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师何为“大”——纪念建筑师黑川纪章
中华建筑报
|
柯布西耶为现代建筑带来了根本性革命,其《走向新建筑》似一把利剑,直刺传统建筑咽喉;而赖特则更注重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将其浓缩为“有机建筑”的思想,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逐渐成为现代人所敬仰的建筑大师,因为他们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有资格享受人们的赞誉,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先生同样应该如此。
“绽放”的思想——从“新陈代谢”到“共生”
“新陈代谢”是一个生物学专有名词,指的是生物体时刻不停地与它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借以完成自身更新适应体内外变化的过程,即一个生命自我更新得以永续的过程。
而黑川纪章之所以在1960年的东京国际会议上提出“新陈代谢”的思想,则源于他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抗议。
自从蒸汽机以及稍后的汽车和飞机发明以来,现代化就成为西方人的骄傲和其他地方人们的梦想。现代化则就意味着西方化、机械化和国际化,意味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传统文化的强大冲击。于是,这种影响从欧洲开始,迅速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这种迅速的国际化,对于没有悠久传统文化的美国影响甚小,而对于有着悠久文化的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黑川纪章强调:“一切生命中均存在未知的领域,而每种文化中都有超越我们理性认识的神圣领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他提出了“新陈代谢”概念,即建筑应该像生命体一样能够进行不断的自我更新,而不是强调采用统一的“国际”模式。设计建筑在考虑国际强势文化影响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地域的文化、多样的文化。
而后,经过近30年的实践,黑川先生又不断将其思想进行完善,先后经历了共时、变生的阶段,最终发展成为成熟的“共生”思想。
“共生”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而“共生”思想也成为今天建筑设计界的一个重要依据,成为黑川纪章先生对现代建筑界最大的贡献。
黑川先生说:“将人类视为仅次于上帝并控制整个自然界的理性生物的人本主义学说正面临着危机,我们应该逐渐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依赖于我们星球上许多生命形式的共生,建筑和文化同样如此”。
海德格尔称欧洲中心主义为一种看得见的文化,它认为世界只是像戴着特殊有色眼镜的西方人所看见的那样,相比之下,“共生”思想认为存在多种文化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
从“银舱体大楼”到“艺兰斋美术馆”
在黑川纪章先生的作品中,东京中银密封舱型塔是一个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建筑,这也是其早期实践“新陈代谢”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同时也表现了黑川先生早期打破“机械建筑”束缚而追求有生命的、可以改变的建筑决心。该建筑曾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20世纪世界建筑文化遗产”。
当黑川纪章谈到该建筑时说:“这一工程的中心思想并不是寻求大批量生产的优越性,而是寻求在自由的布置单体空间的过程中,表达新陈代谢的可能性”。
而美术馆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因为它要更多考虑地方的文化。正是在“共生”思想的影响下,黑川先生设计了至少27个不同的美术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把第27个“献给”了中国——南京艺兰斋美术馆。
当有人问他如何评价这些美术馆时,他说:“这27个美术馆就相当于我的27个孩子——我创作出来每个小孩的脸型、所生的时代、所受的教育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的个性也不一样。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他们的遗传因子是一样的。即使他们的脸是完全一样的,性格也完全不相同,建筑也是这样。”这正是他“共生”思想的伟大体现。
从“新陈代谢”到“共生”思想,黑川先生用了近40年的时间。在这40年中,他设计的作品已经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遗产”。
现代的勇敢“斗士”
黑川纪章曾到西安讲学时以这样的话作为开场白,他说:“对中国西安来说,京都只是个小孩子,可是从机场到城里的路上,我感到十分失望。”这是他对中国城市建设的批判和无奈!
今天,我们中国同样面对着西方强势国际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严峻的考验,但可悲的是,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西方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群,在某些中国人眼里,这就是豪华、荣耀的代名词。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则处于日益衰落的窘况,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我们更应该从黑川先生的伟大思想和行动中获取更多的自信,像他一样做一个勇敢的“斗士”。
“我不认为日本文化优于其他任何文化,而且我强烈反对排外的宗教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或历史循环主义。对我来说,新时代建筑的目标是普遍的秩序与地域文化的共生”,黑川先生强调。
可惜,2007年10月12日,黑川纪章先生与世长辞!
正如贝聿铭先生所说:“没有人能永远风光,但建筑是悠久的,最要紧的是看你的工作如何,工作能否存在,50年以后、100年以后……任何名分都会随时间流逝,真正留下来的只是建筑本身”。
虽然黑川纪章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伟大思想和建筑将永留人间! |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