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发布于 2009-10-21 11:15:54
□ 阅读次数:25884
|
|
|
对话共生载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逸夫博物馆设计
唐文胜等
|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章编号1003-739X(2009)08-0039-04
摘要该文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逸夫博物馆设计的介绍,探讨了在特定的城市人文环境和承载主题下的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逸夫博物馆对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design of Yifu Museum i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discusses design idea of museum architecture in certion urban cultural surroundings and topics.
K e y Wo r d s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Geosciences (Wuhan) , Yi fu Museum,Dialogue, Coexistence, Supports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逸夫博物馆位于中国地质大学西校区大门南侧,与光谷广场相距仅数百米。基地北临地大西校区中心广场,东临鲁磨路(鲁磨路规划路宽为40m),西面及南面均为普通多层住宅楼。基地面积为11 739.3m2,场地现状较为平整,大致呈南高北低走势,南部为一台地,平均标高比北部平均标高高出约1m。
此建筑的主要功能为地质科学研究,地质博物陈列,学术报告、地质标本收藏及管理办公等。工程已于2002年竣工,其独特的建筑形象已成为中国地质大学的一张特殊名片。设计荣获2004年度湖北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 交错与对话——总平面设计中的新旧建筑格局与城市空间构成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本建筑成为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对话的桥梁,由于鲁磨路与西校区中心广场为非正交关系,为照顾两个方向的视觉关系,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交错“网格”的布局方式——即门厅及研究管理部分与陈列厅部分为斜交关系,与城市道路——鲁磨路平行,陈列厅部分与西校区中心广场及其周边的图书馆和化学楼等建筑为垂直正交关系。既完善了中心广场的空间围合,又获得良好的鲁磨路沿街景观。建筑退让鲁磨路形成广场使建筑的形象在沿街一面的展示有一个较好的景深空间(图1)。
设计将建筑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博物陈列区为建筑北面的五层方块体量,与鲁磨路平行的三层高条形体量为学术研究及内部办公区。建筑南面的两层高卵形体为学术报告厅。这三部分由两层高的中央大厅联系起来。博物陈列区的地下层为藏品库区及设备用房。东面临鲁磨路为主入口广场,平均
面宽110m,平均进深43m。广场面积4 730m2。广场设置绿地植被、种植各
类花草,并设置室外休息座椅等。
....
3 办公楼建筑单体设计
办公楼作为厂区的主体建筑,通常要求具有较为突出的形象,常用做法就是通过高度体现其标志性。而本厂区由于功能上并不需要非常多的办公面积。因此,我们无法从高度上加强其标志性,只能从水平方向另求突破。业主希望不仅办公楼能够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更重要的是能够让置身其中的员工有一种归属感,最后我们达成一种共识——营造一个充满“居家”氛围的办公楼(图5)。
我们再次借鉴了中国南方民居的手法,在建筑中营造一系列不同功能的
“庭”、“院”、“井”,一个有顶的中庭,一个无顶的庭院,3个可开闭的天
井。中庭有顶,但局部开敞,庭院无顶,但四周相对封闭(图6~7)。这种对比强化了空间效果,丰富了建筑的内涵,极融洽地并合了中国传统民居的空间文化,更重要的是这些做法极大地改善了建筑的自然通风采光效果,是对中国民居建筑的更深层次“模仿”。楼梯,走廊等空间亦都结合开窗与“庭”、“院”、“井”互动,借鉴传统园林步移景换的手法,最终实现了建筑所
有主要功能区和交通设施都具有较好的景观视线,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使办公空间更富有人性化。
结语
此次工程实践使我们有机会略为“放任”地借鉴中国传统民居的手法。尽管这种“类”设计的方式不免有“媚俗”之嫌,但是相对不那么讲究的片段式拷贝却也达到了一种水墨画写意效果(图8),而在没有降低任何结构造价的前提下,最后800元/km2(含内外装修)的建筑成本使我们更对这种廉价的“抄袭”倍感欣慰——建筑本来就不一定要“烧钱”,作为中小城市的建筑师,我们更有责任去务实地寻找符合地方经济特点、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之道。■
(注实景照由姚敏峰提供)
全文请见原书 |
纯粹建筑 | 理想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