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纯粹建筑论坛 精华区

建筑的残破美

 

calon:城市片段——上海的墙

上海的墙,很典型的一种就是那种斑斑驳驳、坑坑洼洼的。灰的或带些暗土黄的底子,树皮一样起的褶皱。手触上去,糙糙的,有些扎手的疼。感觉它是熟的,是那种有亲和力的东西。曾经很流行过一种花瓶,满是裂纹而又绝对不会裂的那种,也许想要的,就是细碎得到了临界的感觉。斑驳的墙也是一种细碎,只是凝重了许多,厚实了许多,凹凸不平的表面是
一种奇怪的荆棘,刺出的尖端正与心中的缺口吻合。

红砖头的墙也是一种,一块块因年代关系而呈暗红色的砖,整整齐齐地这么垒上去,偶尔剥落的红砖末子懒懒地撒落下来,落在手心里,微痒。这种墙,像旧的童话,记忆仿佛仍被好好地封存在墙的那边,雷打不动的。

有一回,因有事要办经过一钟爱的街区。当时确实是楞在那里了,新拓宽的马路、新修的人行道,沿街的斑驳的墙面被刷得雪白,红砖头们都被可爱地描上了白边,很像积木。往里看去,那边还是旧模样。那时感觉时光的机械齿轮似乎突然被什么卡住了,既没有停在现在也没有停在过去。

也许是这样,运动的上海是新旧共存的城市,同时有着对往日的眷恋和对现今的正视。天色暗了,等亮起,站在宽广的马路上,似乎感到这城市有力的搏动。


了之:的确。破败残缺是另一种美,如黄昏夕阳


吾聊:这便历史沉积的后果,我们欣赏的几乎是历史的美。

tears:倘若每个人都能如此敏感,何愁没有我们的“城市”。

nightdream:建筑的残破美

金碧辉煌,画栋雕梁的建筑固然让人心旷神怡,击节赞赏,而古老的玉门关,楼兰遗址,AncientAppian Road,古罗马的斗兽场这些残破的建筑更有一层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惊乌乱飞的时候。
中国就有无数形容这种残破建筑下的不一般的意境的诗:
如:独倚危楼风细细...
破亭一杯酒,苍空万点心。
还有:细雨佩壶寻废寺,夕阳下马吊荒陵。
小龙女就曾在那荒草飘摇下的古墓里走出来,
呵,越发称的白衣胜雪,光彩照人。
这种情况下,是历史这个伟大而又无情的建筑师,赋予了这些建筑动人心魄的美。人本身是不能强求的。比如西方某些先锋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如盖力的“施纳贝屋”,墨司的倾斜的墙壁和屋顶,
还有斯伟则在荒漠中设计的“约华国家纪念馆”都是刻意追求的支离破碎,凄切荒凉,一些不美!
大一军训的时候,抽空去了一趟长城,从驻地r走着去的。沿途看见几段几成荒垣没有修葺的古长城,苍劲荒凉,耳朵里忽然传出那万马奔腾,奋力斯杀的声音。直至到了人工修缮的齐齐整整的正点长城,反倒没什么感觉了。
我最爱一个人去圆明园。在那里,多么狷介的心情都会平静,多么狂傲的心绪都会沉淀。 时值夜幕四合,细风吹拂,游人稀少,一弯清亮的明月从东方颤颤的升起,越发称的那几根白色的石柱巍峨壮观,无限凄美。
在这个时候,我想不起春风得意的韦小宝,却会想起萧瑟洋场下的胡雪岩,更会想起断臂的杨过,
苦等16年的小龙女,还有为情所困,一匹青驴,寻觅一生的郭襄...
我不知,杨过还会记着郭襄么?
更不知,150年后,这石柱也许还立着,只是,站在它底下的是谁?

见龙在田:很好的文章,就是太凄凉;-)


nightdream:i...i can't say anything now...


streeter://faint. i remembered that i had read this article weeks ago. But the funny thing is: the RE is same!

apex :一个杨过倒下去,千万个杨过站起来。

妹妹,你是何方人氏?我给你修个石头别墅如何?水晶别墅从技术上和实力上是很难实现的.dearbear你是善于玻璃的,你认为呢? - 2000年1月30日 12:17:50
我是中国人。 - nightdream 2000年1月31日 08:45:08

nightdream :建筑梦

曾有一个未来的建筑师向一个女孩许诺,将来要给她设计一座透明的水晶别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是玻璃,水晶,琉璃...连楼梯都要弄成是透明的。女孩说,庭院里要种植云杉,银杏,雪松,白色的丁香和玫瑰。还要在喷水池中,用五色的雨花石拼出他的名字。
为了这个誓言,所有和建筑相关的事物都在这个女孩眼前变的光辉灿烂。
岁月总会流逝的,那个水晶别墅渐渐在憧憬中变成残破的梦。因为小龙女的重现,建筑师变成了杨过...

Back

如有问题请在论坛发表或者发信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