续性进化和精致化,而未象西方那样转向字母化一样,木构建筑亦是远古木构基型的连续性进化和精致化,而未象西方那样转向砖石建筑,因为天人合一的宗法社会,并未产生体现宗教永恒性的砖石建筑的必然需求。
尽管如此,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在演变过程中,通过跨越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与西方建筑进行相互交流,也是不可忽略的史实。相比之下,中国建筑与印度建筑的因缘关系更为密切。公元一世纪以来,印度的宗教、历法、文学、音韵、艺术、医学等等,无不对中国文化施加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和进程有时也是交互进行的。就总体而论,印度文化以佛教为传媒,曾使中国文化受到了整体的洗礼,并间接带来了欧洲与西亚的影响。其中建筑所受濡染之大自不待言。从史家的《史记》、《汉书》、《后汉书》、《魏书》等,到西行求法高僧的《法显传》、《大唐西域记》等文献,都片断却又形象地记载了印度、中亚乃至西亚、欧洲的建筑状况。而中国与西域建筑,特别是与印度建筑的因缘尚可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事实上,中国古代建筑的源流与变迁,在不少方面是与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建筑相关联的。

三 居俗 .西域 .长城

  中外美术史界早已确认,汉代中原雕刻艺术的新因素,是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从丝路引入的。作为雕刻艺术之母的建筑艺术,在丝路敞通后所形成的中西合璧景观也隐约可见。远在汉代以前,当华夏文化还处于相对封闭的发展状态之时,中亚的骑马游牧民族(如塞人、匈奴、斯基台等等)就穿梭于东西方之间,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蛛丝马迹中,可见他们所起的传播中介作用。东周有赵武灵王推崇“胡服骑射”的轶事,不过显露了胡华文化交流的一个方面。西汉“宦者署前金马门乃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立于署门”。汉通西域后,我国建筑开始发生的最显著变化,首先反映在起居方式及其建筑空间的嬗变方面。上古时代,汉地起居方式多为跪坐、箕踞、蹲等。“席下垫以筵”、“度堂以筵”等等;相应的建筑空间亦较后世低矮、局促,这是情理之中的。汉画像或明器显示,斗拱多置于檐檩(枋)或檐额下,较大的出檐用柱上的斜撑或丁头拱承托撩檐枋,柱上檐下这一段还没有后世铺作层那样的高度。东汉以来,胡人垂足而坐的习俗、高足式家具渐次传入,至南北朝时,起居胡俗渐长。据《后汉书•五行志》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东都贵戚皆竟为之”。未央宫温室殿“地以 宾氍毹(帕米尔西侧的中亚地毯)”。胡床又称“绳床”,“食坐小床”、“承床”等,实际上是一种内织藤绳的坐具,故又称交椅,是我国最早的椅子之一,经西域丝路传入。明王圻的《三才图会》并记有西域胡式家具制作匠景师的名字。胡梯的名称或者也与西域有关,可能开始是指多层浮图里的楼梯。这些胡俗的传入,至唐代得以盛行,在建筑上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席地跪坐的起居习惯发生改变,建筑内部不再“度堂以筵”,“间”成为空间度量的基本单位。高足式家具随之普及,使建筑室内空间相应升高,达至整体尺度规模的变化。檐下铺作层数的增加,阑额的使用等均可说明这一点。席地而坐(卧)的起居古风在今日朝鲜的住居及日本的“榻榻米”和室中尚可见一斑。     司马迁和班固先后记载了外域的大夏(巴克特里亚,即今阿富汗巴尔赫一带的中亚地区)、大宛(费尔干纳)、安息(帕提亚波斯)、身毒(印度)及塔里木盆地诸国在人种、地域及聚落诸方面的特征,及其与汉地的文化交流。神秘的犁轩人进入汉地首先在这些记载中出现。《汉书•陈汤传》载有匈奴役使的罗马人(犁轩人?)在中亚的活动,其中涉及古罗马式的城堡、木重楼和龟甲阵。而汉代以来中国对罗马帝国建筑亦有所闻,据《汉书•大秦国传》:“大秦国一名犁犍,在西海之西。…其城周回百余里,屋宇皆以珊瑚为  ,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这一描述很象古罗马西亚领地的建筑特征。上述在中亚活动的罗马人,据推测竟东迁汉地,最后居住地就在甘肃永昌境内。
延绵于西部边陲的长城,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用来保障丝绸之路的敞通的,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从甘肃永登到九泉的一段长城就是专为保护丝绸之路而修筑的。从河套向西,长城与丝路走向一致,紧紧地护卫着后者,向大漠戈壁延伸而去。在马可波罗以前,西方人对中国建筑及长城所知甚少,中古的欧洲人和阿拉伯人都曾以为,长城建筑与其祖先有关,即《圣经》中的Gog、Magog,被马其顿王亚里山大驱赶到远东的铁墙内(注: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陈立夫主译,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00-101页)。这种传说不免有些荒唐,不妨视作当时西方对东方神秘国度及其建筑的一种想象或讹传吧。此外,文献和遗址均可说明,汉地的木构建筑技艺亦在两汉时传入了西域。 (图9-1)。
  
四 殿宇的“胡气”

  汉以后至唐,丝路交通一直很发达。据《洛阳伽兰记》载:“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东罗马),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隋书•食货志》记有:“西域多诸宝物,令裴矩往张掖监诸商胡互市,啖之以利劝令入朝,自是西域诸蕃,往来相继”。《唐大诏令集》亦称:“入唐以来,伊吾(哈密)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自汉至于唐,胡气盛行,“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注:元稹《法曲》)。这一文化转变在建筑文化上表现得亦很明显,从汉至唐,在城市和建筑方面渐表现出博大开放,兼容并蓄的宏伟气魄,从而反映出了汉胡相融的时代精神。特别是从南北朝到隋唐的大统一,其城市与建筑不重因循,而多托古改制,如都城中各构成要素间无确定关系;融合西域风格的塔庙进一步向高空发展,点缀着都城的天际线轮廊;殿堂建筑袭用西域塔庙的须弥座为基座,使中国古典建筑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三段式”构图,屋顶、屋身和基座更为稳重精美。须弥座上常用的“螭首”,多见于印度、斯里兰卡古塔庙基座上。宋赵彦卫在《云麓谩钞》中,将之归于佛寺中的雕饰题材,应是南亚与中国古代瑞兽形象的混合。据《隋书•宇文恺传》,西晋时鸱尾才出现。但其原型很可能就是古印度建筑屋顶上的摩竭鱼(注:刘致平早已持有此看法,见他的代表作《中国建筑的类型与结构》,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为厌火水神。据唐苏鹗《苏氏演义》和北宋高承《事物纪源》的记述推测,可能是汉时的越巫传入的。用此取代上古以来的凤鸟脊饰,但仍保留了“鸱”这一鸟名。西域的琉璃工艺这时开始用于屋面装饰瓦件,犍陀罗风格的雕刻和装饰纹样风行南北,如莲花瓣式或具有枭混线的柱础以及卷草(唐草)纹等在木构和砖石建筑中大量采用。甚至唐长安南内兴庆宫沉香亭的用材竟也用了波斯的贡品。而引水上屋的“自雨亭”,“引泉激 ”以招凉,则可能来自《旧唐书•拂 传》中所记东罗马“四檐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的招凉殿影响。这样看来,汉唐之际,中国传统的“大屋顶”殿堂建筑,从头到脚都受到了丝绸之路建筑文化的洗礼,带着一身“胡气”,可说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图9-2)。
此外,西汉中叶以后出现的砖石拱顶建筑,很可能受到了西亚和中亚系砖石拱顶建筑的影响,循此尚可溯及我国砖石建筑演化与丝路交通背景关系的轨迹,从而可以大略看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还存在着一条若明若暗的中外砖石建筑关系的发展线。


一场惊艳的相遇


发贴: 8
2007-11-07 20:4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教案一 建筑理论与历史课概论——“建筑理论”是什么?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很高的境界,一般人莫敢问津。《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可理解为素质和修养(狭为“理论”),其中有不少既定的价值标准;“质”是能力和技巧(狭为“设计”),更多是属于个人潜质的,因而是多元的。冯先生主张教学的重点不是告诉对错,而是启发内在潜质的发挥,即以文引质,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究竟有多少同学具备这种建筑学潜质能被导引出来?技巧强但也要有章法,有学养但不能循规蹈矩。能力-修养,实干-理论要兼而有之。理论修养离不开历史修养,读史是最好的理论训练,这一点要向学院派学习(连基辛格都说美国人不学历史是糟糕的)。凡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学科技艺都有历史理论问题。
建筑史可以倒过来读,站在今天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上看过去。今天是后现代时期,后工业时代,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是,广大中西部还不是,广大农村还是前现代。三种文明形态会在一起,文化景观分布极不平衡。对于后现代,主要是文化的复制和表象化,一切都浮到表层,没有深度感和透视感,这是对后现代现象的惯常说法。当代建筑可以约略概括为:
1、  五花八门的新现代(late-modern,neo-modern);
2、  亵古媚俗的后现代 (post-modern-classic,文丘里认为就是modern-classic);
3、  变形重构的解构派(Deconstruction)。
这些均来自两个传统:学院派与包扎尔,Revivalism,aestheticism(唯美主义, 古典美学)和现代派与包豪斯,理性主义(Rationalism),PRAGMATIC(美国实用主义),立体派,机器美学。第一、二代大师都有两方面基因,所谓文质彬彬,现代派“野中见文”,学院派“史中有质”。后面的明星、弄潮儿层出不穷,但大都是实验建筑师或商业建筑师,基本没有真正革命性的先锋派或前卫建筑师,这也是时代所决定的。
就建筑形式的理论表述而言,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1、Morphology,形态学,共时性,二元论,内外关系,内在构成、功能-外在形状、形式,理性主义,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理(沙利文:形式跟从功能,格罗皮乌斯,全面建筑观),柯布:几何学是理性的语言,可以与人类精神相一致。
2、Typology,类型学,历时性,二元论,增加历史的维度,集体记忆,纵向关系,类型与原型,以生活形态为基础的空间形态类型,提取其中的原型进行新的设计,新理性主义(A 罗西:城市建筑)
3、Topology,拓扑学,(拓扑变换,几何形状、数值改变,而内在关系不变),超时性(超越时空的制约,追求单纯的形式变化),一元论,变形重构,古典-哈德良宫,文艺复兴-巴洛克,复古-后现代古典。现代主义-俄国构成主义及荷兰结构主义(皆源于美术上的立体主义)。解构:消解一切既往的形式,在基本几何体上变形重构,雕塑化,追求形式塑造的极限,甚至在视觉上向重力、平衡、稳定等基本建筑原理挑战(F 盖里,R 库哈斯,哈迪德,哈佛的鞋子等)。
第一种是建筑基本原理,ABC基础,如素描、色彩之于立体派艺术。第二种对历史主题或背景的研究与设计很重要,是一种经常不可回避的基本方法。第三种是当代建筑空间艺术塑造的一种方法,经常是建筑雕塑化和空间想象力表现的手法,非理性,非标准,高造价,适用性极其有限。


一场惊艳的相遇


发贴: 8
2007-11-07 20:4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
讲课:常青

课程大纲
◆建筑史观(第一讲、第二讲):这门课的意义
◆建筑意匠(第三讲~第六讲):
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延续性的基本特征追究成因(地理、文化)
◆建筑演变(第七讲~第十一讲)
演变的现象(第七讲):延续中的变异
演变的成因(第八讲~第十一讲):
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 (第八讲、第九讲)
西风东渐:中国近代建筑(第十讲、第十一讲)
◆建筑保护(第十二讲)

第一讲:概说

●历史观,历史意识:
1.涉及过去和现在,深入骨髓的理解即往和历史的关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柯罗奇
2.《建筑理论的历史》维特鲁维
3.《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
特点:⑴记事本末,事件体 (类似于《资治通鉴》对事件的分析)对建筑实践的分析,
有的放矢,“分析问题,专题性”
⑵“批判的,开放的,无即定规则的,质疑的”
⑶方法:“分析”

●<<Theoring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建筑学新议程》:二战后西方建筑理论与历史的回顾,60年代初开始。30年代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起点是文丘里。介绍现代建筑的各个流派思潮。从新现代,解构主义到后工业时代。)
书中的要点:
1.对现代主义的批判质疑:起点:文丘里
2.关于意义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建筑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探讨表层与深层,所指与能指的问题。二元并立的逻辑被解构主义否定,解构主义提出:事物的矛盾是起因,结果也是矛盾的)
3.创造与根源:60年代,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到及至。现代主义讲究有序的形态,表现本能的冲动。后现代主义不是为艺术而是为生活而存在,如表现荒芜瘟疫的城市即将崩溃,逻辑荒唐的文字游戏,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不同于早期现代主义的理性,后现代主义冲动优于理性,充满对新事物的愿望,艺术和生活没有区别。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后结构主义”):与当代建筑设计有 关,以消解过去的一切结构为创造新事物的起点。
4.传统的问题:对传统的反思,历史主义
5.类型学与转化:代表:阿尔多•;;罗西,克莱尔(英)类型学:告诉了一种方法,依赖不变的东西,生活形态。
6.文脉主义:城市理论。不光是新与旧的关系,还有环境的关系。
7.政治理论(建筑伦理学)
8.现象学(场所精神)
9.技术
10.女权(建筑所反映的性的问题)

ps书目录如下供参考:
<<Theoring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1. Postmoderism: Architectural Responses to the crisis within Modernism
2. Semiotics and Structuralism: the question of Signification
3. Poststructuralism and Deconstruction: the issuses of Originality and
Authorship
4. Historicism: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
5. Typology and Transformation
6. Urban theory after Modernism: Contextualism, main street and beyond
7. The school of Venice
8. Political and Ethical Agendas
9. Phenomenology of Meaning and Place
10. Architecture, Nature and the Constructed Site
11. Critical Regionalism: Local culture VS. Universal Civilization
12. Tectonic Expression
13. Feminism, gender, and the problem of the body
14. Comtemporary Definitions of the Sublime

第二讲
1.后现代:
例子:上海现代建筑发展特点:
一开始就排拒了现代主义(理性与效率的),是与现代主义断裂的,直接进入后
现代。上海现代建筑的发展可以称之为爆发户式的心态。
上海的四个副中心:五角场,徐家汇,花木,真荣
2.符号学
3.创造与根源:
例子:库哈斯的CCTV新总部大楼
混乱与矛盾中发现问题——库哈斯
建筑的政治,控制势态
解构:不断变化,不断消解的过程
4.传统问题
5.建筑类型学:
类型学与转化,是追求原型,传统中存在的至今仍有用的东西,并非结构的表层,结构的深层即为原型。
《城市的建筑》阿尔多•;;罗西
解构哲学不反对继承,继承并非接受,是质疑,分析,选择
例子:学校的解构:从启蒙到解放思想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
新客户派:催恺 夸大言论与死板,将本国文化视为己任
新城市主义:马青运 远离标准,过度的理性主义,反体制的意义
主流:中国式的思维:张永和,王澍 采取中国精华之际,保持一定距离,以主观态度重新审视,着眼于古今的转变

第三讲: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一)
现象学中讲到:参与客体的主体体验,从而寻找本质
年鉴学派说:本源在民间
●建筑史观
1.营造
营的概念:围合,匝居
从墙顶不分到墙顶分开
穴居、巢居、干栏式
2.建筑类型学与德昆西
类型学:原型,空间的原型,生活的原型
德昆西:中国的坡屋顶与西方的不同,来自游牧民族,以帐幕为原型
埃及的古代建筑是以洞穴为原型
希腊的古代建筑是来自于农耕,以棚屋为原型
3.中国木构体系发展的特征:
地域性超出了时代性
中国木结构体系是延续的,中国文明是延续的
中国文明是向前走的,西方文明是向上走的
S.B Fletcher 《建筑史》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文明没有神权的统治,所以不求永久
中国民族是实用的民族
4.时间因素,地域因素:
官式建筑的单调,是因为它是一种“式”,“式”是一套制度
古风,丰富的在民间
6.亚细亚生产方式:
聚族而居,生产方式混杂不清(手工业与农业混杂),导致城与乡的界线模糊
7.院、坊、城是同构的:
中国——城中城:体现了匝居(营)的特点
围合:井田式的 九夫为井(夫:一个状劳力一天耕作的范围)九井为国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道路系统:九经九纬,道路围合成坊,每个坊为一城,井田一体,城乡一体
罗城——子城——内城——宫城
例子:北京城:都城——皇城——宫城 三重 宫城城门是午门
按人伦秩序来划分空间秩序及大小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台阶为宫字形,九五比 (宋朝中间连起的称抽心舍)
毛主席纪念堂为当初的大清门(中华门)两侧为衙门
天安门广场为T形广场
《天朝杀场》澳
例子:五凤楼方土楼
例子:庙、园、市结合——上海特点
例子:《清明上河图》中的生活、文化、技术
8.中:择中而居
圆:原始,无方位感,向心——中国追求中心
择天下之中以为国(国指首都:河南洛阳),择国之中以为宫,择宫之中以为庙
周公测影台:登封 1尺5寸
以九宫格确定方向:
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雀 后玄武
方位 东 西 南 北 中
五行 木 金 火 水 土
颜色 青 白 红 黑

9.长城与15寸降水线:
长城坐落在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分界线上
15寸降水线为划分的建筑形式的地域性变化的分界线

第四讲: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二)
●建筑意匠
1.匝居,营居
《清式营造则例》序论
《华夏意匠》李允禾
Tectonic 意匠 (构造) K•;;Frampton 肯尼斯•;;弗兰姆敦《构造文化》
构造的诗意表达:High Tectonic
Architectonic 地脉
2.四合院:中国的四合院是关于人的隐喻
是人伦秩序,排列组合,从城市到住宅
3.两种空间形式:殿堂、厅堂
厅堂特点:彻上露明,没有明伏和草伏之分,内柱高于外柱,无吊顶天花,只有檐下有斗拱,承载出檐。
殿堂特点:两套构架:草架、明伏 ,有天花(平萁),内外柱同高,上均有斗拱。
铺作层包括明伏和斗拱
类型:抬梁式,穿斗式(无梁),井干式
柱→额枋→铺作层→屋架
4.歇山顶构造:在两山用丁伏(顺扒梁)承山面,承椽枋(采步金)屋顶下部形成一至二椽深的四面斜坡屋顶,屋顶上半为前后两坡,两坡相接处垒正脊,两坡左右各垒垂脊,下半四角垒戗脊。
庑殿顶构造:两山用丁伏做成斜坡屋顶与前后屋面45度相交,上加角梁,隐角梁直抵正脊,屋面四向排水,前后两坡相接处在脊椽上垒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两坡相接处在角梁上顺斜坡垒垂脊。
伸头木造成角部上翘

第五讲: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三)
●建筑特点
中国木构架类似于今天的桁架,墙倒屋不塌。(桁架吗?我怎么觉得是框架)
1.三段式:基座(压栏石、栏杆、须弥座<单重或三重>),屋身(柱),屋顶
——梁思成
平面形式:分心斗底槽、双槽(太和殿)、金厢斗底槽(观音阁,佛光寺,应县木塔)、单槽
三个水平层:柱子组成的柱网+额枋一圈
铺作层:梁、枋、斗拱(梁是斗拱模数的倍数关系)摆在额枋上
屋架层
2.贵柔(贵柔守雌):三种柔性
⑴柔性的结构:每个节点都是铰接关系(榫卯)
⑵柔曲的轮廓:(是一种凹曲)柱子有升起(营造法式:每间升2寸)
枭混(指曲的意思)枭:凹 混:凸
庑殿顶的垂脊是空间曲线,是推山
柱子是凸曲线:梭柱
⑶柔糜的装饰:用色大胆,装饰性强 (清朝喜好青绿色与大草原有关)
唐宋结构构件与装饰构件是统一的
明清装饰与结构分离
厚古薄今在今天并非完全正确,当今的多元化是从不同角度来评价的
3.量度:
⑴一些基本概念:
无横拱的称偷心拱,有横拱的称计心拱
撩檐枋(挑檐枋):昂上的檩条,承托出檐,最多五跳
内柱所在一圈称内槽,檐柱一圈称外槽
梭柱:《营造法式》中记载上1/3收分
轩:檐廊的吊顶,有一枝香轩,鹤颈轩
例子:佛光寺:
金厢斗底槽(两圈柱网)外圈为柱廊,门在金柱上,横拱为枋, 双杪双下昂
例子:独乐寺观音阁:
是殿堂式,殿阁
外观2层,实际3层 内外层关系:外观=n 内部=n+n+1(如应县木塔明5暗9)
平座层(阳台):暗层 相当于一个钢箍 (公元984年)
上层与暗层轴心受压,暗层与下层为差半个柱径的叉柱造,从暗层收分
例子:应县木塔:首层柱高=各层层高,第三层的外接圆=塔高
七檩=六椽屋,两檩间为一步架
无收分楼阁非早期
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 中国营造学社 1929
(2)斗拱:
材:斗拱所在铺作层的高度,为斗拱的断面高度
足材:高21分,宽10分 单材:高15分
材分八斗,足材高出的为两枋间的空隙=1契(6分)
单材(15分)+契(6分)=足材(21分)
一等材 1分=0.6寸 单材高9寸,宽6寸
梁三材=45分
从栌斗到撑头有五层为五铺作:华拱、假昂、耍头、撑头、撑头端木(蚂叶头)
斗拱间空的为单材,实的为足材
清朝称斗拱踩,五跳为十一踩
宋:普柏枋,清:平板枋
宋:材变化1到3等尺寸为线性变化,4、5等非线性变化,后又为线性变化,共8等
清:斗口(斗拱断面宽度),分11斗口,尺寸为线性变化。清朝大式建筑模数按斗口定,非正式的按檩条定。材高14分,契高6分,足材20分。
⑶变化:①屋顶起坡逐渐变陡,早期的高跨比1:5(佛光寺)清:1:2.5
高:脊檩底面到撩檐枋的距离 跨:前檐与后檐撩檐枋间的距离
民间陡缓取决于地域气候
例子:香山帮:江浙一带
北京故宫以南京故宫为模本,变化是由于地域的差异造成的
②铺作从有到无 原先:栌斗到撩檐枋底部与柱高比1:2
③柱子渐渐修长
④假昂:接到下金檩下,为溜金斗拱
⑤从柱子升起到侧脚减弱
⑥斗拱结构作用与装饰作用分离
⑦举折与举架:
宋举折:先确定撩檐枋和脊檩,从上而下。第一折为1/10高度,第二折为1/20
清举架:从下而上,从檐檩开始上举,先定两檩间距。
⑧明伏:早期为雕饰,晚期为彩画(故宫推崇青绿彩画与大草原有关)
路易十五式又称中国式,洛可可

第六讲: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四)
●园林
《造园》园林不应该孤立出去和建筑割裂开来(计成)
《园冶》最灵魂的部分:兴造论,明朝末年
《浮生六记》沈复,主要写扬州
《说园》中国三大名著 文人园
三分匠,七分主,掇山理水,匠心来自文人而非匠人
虚实关系:小中见大,精在体意,巧于因绪,美由人作,宛自天开。
《作庭记》日本
⒈隐喻的境:
蓬莱三岛:蓬莱:瀛州 南阳:南檀
古代园林最发达在扬州,不在苏州
陈乃栅:资产阶级家庭,房子赋予人的意义
2.写意的形:
取山水形式美中提炼后缩小
画论中提到的在园林中用三维的展示出来
3.模糊的边界:
《后现代建筑语言》查尔斯•;;詹克斯
小中见大,造成比实际尺度放大的效果,把握好虚实尺度
消散——园林基本原则,自由空间,拓扑空间
《洛阳名园记》李格非 三分水(虚),二分竹(绿化),一分屋


第七讲:中国建筑的演变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是延续的,无断裂的,演变是延续中的变异。
上古三代(夏、商、周):萌芽时期
秦汉:汉承秦制,成形时期
砖、瓦最早起到防水隔溢作用,瓦可能在周之前就出现了
魏晋南北朝:交融变化时期,与上古三代、秦汉合称古风时期
中国绘画发展起来,中外交流频繁,梭柱、琉璃瓦的烧制在国内南北交流诸多
唐:豪劲,雄浑
宋:醇和、秀丽,与唐合称古典时期
明清:羁直(洛可可,巴洛克)

中国传统建筑中没有中断就没有复古。只是向西方趋同。

第八讲:中外建筑的关系(一)

1.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各观点):
《生活世界史论》赵冰
世界文化 ……后科学
/ \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科学
/ \ / \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大乘佛教 ……宗教
/ \ / \ / \
尼罗河 两河 恒河 黄河 ……神话

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属于东方文化分支下的大乘佛教,这个有很大争议的

建筑之树 弗莱切
树根:人类共同的因素,地理,宗教,文化等
主干:希腊,罗马的成就
顶端:摩天大楼,巨构,技术文明顶端(主要指美国现代建筑的成就)
这个观点也有争议
2.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研究是从西方开始的:斯坦因《西域考古记》)
我国传统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发展,少受古希腊罗马西方文明影响有其地理上的因素:
塔里木盆地(沙漠),帕米尔高原两大屏障隔开了东西方
丝绸之路的三条线路:北道、中道、南道 三线交汇于敦煌
其中南线为甘肃敦煌阳关出发,经罗布泊、娄兰到达若羌
大希腊时期影响到帕米尔高原:亚历山大东征
例子:巴米昂大佛:佛教石窟 55m,33m
新疆高昌覆土建筑,生土建筑
曼德拉图形:印度的平面布局
莫高窟:敦煌:公元366
梭柱子,莲花柱础,从鸟兽图腾到鱼尾是受希腊印度影响的产物
北齐:定兴石柱(中国做高的梭柱)
中国最早的拱是假拱,由叠涩而成的,到汉朝为真正的拱券
3.长城分隔了农耕与游牧民族,阻隔了胡服骑射

第九讲:中外建筑的关系(二)
●丝绸之路与中国古代建筑
1.丝路背景 :
主要影响发生在魏晋南北朝的交融期
南线、北线、草原线相互汇聚
2.希腊-印度影响:
四大建筑体系:
欧洲:从希腊罗马到美国
伊斯兰:古埃及,古亚细亚,中东,中亚,中国大西北,西班牙,美洲南部
印度:大乘佛教,南亚
中国:日,朝,越,东亚
例子:日本建筑:宗教化、仪式化、精致化 《从神道到安藤》
希腊-印度对中国的影响:
键陀罗(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文化的标志,中国佛教艺术的来源
中国的木构架与希腊的木构架区别:中国的以横架为主:受力:柱→梁→檩
西方以纵架为主要(见幻灯片)
辽金的减柱造以纵向长梁代替柱子
希腊-印度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中国佛教建筑(中亚)
例子:佛教建筑主要形式: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
印度传来的只有塔(stupa)“桑奇大塔”
键陀罗的雕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朝衣出水,吴带当风”中的“朝衣出水”与此有关
印度塔:标杆、地宫(藏经卷、舍利)、相轮→键陀罗变为搂阁式(希腊罗马式)
印度神庙Sikhaza→中国密檐塔的抛物线收分,叠涩的方法
例子:中国现存最早:北魏,登封,嵩岳寺塔 :
12边形→8边形(孤例) “发地四空,临空八向而圆”
法王寺塔:方形密檐塔
要点总结:⑴中国佛教建筑源于印度至中亚间的键陀罗,并非源于印度本土
⑵键陀罗是原希腊的殖民地,受希腊罗马影响
⑶中国佛塔存在形式为塔院式,而印度的塔只是单独的一座塔
⑷塔传入:stupa→楼阁塔(键陀罗)→中国搂阁塔
例子:印度的阿占陀石窟
中国古代辟邪:有翼兽从装饰到建筑小品:狮头有角
南朝的简练,有短翼
有翼兽来自于桑奇大塔的牌楼
3.伊斯兰影响
例子:
河南锢窑发券方式不用支模,类似于伊斯兰发券方式。 靠崖窑,地坑院
伊斯兰教的邦克搂保留了原来的帆拱
敖包:中亚草原上的地标
吐鲁番的玛札(陵墓)、清真寺、宣礼塔
香妃墓
玛札:中心集中式构图,周边为方形,角上有塔柱(宣礼塔),抛物线状
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为双心圆或四心圆的尖券,而罗马的称之为拱券
和卓:政教合一的首领
南疆客什:有中国最大的清真寺,巴西利卡式
伊斯兰教忌讳偶像崇拜,无人或动物象,只有植物图案
回族伊斯兰首府在我国宁夏
怀圣寺(广州)凤凰寺(杭州)圣有寺(泉州)仙鹤寺(扬州)
泰姬•;;玛哈陵 穹隆为四心圆

第十讲:中外建筑的关系(三)
●西风东渐与中国近代建筑
此近代非政治意义上(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
1.洋风与中式:
出现于17-19世纪 西方开始资本积累的时期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变化影响因素:胡、佛
中国固吾形式,国故,民族形式
洋风:法、英、意对中国的官方来往——传教士:利玛窦
带来了西方文艺复兴的成果,如透视法 《视学》年希尧
春秋战国就出现了图纸、模型(汉冥器)
中国透视:散点透视
中国古代建筑画——界画(界尺+毛笔) 如:宋《营造法式》中的插图
样房——古代画建筑的地方,烫样——古代模型,样式雷——清:模型(纸)雷发达
清朝的官式建筑渐无曲线(构件)的艺术加工,装饰构件与结构构件分离
(月梁在官式建筑中渐无)
18世纪前期,西方的浪漫主义有新浪漫(复兴中世纪,东方情调),哥特复兴
对西方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园林,18世纪意、英、法热衷于可优秀花园Kew Garden
《中国的建筑》W•;;Chenbers 威廉•;;潜勃斯
朗士宁对中国画影响之大
2.“学院派”与“中国复兴”:
学院派出现于18世纪,路易十四时期 Ecole des Beaux-art建筑学院 鲍扎
P•;;Cret
柯布:精神是古典的,语言是现代的
路易•;;康:句法是古典的,词汇是现代的
文•;;丘里:词汇是古典的,句法是现代的
中国近代建筑:句法,词汇都是古的
中国只有复兴(衰败后的复兴),而没有复古(中断后的恢复)
3.建筑新旧的矛盾:
建筑的伪形:因为文明的衰落而借助其他文明的躯壳
包括中国传统复兴,实质已经改变了
如:近代公共建筑中的宫殿式的大屋顶
《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

第十一讲:中外建筑的关系(四)
1.accultuaration 涵化 ,文化的移入
“胡”“佛”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以自己的发展威主线,溶入其他外来的文化
例子:西方的梭柱,希腊的曲线,建筑西部图案:卷草纹
2.assimilation 趋同
3.Art Deco 装饰艺术风格:
西方复古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中间形式
例子:和平饭店、中国银行
外滩:折衷的复古:浦东发展银行、海关大搂
上海Modern时代:北阀以后 20~30年代 浪漫的摩登
西方的萧条:资本流动到上海
Art Deco 成为资本流动的象征
浪漫主义:哥特复兴,有收分 ,成了美国占主导地位的装饰艺术风格
而上海受美国的影响较多。
装饰主义图案是几何化的,是对过去简化的形式
新艺术主义的图案是植物
1925年巴黎工业及艺术设计博览会中首此出现Art Deco
例子:纽约:沃尔沃斯大厦 收分有利日照
帝国大厦 檐口与墙面明显分开处理,强调竖向构图
资本的象征在过去反映在和神的对话(哥特式)现在是财富的象征(Art Deco)
例子:格雷夫斯
浦东发展银行:中部是古典主义,顶部是罗马复兴
折衷的复古与浪漫摩登的拼贴
例子:大光明电影院 典型的Art Deco 邬达克[匈]
公和洋行
西郊宾馆:怪搂



第十二讲:历史建筑的保护
历史建筑保护conservation
Preservation←Restoration←Rehabilitation

Reuse →Regereration

Renewal

Transformation
Preservation:建筑保护、保留、保存
Restoration:复原(方式)
Rehabilitation:重新使用
Regereration:以利用为前提的保存再生
Transformation:转换,更新
authenticity:原真性
转换,更新(transformation):用类型学方法将历史的东西变为新的东西
例子:动迁,旧区改造
新天地的失败(服务于高消费对象,原先普通居住区的实质已经改变)
上海国家级保护建筑100个,市级保护的建筑20个,建筑保护单位登陆保护1398个
ICOMOS 国际历史纪念建筑及遗址理事会
例子(幻灯):北京协和医院:清式大屋顶
燕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央博物院:仿辽
南京中山陵:前堂后寝
毛主席纪念堂:琉璃包顶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仿古,比例气势不错
《威尼斯宪章》1964年 第一个关于保护历史建筑的国际宪章


zyf1014


发贴: 47
2007-11-09 20:4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看了李兄的帖子,受益匪浅
希望和李兄聊聊
QQ:185557327


shiqudengyu


发贴: 25
2007-11-10 17:1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感谢楼主

折中掌门


发贴: 15
2007-11-14 22:36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请问楼主,发的那些建筑都是什么书上的?
感觉挺有代表性的 !


Ryen1107


发贴: 19
2007-11-15 19:26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请问LB师兄一个关于07初试的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
“比如07年初试.凡是在风土墙的部分放储藏的都不及格了.好多同学都是这样的.这是致命的问题.应该是通高的展厅或共享空间.”
为什么风土墙的部分不能放储藏呢?题目只是说不需要采光;通告的展厅和共享空间指什么?题目只是说展厅不高与4,5M啊。


lb2005


发贴: 452
2007-11-16 23:2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Ryen1107 wrote:
关于07初试的问题我还没仔细看.是听别人说的.大家不要相信吧.你们可以做几个发上来我看看吧.我没时间研究.


lb2005


发贴: 452
2007-11-16 23:3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折中掌门 wrote:
请问楼主,发的那些建筑都是什么书上的?
感觉挺有代表性的 !


处处留心皆学问.


1984断桥残雪


发贴: 279
2007-11-16 23:5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lb2005 wrote:
Ryen1107 wrote:
关于07初试的问题我还没仔细看.是听别人说的.大家不要相信吧.你们可以做几个发上来我看看吧.我没时间研究.
















easyAA


发贴: 21
2007-11-17 13:5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1984断桥残雪
可不可以发一下07年考题的任务书啊


阎家骏


发贴: 1
2007-11-17 16:1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阎家骏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小弟做的05年快题,请楼主指导,请大家排砖,多谢大家。


1984断桥残雪


发贴: 279
2007-11-17 22:2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easyAA wrote:
1984断桥残雪
可不可以发一下07年考题的任务书啊


没弄到原题,是学长回忆的

平面图上的网阁一格是3米

题目中的条件就是,三堵墙不能动,与建筑保持一米的距离,然后就是设计的建筑

屋顶要盖住三面墙,陈列厅好象限制的高度是6.7米,三片保留的墙是9米高

正面有一条城市的主要干道

内部的功能面积记不清楚了


(共29页)  
go to first page go to previous page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go to next page go to last page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topic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