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纯粹建筑论坛 精华区

广州街头

风羽:斗胆讲讲广州地铁指挥中心。

莫伯治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前辈大师,但是对他的新作——广州地铁工程指挥部设计,我个人就有些不同看法。问题主要集中在建筑功能与建筑性格的矛盾上。地铁公司办公楼的性质是政府直属的一个行政办公机构,理应在建筑的造型上展现出政府机构的稳重、大方和信任感。但莫大师却意外地运用了类似国外解构主义的手法。建筑使用了裂解、反转、拼接和扭曲的构件,制造出一种直率、狂热和不和谐的情绪,作品中蕴藏着激情的冲动和猛烈的碰撞。使人们无法再从经典美学的原则,诸如秩序、结构、完整等方面,来解读这些语法。这些语法如果用来表现一些有艺术内涵的建筑功能,并无不可。但是用在一个有政府性质的行政办公楼身上,似乎就有欠妥当了。
多年以来,莫大师在建筑创作领域一直在执著地追求,探寻新的建筑表现形式。从早期的矿泉别墅,到近期的岭南画派纪念馆、红线女歌剧院,无不展示着一个探索者奋斗的足迹,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建筑创作思想和建筑设计手法。这些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十分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
莫大师的误区是不是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个教训: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对该建筑功能和应有的性格做出细致慎重的论证?在建筑手法创新的过程中,是否应该想一想这种手法用在这个建筑中合适吗?建筑是一项百年大计,设计师笔下的每一根草率的线条,都意味着巨大的社会财富的浪费。因此,建筑师必须要对自己画的每一根线负责,对业主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

 daisy都什么年代了。

还有人提什么" 地铁公司办公楼的性质是政府直属的一个行政办公机构,理应在建筑的造型上展现出政府机构的稳重、大方和信任感", 功能和性格有多大的关系?社会财富的浪费不是建筑师的线条造成的. 嘿嘿。

独钓寒江雪哪个老师交出来的学生,真是误人子弟。

什么样的社会体制什么样的政府部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办公建筑。莫先生敢于挑战,当热烈鼓掌五分钟。

tears:谁告诉你行政楼就要老老实实?

擦干眼泪:Agree

同意,同意,不要因为有行政二字,就要加上老实的建筑风格。
大千世界,美妙就美妙在大千二字。
所以,厕所不一定修成一看就是厕所的样子。
依此类推 ....
但有的地方的地铁修的很象厕所,匪夷所思...

风羽关于“某某建筑象个妓女一样站在街边”的比喻。

位于广州市东风东路的东峻广场是一座底层商场的高级写字楼,花枝招展地鹤立于街边,老远就能注意到它。该建筑的平面是半径很小的“S”形,大面积的绿色玻璃幕墙配上时下广州十分流行的“虾肉红”,顶部运用了尺度极大的拱窗,三层的裙房都是大面积的石材饰面,更是把几条弧线突出的淋漓尽致。在得知它是一座写字楼之前,对于这个浓妆艳抹而且风情万种的建筑物,我一直在猜测它的功能是什么娱乐公司的大楼之类。
建筑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包含对人的一种精神力量。诚然,商业性建筑需要标新立异来吸引人的注意,但必须有一个分寸,不能一味地扭捏作态、哗众取宠。一个商业用途的出租写字楼是不是更应该表现一些稳重和斯文呢?同样是出租写字楼,位于天河北路的大都会广场就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做法。用极纯洁的体型和简练的凹槽,表现出一种稳重、挺拔、向上而又颇具内涵的“儒商”气质。
不久前,一个朋友对我抱怨说,尽管他去了东峻广场好几次,但每次都还要在楼里办公的客户下楼来带领他,那到处是弧线的迷宫一样的建筑布局让他始终模不着东南西北。友人的描述使我对这个建筑的认识又增加了。设计者不仅没有很好地把握写字楼建筑的应有的性格,在功能与形式方面也犯了很大的错误。为了形式而形式,忽视或牺牲其功能的考虑,这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倾向。其实在我国建筑的创作中一致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将建筑的“美学因素”同“功能因素”明确分开,将两者当作当作并置的因素、甚至是对立的因素。这种观念必然导致对形式的表面化理解,割裂形式与功能的内在联系,并最终使我们的美学理论和思想陷入种种矛盾与悸论之中。

 

daisy评论的有点道理, 不过比喻....., 多伤感情啊。

风羽:关于五星级厕所的感想。

早就听说在广州市天河路有一座“五星级”公共厕所,凭着我一个建筑专业人士的职业的敏感,在天河路上多次往返,始终没能发现它的所在。后来,在一位师弟的指点下,才终于“有幸”得以造访。
如果不留意门前的招牌,路人无论如何也不敢轻易踏进这座建筑。如果放在郊区,再配上点绿化,这就是一座十分惹眼的欧洲小别墅:有着红色的西班牙瓦坡屋顶的三层小楼,米黄色的墙面,活泼的体型和优美的线脚——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家不就是这样吗?公厕的设计者似乎特意和人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在这里,我不想评价它的欧式风格是否地道。就建筑形式与功能赋予建筑的应有的性格而言,这种故意的漠视或叛逆的设计态度,我认为是不可取得。首先。它违背了一个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就是功能形式原则。一栋建筑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其功能特征的表现,只要实事求是地按照功能要求来赋予它形式,这种形式本身就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其功能特征,从而使该建筑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建筑。从建筑心理学角度来评价,这个建筑设计也是失败的。人的行为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行为。强行把人们对理想家园的感受和公共厕所联系起来,是对人的过往经验的粗暴践踏,对使用者来讲,这个公共厕所是一次痛苦的经历。我们常常说“真善美”,真既是美,一个漂亮但虚假的外壳,决不能称为美的。
从信息交流的角度来看,建筑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和重要载体,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建筑的形象背后蕴含着人类的感情和观念。比如“家”的表征符号就是前文所说的“独立的坡屋顶的小楼”——在许多人的心理都有这样一个梦:白雪皑皑的田野里,坐落着一个升起袅袅炊烟的小房子,窗户里透出温馨的灯光……这就是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建筑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远远超过建筑师们的预料,而建筑符号和它所负载的意义是建筑艺术价值存在的决定因素。黑格尔把建筑艺术作为人类艺术的第一个门类,是介于自然与纯粹心灵创造物之间的。建筑的使用者通过对符号的解读不仅体验了那形式后面蕴含的情感,也体验了建筑艺术的精髓。

daisy也谈公共厕所。

来到日本啥都新鲜, 没事的时候, 最爱上街溜达, 搞建筑的嘛, 职业病. 可没想到, 街上的房子总让我想起家乡的公共厕所. 日本的尺度小, 日本人抠门是出了名的, 可也不能都是"公共厕所式"啊. 忽然有一天想明白了, 不是人家的房子象我们的厕所, 是我们的厕所......そうですか!!

紫嫣**环境说同意;功能决定形式说不敢苟同/所谓‘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不过是一种思维定势/生活习惯罢了。

你说的五星级我没见过不敢妄评;不过老早一期香港建筑年鉴里那WC应归属你说那类;可我就觉挺好/至少告诉我们——原来可以这样思考问题。

至于‘真个是神州 处处在搞笑/政府如何。。’
我倒觉得 中国的建筑无论向哪种方向发展都比停滞不前要好。
只要别神州处处大屋顶就好。:)
BTW,没为它平反的意思/它的形式虽不可取却

dearbear中国建筑会向前发展的。

但我们最缺乏的不是技术, 而是民主和公正, 只有在这种环境下 才有健康的建筑, 我讲的民主不是 让你听命于普通人, 而是 正确的言论能让 普通人都能听 得见,从而使我们的社 会在此基础上做决断-

独钓寒江雪我原来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慢慢却发现不能概全,比如民主与公正是由谁来划分谁来定意,话语的权力掌握在谁手中?

dearbear真个是神州 处处在搞笑,但最大 的笑话制作者还是 我们的那个goverment

puhutukawa我说给业外人士听,先是笑,随后说,也许这样公厕才能不引人注目,不破坏环境。

 

 

Back

如有问题请在论坛发表或者发信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