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都市村庄
|
关于<都市村庄>的通话记录
傅刚 费菁
老同学来电话。
怎么着,你们丫又出了本书?我说,写不好瞎写,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他说我还没说你胖你就喘上了。以前看过几篇你们写的玩意儿,但不知道能攒成一本,据说还挺厚。我说也是慢慢凑起来的,前前后后怎么也十年。他问,是说中国建筑还是外国的?我答都有,看见中国的想外国,看见外国的就想中国,不光建筑,还有城市和艺术。反正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这山望着那山高腚大把心掉了。他听了哈哈笑说,在外边上班活命还操国内建设的闲心,吃多了?我说忍不住。他说又用了不少纽约的例子吧?可我告诉你,纽约跟国内城市不一样啊。我说你甭拿我当老外,你以为就你懂国情?说纽约好的地方,我们也没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它全好,说它坏,也没一板子给拍死。哪儿的人和事都一样,好人坏人好作品坏作品的比例都差不多。
他说,去年我就看过老师给你们写的序言,说笔锋犀利观点尖锐过目难忘很值得一读,真的假的?我说,搁你是老师该怎么说?总不能说我教过的这俩学生加一块儿等于五百,谁都甭搭理他们。这叫爱护懂吗?其实先生对缺点也照说不误,最狠的是认为好几篇文字正说到热闹处突然打住,让人痒痒,说明研究不够深入。他问,你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吗?我说有,大概在外边混的时间长了,自以为不言而喻的事,但读者不一定全熟悉,以后注意吧。他提高了声音:还以后?你们哪儿来的时间,做设计还写字?我说那是因为没小孩,你换尿布接送孩子学钢琴盯着给保姆派活的事,我们没有。要按写作时间排一下顺序你就会看出来,我们在文字中写的事,也就是当时工程设计中正好碰上的,应该属于有感而发,情绪高的时候把感想记下来,对我们自己干设计分析问题很有帮助。至少明白有的项目打订任务书时就把问题想拧了,或者基础挺好但活儿太粗糙,想得不够细眼界不够宽手头功夫不到,等于白糟践钱还浪费感情。他拦住我的话头说,又跟这儿穷认真,有精力多揽些私活儿不更滋润?都一大把年纪了,要有孩子都该上大学了。我说那倒也是,明天起没准儿我就改邪归正。
老同学说,好了,回头签名送咱一本学习学习。我问他要什么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他说随便。我一转念:不对,我们是无名之辈,你得赞助一把,要不人家出版社该积压了。他说,我怎么觉得这些吃过点洋饭的是一个比一个抠门。没钱。想报销也得我老婆签字。我说,问嫂夫人好!
《建筑时报 /人与空间》专稿
lwysyc@citiz.net; jzsbs@online.sh.cn
内容:这是一部关于城市、建筑和艺术的非虚构作品,由作者近年完成的学术散文和评论49篇组成,部分首次发表,部分散见于《世界建筑》、《建筑师》、《中华读书报》、《建筑时报》、《建筑学报》和《今日先锋》等。文字涉及题材广泛,作者以日常白话将其对当代城市、建筑、艺术和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研究心得与观察感想实话实说,兼具学术性和欣赏性。
形式:图片256幅,是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以相互参照的网络式编排设计,将文字和图片交织一起,不分等级,强调流动,活泼多样。全书是完整的设计作品。
作者:傅刚和费菁毕业于清华大学,注册建筑师,在纽约工作,《世界建筑》杂志通讯编辑和撰稿人。建筑设计作品在纽约、多伦多、柏林和北京等地展出。傅刚是《曼哈顿·大都会的建筑与城市》的作者。费菁获纽约大学艺术硕士,曾在纽约举办油画个展,著有《媒体时代的建筑与艺术》。
书名:都市村庄 METROVILLAGE
著者:傅刚、费菁
出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版次:2000年6月第一版
定价:82元 |
[更多评论]
[更多书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