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 论坛       
首页Master作品招聘招标动态热帖杂志帮助搜索注册登录Blog  积分 简历  

» ABBS 论坛 » 考试及留学论坛 » 考研  

动态热帖招聘杂志 
   
reply to post
flat modego to previous topicgo to next topic
【14同济建筑考研】那一年,我终于站在了同济!
ximencc


发贴: 7



2014-04-24 22:28 查看他的注册信息   查看他的Blog 给他发送悄悄话 引用并回帖 搜索他发表的帖子 复制到剪贴板. 
不过只适用于IE 收藏这篇帖子
从13年7月2号初到魔都到14年3月28号张榜公布复试结果,作为一个本科非211和985的24k纯学渣,我的考研故事终于伴随着同济盛开的樱花迎来了全剧的落幕,前后共历时269天。回想这段日子,扛着画板背着丁字尺在图书馆、南北楼、化学馆还有彰武自习室之间流窜,被缩招、改革一类的传言搞得全程都惊惶不定,小病了一场在家休养半个月,还没能hold住自己,初试过后各种心灰意冷开始找工作,差点签了南京市院,竟然最后还是以12名进了复试。幸好有一群研友相伴一起奋斗,熬过了人生中非常难忘的一段时光,挤过初试、趟过复试,开始期待九月的开学和在CAUP新生活。

最后说下考研成绩:初试359/总排名 12
关于前期准备

相比于身边备考的同学而言,我开始准备考试的时候已经相对较晚,本来一心向着美帝而去,不料中途各种原因临阵变卦。好吧,我不会告诉你是因为和某人分手,一时冲动稀里糊涂决定考研的结果就是7月临近同济快题周才仓促赶往上海,备齐复习用教材,一边备考一边找住处一边整理作品集。(⊙o⊙)…准备不充分,导致相比于那些在同济已经驻扎很久、万事俱备的研友,刚开始的几个星期确实因为吃饭、住宿、还有自习等琐事狼狈不堪。这种感觉近似于整个7月日历牌上都写着“诸事不顺”。

在复试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有些学弟学妹就已经联系我询问备考的相关事宜。我觉得这种“凡事预则立”的做事态度是十分值得鼓励的(哎,深刻反思之前的狼狈),但是准备考研的各位不妨算一笔账:人的精力有限,紧锣密鼓的复习生活自己能精神饱满地坚持几个月?自己是适合厚积薄发的复习方式还是适合毕其功于一役的精神状态?在考研的四个科目里,有几项是考验短期速记,有几项是需要长期积累,自己又该怎样高性价比地分配时间?想必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要把每个月、每个周、每天学什么、复习什么、(玩什么)提前做好计划,并且要跟着你的复习步伐调整并且留下足够的机动时间。

至此,我想说明的是:考研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准备得多早,而是在于是否坚持到了最后,是否像刚开始复习一样踏实高效地坚持到了最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复习期间的心态远比提前看几本教科书来的重要。虽然又是老生常谈,但是坚持和勤奋绝对是最重要的(好吧,我就是这么土。。。。。。。)

-----初试建议------------------------------------我是分割线----------------------------------------------------------

关于初试

总的来说,初试的准备应该是备考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所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很多人都是7月同济快题周后来同济开始正式的复习的。我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以及复习状态大致将7~12月分为三个阶段:7、8月第一阶段,9、10月第二阶段,11、12月第三阶段。

7、8月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复习安排相对较轻松,主要是对新环境的一个适应,以及寻找适合自己的复习团队。

适应“新环境”不仅是指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也是如此,主要是熟悉同济在两门专业课上的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第一阶段要做的自然是浏览建筑学基础所涉及的13本教材和同济本科的课程录音,并对往年同济快题真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就好比为今后拟定一个复习大纲,尤其是像建筑学基础这种涵盖科目广泛的考试,对各科的复习量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也是很重要。而快题更注重总结反思,每画完一张图应对题目的考察点、难点、解题思路、失误点进行总结,这对训练自己对题目的快速反应、对设计思路的形成尤为重要。

对于寻找“复习团队”,考研期间信息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是复习资料的共享,一方面是复习时的一些心得经验的交流,而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复习节奏的把握。这也是历届学长学姐建议来同济备考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同于其他学科,建筑学,尤其是快题考试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因此同学之间的交流对于建筑学的学生而言远比其他学科的学生来得重要,对于不同的声音虚心倾听、辩证接纳、合理表达也是一个建筑学学生应有的素养。

本阶段复习目标建议

英语:以单词为主,背单词求多不求精,符合记忆曲线,不仅是7、8月,后面几个月也是如此。以新东方的乱序小词典为例,约3 days/ 天,8~10天为一个循环。可勾划出模糊和不认识的单词,今后重点记忆。

政治:暂不复习。

建筑学基础:通览大纲要求教材一遍,尤其是与本科所学不同的内容,以理解为主,不用强记,可在保证阅读速度的基础上做适当笔记辅助理解。

快题:初试真题全部定时做完一遍,复试规模较小的单体题目也可尝试在3小时内完成。注意总结。快题尽量保证5天一张或一周一张的频率练习。

9、10月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复习相对比较紧凑,尤其是10月,是最容易瓶颈、也是最容易大幅度提升的一个时期。
9月随着英语加入复习进程,复习内容不会像7、8月那样松散,在10月陆续开始政治的复习后更是如此。在此期间合理分配各科复习时间尤为重要,不求某一门高分,各科都能差不多以一个差强人意的分数过线,最后总分自然也不会太低,取得前50名的名次也是有可能的。
怎样分配时间复习才合理?有的人喜欢一天里划分各个时段,每个时段只复习某一个科目以保证各科复习量,有人喜欢乘热打铁,一天内只看一门强化理解记忆。如何分配时间因人而异,但应尽量保证每一门科目复习的连续性,比如每两天做一套英语真题阅读(包括做题、精读、复习)、每周两张快题等等。
对于英语,建议复习以真题为主。因为英语是统考科目,作为一门标准化考试应保持一定的公正性,每年英语真题的难度、出题模式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多做、精做真题显然是性价比最高的复习方法。复习期间,我每套真题的阅读部分计时完成,做完后进行精读,在弄懂生词语法的基础上进行口头翻译或书面翻译以检查是否有知识点的遗漏。这种精读训练对提升语感有很大帮助,而且也有利于厘清真题的出题套路。对于我这种考前CET-6还没过的人而言,最后也能考一个尚可的分数,可见这种真题精读的方法还是很有效率的。
建筑学基础的相关教材、课程录音在此期间仍需多看、多听,可以收集一些往年学长学姐整理的笔记,选一些符合自己知识架构的、较完善的笔记并根据课本进行补充,形成适合自己记忆的笔记。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旁听同济本科的中建史、建筑批评学等课程,往年考试的部分考点往往与老师当年上课讲的重点有所重合。
9、10月是快题的一个攻坚期。前期的快题大多以小建筑为主,到10月份则可以适当练习一些规模稍大的公建以及一些其他学校的题目,以训练对不同类型建筑的把握,以及对不同考点的反应力。与此同时应多收集、抄绘、运用好的案例,对于好的处理手法应理性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所用的手法应呼应出题意图,切忌生搬硬套。

本阶段复习目标建议

英语:真题做2轮,可只做阅读部分,每轮定时完成,保证精读质量。可留1~2份试卷做最后模拟用。

政治:浏览大纲。

建筑学基础:完成2轮复习,整理好供后期背诵的提纲。完成历年真题。

快题:保证每周2张的频率练习,积累适合于快题的案例手法。形成自己惯用的解题思路和设计手法。

11、12月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是复习过程中最辛苦的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所有科目的复习都集中在11月开始背诵,多多少少都会有种时间不够用的感觉。
10月后,政治的各种资料会陆陆续续上市,10、11月主要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选择题的攻克。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必要的辅导书进行联系。根据往年的经验,“肖1000题”和“风中劲草”系列是比较贴近真题的练习辅助教材。而12月则要将较多的时间来背诵政治主观题,包括“任4”、“肖4”、“20天20题”等,这些教材会在12月中旬前后发售,切中当年时政,内容与考点重合度较高,这三本教材也是政治中唯一需要集中背诵的部分。因此,12月中旬以前应将其余科目扫尾,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背诵政治主观题。
11月后可开始对英语作文的准备,包括前期对阅读精读积累的地道的表达用法都可以用在写作中。考研英语的写作并不像出国考试那样要求学生的critical thinking,通常言之成理、有一定的词汇和句式的变化即可,总体来说考前写一些自己惯用的模板、想一些万金油式的论据还是较为高效便利的。而12月市面上会出现很多英语模考卷,我曾经买过两套做,但总体感觉下来仍与真题出题思路有所偏颇,因此12月仍以预留的两套真题为主,反复做反复精读。
建筑学基础应着重背诵先前整理的提纲,巩固基础知识点和真题重复考察的知识点。同时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到后期快题的练习时间会被需要背诵的科目挤占,但仍应保持一定的联系频率,以保持对题目的敏感度。后期应多总结自己常犯的错误和易忽视的考点,同时简练自己的画图步骤,减少制图所需的时间,使自己有更多的余裕来推敲方案。

本阶段复习目标建议
英语:11月真题做第3轮,可定时完成除作文外其他部分,较难篇目可进行书面翻译。完成大小作文各10篇;12月初、月中将预留的两份试卷进行模拟考试,做完后反复精读、反复做。
政治:11月,配合“风中劲草”提纲完成选择题,对知识点查漏补缺。12月,利用市面上发售的教材进行模考。背诵“肖4”、“20天20题”等
建筑学基础:?
快题: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画图频率,建议仍不少于没整一张

-----初试建议------------------------------------我是分割线----------------------------------------------------------

最后,想借此感谢那些在考研期间给予我帮助的同学、学长以及老师们。虽然前面说了那么多“自己该怎么做”,但考研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在共同努力。来同济备考的半年时间里,我从自己所在的团队里、从同济考研的这个大环境中学到了太多东西:不仅仅是在学习交流上,也包括一种“合作共赢”的生活态度。

尤其是最后一个月,我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和团队里的同学一起在同济奋斗到最后。在这一个月中,我病了有小半个月,虽然方式变了,但我们从未终止过我们之间的联系。感谢的话不用多说,但是那种绝望的心情真的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也正是这种不曾中断的交流,使得我不至于因为最后冲刺关头还倒下而绝望,能在最后以一个还算良好的心态走上考场。补充说一下,其实考完初试的时候,感觉真的非常糟糕。这种感觉相信很多考上同济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尤其是对于最后关头还因为身体原因几乎看不进去书的我。不过,我的初试成绩也说明了,只要在复习的这几个月里找准节奏,稳扎稳打,即使考试状态不佳,也不会太影响整体的效果。所以,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大家要加油!要坚持!(ps:坚持不下去的孩子们记得来看我的这个帖子,大家只要想,这个又失恋又各种乱七八糟的不顺又在临考时生病的怂货都能考上,都能坚持下来,我为什么不行!!!!!!….嘤嘤嘤…真是用绳命在为大家证明坚持对于考上同济的重要性!)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虽然一笑置之,但中间在初试和初试结果出来之间的那一段时间真的也是非常难忘的。初试考完心灰意冷的感觉依然可以回想起来,但那个时候也已经顾不上忧桑,匆匆忙忙开始做作品集,投简历,由考研党迅速变成找工作狗…

初试成绩出来的那个晚上,在魔都的高楼群中拿着简历,被风吹成了狗,根本不敢去查分。是一起考研的研友打来电话,告诉我结果。那一瞬间的心情真的难以形容,特别想大声地喊“靠,劳资考上同济啦!”…不过大声喊的话估计会影响魔都的市容市貌...
狂喜过后,就是紧张的复试准备。其实按理说我到了初试结果出来才准备复试真的很迟了,不过幸好有已经在同济读书的本校学长指点迷津,我迅速切换到了复试备考状态。
备战复试中我的状态一直非常稳定,斗志昂扬,每次练习之后都和学长一起讨论,因而实际上到了复试之前,我和初试心态完全不同,心里超级有底。甚至不夸张的说,临近复试之前的练习,我都能找到出题人的思路,并且推测到老师们最期待的方案。
这种能推测到出题老师想法的状态非常好,这让我能非常准确的把握复试的节奏。(ps:这个阶段,复试对于我来说,已经变成了和出题老师的游戏了…神奇的逆袭…)
拿到复试题目的时候,我非常沉着自信的画完图,当时已经可以预感到自己的复试快题会名列前茅。而最终出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说,复试的时候,心态和方法都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初试结果出来之前都没有准备复试,时间相对紧张的同学,迅速找准方法,稳住心态,就一定能迅速找到诀窍,笑傲复试。
说的夸张一点,考研是一场对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考验,它不比出国、工作要难,也不比出国、工作简单,最终还是要看自身的心态。如果你能耐着性子把这篇冗长的总结读到这里,说明你已经具备考研应有的耐心和韧劲了,也希望自己赘言至此,能对大家有所益助。

有问题可以联系我,微信号:deng_junwen,祝决心考研的各位复习顺利。15年,CAUP见!



安装abbs app,获取同行最快信息。请到各大手机应用市场搜索abbs 或扫码下载:


人气 标题 作者 字数 发贴时间
884 【14同济建筑考研】那一年,我终于站在了同济! ximencc 5403 2014-04-24 22:28
6 Re:【14同济建筑考研】那一年,我终于站在了同济! fuyupi 4 2014-04-26 11:27
4 Re:【14同济建筑考研】那一年,我终于站在了同济! 尘剑 135 2014-05-10 23:30
5 Re:【14同济建筑考研】那一年,我终于站在了同济! 尘剑 63 2014-05-10 23:32

已读帖子
新的帖子
被删帖子

reply to post
Jump to the top of page

返回ABBS首页 | 设计 | 室内 | 景观 | 建材 | 设备 | 卫浴 | 展览 | 照明

招标服务 |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违法、有害信息举报:QQ 1764506 电话 028-61998486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