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发布于 2009-02-20 08:34:04
|
|
|
节省钱 施工快 扰民少 厦门推广建筑工程“复合桩基”技术
|
本报讯(通讯员 周湘瑜)嘉益大厦省了1400多万元,蓝湾国际省了约2000万元,这都源于采用了“复合桩基”技术。厦门大力推广“采用变形调节装置的复合桩基在实践中的应用”(简称复合桩基),该技术去年已获得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据该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林树枝介绍,复合桩基目前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广时机,因为以前常用的桩形遇到了“麻烦”,受到一些限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了。比如,现代城市有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采用挤土桩常常会对地基基础造成一定影响,考虑到超高层的安全性,一般不采用挤土桩。非挤土桩中的PHC管桩、冲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等都各有劣势。其中,冲钻孔灌注桩排出的废浆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成桩的质量不好把握,而且工期长、造价高;人工挖孔桩要干作业,得抽水,会造成周边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地质环境;打入式的捶击桩,容易产生噪音,影响周边居民休息。
复合桩基技术是化劣势为优势。专家认为:花岗岩残积土层受力较好,如果利用花岗岩残积土层厚的条件,只需要打几根短桩在土里,建筑物的力传到短桩,短桩又传给土层,土层把力一分散,几根短桩就可以支撑起整幢建筑物了。而为了解决建筑物的均匀沉降问题,则在桩基顶部安装了像“弹簧”一样的垫子。有的高层楼房则对“弹簧”技术进行改造,在桩顶与地下室底板之间预留了一个“空腔”(变形调节装置),荷载加上去,“空腔”压缩,土开始受力,当土受力到一定程度时,往“空腔”内灌入混凝土,再浇捣密实,这样底板、桩基就咬合在一起。
目前,厦门几个已采用了复合桩基技术的建设项目效果不错,一栋楼的均匀沉降才3厘米,远远小于规范的允许范围。
|
纯粹建筑 | 理想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