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对话建筑界 (主持:TINA)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更多评论

□ 卓越折扣图书
   建筑科学
   建筑史
   建筑艺术
   建筑基础科学
   建筑勘测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地基基础
   工程监理
   建筑施工
   建筑经济
   教材教辅
   执业考试
   城市规划
   园林景观
   市政工程
   室内设计

□ 当当折扣图书
   建筑
   建筑理论
   建筑史
   建筑师
   古建筑
   建筑艺术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地基基础
   建筑材料
   建筑设备
   建筑施工
   建筑经济
   城市规划
   市政工程
   建筑考试
   建筑教材
   工具与标准
   图形图像
   CAD辅助设计
 
自然,而然——专访青年建筑家、Ovalpartnership都市建筑事务所董事合伙人郝琳
董倩(Tina)
  郝琳是个空中飞人。与他的约访从五月份开始,一直到今天才得以见到。这个夏天他一直来往飞于香港、台湾、北京、日本。还大病了一场。中间断断续续的与我们遥遥对话才有了下面这篇东西。头一次见到他,是在一次学术活动上。他属于那种亲切感比较重的人,又愿意和不同的人交谈。演讲一结束,他就被围了一个满,笑眯眯的回答每个人的问题,一直到活动结束。在他看来,沟通、交流、思考是需要随时随地的。

  郝琳生于长于北京,是Oval Partnership 都市建筑事务所和Integer 绿色智能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也是乡村营建社RCDG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在清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在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与剑桥、香港和中国内地辗转十多年,主持研究的项目屡获国际殊荣,比如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国际建筑奖(RIBA International Award)、世界建筑新闻网酒店建筑年度总冠军奖(WAN Award);DFA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香港建筑师协会作品奖、Perspective Award设计大赏总冠军奖与可持续建筑奖、亚太地产建筑奖、GBA绿色建筑奖、香港回归纪念碑国际竞赛大奖等等等等。除此之外,郝琳也是2011年中央政府颁发的中国儿童慈善奖的获得者。现任中国《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杂志的副主编与《世界建筑》杂志的专题主编,香港中文大学的荣誉导师。

  近年来,郝琳主持设计和研究的建筑项目,主要是在思考都市与乡村的环境与社会转变,基本建筑要素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比如材料,旨在以创意环保的思维和设计带动中国社会创新、创意产业发展、生活方式变革、生态和健康环境提升。

|ABBS访谈实录|

【ABBS】你在您写的“绿见十书”里提到过可持续榜样的例子——“在村子里,人们总是盯着大户人家而希望也有那样的生活和住屋。”在你看来,绿色生态的高端住房设计中什么问题是关键?

郝琳:
  引领性的高端住屋反映一种独特先进的生活样式和氛围营造,并拥有诗意的栖居感 (或许是Kahn所谓孤寂的样子),绝非华丽和大宅而已。高端的住屋往往占有稀缺的资源,比如城市中的好地段,或是某处绝佳的风景。所以如何珍惜、善用并提升这样的资源,融合都市与风景,引导设计的可能和想象,才是高端住屋的起点。

【ABBS】我们在规划各个层面如何体现,在实际进行过程中是否会受到容积率和建筑指标的限制,开发商是否会因为生态投入成本大于收益而拒绝,如何与开发商协调和沟通?有没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或者盈利模式来解决收益问题,从而从根本提高各环节推进的积极性。

郝琳:
  在设计策略上,我的根本出发点是主张采用纯朴的被动式设计技艺,也就是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形态、朝向、物料等基本因素,整合并提升环境。这是一个久经验证的、可以最终得到适宜造价和更好的长久居住质量和体验的基础。 隐舍的实践表明,住屋可以逐渐走出背离因地制宜的误区 - 从类似恒温恒湿这样的高保温、高舒适度的僵化技术模式, 发展到更为注重社区整体环境的被动设计优先的住房,再到强化社区绿色基础设施、创意生活方式管理的低碳住房,这些轨迹更加注重低碳社区的居住和社区内涵。

  在建筑上,没有什么措施比因地制宜的被动设计更为牢靠有效,更节省不必要的技术和设备造价。考虑阳光、通风、遮阳、绿化以及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有利于开源节流,并实现长远的利益。当下,含能设计(embodied energy) 和运营能耗(operational energy)的概念已经转变了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 另外,被动式的设计特别需要思考建筑“分层” 的概念 (附属环境、结构、围护、设备、隔断、面层和填充构件)、以及允许每一 “层” 的发展其环保功用,并符合建筑的生命周期和成本概念。













隐舍 Innhouse

【ABBS】 以您生态规划的经验,有没有总结过,如何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中找到更好的贯彻落实方法,可以分享一下吗?

郝琳:
  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未来收益的价值和方法并不单纯地存在于自然或是建筑物的表象本身。更重要的是,可持续与否,存在于环境与居住者互动效果。所以, 如果我们仍然把设计视为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围绕新的自然观和因此可能产生的生活方式和产业变革而展开讨论。

  虽然可持续发展最终牵涉到根本的政治决策和道德转化,而累积起来的效应却是从无数的关于自然观念的微妙变化开始的。可持续建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认识到未来社会经济模式可能发生的不同变化,理解自然在变革中的角色,以及成熟的自由美学和科学技术对于自然认知和经验的互动, 进而通过非线性的方式来组织建筑的不同角色,来解答环境、社会发展和生活价值的本质问题。

【ABBS】生态优势和竞争优势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郝琳:
  在规划、建筑和地产界,生态的优势正在转变为竞争的优势。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整合资本运作,可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和长效的价值。在建筑上,没有什么措施比因地制宜的被动设计更为牢靠有效并节省不必要的技术和设备造价。考虑阳光、通风、遮阳、绿化以及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有利于开源节流, 实现长远的利益。通过乐活与环保创意产业的互动推动美好生活质素的现象,也在全球渐成趋势。这样的产业,我叫做“生活绿产业”。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生活绿产业”的发展是解决问题的答案之一。可持续发展的低能低碳社区、建筑设计和产业创新是将创意产业与社会和环境转型、经济发展提高都市核心竞争力联结起来的重要一环。

【ABBS】除从建材、营造技术甚至生活方式等方面考虑低碳,是否还有更多亮点支撑生态可持续这样一个规划特征。在您所进行这些生态规划项目中,研究角度各有什么不同?

郝琳:
  多数的时候,我的基本态度有些重农的味道。我希望以乡野和田园规划的视点取代既定的城市规划原则。 如何以自身较小范围的散落的自然环境为原点,以类似农牧渔林的思考方式汇集生活设施、营造社区、保育本地风土水文,进而联络成更大规模的绿色网络。这样关注微观场域,进而拓展成网络的方法不同于常规都市计划的方法。在这样的方向下, 类似生态村落模式的社区形态,郊野公园模式的景观生态复建,乡村般的节水、节能、减废和环保的营造应用而生。

  整齐划一的新市镇建设和缺乏空间多样性的速食面架构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想象 - 未来世代的都市中无数微观的个体编织成生态的网络,大量种植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如野生花草、树丛、水花园、生物沼池、 甚至是种植当地水果和蔬菜,沿街种植树木和植被,提供多种类型和尺度的户外空间,共享的中央公园、空中走廊,半私密的绿色屋顶和庭院,以及相关联的假日市场、街区活动、商业创意,这不是一幅繁荣而环保的都市景观吗? 花园城市和田园城市转变为城市花园和城市田园,这样逐步建立起来的社区使人感受自然,并重新创造自然景观散发的感觉和生活样式。

【ABBS】古语称“万年水中松,千年梁下竹”。 说明在竹材作为建材的应用当中早有悠久的传统。而我们现在叫竹材是新型材料,为什么?现代的技术攻克了竹材的哪些问题?竹材料在构造和使用上有哪些特点?竹材料在现代建筑中运用情况如何,竹材如何表现现代建筑形式。您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把竹建作为您的研究课题。新的可持续性材料的应用与建造方法使用情况如何?现在有无完整详细关于竹制房屋建筑标准与规范。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郝琳:
  竹子,是上天赐予,而我们却浪费了的题材。对于中国的设计和建造业来说,竹大概代表着一个更为完整的环保概念吧。竹包含了东方因素、因地制宜、本土制造、不尽不竭、创意艺术、产业整合、生态环保、绿色人居等一系列深层的价值取向。我们之所以怀着浓厚的兴趣研究、设计和建设的四川毕马威社区中心、昆明竹屋、浙江安吉的竹创中心等一系列竹建筑,主要就是要探寻这样的问题 – 隐藏在竹子内部的潜力到底可以多大限度地促进城乡建设的永续发展?如何借此提升本土的创意环保产业呢?在都市与乡村,以各项性能都甚为卓越的复合竹为素材,建设美感、纯朴、健康、安全、环保,并且是可以自我动手创建的竹屋,这样的以永续创意为核心的探索可以形成更为意喻深刻的营造吗?















昆明竹屋


【ABBS】“隐舍”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郊一个草木茂盛的山地上,在此可遍览绿色的山谷风光和整个城市景观。你是如何处理建筑、环境与人的关系。

郝琳:
  隐舍设计的核心思考是,较为抽象的现代建筑,如何回归自然。我是要做一个与自然拥抱的建筑,内外无边界,自然的手可以伸进来,没有围栏、大门和所谓的大堂。开放的建筑群纳入周边广袤的林地和步道,依托起伏的山势,并几乎保留了所有的场地树木。我的角度是,虽然是个旅舍,但希望不论在什么样的气候下,访客都更为乐意地步出房间,走入自然,并以各种方式享受自然空间。隐舍的关键是高高低低的院落。步道穿越院落,院落穿越建筑,起承转合,好比是院套院。庭院半开放,合而不围,也可以瞥到另外一个院儿。院子是我脑中真正的客房。最终的房子像一组微型群体,彼此围聚着。设计尝试若干的形体和组合,将建筑群体的摆布看似是不经意地分散在场所中的样子,希望获取最佳的空间张力、层次感、视线、阳光、空气和自然景观的匹配,好像“自然村落”。你看,有时建筑的分拆、分离, 从而营造“内在的自然”这个概念。

【ABBS】实验设计群体体现了对设计新的思考和实践,包括营造方法和材料,能否谈一下您对实验设计群体的认识和关注? 您算吗?您在具体实践中有哪些具体的作为实验性研究。

郝琳:
  如果实验性的定义是对既定的、杂乱无章的设计和营造方法的批判性思维和挑战,那么我宁可是个实验派。我主导的项目要么在都市中,往往极大;要么在乡村中,往往极小。所以,这令我可以同时观察城市尺度和范畴的都市计划和乡村的微建筑营建。但两者的共同出发点,都是对社会创新的思考和实践。

郝琳:
  在都市设计中,对于拆解、分离建筑,并由此而赋予公共性和开放性这一点上,我有十分的兴趣。在过去五年中的成都太古里设计中就已经反复尝试,因此呈现了比之建筑更为重要的建筑群系之间的环境– 那些非内非外的空间。比之在一个盒子的框架里策划空间而面对界限,群落的建筑更具有开放性,可以更为自由地规划公共空间,包容社会生活、公共艺术、社区、环境、地方这样的概念,也因此更具都市化并积聚公众意识。这样,部分的地主私属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反过来这样的转化也促进了私属空间的妥善营商。

郝琳:
  对于乡村的营建,我的关注在于如何通过公众的渠道和平台培育乡村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比如,四川磁峰的毕马威安康家园, 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浙江安吉的竹创中心、黄土高原的“乡浴。相遇”工作,都是结合社工、福利、创意、教育、环保营建等大众机制,开拓社区营造和孕育公民社群。

  在这样的两个端头工作久了,就常常感到城乡对立的局限,也就愈加思考如何以共通的自然这件事缝合城乡的对立,比如乡村的发展可以弥补城市生活和教育的不足,都市的新思维也可以激发、影响乡村, 而带来更多的想像和可能性。


【ABBS】在你上次演讲中分享的毕马威安康家园社区活动中心项目中,您除了对乡村建筑进行实践,还把它作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长跨度的改组竹结构,能否简单谈谈建造过程中的难点和有趣的地方?另外,怎样在有限的资金预算内完成高水平的建筑?


郝琳:
  汶川大地震后的2008年底,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CCTF)的徐晓光主任和资深顾问Ben Bape在四川成都同我接触,希望以环保建造的角度参与四川震后重建。因为毕马威中国的慈善捐助,所以我又在香港与KPMG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徐丹女士会面。KPMG对以可持续乡村建设为视点,规划设计震后社区中心的概念兴趣浓厚,并十分支持。这样的永续乡建课题,在我最初提案的时候,确实对业主毕马威和儿基会颇具挑战。虽然两家都是享誉全球的国际大型机构,但在历往慈善事业中却没有可持续乡村营造的经验。我想,在这样的困难下建设乡村社区建筑,如果不能培育和搭建多方支持和公共参与的平台,恐怕会困难重重吧。

  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是意义深刻的挑战。

  在灾难深重的中国农村,在这样的慈善平台上,以完全无偿的方式,将国际团队的视点融合在中国一个普通村庄内的小房子上,本身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以上位者的姿态和方法设计和建造。毕马威中心归根到底是一个“乡民之家”, 镇子里的客厅, 慰藉、安乐、共建。所以,我无意建设一个类似草根性的建筑, 而应对于乡村复建更具启发。在中国乡村政经变革、励精图治的时代,这个充满深思的课业带来了新建筑的希望。

  说到困难,我想外来的资金和人员支持的慈善资助计划,如若在当地产生更为深远的效益,我认为必需籍由项目建设和参与的过程在当地培育在地的爱心和本土支援, 特别是当地政府和官员的大力支持和同理心(Empathy)。在项目2010年中建成后的这三年,中心的运营日渐成熟,但主要还是多亏了一众民间爱心人士和社工持之以恒的支持。项目的维护和管理资源却依然仰仗于毕马威中国的企业慷慨善款。政府官方的后续支持和协助运营仍然是大多慈善项目的问题。

  项目的设计建设中有很多有趣的事儿。我们在建筑规划设计期间,在杂草丛生的场地里整理出了一处土地庙。严格地讲,是散落乡野的巨石。没人说得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石缝深处有佛像,当地人叫“抱鸡石”。我们因此在方位上调整了整个规划。现在,神石已经成为中央庭院的焦点,上香的人也络绎不绝。我想,也许这是历史的机缘巧合吧,土地再佑护着这方水土呢!
























四川毕马威社区中心 KPMG


【ABBS】在哥斯达黎加的7.6级地震中,位于震中的30座竹房屋保存完好,而周边许多混凝土房 屋和旅馆难逃一劫,全部倒塌。有人说,“竹子的耐久性相对还是比较差,作为永久材料时比较不适用,因此容易在临时性的构筑见到”,这样看来,竹已经非常 适合作为川西地区的灾后重建材料,四川作为地震多发区,却拥有丰富的竹资源,您和您的团队有没有参与具体的实践中?或者是否已经有成熟的研究成果可以快速 复制投入,比如类似竹制板房的推广援建计划?

郝琳:
  在中国南方,竹材可能是对生态环境最有利的建筑材料。 三四年即可生长成材, 并在生命周期里吸收二氧化碳。 材料的最终强度取决于竹子的品种和原料加工方式与工艺。因此,测试不同种类的竹材和不同的加工工艺十分必要。其研究成果将推动竹制结构材料规范的制订。为了编制竹建筑的设计规范,主要策略是从参考现行的胶合木材应用规范开始,然后将它调整到适合竹子的独特属性。从技术上讲,目前国内研发的以竹纤维碎片为材料粘合压缩的重组竹材在结构和各类自然条件下的各类指标远选于木材,技术成熟,其高强度使之足以应用在恶劣条件下的风力发电叶片上。虽然在建筑上的应用已经方兴未艾,但是如若大量推广竹建筑,尚需国家规范的落定和样板测试,也需要环保创意产业的整合,以及通过工业化的批量生产而降低实际应用中的造价。现在,“胶合木结构”等技术规范,已经逐步合理化了竹建筑。无论如何,这样的工作大概是原研哉所谓的“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方法吧 - 虽然我们的实践是小小的住宅和社区中心,但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在中国城乡改造的地景中,开发经济、环保、健康安全,并且是具有丰富生活质感与美感的环境。


【ABBS】作为建筑师,你最初和最终的梦想和追求是什么?

郝琳:
  我在北京五中念高中的时候,就因为对建筑好奇而参加了北京市青少年建筑爱好者协会,那是25年前的事儿了。那时我记得自己一直特别喜欢长安街上的民族文化宫,有很多细节和色彩,天天看也不腻。突然有一天,清华的一位教授给我们这些中学生做了个讲座。黑暗中,一张幻灯片打了出来,白墙上全是洞,顶着个蘑菇似的深色屋顶,就这么在蓝天白云下的山坡上矗立着。猛地一下,触电似的。后来才知道这是柯老的朗香教堂。这个形象,一直很深刻。 我记得那时有震撼的触动感,因为阅历太浅,也说不上道理,但就是认为这个建物比民族文化宫要令人向往。现在开始慢慢领悟到,所谓触动和感动,就是关于世界观的震动。所以,我25年前的梦想,就是可以在设计上接近这样的建筑,让人触动的建筑。过了这么多年,一路看到了更多触动心弦的建筑,但与朗香邂逅时的梦想和追求,并没有怎么改变。

【ABBS】未来材料运用和空间发展趋势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

郝琳:
  当代设计最显著的发展趋势,就是面向环保生态的永续都市与建筑。未来的材料,与永续的主题连接在一起。比如像竹子、稻草、椰子壳这样平凡的材料,来自于日常或乡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缺乏附加值和深加工地创新应用。但是,我想,关于物料的未来性这件事,可以存在更多地想象和创新。

  材料,可以更为清晰地将自然、个人和社会联络在一起。以永续创意作为建筑的认知是一篇大作业,这样的设计和社会生活互为表里,促进产业拓展、社会共融、工艺传承和资源善用。比如竹结构的建筑,以平凡的材料出发,但却在根本上重新整理资源深加工的问题和产业整合的思路。在这样的思考下,我的绿色创意的理论是将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位一体的抽象考量转化为三个关联 - 空间策略与环境计划的结合;生活方式与产业创新的结合;社会包容和个体发展的结合。

  永续设计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正是发掘自然中的睿智,以“大设计”的思维去拓展连接生活和产业的桥梁。这样的建筑,与自然共舞,更可以带动社会生活的新篇章。

【ABBS】一个好的城市应该是怎样的?你的城市是怎样的?你最喜欢哪里?

郝琳:
  对城市的喜好,因人而异。对于不好的城市,大家倒是多有共识。好的城市首先应当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的生存保障条件,比如道路和完善的交通网络、上下水、卫生、低污染、能源供给、绿化、防灾害、安全、健康食物供给等, 而绝不应当总是出现暴雨洪泽、大规模停电、长期污染、交通长期堵塞或瘫痪、有毒食品泛滥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好城市的价值绝不单纯地存在于基础设施这样的硬件上,或是都市建筑光鲜亮丽、造型奇特这个更为无关的层次上。

  好的城市首先是文明、民主和大众的都市。很难想象市民不能为自己城市的发展而发声并参与其中。在好的城市中,人民安居乐业、劳有所得、自尊自豪;社会尊老携幼、谦恭礼让、通晓礼仪廉耻;文化多样繁荣、历史遗产得以善护、资源得以保育;公共生活和社会空间加以鼓舞、多样性加以维持、在地的生活方式得以传承。 实际上,这是自然保育、人口、就业、教育、交通、产业、环保、文化资产、食物供给、社会福利等各方面的政策与措施的长远计划。





成都太古里 Taikoo Li Chengdu


  仅仅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看,好的城市已有经典的理论建树。在这样的论述视野中,虽然各有重心,但都值得重提,包括Jane Jacobs多元性的都市和街区建构,William Whyte的小都市空间的社会生活,Ebenezer Howard的花园城市, Kevin Lynch指出的城市意象认知空间的清晰结构,以及McHarg的生态景观思维。对于今天的都市再造与社区营造的观察和质询,恐怕迫切需要回应的问题更是这些论著未有面对的有关规模的问题。二十一世纪亚洲的大规模人口变迁和空前的城市化进程已经瘫痪了既有的都市策略。这一股新的改变城市的力量,改变了千年来城市的建构演变。当前和未来的都市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认识到未来社会经济与人口模式可能发生的不同变化,理解自然环境在变迁中的角色,来突破制式化的规划模式,解答环境、社会发展和生活价值的本质问题。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应更具前瞻意义,应是内置于设计中的有关未来存在的深层问题。 这样的存在是要以自然为核心,建立起环境想像、社会生活、文化自尊之间更为深层的新秩序。

  我的游历有限,自觉好的城市一隅,包括北京的后海、东京的中黑目、台北的青田,香港的老湾仔、伦敦的高云花园、纽约的Greenwich Village, 都是新旧相得益彰。这些一隅,饱含着品质都市的信念,聚集着创意的力量,老之弥坚。他们的魅力特点,在舒国治老师的“理想的下午”一文中抽象的很透彻。

郝琳
2013 08 22
香港绿杨书屋

郝琳 授权提供项目图片
[更多评论] [更多对话]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