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纯粹建筑论坛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post
flat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日本现代空间与材料表现---技术;材料;建筑   [精华]
beyond


发贴: 542



2002-01-09 13:3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发送email给 beyond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建筑艺术与其他纯艺术的区别之一,在于它无法建立在空想的基础之上,它需借助于技术的支撑,而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常常给建筑艺术注入新的内容。日本建筑界的成功,与它的产业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结构、材料、产品、施工等技术的发展,给建筑师提供了发挥的基础,建筑师又以自己的才智、勤奋和耐心,将现代技术和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创造出令人信服的设计作品。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向日本学习和借鉴的一个方面,也是本文所讨论的。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建筑师同样肩负着将不断出现的新技术与空间艺术相结合的使命,对此,东邻日本的先例对我们有着直接的参考意义。在本文开始之际,对比中日现状,我想有必要对日本当代建筑及室内设计中的几个特点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介绍。
无法界定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
这是基于近年来国内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脱节而引发的思考。在建筑设计的分类中,无疑存在着纯粹的室内设计的空间,但是更多的时候两者无法分开。日本建筑中的室内空间,尤其是建筑的公共部分,与外部空间的连贯和一致非常明显,这并不是日本建筑界独创的发明,只是自古以来建筑艺术的必然。内外交融的空间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大面积玻璃使用就能产生的,它建立在内外空间的连贯、技术和风格的统一的基础之上。在此,让我们通过一种空间特例——灰空间来进行说明,这是日本建筑中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空间。所谓灰空间,即无法界定其为室内还是室外的空间,也可以说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这是一种暧昧的空间,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抹无能为力了建筑内外的界线,并将两者连为有机的一个整体。位于大阪港附近的体验海港馆中,入口与外部之间是一个由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组成的通道空间,撇开它所具有的海、港、船等的寓意不提,从设计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灰空间。它将外部的钢筋混凝土造型和内部的玻璃造型糅合在一起,形成 过渡,从而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在这里,从外到内的空间是一个整体有序的组合。你实在无法在此找到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区分,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表里一致的建筑,给人自然有机制整体感觉。在空间设计中,灰空间虽然只是一个特例,但它的存在却无声地述说着内外空间交融的必要。
桢文彦在谈到窗户设计的体会时有一段话具有启发性:“窗户是对外界取景所用,这比外观构图更应首先被考虑。窗户在功能上具有两面性,从外部看时是一种构图,而从内部看时应该是 所取景观。我关心的是如何同时照顾两个方面这样总是不落在窗台是升还是降上。作为日本人,在性格上我不接受高窗台。于是就不断地把窗台向下降,但又不得不在某处停止。对此我总是无法一下子就决定下来,而是一边做模型一边画图,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推敲中,缍在无论何时看来都是桢的尺寸的地方停了下来。”建筑内外的同时兼顾是空间设计的修养,同时也必须对建筑技术有着足够的驾驭能力。桢文彦的辛苦也许能代表建筑师对室内空间的态度,不难想象,当建筑的内外空间设计脱节时,我们很难将此定义为好的建筑。
近年来国内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建筑师不考虑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又无视建筑设计中结构、设备等的合理性,设计分工在带来设计深化的同时,也造成了设计的脱节,这不仅影响了建筑内外空间的一致,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设计上的遗憾。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思考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界定与联系,就笔者看来,相对于界定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相互 配合,尤其是在空间、技术等方面更是如此。若将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强行分开,室内设计就不再是室内设计,而变成了装饰设计,从而也就失去了它在建筑概念中内在的生命力。为此,本文的写作将不局限于单纯的室内设计,而将内容扩展设计范畴,并将其统称为建筑设计,同时也不再区芬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统称为建筑师。
理性的技术设计与感性的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依赖感性的构思,然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却依赖理性的技术,这是一对矛盾,它主要体现在建筑和结构及设备的关系之中。
在这里,本文需要涉足一下结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力学,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在则在于美学,力学与美学的结合并不是近代建筑所特有的新的课题,早在古希腊、罗马和中国的古建筑中都可找到其完美结合的例证。现代建筑中,各种结构和材料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次次将冲击着古老的建筑美学的概念,在新的技术面前,建筑设计呈现出不断地彷徨和探索的局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建筑师为追求美学设计完美,尽可利用装修手段将结构隐藏起来。但是近几十年来,建筑结构所体现的理性和技术的美感被重新认识,结构设计也从单纯的建筑支撑体的概念中解脱出来,以其特有的理性造型,给建筑美学注入新的内容,为此,结构造型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在日本,结构造型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朔至50--60年代。在60年中期,丹下健三与结构工程师坪并善胜合作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即成为日本结构造型设计的代表。近年来,建筑中大面积玻璃的使用,使得建筑在实现对透明性的追求的同时也大面积地暴露了建筑的结构和设备。支撑玻璃体的结构造型、节点细部和施工技法等均严格要求,建筑结构在充当支撑的同时更成为玻璃建筑透明度。在此,结构造型设计的意义也就愈加明显。
结构造型设计是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相互配合的结晶。它并不等同于暴露结构,暴露的方式、位置、结构形式、构件造型等都必须纳入建筑设计的范畴才能展示其魅力。筑波国际会议场的中心大厅上方,建筑师有意在吊顶上挖出一个卵形的缺口,透出排列整齐的钢结桁架,卵形图案加上细致的桁架显示出建筑构图与结构造型的有机结合,给中心大厅带来生机。美国建筑师Rafael Vinoly和日本结构工程师渡边邦夫合作设计的东京国际会议中心(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的玻璃大厅中,弧形的屋顶桁架和梭形的支柱等造型已无法仅从结构的需求来进行解释,它同时更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建筑艺术造型。建立在理性的技术基础上并注入了感性的建筑思维的结构造型设计在日本当代建筑设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体现出现代空间造型对技术的认同。菊笮清训在《怎样阅读现代建筑》一书中写到:“现代建筑已经到了结构师的时代,准确地说,是‘能够从理性上、技术上来进行思考的建筑师’……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与其把这称为设计与结构的结合,不如说是在设计中进行‘理性思考的建筑师’一直领导着现代建筑的发展。”
设备往往是令建筑师头疼的工种,它总是令人讨厌地要求这样那样,当我们迫不得已必须与之打交道时,学会和平相处就显得那么必要,况且建筑的舒适与安全,也要仰仗设备的关照。在现代建筑越来越趋于智能化的过程中,设备的含量越来越大,共要求也越来越多,相互的配合更显得重要,这又给建筑师增加了工作量:在考虑空间造型的同时,也要考虑各设备的安置。将各种设备尽可能地隐藏起来自然是解决方法这一,但把设备管道、出口等技术设计纳入建筑设计范畴,则又是另一种积极的思路。Meridien Grand Pacific Tokyo Hotel大厅中,风口、自动喷淋等设备被巧妙地组合进墙面构图,显出建筑师的匠心。新宿Park Tower大厦底层大厅中空调设备与柱子造型连为一体,虽显得无可奈何,却也不失为是一种探索。在建筑师为与不同的配合费尽心机制时候,产品厂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建筑师助着一臂之力。自由走线自由接线的架空地板系统、考虑到各种设备的组合安排的系统吊顶、在考虑技术的同时更考虑各种各种风格造型的整体卫生间和厨房等,不胜枚举。在日本,建筑产品厂家的设计部中聚集了大量的建筑师,他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与工程设计师的密切配合使得产品同时满足了造型和技术的双重需要。又由于他们对自己产品的熟知,使产品在细部设计上也考虑到了建筑师无法顾及的问题。当你在建筑细部中体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时,就会看到厂有的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的作用。
理性的技术设计与感性的建筑设计的结合渗透于结构、设备、产品等各个环节,它体现出建筑业的整体素质,也看出建筑师对技术的思考。
对技术的重视和对材料的重再认识
对技术的重视,在日本建筑界是不含而喻的。没有技术的支撑,单纯的空间构成只能是浮躁而空洞的。在学历社会的日本,没有为学历的安藤忠雄的成功发人深思。他的成功,不仅源于空间设计上的造诣,也源于他对材料和施工等技术的把握。年轻时在建筑工地上学习的经历,使得他对材料尺寸、施工细节等有着亲身的感受,这帮助他在设计的同时能准确地把握建成后的效果。即使这样,在谈到施工时他仍讲过,当他把图交给施工公司时,心中总是忐忑不安,因为再精心绘制的图纸,也无法完全控制施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施工技术的重视。建筑师在设计构思时虽可凭思路任意驰骋,然而再美妙的构思如果施工技术无法实现也只能是空谈。即使是在施工技术发达的日本,也有许多技术上的局限使得方案无法尽如人意地得以实现。只有建筑师对施工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并与施工密切配合,才可最大限度地将现有技术应用于作品中。有时,其他行业的技术也会被引入建筑之中,人们在感叹代代木体育馆的室外造型和室内空间时,不曾想到,那独特的屋顶结构竟是借助于当中国目前还并不多见,但建筑师也许应该把技术的视野放得更宽一些。
在“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建筑清一色地追求简洁明快,洁白无瑕的造型丧失了材料的质感,回顾之中很难令人对其材料的使用产生深刻的印象。然而,近年来,材料自身所蕴涵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被重新认识并成为建筑创作的取源之一。设计中的材料表现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势:木材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并让人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由于集成材的使用和木结构技术的发展,政府放宽了对木造建筑规模和高度的限制,大构架木造建筑不断出现并以其独特的质感展示出传统材料魅力;在钢结构建筑中,耐火钢和耐火涂料的普及使得钢结构可以抛开沉重臃肿的防火覆盖层,将钢结构本身的力度和金属精巧细致的材料质感再现出来;曾被近代建筑史定义为粗野派的无涂装混凝土造型,在日本却很难让人有粗野的感受,在匠人手上下,除其原来的厚重质感外,清水混凝土的无涂装表面更显示出象白色木材一样自然细腻的纹理。在结构造型设计的帮助下,结构材料摆脱附加的外装饰,将自身的材料质感展示出来,表里一致的效果,也许是追求自然和简洁、喜爱天然去雕饰的日本人的审美观在建筑中的体现。与此同时,极力消除材料的物质感和建筑界限的玻璃体的使用也非常引人注目。完全透明的建筑在丧失了本身物质感的同时也带来了建筑的开放感,建筑内部人的走动、玻璃映射出的景色的变化给建筑增加了丰富的表情、内外空间的通融体现出新鲜的开放、交流的现代意识,比起封闭式的建筑更给人信息社会的感受。
在材料技术方面,各种高技术材料的复合材料的使用也是当代建筑界出现的新的特征之一,钛合金、炭素纤维等均以其轻质和高强度向建筑界提出新的可能性。滋贺县草津市草津第二小学校体育馆在屋顶改造工程使用了炭素纤维材料作为新的屋顶,其轻质高强的结构特征使得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免去了对原建筑梁柱等构造体的辅强,从而减少了施工工序并降低了改造费用。另外,环境问题也困扰着当代的建筑界,为减少玻璃体建筑的大量能源浪费,透明遮热玻璃的开发利用受到关注。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研究开发可以进行再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等课题都将带入21世纪,并期待着能在新的世纪里得到更好的解决。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日本建筑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并出现了大量各有特色的建筑作品。多年来,笔者置身于优秀的作品之中,在考察其空间构思的同时,也为建筑师对结构、材料等技术的掌握而感慨,更从中看到了结构工程师不辞辛苦的配合和技术探索。正是艺术、技术、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的有机结合、以及与他行业之间的相互配合,造就了日本的现代建筑。其中,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空间设计出现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而建筑师的思考和在设计中的应用也创造出个体建筑自身的特色。为此,本文将选取建筑材料为线索,对日本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技术与材料表现作一些介绍和探讨。若读者能从他山之石中得到一些启发,则是笔者之大幸。





人气 标题 作者 字数 发贴时间
4578 日本现代空间与材料表现---技术;材料;建筑 beyond 9720 2002-01-09 13:38
1420 Re: 日本现代空间与材料表现---技术;材料;建筑 12点工作室 139 2002-01-13 02:01
1376 Re: 日本现代空间与材料表现---技术;材料;建筑 我也会长大 562 2002-01-18 18:45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post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