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建筑书评 (主持:CALON)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5-11-02 11:38:26

□ 阅读次数:25883

□ 更多评论

□ 卓越折扣图书
   建筑科学
   建筑史
   建筑艺术
   建筑基础科学
   建筑勘测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地基基础
   工程监理
   建筑施工
   建筑经济
   教材教辅
   执业考试
   城市规划
   园林景观
   市政工程
   室内设计

□ 当当折扣图书
   建筑
   建筑理论
   建筑史
   建筑师
   古建筑
   建筑艺术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地基基础
   建筑材料
   建筑设备
   建筑施工
   建筑经济
   城市规划
   市政工程
   建筑考试
   建筑教材
   工具与标准
   图形图像
   CAD辅助设计
 
张永和:《作文本》

作 者: 张永和
ISBN号: 7108022796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 次: 2005年6月 第1版
开 本: 880X1230 32开
定 价: ¥21.00元

简介
本书是建筑师张永和的文坛处女作,最近也上了多个热销图书排行榜。作者说,他试图在文学与建筑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让脱离了建筑的线索也能提供阅读愉悦。全书收录了作者20多年的随笔(散见于《建筑师》《读书》等杂志),文章内容涉及了建筑理念以及其他影视等方面内容。书中文章按时间排序,读者也可从中读一个建筑师思想变化的大概。

前言 张永和:写作文
目录
史建:作为“元文本”的《作文本》
马策:张永和的“作文本”
节选阅读



写作文
直到现在,一写东西就想起中学时写作文。当时成绩总在四分或良的左右徘徊,上不去;老师说我的主要问题是该到高潮时感情抒发不出来。其实我自己也知道,但我觉得抒情实在是件尴尬的事儿。我连看演出有时都会低下头,替演员投人的表演不好意思。最怕就是诗。高中朗诵考试抽题,先抽到文言文的《鸿门宴》,心中窃喜,以为天助我也,再抽抽到《海燕》,高分的奢望即刻化为乌有。后来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到根本无情可抒。逐渐走上了不懂浪漫、不会庆祝、反高潮的不归路。再后来学了建筑学,也是偏向理性建筑多些。

我对文学的兴趣倒未因此受到影响。读理论、哲学对我来说很困难,读小说有时还能有所领悟。特别发现了一马平川的60年代法国新小说后,还疯狂过一阵子。因为不懂法文,看了一堆英译本、中译本。杜拉斯用的法文句法很基本,我把她的电影剧本《广岛之恋》还英法对照地过了一遍,过足了平淡的瘾。于是我在感情上也很同情意识流,但又无法忍受乔伊斯、普鲁斯特的费解与枯燥。

理想主义时期过去后,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侦探小说。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很容易接受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侦探小说,阅读变成了消遣。中国建筑界读侦探小说的前辈同好有刘开济先生,克里斯蒂曾经一晚上一本;还有张钦楠先生,每晚睡前读几行,第二天如记不起昨晚读到了哪儿,这几行还要重读,因此进展缓慢,一旦坚持到底,对该书也印象全无,又可重新开始。理论上说,张先生只需要一本侦探小说来回读就够了。我的状态在刘张二位之间:是早晨在马桶上和夜晚在被窝里读,一次一页两页。阅读时间的零碎与军人于征途中在马背上吟咏或许有些相似;侦探小说也可以称为是我的“马、被”文学。正由于此,其实也没读多少。

把建筑和文学扯到一块儿,还是刚到美国念书时上的一个设计课开的头。当时任课的建筑老师请来一位作家带着学生一边写故事一边画房子。尽管课上得稀里糊涂,但后来也总会想到这回事。

回国从事建筑实践的这些年,作文,如果发生的话,就在上床看侦探小说的前一刻,起码十点以后。写的内容基本上都与建筑有关。有点儿晚上记录日间的思想活动的意思。晚上的思维方式也受白天的影响,是白天的延续:建筑,盖房,设计结构,搭接材料,建造空间;写作,排字,建立框架,组织词句,制作文本。于是有了本书书名的又一层意思。另一个更直接的影响是:随着建筑实践越来越忙,文章越写越短。这次在史建先生敦促下整理出书,发现二十年来一共没写几个字。“是不多,”史建说。然而,要不是《读书》的汪晖先生当年向我约稿,我目前已经极少的量恐怕还能打个折扣。在此还要感谢汪晖对我的鼓励。

也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收进这本书。史建给人集的文字下了一个文学的定义,即脱离了建筑的线索也能提供阅读愉悦的。我作的文能满足这一苛求的本来不多,再排除了质量太差的、用英文写的来不及翻译的等等,勉强剩下三十来篇。以前做的概念设计中,文本构成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占了很大比重。还有就是对某些建筑学问题的讨论,如空间、城市等,以前都曾发表过。收录文字中有一些很个人化的认识以及论述方法,可能对于即便是建筑专业的读者来说也难免莫名其妙,只好在此先抱歉了。书中文章按写作时间先后为序,因此还是应该能读出一个建筑师思想变化的大概。

以后是不是还会写侦探小说,现在还拿不准。也许,我与文学或文字之间相互折磨的时间已经太长了。

张永和 2005



目录
写作文
自行车(的故事)
窥视剧场——实地考察
匡溪行
四间房——单身公寓
书房——建筑师会所
泰山和克里斯托的启示——环境艺术的意义
四函(评译) 黄士钧评译
蒲公英(面店)——概念性物体
马达客栈
后窗
烟斗
概念性物体
过程思想
垂直玻璃宅
幼儿(墙)园
策划家居 附:英文原文
十二月令
园/宅
文学与建筑
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建筑
时间城市,又及超薄城市 附:英文原文
文学与空间
平常建筑
设计逻辑
建筑改变我们
小城市
向工业建筑学习 张永和+张路峰
基本建筑动词化
关于建筑教育
浮出空间 附:英文原文
物体城市 又名:欲望城市 附:英文原文
向现实学习
第三种态度
我的红楼梦,或三考



史建:作为“元文本”的《作文本》(原文发表于中华读书报)

  日前《新京报》有关于《作文本》的短评,第一句云:“又是一本建筑文化类的图书。”这就让我一惊,以我对建筑类出版物的了解,这本张永和的随笔集应该是“前无古人”的“元文本”,哪里会有“又”,心想要坏事,多半是误解了书的内涵,把它当成瘙痒类的建筑文化普及读物了,但是情况比我想象的“严重”:“作者为著
名建筑师,以专业的眼光看,以大众的喜好写,涉及建筑与文化、文学、艺术等等的关系。不过此类写作对作者的博物知识和写作技巧都要求很高,《作文本》做得还不够好。”我的天!

  我一直对张永和的文章(尤其是早期文本)有着很高的评价,由于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了解的精深、英语的思维方式和研究型的姿态,使他的文章的行文具有特殊的语感与魅力,例如,在他1985年寄给同学黄士钧的四封英文信(也即写给学生的设计任务书)中,就已经表现出对建筑空间视野下的电影和文学的浓厚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教学中强调建筑设计者应该像艺术家那样对自身经历和生活环境保持敏锐与洞察力,像小说家那样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像人类学家那样研究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及其意义,以此来体察人们的活动与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他强调建筑设计应该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和概念出发,强调设计的全过程比设计的最终结果要重要得多。

  “罗德尼住在下城。下城,市中心,是个难得见到人影的地方。如果白天尚能见到几个上班的人出没,晚上就是想撞上个鬼也不容易。”(《策划家居》)我想,这已经完全是文学语言了,但是这篇文章的立意显然既不在把玩文学意象,也不在用形象语言稀释空间思考,而是用貌似轻松的意向阐释有关空间与建造关系的艰深思考,就像他在《作文本》的序(《写作文》)中强调的:“建筑,盖房,设计结构,搭接材料,建造空间;写作,排字,建立框架,组织词句,制作文本。”可见,在他的意识里,写作是与作为动词的建筑具有同等重要性、或者是一体两面的。

  后来发表于《读书》杂志的几篇文章,如《文学与建筑》和《文学与空间》,绝对不是文学与建筑关系的简单的类比互证,而是被临时引入了相互质疑、颠覆与激发的状态。

  当张永和还在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院教书的时候,院长曾经把学校里的年轻老师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思想家式的不传统的建筑师,一类则是比较物质的、传统的建筑师,这类建筑师更关心空间和材料。多年后,当张永和接受采访时,坦承自己当时被分在后一类,他不明白为什么回国后同样的姿态却使他成为不传统的建筑师。如果注意一下《作文本》中他对梁思成一代和中国当代建筑的批评,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西方传统建筑观的立足点,即他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对立面过度重视和民族化<“个性化”<趣味化,忽视对空间和材料的探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作文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对空间、材料、都市问题的深入思考,其目的不是迁就大众的喜好,而是对中国当代建筑与超速城市化现实的深刻思考与质疑。

  有一个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明星张永和,也有一个被认为总也设计不了大房子的建筑师张永和,还有一个经常出现在展览中的艺术家张永和,但是在《作文本》中出现的,是一个写随笔的张永和,一个会画建筑侦探漫画的未来作家张永和,一个对空间、城市做出了深入思考的张永和。



马策:张永和的“作文本”(原文发表于青年参考)

  这部书不错。“作文本”,一个极简主义的名字(英文直接译作“文本”Writes)。但封套式的封面极糟,也是个极简主义的设计。我记住了它的设计者,一石文化的陆智昌。我并不是不欣赏极简主义,而是这回的极简,其实极繁(烦),一张折叠式的、可以拆下来的屎黄色薄纸做的封套(像我们小时候的包书纸),内面污七八糟印些书中的文字和书中没有的但又与书中文字相关的图画(为什么不印在书中,像插图那样?)。既然我不喜欢还留它做甚?既然可以拆下来,我真想将它付之一炬,以此表达对封面不满的愤怒。当然,如果是一本坏书,外加一个坏的封面,我的愤怒会轻得多,甚至于没有愤怒。

  作者张永和。我对他的了解,最初来自于他为席殊书店设计的具有建筑意味的书车功能架子。书封勒口介绍说,张永和是非常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曾留学美国,即将就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获国际大奖数个。是个拥名自重的人物。

  现在来谈《作文本》。这是一本谈论建筑概念、设计理念、空间、城市、环境,然而脱离了建筑线索也可以愉快阅读的随笔集,写作时间从1982年到2004年。更多的篇什为作者设计作业的自我阐释性文字,而全部的文字都是作者对与建筑相关的经验、文化的个人化思考。张永和在序文中提到他喜欢读法国新小说和侦探小说,前者的理性平坦和后者的逻辑推理,暗合了一个建筑师的理性思维。

  在谈论希区柯克电影《后窗》的文字中,作者试图用建筑设计解读电影,同时对电影进行建筑的再创作。后窗的后面,隐藏着一个窥视剧场,因而可以是一个理想的视觉空间实验室。当作者将电影叙事转换成建筑叙事,这个窥视者正是建筑师本人,他因之成了空间的谋杀者。换一种说法,他也是空间的创造者。这里谈论的是空间秩序和视觉经验如何转换的问题。

  其实建筑并不神秘,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人造环境中。据我粗浅的理解,建筑乃是以人为本的地理关系的建构,其空间等级都要符合人的活动,设计应该有益于生活方式,建筑讲叙的根本上乃是人物活动(环境如何适合人居)的故事。但求新求变,探索未知领域依然受人的好奇心所驱使。建筑也因此充满各种可能性。在一篇谈论新建筑之“新”何以可能的文字中,作者给出了极富理性的思考:否定已知真理,指鹿为马,可以对事物产生进一步认识;超越真理思维重在过程,重新假定乃是求“新”的必要条件,求新先求变,“变”有助于重新获得陌生感。至于什么是新建筑,作者没有作出解释,似乎也无须解释。但在《第三种态度》一文中,作者倒是给出了何为“非常建筑”的回答。“非常建筑”的态度,介于一味地认同市场和一味地认同学术、拒绝市场之间,坚持商业主义与建筑理念的结合,既维护建筑学价值观,又质疑资本主义的市场逻辑。

  《作文本》还广泛涉及建筑教育、策划家居、建筑与文学的关系等等问题,可以理解为一本从建筑出发又逸出建筑的人文读本,极富艺术内涵。“作文本”自是个谦词,就像本书不过是作者设计作业完成后的剩余材料,但在剩余材料中,往往隐藏着主题构造的思想路径。本书中的每篇文字还有着普通散文所不具备的文本形式意味,就像一件件建筑作品,有着独特的论述方面的考虑。这时候,形式恰好是思想的显现方式。实际上,“作文本”还有着“制作文本”的意思。在张永和看来,“建筑”和“文本”有着显而易见的共同之处:建筑——盖房,设计结构,搭接材料,建造空间;写作——排字,建立框架,组织词句,制作文本。制作文本一如构造建筑。

  当然也可以说,对张永和来说,建筑是一个文本,写作是另一个文本。
[更多评论] [更多书评]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