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考试及留学论坛 » 留学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topic
threaded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Re:我的建筑师们-Berlage的一角   [精华]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3-18 19:4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路易斯康的儿子为父亲拍了一部电影叫《My Architects》(我的建筑师)

电影里除了康的建筑以外 还有对康有过深远影响的建筑师 以及受康影响的建筑师

现代主义以后 没有什么派别能被简单描述或定义了
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以后 大家都是被相互影响的 只是一个比例的问题了

对我有间接影响的建筑师好多好多 几乎所有能叫上名的建筑师 通过体验他们的建筑 加上看他们的出版物 直接间接的接收了很多他们的信息 这些影响是潜在的 这算是一个泛泛的学习 用直接的体验间接的理解了整个现代建筑史和当今建筑发展方向

有直接影响的建筑师也有好多 那些在Berlage开讲座的 那些在国际会议上倾听的 那些在访问时候接触到的 这种影响比单单看他们的建筑或者理论来的强烈得多 最重要的是能和他们交流 这点很重要 因为一些问题 是需要问清楚然后能听他们当面解释或者再解释的

而那些对我有深远的直接影响的建筑师们-我的老师们 他们是构筑我作为一个建筑师的重要元素 从早年的启蒙老师 到后来的众家 他们每一个 都表述着自己的背景 从不同的建筑角度和世界观和个人魅力来影响着我

我的建筑师们:


Winy Mass - MVRDV
他大概是人人皆知的了 MVRDV的老大 跟着他半年 是平均每周两三次见面的密度 之后又是参与他们的新书NL28编辑工作三个月
从他那里学到的不是理论 也不是立场 而是方法论 天才式聪明的Winy知道怎样趋利避害 从不谈理论 只就事论事 从海量信息的动力环境中抽取现代社会产生的各方面影响 用事实数据表达其客观立场 在这个前提下才是他的天马行空 所以之后无论是他把数据重新翻腾整合 还是他将某个或整个参数推向极限 都会看来那么可信 他是视觉动物 喜欢给人一个“哇”的惊奇 然后再慢慢论证他的这个夸张结果不是天方夜谭 不管他是倒过来说还是翻过来讲 都总是让人无可辩驳
从性格讲来 他对我的影响在于 热情一词 总是像个小孩一样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旺盛的好奇心 对未知的东西总是要刨根问底地知晓个究竟 喜欢蹲在地上 坐在台阶上 好像总是有用不完的能量 那种对建筑的热情 真是常人难及


Inaki Abalos - abalos&herreros
西班牙的新星"大师" 打引号是因为他还不能算真正的大师 虽然他在大师级才能有的croquis系列里面出现 跟他的时间是一周的大师课程 每天见面的密度 学术影响不算太大 但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从他那里学到了
那东西可以说跟建筑本身关系不大 但是想要成为建筑师-知名建筑师-建筑大师的话 却是必须知道的 因为他本身只算是一个三线大师 却忽悠忽悠着就把自己圈进二线大师里了 这就是他的本领 他对建筑的见解是有的作品集里的东西还是能登台面的 这些是必备的 但只有这样也就只是个三线 关键在于 圈子一词 他通过同是西班牙籍的大师Alejandro Zaera-Polo(详见下面) 而出现在了croquis里面 然后又出现了Berlage Institute 关系这种东西不是只有中国人才热衷的 就像如果要在美国混 特别是东岸 就得要混进Peter Eisenman的圈子 否则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
他的性格方面 只是觉得他对学徒是很严厉的但也会表现出对其的喜欢 记得那一次我们present 他把日本人说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了(因为当时日本人的英语很差 不过也因此日本人的英语后来提高了很多) 但却和我开玩笑说愿意住在我介绍的那种建筑里 总的感觉此人很官腔


Roemer van Toorn - Berlage Institute
他纯粹的代表了Berlage 是建筑批评家理论型的学者 还是一个十分出色的(业余)建筑摄影师 跟他快两年了 平均一两周一次的密度 觉得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很多 而且对PhD有新的认识-PhD就应该是这种深度的
我的导师大多是建筑师 但他不算是建筑师 却是建筑师的代言人 总能一语道破天机 因为饱读诗书及其牛人老爸的关系 对欧洲哲学社会学建筑城市理论等等有深刻的理解 他大多时候在谈论当代的社会的各个层面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理 他认为现在是一个第二现代性的时代 一个在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之后产生的当今社会 所以那些在以往在现代社会或者后现代社会里存在的规律 在这个第二现代性的时代已经悄然改变了 而一些建筑师还在以过去的方式在做建筑 这在他看来 是违背社会发展潮流的 那些崇尚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的 那些偏爱结构主义的解构主义的 都已经是不能再适应当下和未来的世界的 新的社会结构福利体系家庭关系政治体制经济背景环境变化...... 都需要相适应的建筑和城市来代言
Roemer是我很喜欢的 总是很儒雅彬彬有礼也十分有品味(十分喜欢苹果系列的各种东西) 仿佛对很多事情都十分淡定 未婚生子也是幸福的模样 我有时候很希望自己年纪大了以后也可以有他那么沉稳和淡定



Olaf Gipser(上图 金色头发那位) - UNstudio
Saffet K. Bekiroglu(下图 除了扎哈巫婆那位) - Zaha Architects + Frank Gehry
他们是不为众人所知的 但是他们绝对是好老师 他们各自代表着各自的背景又表述着自己 跟他们半年 几乎是平均每周三四次见面一次就是十个小时=。= 收获不是一两句能形容的
前者Olaf是一个十分负责的人 也有野心 但是就是机遇不佳 在UNstudio做了七八年 自己最好的作品都被当做了Ben van Berkel 的代表作 完全为他人作嫁衣裳 所以决定自己独立出来干 可惜没有关系背景还恰遇经济危机...那个叫惨啊... Olaf 其实是一个很理论的人 不过这种理论不是Roemer那种理论 而是关于建筑本身的理论 但不是什么古典建筑现代建筑的理论 而是参数/几何建筑的理论 从他们UNstudio做出来的东西就知道 他乐于去研究实际数据如何转化为参数 再去思考如何在参数几何化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建筑空间和表皮
后者Saffet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在盖里那里工作了四五年左右 洛杉矶迪士尼中心就是他的作品 还是跟前者一样 都是为别人做 后来到了扎哈那里又是四五年了 他跟Olaf有同样的理论理解 但是更聪明 相比理论他更重视去研究建筑本身的空间关系 可能跟他的背景有关系 两个老板都是喜欢玩弄空间的主
Olaf性格中的德国人闷骚秉性是很明显的 虽然是瑞士国籍 他很喜欢控制一切 整个项目的方向进度深度等等 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控制欲太强 不过还是能理解 他完全是为了项目能做到完美 完全是德国人的一丝不苟地敬业精神 Saffet是明显的地中海性格 开朗包容 对跟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东西不是急于去修正 而是希望理解那东西是从何而来又将向何而去 并适时的给予肯定与建议 让人很喜欢 跟他工作起来也很开心 所以私下把他们比作夫妻 后者明显比较像爸爸宽容中肯前者像妈妈什么都管 因为是两个人 所以写得比较多哈



Lieven De Cauter - Lieven De Cauter
Lieven代表的绝对是他自己 无论他是在Berlage是在欧盟总部还是在以色列巴勒斯坦 他就是他 一个和平斗士 哲学家和政治运动家的他 有着非常人所有的激情 就像是贝多芬弹钢琴时候散发出的那种近似“疯狂”的激情 跟他半年多 十分敬佩
他对世界上的各种政治冲突很敏感 更多源于他对这些冲突背后的思想体系壁垒有深入的理解 从西班牙在非洲大陆上建的“柏林墙” 到以色列和联合国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新殖民地” 到抨击前美国政府策划利用911事件并以此侵略中东的举动 Lieven总是站在这些冲突的*** 以欧洲人的身份反思和呼吁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相互理解 为什么他会在Berlage 一是因为这里需要他的从Roemer未涉及的领域来向我们展示这个世界 这第二现代性并不是适用与全世界的 因为一些国家或地区 已经被打回了殖民时代的第一现代性中 二是他也需要Berlage 因为他的哲学和政治运动如果要真正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的话 他就需要建筑-城市设计这样的物质化手段来实现他的理想 加之 在其哲学体系和政治观点背景下Lieven对城市的见解也是Berlage十分推崇的 他认为城市不再是一个整体 而是被资本分配产生的群岛 比如城市多中心的突起 将原来的整体城市沉陷为“海”的背景 群岛间即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 这个词Archipelago生动的阐释了当代城市这种不平衡的***
我觉得Lieven最可贵的 就是他的疯狂 这种超越激情的精神 义愤填膺地述说着对世界不公的不满 和自己试图改变强烈愿望 他不是跟某些爷门儿一样吹一吹政治 泄一下愤青的恨 让人觉得其“特有思想”的那种 而是真正在研究分析思考并用行动去实践的斗士


Keller Easterling - Yale University
她是这里唯一的女性 让我觉得很亲切的人 跟她缘于一周的大师课程 那几天就完全沉浸在了她的理论世界里
当时的研讨题目是“杠杆作用” 从各个方面讲述世界如何保持平衡 政治体系间如何平衡 政治和经济如何平衡 社会和城市如何平衡... 其中讲述了很多种现有的平衡手段 比如她提到的“团团圆圆”(大陆送给台湾的大熊猫) 这是一个礼物 也是一场政治暗战 熊猫的名字本身就蕴含了更深层的意义 "together" 她用这个词来表述 不管台湾接受与不接受 大陆的信息都十分明确 中国人喜欢先礼后兵 她也知道
Keller是十分有名气的女建筑师理论家 但本人没有任何架子 十分热忱 喜欢跟我们坐一起吃饭 记得那时候是汶川地震后的一两周 当我跟她谈到地震重建的时候 她建议了很多 也提供了很多途径去帮助灾区人民


Pier Vittorio Aureli - Berlage Institute+Aldo Rossi
PV不是我直接的导师 但是这两年来跟他交流颇多 不管是每次评图时候的critic 还是在他的lecter里或私下的debate 从那里挖了很多宝 不是怎么设计建筑 而是如何看待整个建筑与城市的历史 在此上怎样去理解城市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未来的方向 (稍后再把写的关于PV城市理论的文章贴上来)
他的牛气不仅仅在于以他是Aldo Rossi的学生,而在于像他这样的年纪就成为Berlage的主力,还同时在AA,哥大等客座,历时五年的Capital Cities今年落下帷幕后,PV又升等成为PhD领头,今年的两个PhD一个是在AA教书多年的Chiristopher Lee,一个是在OMA工作多年的Fernando ***, 足见其攀升速度之快...他让我觉得敬佩之处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的态度,大家都说PV的生活只有建筑,那是真的...
我虽然是在做Associative Design的,但也对城市的理论很感兴趣,偶尔会找他聊聊,特别是当我说读了他写的什么什么后要跟他讨论一下,他会很很认真的对待,要去他楼上的办公室房门半掩的安静的面对面探讨(真的是在桌子两头面对面)。说到西方建筑城市理论的时候,任何问题他都能清晰简明的解释清楚,而谈到东方的时候,他居然也知道很多!但是他很诚恳地承认,很多时候西方看东方建筑和城市的时候会很难客观,总会用他们既有的观点和角度去评论陌生的事物,这也引得很多国人误会,比如公共空间一说,在东西方这词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但在东方城市(西)化的过程中,却被滥用到了各个角落... 很难得他能清晰的认识这些事情,他还劝诫我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因为其我们这些在西化思想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若不能认清自己国家的情况,而像西方人一样去看待问题的话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制造出更多新的问题...


Elia Zenghelis - Elia Zenghelis+OMA
Elia在我的文字里出现了好几次了,老得走路都十分缓慢的小老头,世界上最好的教授,Rem Koolhaas, Zaha Hadid等在AA的老师,OMA的创始人之一。他跟PV一起做Capital Cities,在Berlge十几年了,所以经常会碰到他,也会出现在我们的评图里面。我跟他熟悉起来是因为上个夏天跟他去希腊做项目,半个多月,天天一起做事情。他的教育方式真的让人印象深刻,没有霸气没有偏见,完全敞开心扉凝听你的想法,与你讨论分析这想法是如何产生,如果要继续这个想法该如何发展,发展的前景又在哪里...虽然他博古通今,一眼看尽玄机,却愿意用几小时的时间来与你分析,让你理解,教会你如何去思考,如何更逻辑更有创造性... 世界上最好的教授,这个头衔,他当之无愧。如果非要说他的作品的话,可以看纽约MOMA里挂着的斯芬克斯酒店方案。他是最原始状态的OMA,就像那部电影《Metropolis》里面的感觉...纯粹的现代主义的感觉。
总的说来,他还是建筑教育家,今年是他执教40周年,将要在Berlage举办关于他的一系列活动,讲座研讨会等等,邀请那些受他影响的建筑师理论家前来,比如Kenneth Frampton, Peter Cook, Herman Herzberger等等... Rem是暂定的(这个故事说来话长)...他之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与Rem, Zaha等人分道扬镳­,是因为见解产生了不同,那时候他的学生们认为时代已经改变,他们需要开拓第二现代性的建筑来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但Elia却觉得,现代建筑仍旧是有用武之地的,因为就建筑的本质讲来,“经济 适用 美观”这些条件 现代建筑都是满足的。他们的辩论很难说谁对谁错,都有道理,也因此这个时代才能百家争鸣。
关于他的私人性格,是一个词 可爱。在希腊时候有一次与他一起参加市长邀请的晚宴,餐后与身边的女性朋友聊起天来,不知道为何就说到了中国的手相,当时为了娱乐就跟她“头头是道”的忽悠了起来,没想到老外对这“玄妙”的东西太感兴趣,一堆人拉了椅子靠过来一探究竟,都说要看手相(因为连蒙带猜的还说中了不少...)Elia也兴奋地坐过来排队看手相,然后自己看了还不够,还拉小儿子Eddy来看,小儿子看了还不过瘾,又打电话给老婆报告自己与儿子的未来=。= 那个场景真的十分可爱!


Alejandro ZaeraPolo - FOA
FOA的老大,Croquis的主编之一,Berlage校董之一,大师课的时候跟过他一周,每天从早到凌晨=。=,现在在帮他做新书编辑工作。
虽然是校董,但平时都在伦敦搞实践,他最有名的建筑应该是日本的横滨港码头,此外个人还十分喜欢他的巴塞罗那海岸公园。他跟Winy一样,以前是OMA的一代员工,之后独立出来搞实践。跟Winy不同的是,他不搞方法论,他想搞点理论成份,比如Politics of the Envelope的理论。如果说Winy的方法论是将数据转化为空间进行叠加的话,Alejandro的理论就是可以将一切建筑内涵都装进“信封”里。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下需要不同的“信封”,这个“信封-Envelope”一词是相对于“表皮-surface”和“立面-facade” 而产生的,“城市不是建筑立面”“建筑也不只是表皮”,他对这两句的回应是:建筑是“政治”信封。“政治-politics”一词在这里还有更关阔的意思,比如经济文化环境等等,是外围影响因素的缩影。他认为针对不同的外围环境,不能只是将空间堆砌,而将建筑整体(内容和表皮)构筑成一个“信封”,使其融入或独立于具体的环境之外。迄今为止,他将“信封”分为了四大类: flat-horizontal 比如他的横滨港码头;flat-vertical 比如柯布的板楼;vertical 比如世界各地的高层超高层; sphere 比如水立方。
Alejandro是一个超人,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跟他写邮件,他会在下一秒立刻回复你(除非他全天都没碰电脑),速度之快让人怀疑他每天就在等着收邮件=。= ... 又比如大师课程的时候,他可以从早上九点,站着一直不停得轮番各组评图讲解,一直到晚上十二点,然后说,我去吃个晚饭,之后一点左右又回来继续=_=... 私下里叫他精灵超人,难道不觉得他的耳朵尖尖的像精灵(小飞侠Peter Pan的耳朵)吗?


Peter Trummer - UNstudio
我现在Associative Design的导师。关于Associative Design的详细介绍请参考: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5&id=337282576&tpg=1&ppg=1&sty=1#337286101
“长头发的胖子”是Peter给自己的描述,并以此为荣=、=
跟他快一年了,觉得他有时候头脑简单有时候又超复杂,有时候脾气古怪有时候又十分可爱讨人喜欢... 很难说清楚,就像跟一个相互久了,了解的个中巨细太多,无从说起... 不过总的说来,Peter是很负责也很有野心的人,不过以他最近两年添丁的速度,估计要一展抱负是越来越困难了...每天到了四点左右就说,我家俩小孩还等着我呢(其中一个这个月刚出生的=。=)


Alessandro Martinelli - AS-MA+Mario Botta
他是我的同学同事也是我的老师。快两年了吧...每个项目都是在一个组里的。
大家都喜欢他。为人很热心。同辈里面他是最成熟睿智的,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因为在瑞士求学的缘故,不太像意大利人的性格了,更稳重也更静谧,不过看球的时候还是能发现他是意大利人。


MissAllSunday edited on 2009-03-21 06:23

安装abbs app,获取同行最快信息。请到各大手机应用市场搜索abbs 或扫码下载:

kiddsmile_back


发贴: 22
2009-03-18 21:4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所以我才推荐人家去berlage嘛
如果你真的对建筑有强烈兴趣的话
如果真的想学一点荷兰建筑的精华的话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3-18 23:3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kiddsmile_back wrote:
所以我才推荐人家去berlage嘛
如果你真的对建筑有强烈兴趣的话
如果真的想学一点荷兰建筑的精华的话


Berlage其实不只是荷兰建筑的精华
因为它是一个international的institute
从上述建筑师也能看出来 世界各地的都有
PS. 有意向来这里的人也要三思而后行 请记住只有你最适合也最适合你的地方 才是最好的



myArchitect


发贴: 315
2009-03-19 06:2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很好的介绍!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个在欧洲和AA平起平坐的传奇学校!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3-19 18:2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在以前的帖子里写过的东西,再在这里贴一下:
来Berlage的“基础”

第一是英文基础,要看的不是你的英文成绩,当然6.5的雅思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你的英文不只是读写的水平,而是流畅的听说能力。

第二是设计基础,这个更多体现在作品集中,你能做什么?能做多深入?做得多有意思?如果说学校对于作品的偏好的话,一定不是那种商业气息浓厚的“项目”和效果图,他们更注重你的出发点(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从这里出发?如何出发?),你的思考过程(逻辑上是怎样的一个过程?用什么样的手段去表达?特别是diagram的表达),你的设计是怎么反应你的思考的?(这里或许才会牵扯到一些设计手法和表达手法)

第三是理论基础,这个理论不是哲学范畴的,而是建筑范畴内的,包括建筑史和城市史,特别是城市发展方面的理论。因为是基础,所以不需要是很深入的各家各派的理论都混读一通(当然有时间能读完是十分不错的),国内本科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对一些名品的描述,没有一个理论体系。这方面推荐一本书刘易斯芒福德的《The City in History》(城市发展史),国内有这本经典著作的译本。

第四是思维基础,我们倾向于谈论当今的建筑大环境,这个环境不仅仅是地图上的那一块基地,而是这块基地所处地区的社会状况,政治状况,经济状况,还有环境状况。研究这些状况可能对当下及今后产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是如何在你所做的建筑中得到表达和反映的?所以需要有敏锐且开阔的视角,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如何在那块地上把建筑做“漂亮”。

第五是思想基础,在Berlage谈到很多哲学上的东西,总体来说是比较偏向于左派的(但是不能说它就是左派,因为做的很多也是大资阶级状况下的产物,这个需要因项目而定,但就思想领域而言是偏左的),最常提到的人物包括卡尔马克思,米歇尔福柯和大卫哈维。所以建议来之前可以读一读他们的理论介绍,直接读他们的著作有点勉为其难了(其实本人也是后来才开始读的),大概知道他们这些人物有些什么观点,然后依照这些观点反思一下当今社会及当代建筑,那就是很不错的了。

第六是信息基础,这一点说不重要也不重要,说重要还是比较重要的。就是得知道当今活跃的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基本理念等等。因为这里经常会有这些建筑师出没,他或她可能是你的导师,也有可能是你masterclass的tutor,也有可能是讲座上得lecturer,还有可能是你的critic。所以千万不要在提到你导师名字的时候说“啊?他是谁?”......起码之前也google一下吧=。=
当然也不说每一个建筑师都得知道认识,只是觉得起码比较活跃的那一些应该知道吧?

第七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热忱!对建筑的热忱!对城市的热忱!对生活和未来的热忱!只有这种热忱才可以支持你就算废寝忘食也要认真继续。很多人问过Berlage的生活规律,说实话,真的是很恼火,不忙的少数时候是10点左右回家,最常见的平常状态(不是忙也不闲的时候)是12点到1点回家,忙的时候经常是3点到4点,最忙的时候就不用回去了。所以有认为这里因为不用考试会比较轻松的话,就错......楼上应该深有体会了吧?哈哈~~

不管你是否来Berlage,热忱,都是最重要的!

最后祝大家一切顺利了


pplw


发贴: 44
2009-03-19 22:3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刚刚拿到berlage的ad,想问一些情况;
一,在学生中是不是大多都有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学生是否能够有效的融入学习节奏?
二,一般设计课题是独立为主还是合作为主呢?
三,每年那么多中国学员毕业后一般的去向如何呀?

还望搂主有空解答,先谢谢了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3-19 22:4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pplw wrote:
刚刚拿到berlage的ad,想问一些情况;
一,在学生中是不是大多都有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学生是否能够有效的融入学习节奏?
二,一般设计课题是独立为主还是合作为主呢?
三,每年那么多中国学员毕业后一般的去向如何呀?
还望搂主有空解答,先谢谢了


一:很多都有工作经验,但是如果你能打好上面讲到的“基础”,刚毕业也能顺利融入这里的学习。
二:一般是研究部分大家合作,设计部分可以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看个人能力/意愿/组员关系等等。
三:没有每年很多中国学员,是从去年开始才多起来的... 从Berlage成立到现在的将近二十年间,一共有20人左右的中国大陆学员。去向主要看个人能力。不是说来了这里就可以有个多么光明的未来的,也有些来了这里很不适应(不只是中国学员),一年以后就走掉的或者直到毕业也仍旧郁郁寡欢的。


pplw


发贴: 44
2009-03-20 09:1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谢谢搂主解答

kiddsmile_back


发贴: 22
2009-03-20 10:0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搂主
给你发了pm
请查收


幽明


发贴: 13
2009-03-20 10:1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不知其校园怎样

pplw


发贴: 44
2009-03-20 15:39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幽明 wrote:
不知其校园怎样

就一栋楼,没有校园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3-20 18:3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幽明 wrote:
不知其校园怎样


所谓institute就是一个研究所 想象一下研究所该是啥样啊? 怎么可能有校园呢? 哈哈 就一栋楼的两层而已 该楼是由荷兰现代主义建筑师J.J.P Oud 六十年代设计的银行


墟里依烟


发贴: 35
2009-04-05 10:1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罗宾小姐快毕业了吧,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啊大笑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4-06 07:1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墟里依烟 wrote:
罗宾小姐快毕业了吧,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啊大笑


在经济危机下求生存呗


barekee


发贴: 165
2009-04-06 07:31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好帖子,一时间没空看完~
留个脚印~~
谢LZ的介绍~~~~~~~


墟里依烟


发贴: 35
2009-04-06 14:0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MissAllSunday wrote:
在经济危机下求生存呗

能直接进MVRDV不?机会还是有的吧,好歹都把MASS放在第一位了大笑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4-07 04:37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墟里依烟 wrote:
能直接进MVRDV不?机会还是有的吧,好歹都把MASS放在第一位了大笑


放第一个是因为时间顺序...呵呵


MissAllSunday edited on 2009-04-07 08:16
smith17951


发贴: 9
2009-04-27 21:1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请问,去berlarge是雅思成绩重要,还是作品集重要,有没有以往的成功申请的作品看一下,谢谢!

瘦鱼东游


发贴: 10
2009-04-27 21:56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这么多大人物,看得有些眼馋.......

周隽罡


发贴: 3167
2009-04-28 17:06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周隽罡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smith17951 wrote:
请问,去berlarge是雅思成绩重要,还是作品集重要,有没有以往的成功申请的作品看一下,谢谢!


以后请别问这种妈妈跟老婆掉水里得问题了,,

英语要达到学校要求得分数,
作品集要好,

缺一不可,,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4-29 04:50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为庆祝Elia Zenghelis执教四十周年
Berlage将为其举办一系列的讲座和研讨会
由Elia邀请那些从书里走出来的人们
从Peter Cook, Kenneth Frampton, Andrea Branzi 到Rem Koolhaas, Zaha Hadid, Bernard Tschumi...
为我们展开这部经典的 "当代建筑-活着的历史"
这是Elia的建筑师们

虽然最近十分忙碌
但是还是觉得这一些列的东西应该记录下来 给国内的朋友们

28 April 2009
Sir Peter Cook (他笑称自己刚受爵 还不习惯那个Sir) -The Archigram Story [建筑电讯集团的故事]

Peter Cook (右) Elia Zenghelis (中)

在白天的研讨会上Peter健谈的聊了很多故事,正如研讨会的标题,那些与Archigram发生在60年代建筑界的故事。
此外阐述了受他们影响的“high-tech(高技派)”的看法,他表示Archigram的初衷并不是想引出此类建筑,而是在一个受战后国际风压抑的环境中创造新的可能性,因为在建筑师发挥越来越小作用的时候,建筑本身的存在就会成为被质疑的对象,探索新的可能性就成为了必然。Peter接着对同时期类似的日本“新生代谢派”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那种做到极致精美细节的东西过于夸张,就像高技派do less with more... 而他认为他们(Archigram)却是在做着do more with less的事情,这在他们60年代充斥着末世情节的作品中能有所体会。他戏称他们自己是“烂技派”(crap-tech)。他说“建筑是bullshit,建筑师就是bullshiter,建筑就是a method of talking。”(这让我联想到前几周来这边开讲座,随后采访了的Michael Speaks,在他的定义里是分为三类liar, bullshiter, intellectual,而中间者是最危险的,因为liar是知道the truth,但是会隐瞒的;后者是真正知道the truth并在传播的;中间的bullshiter 却是在为某种目的在胡编乱造。在采访中问到他认为自己是应该被归类为哪一类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后者。另外也想起,另一位与Peter处于同一时期的建筑师-Herman Hertzberger,他说:“建筑是about thinking。” 对于他们的言论我不会评论,只认为这是种百家争鸣,不需要某种判断标准来说谁好谁坏,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且自成体系。)不过,他话锋又转到说,建筑师都需要有common sense,他们的东西也不是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

研讨会中我问及Peter:Archigram的贡献是在战后工业机械化时代中创造对于未来建筑可能性的前卫设想,对于现今在AA,UCL,Berlage等建筑院校里盛行的Parametric Design(参数设计)可以说是在数码时代中开拓的对于未来建筑可能性的大胆探索,Peter是怎么看待的呢?(因为我认为作为拥有勇于探索未来精神基因的Archigram成员,他应该是最有话语权的。)Peter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犹如当年对于高技派的担忧一般。他认为一旦参数设计达到某种智能化功能席卷全球的时候,就会是另一种国际风盛行的时候,那时候甚至会出现“anti-parametric design” (反参数设计),说“我的东西全是‘手工制品’”。另一方面参数设计本身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在英国的参数设计中总是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难以论述好坏的结果,因此那些结果都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what can it do?”(它能做什么?)(个人认为这是与参数的把握和控制密切相关的,如果纯粹让计算机来生成在环境研究参数提取之外的工作,而在此之前没有搞清楚所运用的参数会产生什么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确实是会让人大打个问号的。)在此,Peter又提及common sense的重要性,且强调这正是当下“前卫”教育中所缺乏的。

晚上讲座的标题是“A Question of HARD or SOFT” [硬(建筑)或软(建筑)的问题]

主要是在介绍他自己的建筑态度,从Archigram时代的探索到现在的实践(上图),他认为其实自己的态度是从未改变的——在沉闷大环境下搞有趣的建筑可能性。主要介绍了他2000年在奥地利Graz中标的项目(下图),该项目已于2003年完工:

关于软硬建筑,他认为软建筑是指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延续性的建筑或景观,以区别于以往空间划分严格的直角棱线的硬建筑和景观而言的。

待续...
12 May 2009
Jos Bosman - The Last CIAMs [最后的国际建筑会议成员]
(个人理解应该是介绍 Team 10 十人小组)


MissAllSunday edited on 2009-05-01 22:38
kiddsmile_back


发贴: 22
2009-05-01 17:53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very interesting
there is no bullshit in your information
微笑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5-01 22:35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kiddsmile_back wrote:
very interesting
there is no bullshit in your information
微笑


thx, I am trying... 羞愧、脸红


LSZero


发贴: 13
2009-05-09 18:34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LSZero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MissAllSunday wrote:
放第一个是因为时间顺序...呵呵

想请问一下楼主,我今年大学毕业,打算工作两年后再去Berlage,这种情况Berlage会接收吗?他们录取学生有什么条件吗?如果工作两年后再去会不会有些晚,对不起楼主,我很向往Berlage,但是我不是很懂如何能够争取到去那里学习的机会,麻烦楼主解答!!谢谢了


MissAllSunday


发贴: 127
2009-05-09 22:02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LSZero wrote:
想请问一下楼主,我今年大学毕业,打算工作两年后再去Berlage,这种情况Berlage会接收吗?他们录取学生有什么条件吗?如果工作两年后再去会不会有些晚,对不起楼主,我很向往Berlage,但是我不是很懂如何能够争取到去那里学习的机会,麻烦楼主解答!!谢谢了


这里的研究员大多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只要你有我在其他帖子上写过的七个基础,你就是Berlage喜欢的人才。Good luck!


go to first page go to previous page  1   2  go to next page go to last page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topic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