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在“中关村西区”规划竞标中胜出
2000-10-09 09:39:54
|
在日前结束的“中关村西区”规划设计竞标中,由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中国硅谷”方案在国内四家知名设计单位参与的投标过程中一举中标。
主要负责设计的尹稚教授介绍说,清华规划院共有16位同志参与设计工作,其中包括规划师四名。此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1.44公顷,总建筑规模控制在100万平方米以内。“中国硅谷”方案的优势在于集高科技、生态技术和历史文化传统三位于一体,对国情、市情、地段特征做了周密的考虑。此次中标方案还在进一步完善阶段,修改工作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关村西区建设领导小组率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
“中国硅谷”方案在创造舒适、高效的城市环境方面做了深入设计。大力发展地下空间,还大面积绿色给城市。以半圆形绿化广场为核心,以敞开式绿地为纽带,将规划区分为北部沿四环路的综合科贸区、沿西部彩和坊的综合科贸区,东部沿白颐路的会展、商贸综合体,南部行政管理中心和规划区中心地带的文化娱乐区。除构成城市轮廓线的个别建筑达到80米外,其他均在45米到60米的高度。
“建立完全分离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系统,避免互相干扰,这种做法会有效改变目前街道上混行、拥堵的现象。”尹教授说,“自行车交通是我国特有的交通方式,目前在西方国家被大力倡导。规划设计中,机动车大量走地下、停地下,地面以上以非机动车和步行为主,形成地面二层空中步行系统,乘客通过轨道交通换乘中心可以骑自行车和安全的步行,达到西区各部分。”
绿化向高空发展,形成立体绿化网络。草地、林荫地、二层平台绿化及大片水面形成空间绿化系统,真正将绿色引入城市空间。尹教授介绍说,西区内几个城市中心广场以大面积树木草地覆盖,在保留并发展中关村西区原有的文化娱乐功能的同时,将会展、商业等功能引入,形成多样、繁荣的城市地区。
借取北京传统四合院形式———“合院空间”
不用“大屋顶”,不局限于“中轴对称布局”,而是采用北京传统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来体现与古都的对话。尹教授介绍说,每组建筑群体形成相对独立的“合院”模式,内部相对安静,外部联系方便,有“取静于繁华”之意。
21世纪“生态中心”将在此实现
“21世纪的中关村将是一个生态中心。”采用最新环保型能源,同时考虑实验性地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采暖、供热、空调等采用天然气。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回归自然的时代,科技开发更需要高品质的环境。”尹教授说,“中关村西区将力求创造充满生机的城市型绿化生态环境。”
除大面积开敞绿地外,在二层道路平台做人工绿化,形成建筑物之间城市街道客厅;在屋顶设花园,改善高层建筑近人空间环境;沿道路干道建立防尘、防污染、防噪音的线形绿化;在建筑局部形成“生态舱”,即:将被动式太阳房、通风、防晒技术融于一体。
建筑材料选用可循环再生的钢、玻璃,钢结构、轻钢结构以及各类合成金属材料和玻璃不仅能体现现代建筑风格,更能达到再利用的要求。
整个科技园区层层分区,分步进行规划设计。总体空间布局由科技创新中心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和环京高科技辐射区组成;其中科技创新中心区总用地75万平方公里,内部又分为“科技创新与孵化培育区”和“高科技商务中心区”两个功能空间。此次中标所涉及的即是高科技商务中心区中集中开发的核心组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