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纯粹建筑论坛 » 评论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post
flat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695466983


发贴: 23
2011-12-20 20:46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时间的车轮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它几乎在所有的事物上留下了它的痕迹,那么建筑也不例外,一栋新的建筑总会有老化而变成旧建筑的那一天,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建筑呢?这逐渐变成了每一位建筑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提到老建筑,我们的头脑中立刻会浮现出那些历史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比如长春的伪皇宫,八大部,天津杨柳青的石家大院儿,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古典园林等等一大批极具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不光这些,从时间角度讲还应该包括使用了几十年的现代建筑。当然,以上提到的文化遗产种类应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然而老建筑确把这两种文化遗产的性质全部的涵盖其中了….因为建筑首先是以实物的形式固定下来,它凝聚了人类的力量和智慧,所以它含有了物质的性质。再者,一栋老建筑如何把它建成,施工的方法又是什么,它里面包含了设计者的哪些理念等等,这些恐怕就是精神的范畴了…..
我们保护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使它陪伴我们的时间更为长久,它似一部无字的史书默默地记录着曾经生活在里面的那些人,和曾经发生的那些事儿….当我们漫步在它里面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以它为媒介与古人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对话震撼人心,就好比我们问古人:“请问什么是斗拱,它是作什么用的”古人回答:“那就请你去我们曾经的家里做客吧,那里会告诉你答案的”所以它又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的是前人的生活和那个时代的文明。人类的文化是多元的也是向前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但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原来文化的基础之上而不可能凭空出现的。无论是把原来的文化拿来改造也好,还是标新立异也罢,总得有个原来的参照物吧。原来的文化就形成了一段历史,然而老建筑本身就是一段极有内涵的历史。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的时候放眼望去几乎到处都是混凝土盒子的现代建筑,于是我们迷茫了,心里会问“这个城市的历史在哪儿呢”因为每个人的心底里都有怀旧的情节,就好比我们回到了曾经住了很多年的旧房子的时候,我们的心里立刻就有一种亲切感一样,我们就会想起曾经住在这里的时候的点点滴滴的往事,无论是愉快的也好,不太愉快的也罢都组成了一段美好的记忆,我们尽可以去享受这段记忆带给我们的快乐了。这样,有老建筑形成的历史性的街区就更有保护的必要了,同时它也成为了城市的必不可少的文脉了,向人们诉说着城市的演变。在说,我们经常生活在现代建筑群里时间一长难免会感觉厌倦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的老建筑,立刻就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时代了,往前一望是现代的文明,在回头一望是古代的繁荣,两种文化进行着对话,作为文化欣赏着的我们来说能够亲身体验这种奇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一栋建筑在达到它的结构寿命之前就推倒它重建的做法是很糟糕的,尤其是对使用了几十年的现代建筑,这是普遍的现象,它是对资源的浪费,它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维护和利用它多排放80%,这种行为是对环境的破坏,是对人类资源极限的挑战,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否定。虽然建筑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绝不能建立在资源大量浪费的基础之上,否则这种发展也将难以持久。
以上谈到了拆除它是一种极端的做法,那与之相对的就是原封不动的加以保护,这时老建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雕塑一样仅供人们参观使用,那这种做法好吗?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一有老建筑便保护起来,那么它的空间便不能使用了,这样也将造成大量的空间的浪费,也是很可怕的。那么最后应取一折中方案,既要保护它,同时又要开发和利用它才行。当然全部的保护使用是不现实的,那至少也要对那些规模较大的有些影响力的公共建筑进行保护使用才行。 图1北京798艺术中心 图2伦敦泰特美术馆
尤其是一些大空间的老建筑更是不能轻言拆掉,因为它空间巨大使用起来非常灵活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很多的功能要求,比如北京的798工厂改建成的艺术中心就是一例,类似的更加成功的案例还有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坐落在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它也是由旧的建筑物改造成的,在保留原有部分的基础上根据功能加入新的东西,使新旧达到一种平衡。如图1 和图2
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保护和改建的时候应该根据旧建筑物的功能的性质来进行,所改建的建筑物的性质应该接近于原来的老建筑,因为老建筑往往是按它的功能进行的布局,比如,可以考虑把原来的一间间的商业店面或者住宅改建成旅馆,一所学校也可以改建成为办公建筑等等。。。刚才谈到了大空间的旧建筑,对它进行改建的时候往往会保留其结构然后根据它的功能对大空间进行布局,这样把大空间分割成了一个个的小空间了,其实这本身对大空间就是一种破坏。但是我们的宗旨是尽可能的保护它,对它的破坏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开发和利用它给它注入活力,使它焕发青春。所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是不是可以这么做,把里面要增加的分隔空间的墙体用轻质材料做成可移动的,由于这些构件都是临时性的,可以随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还可以使用玻璃在上面加建一些必要的功能,因为玻璃在视觉上面是通透的,有一种消失的感觉,尽可能少的破坏旧建筑的原貌,又可以解决功能问题。比如:福斯特设计的德国国会大厦,上面增加的那个巨大的玻璃穹顶就有了这样的效果,这也会给旧建筑以全新的刺激,从而激活了它。如图3
至于旧建筑的外观不一定非得要它发生变化,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其原貌特征,这主要照顾到长期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心理感受,毕竟这个建筑坐落在这里已经有几十年了。。。在心里上人们早就对它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保留其原貌的翻修可以使它焕然一新,人们会感觉它像刚开始建成一样,但同时又感觉到它的确在这里已经有很多年了。
图3 德国国会大厦
所以它给人一种既是新建筑同时又是旧建筑的一种模糊的捉摸不定的感觉。就好比一位老人刚做了个全面的整容手术一样,看上去回到了他年轻的时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一个除了对旧建筑物本身进行改造外,在比较重要的老建筑物旁设计新建筑时应给以特别的关注,比如可以考虑使用玻璃,它的好处是以上谈到过的,避免和老建筑争夺视觉中心,因为它的体量感是很弱的。或者可以根据功能情况考虑可否放地下,这样与老建筑避免了冲突,亦或是把大体量的建筑打散它的体量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体量建筑,这样就把它的强大的势给分解掉了。。。还可以用灰色调,因为灰色是退后的颜色不抢眼。。。总之在它面前充当好配角,以表达对重要的老建筑的尊敬。好比我们面对一位极有内涵的历经沧桑的老人一样,在摄像机镜头前一定要站在他身后,而绝不能和他抢镜头,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结语
总之,以上谈到了我们对于老建筑的态度,无论是完全的拆除也罢还是完全的保留不动也好都是比较极端的做法。我们应该下决心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式,深入的挖掘老建筑的潜力,当我们重视老建筑的时候本身也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而且也体现了我们现代人的智慧。



人气 标题 作者 字数 发贴时间
549 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695466983 3094 2011-12-20 20:38
7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695466983 3550 2011-12-20 20:44
8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695466983 1012 2011-12-20 20:45
9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695466983 2846 2011-12-20 20:46
12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695466983 3114 2011-12-20 20:47
5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695466983 185 2011-12-20 20:49
6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695466983 2721 2011-12-20 20:50
11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695466983 1993 2011-12-20 20:51
12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topic 13 2011-12-20 22:54
5 Re:建筑设计及理论探索的思考 swimhunter 10 2011-12-20 23:49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post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