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 |  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最近新闻 (主持:admin) [投稿]

□ 阅读次数:7036

□ 纯粹建筑
□ International
□ 我的方案
□ 理想城市
□ 景观与环境
□ 室内设计
□ 建筑史
□ 建筑旅游与摄影

□ 建筑PC
□ CAD应用与开发
□ 3D软件应用
□ 平面设计
□ 室内效果图
□ 建筑外观效果图

□ 建筑技术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施工与监理
□ 室内施工
□ 给排水工程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暖通与空调
□ 造价工程师

□ 考试及留学
□ 建筑系学生广场
□ 建筑教育

□ 艺味深长
□ 美术论坛
□ 似水流年



 
2004年《建筑时报》年度人物
建筑时报
于国家:用真情书写大地

正当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MBO收购备受争议并遭到国资流失质疑的时刻,有一种全新的做法诠释了国企改革的新模式。2004年6月,南京大地建设集团经营团队122人,出资5000万元,从南京市产权交易中心收购回南京大地建设集团,完成了国退民进的国有企业产权体制改革。这个团队的领头人就是于国家。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是一个具有50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拥有近7000名员工,几十年国有体制计划经济下形成了企业冗员多、退休职工多、负担重的局面。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大地建设集团拓展了海外市场以及形成了“三国四方”的建筑安装经营格局,但始终没摆脱重负的困境。2001年8月,时年48岁的于国家出任南京大地建设集团董事长后,大刀阔斧地调整了产品结构和市场格局,实现以建筑安装为主的多元产品结构,其中房屋梁柱板工厂化生产、出口文化石、商品砼供应、地铁盾构片生产在南京建筑领域独树一帜。在其任期内,根据南京永华会计事务所审计,经济增长11%。
2004年4月30日,南京市建工局将大地建设集团和其它8家国有建筑企业整体移交该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让。于国家怀着对大地建设集团7000名员工的深厚感情,在负资产的情况下,组织经营团队122人,自愿出资5000万元,经投标和多轮激烈的谈判,力克3家资本实力雄厚的竞标单位,并经评审专家反复评审后中标。6月29日,正式与南京市国资控股公司签署产权移交合同,使南京大地建设集团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以产品结构的多元发展跨越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南京市政府成立的14人专家评审小组对此举的评价是: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职工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国有资产不流失。到2004年底,改制后的大地集团已基本完成了职工身份的置换,且100%的安排了职工上岗,受到广大职工的拥护。(梁惠成)


冯小光:助建筑企业拿起法律武器

他并不属于建筑业,但今年的建筑业人士都记住了这个名字以及他所从事的那项事业。他就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长冯小光。
花了将近三年时间,具体负责起草了2004年9月被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7次会议通过的司法文件:《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本年度建筑业似乎有足够的理由记住这个人及其这个法律文件。正如一位建筑房产法律专家所评论的:虽然冯小光所做的只是负责具体起草这个司法解释,但就是这个文件,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后,对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所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充溢其间的、解决建筑业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问题的思想,将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发展和拖欠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力的法律武器。
当然,就这个司法解释本身而言,之所以能够受业内多方人士广泛称道的原因还不仅于此,事实上,它对许多长期以来存在于建筑业法律法规中的不明确、不完善问题有了一定的突破。对有些问题的规定甚至超前于目前的行政管理规定。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这个司法解释本身所具有突破性和超前性,毫无疑问地成为建筑业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
作为建筑业以外的人士,法官冯小光今年在司法解释出台后的两个月内,还奔赴全国各地为建筑企业作了20多场关于“司法解释”专题普法报告,直接听众达8万多人。


吴涛:搭起中国项目管理接轨国际桥梁

吴涛,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高级经济师、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天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吴涛长期从事建设工程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推广工作,为推进中国建筑业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在建设领域中推进及应用工程项目管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建筑业体制改革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文章、论文已达数十篇,撰写出版了5本专著书籍,并亲自主持完成了《项目法施工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工程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中国企协一等奖)以及《全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部书籍和规范的编写。
2004年,他积极与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合作,在建设工程领域引进了IPMP的认证和培训体系,并主持和发起了三届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高峰论坛,策划和参与成立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合作联盟(共有七国九方项目管理组织参加)。同时,他还不失时机地配合中国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在建设部和协会的直接领导下,率领委员会工作人员组织大专院校专家教授积极参与了建造师考试大纲和指导的编写工作,并在全国举办了若干期建造师考前培训。
他捕捉社会和行业上的热点问题,结合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和协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研讨会会议纪要》等文件精神,成立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试点调研小组,并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广东东莞康华医院(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津滨轻轨(中铁使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安桥花园(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陆海空大厦(浙江省东阳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黄岩经济开发区西工业园区(浙江建工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LG大厦(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等一批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试点项目。并深入项目开展调研、培训和指导,为业主、总承包单位咨询、策划,解决实际问题。他结合调研的成果,撰写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再深化》一文,总结和剖析了阻碍工程总承包在中国推广的原因,引起了社会和行业的强烈反响。


张明生:“造桥楷模”再写中国之最

2004年8月26日,浩淼无际的东海上掀起了一阵波澜。
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V标段主通航孔斜拉桥主塔顺利实现封顶。举目远眺,31公里的大桥绵延身躯,犹如一条巨龙静静地卧伏在东海之上,而主通航孔斜拉桥的别致造型,则是巨龙背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由两座159米高的“人”字形主塔牵引、420米跨度的恢宏气势,构成了鬼斧神工,撼人心魄的惊世之作。参与创作的主人公之一,正是享有“造桥楷模”美誉的张明生。
当东海大桥主塔工程拉开了第一施工节点目标的会战序幕,张明生项目部领衔受命指挥部下达的20天内完成原由其他公司承建的承台冒桩凿桩任务。这些冒桩混凝土强度达到C65级、由38根直径为2. 5米约1600立方的工程桩所组成。有人计算过,即使在平地上,要在短短的20天时间内,凿掉如此大直径、高强度混凝土桩,就是用上30天、40天也不是轻易能完成的,更何况是海上平台?东海大桥主桥工程南汇芦潮港基地18海里,前后没有任何依托,全部给养和建筑材料供给全靠船运输。几百吨的施工船在湍急的潮流和汹涌的波涛中,犹如沧海一粟。台风、海潮、海浪等气候更是时刻威胁着大桥建设者,其困难可想而知。
一场惊心动魄的凿桩会战打响了。张明生火速把施工分包单位调到施工平台,部署细化人工凿桩施工方案。73台空压机迅即被汇集海运至施工平台,100多名石匠马不停蹄赶到现场报到,在仅10000余平方米的施工区域,以“人歇机不停、施工作业轮轴转”的合理调度,向前所未遇的困难决战,展开了蔚为壮观的人工凿桩大会战。经过19天的奋拼力拼搏,1600立方米的冒桩终于烟飞灰灭,提前一天完成了施工史上罕见的人工凿桩。
紧接着,东海大桥迎来了主桥承台8200立方砼浇捣施工,张明生和他的项目部又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6条砼搅拌船、7条海上混凝土泵达线路、数条材料供应和生活保障船只准时进发,200余名施工人员齐汇335号承台周围,展开了国内第一次海上大体积砼一次浇捣。刹时,陆上、海上、指挥声、机器轰鸣声迸发出巨大交响声压过了层层海浪拍击声,混凝土拌着建设者汗水,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和博大情怀,一声砌进了大桥承台中。经过40多小时的连续奋战,国内第一次大面积混凝土浇捣取得圆满成功,总体积达8157立方米的335主塔承台浇筑完成“浮出海面”,创出了一项我国在海上建造斜拉桥主塔承台的新记录。


任俊杰:为百姓讨“建言权”

任俊杰,河南省郑州市铁路工人。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因响应政府号召参与该市“二七广场综合整治景观规划方案”的“建言”,却引起了一场诉讼风波。他潜心多年研究,被不少专家看好的“概念规划方案”未被当地规划局引起重视,此后任俊杰认为在规划方案征集过程中有“暗箱操作”的嫌疑而将规划部门告上法庭。2004年7月,历时两年的诉讼任俊杰一败再败,新闻界对此事件给于了广泛的关注。任俊杰也因此而成了百姓“建言权”的“形象代言人”。
随着郑州市经济的发展,二七广场被每天的车水马龙和来往人流搞得不堪重负。早在2001年1月,任俊杰就设计出二七广场的交通改造方案。这一方案虽然简单,但创意良好。他的方案虽得到不少专家的好评,但是并没有得到该市规划局有关部门的重视。2002年4月,规划局开始邀请有关设计单位对二七广场的改造进行规划设计,市民的公众参与也在此时进行。当2002年9月规划局将邀请的4家单位的方案进行公示时,任俊杰兴冲冲地拿着方案也要参展,但被拒之门外。理由是任俊杰个人不具备规划设计的资质,他的“方案”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规划方案,只能叫市民建议;更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浅显、很不成熟”的想法,因而方案不能参展。在这过程中,任俊杰认为他被剥夺了公众参与的权利,并在该规划展示场所外摆起了“个展”。
此后,任俊杰在为自己的改造方案要求有关方面给予应有的重视时发现,参与方案征集的4家规划设计单位并未中标,而是由另一家单位获得了二七广场交通改造详细规划的编制设计权。而这家单位一开始并没有参与方案征集。因此,任俊杰认为规划局在方案征集过程中有暗箱操作和程序违法的行为以及委托同样不具备设计资质设计事务所进行设计的嫌疑。此后任俊杰分别向郑州市二七区法院及中级法院提起诉讼,但均告失败。
任俊杰认为:“征集活动呼吁广大市民对郑州的城市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说对提出好建议的市民给予奖励,我经过精心踏勘设计的一套图纸怎么不是方案?规划局认为我的方案不符合规划要求,不让专家进行论证也不采纳,侵犯了我的公平竞争权利”。他向法庭提出了一个问题:“公民的建议权和监督权如何依法得到保护?”


鲍先锋:民工全国劳模第一人

他很普通。走在城市繁华的大街上,他同许许多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什么两样;他不普通。他是全国近一亿进城务工人员中第一个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者。
他叫鲍先锋,来自中国十三冶山西离石大土河焦化工程工地,他以勤劳、好学、诚实、守信成为千千万万进城务工人员中一颗耀眼的星。15年前,鲍先锋离开渐江临海大田镇岭里村,随着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到了山西太原,靠干木工活给别人打家俱、封凉台,以此谋生。后来,他经别人介绍到了中国十三冶这个国家大型冶建施工企业当了一名工地木工。15年来,他随中国十三冶转战大江南北,参加了天津无缝钢管厂、上海宝山钢铁厂、太钢1549毫米热连轧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深深感了知识的贫乏和技术的不足。在中国十三冶项目部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下,他干中学、学中干,由当初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一名木工成为集钢筋工、焊工、架子工于一身的“土专家”,由当初的一名“打工仔”成为组织和管理200多人施工队伍的合格工长。
“农民进城打工不容易。你要被人尊重,就要不断努力”。这是鲍先锋爱说的一句话。正是抱着这样一个信念,他15年来不断激励自己,由一名普普通通农民工成长为千千万万进城务工人员中的佼佼者。
2004年5月,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表彰先进中,鲍先锋成为受表彰的1005名“五一劳动奖章”中唯一的进城务工人员的代表,这充分说明了进城务工人员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积极贡献已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面对荣誉,鲍先锋坦然一笑:“我还是那个鲍先锋,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要对得起国家给予的称号,不能给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兄弟丢脸”。
如今,鲍先锋本人和“鲍先锋工程队”的工友们成了外协人员学习的榜样。去年“七一”前夕,鲍先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坦露了渴望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向新的目标努力迈进的心声。(张发旺)


杨诺博:我的使命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

在2004年,想要了解中国乃至世界顶尖承包商和设计公司的国际动向,你都无法不碰到这样一个名字;没错,就是他,全球知名的建筑信息“大鳄”--美国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集团的总裁杨诺博(Norbert W. Young, Jr., FAIA)。
杨诺博所领导的“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是向建筑行业人士提供项目新闻,产品信息,行业分析和其他相关服务的跨国集团,单是一家《工程新闻记录》(ENR),就已在数百家全球顶尖承包商和设计公司那里享有著名的声誉。
他在2004年里的数次中国之旅,给中国建筑业同行带来的还有两个重量级的动作:2004年上半年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联办的超过450名中外代表参与的“全球建筑峰会”;2004年下半年和中国《建筑时报》合作推出的ENR“中国顶尖承包商和设计公司双60强”排名。
这两个动作给中国主流建筑企业所带来的影响,也许要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估量,但杨诺博和他的建筑信息“豪华旗舰”使得中国建筑业信息产业化进程成为一个无比鲜活的课题,鲜活到谁都无法回避。
这就是他的力量。但他的力量绝不仅于此。杨诺博所提出和倡导的“交互操作法”,提出了在建筑业各参与者之间,在整个设施生命周期范围内的,对准确、有用的信息进行智能的动态交换的理念--这使得他成为国际“交互操作法”联盟董事会的主席,更使他成为建立全球性的、对销售商中立的非专利性的、公开数据标准事业的领军人物。2004年年底, 杨诺博更获“爱德华.坎普”奖,这个美国建筑师协会用以嘉奖对建筑业有突出贡献成员的奖项成为最令杨诺博开心的圣诞礼物。
所有这一切,都正在和中国建筑业信息产业化进程相关,和中国建筑企业的生产方式相关,和中国建筑业从业者们进军世界舞台相关……就在不久前,麦格劳-希尔总公司在中国设立了高层行政机构。我们甚至看得见新年里他的希望,杨诺博将其称为“使命”,而且声称这个使命“从未如此清晰”……(丁化)


江欢成:“66岁学吹打”的院士

2004年12月8日,中国第一个由院士领衔的建筑设计公司——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挂牌。这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是中国勘察设计大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江欢成。
江欢成院士在66岁高龄之际开始“单飞”,从原来公司内独立核算的名人设计事务所经多元化改制,成为一个由他自己控股,现代设计参股,经营者持股的具有独立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有限责任公司。业内人士对江欢成院士这一行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建筑设计行业发挥名人效应,探索与国际接轨发展模式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有一则寓言:山羊说:他们把我比作学者;狐狸说:他们称呼我为智者;狮子说:我就是狮子。因为不够强大,所以山羊和狐狸需要给自己加冠,然而,狮子不需要,狮子就是狮子。因为他是强者。强者是自信的。他不屑于修饰自己、装点自己;甚至羞于刻意表现自己。江欢成院士就是这样。穿着一件灰旧夹克,提着一个人造革包,恭谦地和熟人打着招呼,一点看不出设计大师的气宇轩昂。然而,就是他,在设计了让世人惊叹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之后,又完成了高达558米、总面积356874平方米的印尼雅加达“亚洲巨人”高塔的原创。须知,这是击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世界一流建筑设计事务所,靠市场竞争获得的项目。这也是在国人担心入世后自己的设计市场将会拱手外让的情况下,中国设计师争得的国际重量级项目,意义非同一般。
“80岁学吹打”是需要勇气的,“早在六、七年前我60岁的时候就提出了想尝试个人事务所的想法,但集团为我着想成立了一个独立核算的名人事务所,到今年我66岁,‘单飞’会不会有点太老?但我还是想尝试一下。我这个人就是比较不安分,对新的东西感兴趣,建设部非常关注和支持,再加上有现代集团作为我设计公司坚强的后盾,我决心闯一闯。我们完全有信心与境外大公司抗衡。”江院士的这番话掷地有声,代表了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技术与体制与国际接轨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