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袁牧 2007-05-27 12:05:26
|
【摘要】本文主要整理了近年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相关论文,对主要概念与观点进行梳理并加以评析,进而对地区性这一核心概念进行探讨,提出以广义的建筑即建造活动作为地区性研究的对象,更能反映地区性的本质,并且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地区性 地区主义 全球化 当代乡土
Abstract: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vernacular and regional architecture in China vary great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cholars. By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m, 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ception of regionality, and get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rchitecture Activities should be the main object in researching regionality , which can be more close to the essence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Key Words:Regionality, Regionalism, Globalization, Contemporary vernacular
一、当代国内理论研究
1. 研究目的和主要概念
从近代以来,特色是中国建筑界的焦点话题,并由此引发了乡土民居、当代乡土、地区主义、地区性、全球地区建筑学等一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些概念虽然内涵外延并不相同,但是与之相关的建筑思想和实践却常常交织在一起,往往难以明确界定。
本文主要以近十年来国内九种建筑学期刊[1] 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位论文为基础,收集和整理相关论文进行研究。本文无意去研究其中各观点的最初出处和研究者之间的复杂引用关系,仅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理清概念关系,形成完整和清晰的理论共识。
对于同一个英语概念“region”及其变体,国内目前有“地区”、“地域”、“地方”三种不同的译法,至今未能达成共识。但其含义并无明显差别,故本文暂时不作区别,均以“地区”代替[2]。
本文主要关注以下问题的相关研究:
(1) 对西方地区主义以及批判的地区主义的介绍与研究;
(2) 当代乡土(新乡土主义);
(3) 地区主义(地域主义,地方主义);
(4) 批判的地区主义;
(5) 全球化、现代化与地区性的关系问题;
(6) 地区性(地域性,地方性)问题。
本文选取的论文没有包括以下问题的专门研究:
(1) 传统民居、村镇以及城市历史街区的特色、设计思想、保护和更新问题;
(2) 具体的某新乡土/地区主义建筑的设计介绍与经验总结;
(3) 具体某国外乡土/地区主义建筑师的介绍研究。
2. 对地区主义和批判地区主义的介绍
从本文收集的文献来看,吴良镛是国内较早关注地区主义相关理论的[3] 。李晓东也较早的介绍了西方从国际主义到批判的地区主义的发展过程[4] 。彭怒的论文则认为“地方主义精神可视为欧洲一些非中心国家和城市的传统”,“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希腊罗马风作为时尚出现,就有以哥特作为抵抗的。”[5]
对于“乡土建筑-乡土主义-地区主义-批判的地区主义”系列相关理论,按照单军较为完整的归纳包括[6] :
(1)乡土建筑:按照保罗•奥立佛的描述,归纳为带有“本土建筑”、“匿名建筑”、“自发建筑”、“民间建筑”、“农民或乡村的”、“传统建筑”等描述性特征的建筑。
(2)地区主义:苏哈•奥兹坎认为,地区主义包括两个主要方向:乡土主义和现代地方主义;
(3)乡土主义又可以分为两种:保守式趋向和意译式趋向。
(4)现代地区主义又可以分为两类:具象的和抽象的。
(5)批判的地区主义则在沈克宁的近作《批判的地域主义》中进行了最充分的阐述:“地域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有活力和时代相融合的一种便是‘批判的地域主义’”[7]。
根据这些介绍,我们可以概括地认为这些概念,逻辑上按照从具象到抽象,实践上按照出现的先后形成系列,具有本质上的连续性和相似性。
3. 当代乡土、地区主义、批判的地区主义的研究
虽然地区主义的概念来自西方,但是亚洲包括中国的学者却以地区主义的精神,根据自己的实践对地区主义相关理论进行了富有亚洲特点的再阐释和实践。其中重要的一点,如1997年召开的'97“当地乡土——现代化的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8] 的主题所示,就是对新乡土的重视。
新加坡的林少伟在会上的主题报告中充分强调了乡土和传统、遗产的密切关系及其多元化的价值[9] ;董晶根据实例研究认为中国的地区主义称为乡土主义更合适;[10] 单军则认为“乡土主义不仅是建筑地区性表现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11],并有《传统乡土的当代解读》一文专门探讨乡土研究的现代问题。
笔者认为在中国,乡土的重要性至少包括以下两点:
(1)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庞大的农村依然存在着大量浸透着乡土智慧的民居,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财富可供挖掘。尤其乡土民居对功能和材料的重视与审美的独特性有着现代住区难以具备的完美结合,对中国现在的住宅建设高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根深蒂固,乡土思想文化具有比城市更稳定的延续性;农村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传统技术手段及其适用的村镇生产力条件短时间内还不那么容易被取代;对乡土建筑文化和乡土建筑技术的研究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具体的地区主义的方法研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例如:
(1)尊重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2)尊重地区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艺术审美等等;
(3)采用适宜技术,节约资源能源,维持可持续发展;
(4)在新的村镇建设中以现代技术继承发扬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但不简单模仿;
(5)关心居民的实际需要,重视经济因素和社会公平;
……
4. 全球化/现代化与地区化的关系
当今中国最激烈的争论之一,就是全球化/现代化与地区化的关系。关于地区主义系列概念相关的论文,往往以全球化、现代化和文化趋同开始,从而导出地方化的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即《北京宪章》所概括的:“大自然的报复、混乱的城市化、技术‘双刃剑’、建筑魂的失色[12]”四个主要问题。前三者通常归罪于现代化,后者归于全球化。而解决之道,几乎都与地区建筑有关:保护生态,关怀居民,适用技术,地方特色,每一点似乎都可以用地区建筑来解决。难怪吴良镛呼吁发展“全球——地区建筑学”,“现代建筑地区化,乡土建筑现代化”[13] ;提出“探索新的建筑文化,发展地区建筑学”[14],“基本理念加地域文化,从时代模式探索中国建筑道路”[15],并将其写入作为世界建筑师共识的纲领文件《北京宪章》。如此厚望,地区建筑不可谓不任重道远。
然而在国内,对地区化的认识并不统一,观点颇为混乱。
有一些建筑师和学者认为全球化、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国际化具有普遍性,本土化不是绝对的”,现代建筑的本质不是一种地区性建筑,地区化只是少数情况下需要关心的。他们多数以现代科学技术、经济与价值观念的趋同和国际化为依据,有的还根据社会变迁与文化进化理论,认为全球化过程中建筑与城市的差异性变小而复杂性和适应性加强是必然的,以此来反对地区化的普遍意义。[16]
认为现代化和全球化必然导致地区性丧失的观点颇有说服力,尤其是在目前国内建筑风格混乱又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现实情况下。这促使更多的学者深思,文化多元化和价值技术的全球一体化,是否就必然导致混乱、平庸、无特色和地区性的丧失?
吴良镛提出的“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方化”的策略以及全球-地区建筑之议[17],虽然并未提出具体的操作思路,但是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将地区性和全球化的关系从对抗转为相辅相成,并赋予地方化普遍意义,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图1)。
全球化的本质与地区性的出路,徐千里的《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做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可以作为我们的共识。简述如下[18] :
(1)通过对从文艺复兴以来就开始形成的人类普遍理性、普遍意志、普遍目的之原理的回顾,徐千里认为全球化已经被赋予强烈的现代普世价值(即“成为‘现代性’概念”),而不仅仅属于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体系。存在一种合理的追求全球化文明的全球化要求。
(2)而现实存在的全球化要求却实际源自西方世界的现代化扩张。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全球化要求引发了不同的两类观点:一种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现代化社会运动的必然,一类是认为全球化只能表现在现代经济生活的显性层面,不可能深化为世界政治和文化的趋同。
(3)虽然现在盛行的全球化以西方价值为主体,但是它仍然包含了很多合理的因素。认同它的总体合理性,并利用这个全球化的机会,改善自己的民族/国家思维,加强全球意识,理性调整文化战略,地区文化主动参与,有可能培育出一种新的中国建筑文化。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化并不是罪魁祸首:“目前阻碍当代建筑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已发生变化,如果说,本世纪60年代以前,对亚洲建筑文化的威胁来自于国际式的均质文化;那么,我们可以说,在 80年代以后,这种威胁已来自商业主义影响下的媚俗文化和无中心、无深度、无地域特色五花八门的 ‘仿形文化’,以及漠视一切理性规则的 ‘反文化’”[19]。
综合分析以上观点,笔者认为还需要具体注意的是,目前西方的现代建筑要被分析地看待。其中技术、材料、理念、价值等方面的很多内涵具有普适性,但是常常和欧美的地区特征相混淆,例如理性主义传统的机械美学等,需要我们仔细区分辨认。
二、“地区性”的进一步研究
1. 已有“地区性”概念探讨
经过以上讨论,笔者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地区性的概念及其规律,才能厘清它与现代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解释当前全球城市和建筑文化失落的现象。
(1)地区性来源于地方特色
这个概念常识性的基本来源是:人类文明数千年来依赖大地。正如布罗代尔所说:“文明......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20]
中国的建筑界对于地区性的直接认识来自于对乡土民居的地区特色的研究:传统民居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即因地区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整体风格,同一地区民居群的内在相似性和不同地区民居群的外在相异性构成了地区特色的“共性-个性”一体两面的辨证统一。这样,传统民居建筑群本身的特征(而不仅仅是它所在的地点)就和它所在的地区具有了某种对应关系。
一些学者认为地点性(建筑必然占用某个地点而且不能移动的特性)是地区性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21],因为仅仅是不能移动这个属性不能解释建筑地区特色的问题。经过研究,普遍认为建筑和地区的对应关系远远超出占用该地区的某一地点的简单关系,而是某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传统乡土民居的特征必然和所在地区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具有这种因果关系的属性,也就是地区性。简而言之,传统民居所在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各种方式决定了当地建筑的特征,传统民居所在地区和其特征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由于传统民居的特色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希望现代建筑也具有这样的地区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现在现代建筑与城市的新面貌却因为普遍缺乏特色而令人失望。
近现代中国虽然经过几代建筑师的努力,依然出现大量的传统民居因其不适用而被拆毁,钢筋混凝土的方盒子迅速地遍布全国的状况,千城一面缺乏特色,为此无数学者痛心不已。地区特色消失,用以解释建筑地区特色的理论——地区性理论失效。我们不得不面临选择:①地区性只属于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而现代建筑不存在地区性,也即不由地区因素决定。②修改地区性的概念,发现更本质更广泛适用的地区性规律,把现代建筑没有地区特色的现实概括为地区性的一种合规律的表现,并试图指出如何利用完善过的地区性规律进行操作可以找回地区特色。显然后者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科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简单的理论去描述整个宇宙。”[22] 事实上很多学者的关注点从地区特色到地区性,就是一种努力。但是这样做的难度也更大,因为传统民居和现代建筑具有很大的差异,很难被合理的统一在一个理论之内。所以也有很多学者倾向于前者。
(2)“共性—个性”意义上的地区性
一般意义上的地区性,通常是来自地区建筑的对外的形态特性,即对内的形态共性,也就是特定地区的建筑群的整体相似性。经过发展,非形态的性质,例如建筑物理性能、对气候的适应、对历史文化的呼应等都成为建筑的地区性。这个意义上的地区性,是把建筑物本身的特性当作建筑的地区性,而把各种文化、自然、技术要素当作外部的影响因素。
(3)批判的地区主义
地区主义中最有活力的一种——批判的地区主义,作为对国际式的对抗而产生,首先产生于西方国家。从目前的文献和专著来看,国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基本的重要文献并未能够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笔者认为,批判的地区主义以其批判性和边缘性充满活力,但是目前还仍然以西方现代主义为基本语境。在中国对于批判的地区主义及其相关系列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还刚刚开始。由于中国发展的历史阶段、东西方审美文化、学科历史等多方面与西方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不具备西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条件,所以如何理解和实践批判的地区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国内地区主义的相关研究
1998年吴良镛提出的“乡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方化”的观点是国内地区主义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试图将地区性上升到一种建筑的基本属性而不只是传统建筑具有的独特属性,并将之归结到整体建筑文化和时代发展的层面,其意义就在于赋予了地区性和地区建筑推动现代主流建筑文化发展的重任,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一种重要的可能性。显然,地区性如果能够被证明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将会具有普遍的意义,不但给当下的建筑现象一个合逻辑的解释,也有希望给未来的建筑文化的复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东南大学张彤的《整体地区建筑》近年来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地区建筑的文献之一也认为“地区性是建筑的本体属性之一”[23],并强调“这里所说的建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单体的房屋、聚落、构筑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活动。”并将地区建筑的内涵分解为生态、技术、文化三个方面予以分别阐述,最后提出开放性、批判性、综合性的方针。其不足在于:以西方场所理论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却未论证中国当代建筑是否仍存在地区性,其表现又如何的问题,以及大量建筑特色丧失和作为基本属性的地区性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
2. 从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到建造活动的地区性
(1)《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一文较为全面和深入地探讨了地区性的基本概念:[24]
地区性是与地区化相关联的概念。建筑的地区性能够存在的前提是基于:迄今为止,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建筑作为特殊的人工产品,其生产和消费具有地点性,即房屋一经建造就不能移动,形成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如果说可居住“空间”的存在,使得建筑得以区别于雕塑、绘画等艺术门类,地点性则是在以定居为主的人类文明中,建筑区别于飞机、汽车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建筑的地点性而不是从空间,具有第一性的意义,因为“空间也是从地点,而不是空无中获得存在的。”
从建筑的地点性可以说,所有的建筑都是地区建筑,但它并非“建筑的地区性”的充分必要条件。笔者对建筑地区性的释义为:“广义的建筑(或称人居环境)在多层次的空间范畴中一个特定的地区和既定的历史时段内,与该地区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的某种动态、开放的契合关系,并且由于具体的条件不同,其表现的方式、复杂性以及程度也存在差异。”上述定义有下面几个要点:
1)地区性的概念具有时空维度,从空间看它具有相对于某个整体的局部性,从时间看,它是一个时段内相对稳定的现象,而不是某种瞬时或短时期内的现象。
2)地区性是以广义的人类聚居概念为前提的,换言之,它不是狭隘的建筑概念所能完全解释的现象。
3)地区性既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它同时面临对原有地区性的延续和发展,以及通过再阐释获得现时和未来意义的新地区性的双重任务。
4)地区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而最后的答案都需要在具体、真实的语境中寻求,所以,任何既定的模式和框架都是与其自身命题相悖的。
5)地区性表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因此具有其自身的适用性而不是一种普适的规律,并且具有“度”的含义。正因为此,在地区性的凸显过程中,人(如建筑师和规划师)具有主观的能动性。
(2)引文中地区性概念的优点和不足:
此文对地区性的定义,关键性地引入了广义的建筑。因为如引文所述,狭义的建筑概念(即建筑物)的地区性显然与建筑之外的环境紧密相关,不可能单独存在。
该定义不足之处在于把地点的不能移动作为前提。笔者认为建筑的不能移动并非关键(例如可移动的绘画雕塑乃至诗歌文学都具有强烈的地区性),而只是一个基础因素——整个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具有的地区稳定性才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建筑,因为工程庞大,与社会自然经济人文条件关系密切而非个人行为,所以其地区性尤其突出。简而言之,建筑地区性的本质,具有深刻的社会性;而社会是轻易不能离开特定的地区的。
可以商榷的是,文中定义的和该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某种契合关系,作为中心词的关系,指两者的关系,并不专属于建筑。同时在修辞上,关系与属性两个概念也各有所指:前者强调两者之间的互动,后者强调主体内部的特征。至少我们可以调整一下修辞,改为“地区性是指广义的建筑必然与该地区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相契合的一种属性”。另外笔者也认为,这个“契合关系”可以表达为“适应并互动的因果关系”或许更为明确。
(3)地区性的本质:根据地区性的基本常识意义,是某事物与纯粹的地区(而不是与地区内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既然地区性的关键是建筑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地区性同时与这两者密切相关。从而建筑的地区性可以分解为两步:①建筑与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某些要素(即与建造相关的影响因素)的直接决定的因果关系;②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某些要素与地区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个关系也符合引文作者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文明的地区性是建筑的地区性的基本前提的论断[25]。这样其实具有地区性的是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的某些要素,而建筑的地区性是间接的,通过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某些要素起作用。所以说建造活动是地区性的主体。建造活动的地区性是建筑地区性的主体和本质。
所以,笔者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该首先包含建筑物、建造者、建造所直接涉及的一部分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广义的建筑是指主客体双方以及主客体之间关系之和的整个建造活动。这样地区性可以简单表达为:建筑活动与其所在地区必然存在某种适应并互动的因果关系(契合关系)的属性。
(4)以建造活动为地区性研究对象的优点:
1)变外部关系为内部属性:
狭义建筑往往关注建筑物本身的属性,而视影响或者决定建筑的自然社会因素为外部条件,这种间接的关系容易造成“外部条件”被混淆、忽略。
而广义建筑关注整个建筑活动的属性,把本质相同且关系密切的“建筑的地区性"和“环境的地区性”合并为 “广义建筑”的地区性,也即“建造活动”的地区性,也就把“契合关系”的另一方“自然社会人文条件”中与建造密切相关的因素纳入其中,既使地区性成为一种内部的属性,也更符合“基本属性”这一论断。
2)变间接属性为直接属性:
现代建筑和地区的因果关系已经复杂到不能直接观察得到,而是要经过中间自然社会因素的推演。笔者把“建筑——环境——地区”的三级关系简化为“广义建筑——地区”的直接关系,使广义的建筑和地区之间的关系不需要经过一个外在因素(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的中介,而变成了直接的、与地区之间的“契合关系”,凸现建造活动整体与地区之间的联系才是建筑地区性的本质。
3)相似性与相关性:
使用广义建筑的概念,方便之处还在于便于相关性的理解。地区建筑之间的共性,除了相似,还有相关。过度重视相似性容易陷入形式本位。地区性的根源是和土地的相关性,而不是差异性/相似性。建造活动的联系必然带来建筑物最终面貌的联系。同一地区内很多面貌千差万别的建筑景观,当我们了解了它们背后建造活动的本质联系以后,对其地区性很可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3. 广义建筑地区性概念的梳理与验证
(1)预设前提与地区性的基本过程
1)建造的关系:
人的建造活动使建筑立于大地之上。地区性研究中,我们可以预设“建筑——建造活动——地区”作为我们的基本建造关系。
2)建造活动的因果关系中规律性和目的性共存
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果关系。例如建筑物的结构与建筑物存在的关系。
至今科学未能解释人的自由意志。“我们也没有理由断定它(因果关系)必须控制人类的意志。人类意志非常不同于因果律也许已证明为有效的那些现象。”[26] 作为主动创造的建造活动总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由于掺入了自由意志,价值判断在建造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社会活动的建造活动的地区性,因为包含了大量的目的性因素而变得难以把握。但是社会学家仍然试图在其中尤其是群体层面发现不为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建造活动则显然是一个由人类目的性引发的,但是受到强烈的规律性约束的事件。它同时涉及价值判断和规律性约束,这是本文探讨地区性的基本出发点。
3)本文力图能够用广义建筑地区性的概念同时解释传统民居和现代建筑的现象,并证明它们都具有本质同样的地区性。
(2)聚落的历史演变概况及特色——地区性在不同文明形态的不同表现形式
由于不同时代各地区建筑呈现不同的面貌,所以地区性应该是一种跟随时代变迁改变表现形式的属性。
如果我们可以认为,“生态”,符合生命的经济生存的形态就是生态;有机,符合其内部生长机制的就是有机,那么从下表我们也许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农业社会中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区性的村镇聚落,其实和工业社会令人失望的城市状况,其实是本出同源,由一样的机制造成的。在农业社会,生态自然的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村落的内部机制也很稳定和适合农业。工业时代产业类型变了,就造成自然生态和经济生态的背离,工业机制和生物机制的冲突,但人类的聚落(城市)依然是和主要的产业类型相适应的。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础探讨两种文明都能适用的地区性概念。当然工业社会比起人类整个历史还只是一小段,信息社会也才开始发展几十年。更长的历史范围将会表现出何种规律还不能在今天得到明确结论。而中国的特殊情况还在于长时间的超稳定的农业社会遭遇高速发展的西方世界,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在同时同地交织起来,其中的复杂性使我们很难指出到底规律在何处。
(3)历史发展中建造活动的关系结构整合
构建一个建造事件的通用模型非常困难,因为建筑几乎涉及每一个社会系统,而各要素、各系统之间还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这里我们只能给出简化的概念模型。
建筑的地区性以文明的地区性为根本前提[27]。根据“建筑——建造活动——地区”的基本结构,人的建造活动是地区和建筑的中介,正是由于人的活动使建筑间接地受到地区特征的影响。建筑的地区性,必然通过人的建造活动与地区之间的关系来产生。我们可以将建造活动的要素按照通常办法分做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艺术条件三大类。
1)当代的“建筑——建造活动——地区”关系示意图(图2)
地区指的是将纯粹空间意义上的地区,根据影响范围区分为地区-周边环境-建筑用地三部分。其中只有建筑用地这部分是直接参与决定建筑结果的。也可将之视为地点性的表现。
现代建筑的宏观影响因素由社会文化基础以及经济技术基础两大部分组成,自然地理基础通过经济技术基础起作用。这三者实际上也互相有复杂的互动关系,这里忽略不计。
抽出来纳入建造活动的要素有:经济技术中抽出为材料和施工两系,社会文化中抽出设计一系。
业主直接干涉最后的建筑,行政管理则干涉全部其他要素,故单列。
2)农业文明的“建筑——建造活动——地区”关系示意图(图3)
对比现代社会,农业文明的主要不同在于:
因为农业文明主要依靠土地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所以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均通过自然地理条件起作用,从而与地区有固定对应的关系。
业主,施工设计材料供应等均由乡村组织同时担任,结构简单得多。
因此此图又可以简化为下图。
3)简化的农业文明的“建筑——建造活动——地区”关系示意图(图4)
它适用于传统民居的建造机制。也就是自然地理、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三大要素共同决定了建筑的特征。同时自然地理——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也具有一个自下而上的决定关系。农业社会的模式由于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很容易直接将建筑的地区性归结到地区本身的特征。这种简单的模式在工业社会显然不适用了。
(4)通用的地区性概念模式
人类社会内在的关系非常复杂,每种模式的提出都有其适用的方面。本文赞同单军强调的地区性以文明的地区性为基础,试图整合建立统一的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建造活动——地区”结构。
1)农业社会的直观的“地区性——地区特色”的紧密结合,一方面来源于各因素同时源于地区的自然地理特性,彼此相似;另一方面因为整体发达程度不高,“自然地理——技术经济——社会文化”这一系列因素相互独立性均较低,存在系列依存关系,故特征叠加后更加明显和统一(图5)。
2)工业社会的关键变化在于经济生产脱离了原来的农业自然地理分布,但这并不代表失去了地区性,而是以不同的因果关系与地区相关(图6)。
材料依赖能源和矿藏,这些资源的分布都具有强烈的地区性,但是不依据农业社会的地形分布。生产和消费具有网络性,强烈地依赖交通物流以及消费市场——此两者的分布显然也具有新的地区性,并且和生产销售成本有精确的联系。知识和文化的积累高速增长,而相关的学术教育机构更加的集中到少数大城市而不是遍布各地,这也是一种新的地区依赖。政治上,民族国家的形态比农业社会更强大,更加强调行政区内部的同一性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些现代因素并未脱离对土地的依靠,而是更加关注利用土地,但是各要素依据土地的分布模式不但与过去不同,而且相互之间的独立性更大。
社会文化经过逐渐发展更加的独立,不再和土地紧密相连,而是和工业以及文化自身的既有成果想关。
3)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则连与工业的关系也在弱化,自身成为主要产业,独立性更强。也许只有精神产品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产品时,文明才开始真正地不依赖大地,成为一个质变,有可能真正地超越地区性。
4)总之,农业社会的特征引发了地区性的认识,但其简单的模式不能涵盖现代社会的新的更复杂的模式。考虑到理论要尽可能的保持统一,而用现代模式整合历史模式,将历史模式视为现代模式的一个特殊版本,这是比较合理和方便的办法。地区性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建造活动的不同要素和土地的关系,以及与要素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建筑的地区性仍然存在,但是建筑和地区的因果关系已经复杂到不能直接观察得到,而建造活动的各要素则和地区的关系依然紧密。
三、结论:地区性的性质和未来的发展
1. 地区性概念的基本性质:
(1)作为规律性的地区性
地区性的规律性在于建造活动的各要素与地区的根本依存与对应关系,其表现形式取决于各要素对大地依赖关系的综合叠加。从地区主义到地区性,是从目的性到规律性的提升。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从直观的相似性走向发掘内部机制的同一性,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建筑的地区性规律,整体理解不同文明形态的地区性的不同表现,更有利于去控制和利用它。
(2)作为价值和目的的地区性
文化不但是一种强大的工具,更是人类的根本价值的一部分。以建筑活动为主体的地区性将人这一主体直接纳入地区性之中,从而具有更多的人文意义并更接近价值本身。也可以推知人类对多元化/整体和谐这一对矛盾的自觉把握和追究,必然成为地区性加强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未来的地区性也应当包括更多来自人的文化自觉而不是基础物质条件限制。正因如此,地区性才显出它的人本的价值意义。
(3)作为建筑的一种基本方面的地区性
正如材料、结构、功能均为建筑的基本属性,地区性将成为建筑的设计建造中的一个基本方面,从而拥有普遍的价值。因为地区性的背后是一系列带有特殊性的规律和价值,不能被其他方面(例如基本功能形式)的考虑取代,自觉地将地区性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认真处理则是不可缺少的。这样的地区性也将不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而是通过认真考虑建造活动内部要素所具有的与地区本质的联系,来使建筑更符合适应地区具体情况和本身品质提高的要求,从而自内而外地表现出一种更本质更内在的地区性特征。
2. 关于地区性实践的未来发展的几点推想
(1)多层级的个性-地区性-全球性体系:
地区性是个性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纽带。根据相似性和相关性的规律,未来全球文化不但会出现多元化,而且丰富的文化个体会组合成更加丰富而不是单一匀质的、与之相适应的多层级的“个性-共性”文化关系。从“地区-全球”一体两面的基础推演,可能“个人化-地方化-民族性-当代主要文明[28]-全球化”这样的多层多面会是一个通解,同时还会有中间层级甚至跨层级的相似/相关性,最终组成丰富而和谐的文化整体(图7)。
(2)全球化语境--地区建筑:一个在通用可能性条件下的个性化自主选择的问题
未来的全球化不等于全球同化,而应该是提供了全球同等的选择自由。传统的地区特色,很多是因为地区自然社会条件限制而产生的自发的地区特色。一旦人们拥有更大的选择和趋同的选择,以什么理由去选择便成为主要的问题。不具有自觉的文化要求,这是今天中国建筑失去特色的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真正属于我们自觉的地区性现在才刚开始出现。
(3)自觉创造的地区性
众多地区性的研究,不但揭示了广义建筑的地区性所包含的规律性,也指出了其中包含的社会文化的目的性(而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律)。这意味着文化的自律和自觉将是处理好地区性问题的必要条件。而如果想创造真正繁荣灿烂的属于新时代的地区建筑,就不能寄希望于等待规律的自发作用,更不能寄希望于传统文化自动衍生出新的文化。
对于当代中国的地区性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具体的建造要素的地区性。只要是基于建造活动基本要素的、与大地切实相关的地区性,就是有生命力的。根据各地区的多方面的差异性和发展程度,可以利用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对国际化的反抗要求,历史与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对整体和谐的美的追求,旅游、广告、城市品牌的功利价值等等诸多方面的动力去发掘和优化建筑的地区特征。
惟有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意识,充分地学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会贯通,才可能在未来的全球-地方多层级的文化格局中创造出真正既属于地方也属于世界的地区性。
注释:
[1] 即《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规划师》、《华中建筑》、《建筑师》、《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新建筑》共九种。
[2] 考虑到《北京宪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235页)使用的是“地区”,本文因袭之。
[3] 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华中建筑,1998.1
[4] 李晓东.从国际主义到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1995.8,
[5] 彭怒.论当代地方主义的建筑创作.建筑师,1999.2
[6] 以下观点参见 单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2001.7,62~65页
[7] 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5(111),45页
[8] 单军.当代乡土建筑走向辉煌'97“当代乡土建筑•现代化的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建筑,1998.1,9页
[9] 林少伟.当代乡土──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建筑选择.华中建筑,1998.1,5页
[10] 董晶.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乡土主义倾向.建筑师,1999.12
[11] 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建筑学报,2000.11,22~25页
[12] 吴良镛.北京宪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78~179页
[13] 吴良镛.北京宪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238页
[14] 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华中建筑,1997.2,15页
[15] 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建筑学报,2002.2,6页
[16] 类似观点参见:马建业.库哈斯和他的《普通城市》.世界建筑,1998.3;吴焕加.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建筑学报,2005.1;向欣然.现代建筑有地域特色吗.建筑学报,2002.10;杨国权.论建筑的地域性.建筑学报,2004.1;孙秉军.历史城区地域性特征趋向与比较研究.[清华大学硕士论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0
[17] 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华中建筑,1998.1,2页
[18] 以下各点参见全文: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建筑师,2004.6。另外 曾坚.杨晓华.《试论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发展的关系》.建筑学报,2001.8也做了类似阐述,但较为简单。
[19] 曾坚、杨晓华.《试论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发展的关系》.建筑学报,2001.8
[20]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29页
[21] 参见: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12页第四行;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建筑学报,2000.11,23页
[22]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20页
[23] 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前言
[24] 以下引自: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建筑学报,2000.11,22~25页
[25] 单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2001.7,1页
[26] W.C.丹皮尔.科学史.623页
[27] 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建筑学报,2000.11,1页
[28]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1,29页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晓东.从国际主义到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1995.8
[2] 狄红波/关肇邺.建筑设计中的地区主义.清华大学硕士论文,1996.6
[3] 单军.“根”与建筑的地区性──“根亚洲当代建筑的传统与创新”展览的启示.建筑学报,1996.10
[4] 董卫.专注于此时此地——介绍北欧当代建筑中的地区主义.建筑师,1997.2
[5] 程晓青/关肇邺.中国建筑传统的延续发展——近百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1997.6
[6] 林少伟.当代乡土──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建筑选择.华中建筑,1998.1
[7] 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华中建筑,1998.
[8] 曾坚/杨晓华.试论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发展的关系.建筑学报,1998.8
[9] 张彤.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华中建筑,1999.3
[10] 吴良镛.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主旨报告.建筑学报,1999.8
[11]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主旨报告.建筑学报,1999.
[12] 董晶.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乡土主义倾向.建筑师,1999.12
[13] 孙秉军/栗德祥.历史城区地域性特征趋向与比较研究.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0.6
[14] 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建筑学报,2000.11
[15] 单军/吴良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1.7
[16] 曾坚/侯新华.千年转折之际亚洲建筑文化发展的新动向.建筑学报,2001.8
[17] 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建筑学报,2002.2
[18] 邹德侬/刘丛红/赵剑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建筑学报,2002.
[19] 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6
[20] 谬朴.用自己的声音说话——近作两则兼论“本土化”.建筑师,2003.12
[21] 徐千里.现代结构与新建筑文化.华中建筑,2004.2
[22] 朱剑飞.现代化在历史大关系中寻找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建筑师,2004.4
[23] 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建筑师,2004.6
[24] 沈克宁.批判的地区主义.建筑师,2004.10
[25] 吴焕加.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建筑学报,2005.1
辅助参考文献:
[26] 彭一刚.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创造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建筑师,1996.12
[27] 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华中建筑,1997.2
[28] 单军.寻找特色的泉源——从新获阿卡•汗奖的三个建筑设计到发展中国家探索地区特色的几点思考.建筑师,1997.
[29] 曾坚/邹德侬.传统观念与文化趋同的对策——中国现代建筑家研究之二.建筑师,1998.8
[30] 熊渠/邹德侬.全球文化背景下我国地域主义的萌芽.华中建筑,1999.
[31] 彭怒.论当代地方主义的建筑创作.建筑师,1999.2
[32] 赵钢.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华中建筑,2001.2
[33] 谷敬鹏/王路.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建筑——兼论本土建筑观对我国当代建筑创作的启示.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1.
[34] 方晓风/卜大凡.全球化和地区性.建筑师,2001.10
[35] 单军.城里人城外人……城市地区性的三个人文解读.建筑学报,2001.11
[36] 赵云伟.文化全球化与当代城市文化特色浅论.规划师,2002.2
[37] 王亦知/沈三陵.中国现代地域性建筑研究与实践——形式本位及其他.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2.6
[38] 向欣然.现代建筑有地域特色吗.建筑学报,2002.10
[39] 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城市规划,2003.1
[40] 杨国权.论建筑的地域性.建筑学报,2004.1
[41] 郑小东/王路.全球化语境中的新乡土建筑创作.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5
[42] 单军/王新征.传统乡土的当代解读.世界建筑,2004.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