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发布于 2001-08-13 15:30:56
|
|
|
跨越藩篱 混而不乱 “十字路口——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方案展”侧记
孙田
|
成都出手大方
从上海的世界规划院校大会赶到成都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论坛,规划视角的报告对我已不再新鲜。但是,成都自有它的特色。在论坛中,中央美术学院王克庆教授在他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各地在城雕方面的经验。而《建筑师》杂志主编王明贤先生则认为1999年的实验性建筑展、今年4月的梁思成纪念展以及本次环境艺术方案展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3个连续的节点。
成都是个艺术家云集的城市,崇尚风雅的传统和细腻内省的情趣,使茶馆里的闲情逸志与美术馆的展览竞争联系在了一起。成都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八十年代规定每年拨出20万元人民币作为城市雕塑实施专款,九十年代规定每年在市城市维护建设年度计划中安排50万资金用于新建公共场所雕塑,10万用于已建成公共场所雕塑的维护管理。成都的府南河整治建设工程在国内外闻名,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奖励,去年成都又率先召集建委官员、规划师、建筑师、园林专家、理论学者和艺术家共同成立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协会。这次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高水平的公共环境艺术论坛,由一个城市发起讨论这个话题,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它说明西部不仅仅要求经济发展、经济地位的提升,还要求从文化上发展,论坛召开正可视做作提升成都在西部的地位的重要举措。
展览各自为政
建筑师刘家琨做的展示设计是整个方案展中最抢眼的,著名艺评人栗宪庭坚持:“这就是装置”,并为之取名:“无法选择的十字路”。设计以27米高的中庭为中心,以室外广场为起点,用建筑脚手架搭建起一组十字形立交的交通走廊,并将一台8吨汽车塔吊置于中心,传达出“建设中的城市”的视觉形象。开幕当天,塔吊挑起了贺喜布幅,八吨拔二两,是否也暗示了:城市建设要花大力气?这个设计撑起了成都现代艺术馆约10000米的展厅,其强烈的形态使庞大的展场具备了明确有序的结构,为灵活布展、穿插对话创造了条件。
展场另一吸引我的地方汇集了立交的一端、艺术家汪建伟的水稻田和舞台设计家曾力的大幅图片。汪建伟的作品题为《标准户型:一分水稻+两室一厅》。24墙围合的66.66平方米的面积,恰是中国城市中典型两室一厅的平面,可其中摆放的不是家居场景,确是活生生的水稻:一分水稻田就这么从川西平原装进了城市生活的瓶子。汪曾在川西平原上种过两年稻,而一分田的面积(66。66平方米)差不多就是他今天北京公寓的面积。绿油油的水稻在闭幕的时候呈现一派枯黄,近乎残酷。个人生活经历与大规模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使用转化的大课题相叠印,或许正是这件作品的趣味所在。稻田之后的十幅大照片题为《北京公寓》,以4米上下的单幅尺寸展现了标准化住宅设计在日常生活打磨下呈现的生动状态,写实又抒情,与展场尺度也有很好的呼应。刘在布展过程中,有心截掉了立交端头的数跨为稻田让路,而稻田与图片也为人们在端头楼梯平台的停留提供了很好的对景。刘自己最喜欢的视角是从同侧的红丹脚手架中看,“展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不同作品的相互对话,这样看,不同密度交织,对话的意思就出来了。”
展览入口竖着大幅图片:“支矶石街59号——成都市区现存的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四合院建筑”(作者王晶),地上是王劲松的一组“百拆图”。支矶石街59号所在地是成都画院,此四合院原有被拆之险,此番参展促成了政府对四合院的保护,也算是展览带来的积极事件吧。表达作者对城市遗产、建筑遗产忧虑的作品还有不少,展望的“清洗废墟计划——成都版”、余极的“向这些陌生又悄然消失的词汇致敬”等或可归为此类。朱成、谭作人的《眺望成都之二——结》也很有看头:一个铁制的成都地图立于半空,背后的墙上贴满了有评点的规划文件,网友评论为:“装置艺术在这里直面城市规划。”
展览中也有多家成都规划院、设计院的作品,集中陈列的区域俨然“城市规划展示厅”,从成都市核心区概念规划到刚上了成都报纸头条的春熙路商业步行规划,不一而足,参观展览的不少成都市民可能正是冲着它们来的。
在展览露面的建筑师作品也值得圈点。孟建民展示了他的山地教堂模型——“诺亚方舟:宗教建筑与山地环境的结合》。李向北、杨文焱也分别拿出了概念设计图纸:《关于建筑、都市及人群的对话》和《深圳清华信息港城市》。余加用两条叠合的图象表达了她的城市建设观:“非此即彼”,我的理解是:新城老城不要混为一谈,保护和新建要拉开距离。韩涛的《多异性城市研究——中等尺度系列》介绍了他的一套建筑、城市生成语汇,王家浩的《中等文物——我们是如何现代化的》探讨了保护价值不完全肯定的“中等文物”再利用的设计过程。如果没有这个展览,我也不会知道有座造型为福禄寿三星的天子大酒店已然建成,还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大的具有使用功能的象形建筑。感谢艺术家王功新用一分钟纪实录象的形式与我们分享他的骇人发现,网上对此建筑的评论也日创新高。
展览的另一部分完全是商家的天下。房产公司纷纷安营扎寨,宣传售楼,蔚成一景。
结果混而不乱
有人认为,本次展览中,摄影、装置等其它现代艺术大面积“入侵”建筑与城市艺术的世袭领地,真正的建筑方案被挤到了不起眼的一角,这是很大的遗憾。我不这么看,展览的遗憾之处更多地表现在单个作品有些比较粗糙、展品之间的对话密度有待强化。
展览标题本可断为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方案展,艺术家的参与强化了展览的视觉效果,而他们的敏感表达对吸引公众参与、提升公众意识、激发深入思考都不无益处。这次展览观念性、思想性不同于一般概念中的单一成果性展览。各个社会角色的融汇、对话、甚至诘问,是这次展览的重要特征,风格迥异的展品充分反映出城市公共艺术这一领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展厅中参展者不分等级、企业、个人,各抒已见,关注角度或广或微,表现手法或虚或实,各种艺术形式交融并存,相互穿插对话,其特殊的展场布置方式遵循了公共、平等、对话和多元原则,尤其是房产商的参与,使展厅本身俨然“加顶的城市公共环境缩影”。
笔者在成都吃了一回火锅,锅子被分为9格,供分装不同的食物、控制不同的烧煮时间。“这就是‘混而不乱’。”店家如是说。 |
纯粹建筑 | 理想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