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地产报:中国建筑师回归辉煌
中国房地产报
|
再过不久,奥运会就会开幕 ,在这个百年体育盛会来临之前,对于建筑设计行业,也近似于先行享受了一道设计大餐。
之所以说是一道设计大餐,不仅仅是由于奥运建筑基于奥运会的机会,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发展,也是借此机会给中国建筑界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在这其中,有两个现象笔者非常关注。
其一,奥运建筑历来是一个世界级别的建筑师盛会,基于奥运会的性质,政府投资和动用的社会资源可谓巨大,也自然形成了相对宽松的设计大环境,给予建筑师发挥的空间也远比一般的纯功能性建筑要大得多,这也是在奥运建筑国际招标中,世界级建筑师事务所趋之若鹜的原因。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过程中,我们的本土设计师并未像过往的国际大赛那样全军覆没,相反,在主要场馆的竞赛和设计中,处处活跃着中国建筑师的身影,他们不负众望,表现出强大的专业实力和素养。无论是在全球瞩目的李兴钢参与的鸟巢设计和实施,还是在中建国际的水立方合作中标,以及在后续其他非国家量级的体育场馆的竞赛方案中标情况,无不表明我们本土建筑师已经不再是陪衬角色,而真正在实力派的位置上拥有了话语权。
其二,从几个大型奥运场馆的方案来看,国家对于建筑设计的包容度和审美原则,产生了巨大转变。实际上这个趋势早在国家大剧院的方案之中已经显出端倪。鸟巢的设计,从结构体系来看相对复杂,而从整体体量形态来看,仍然属于相当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水立方,更是从形态上展现出一个纯净的美学概念。
这两个方案的中标,不由得想起以往。在过去的大型城市公共建筑方案中,常常充斥在评标现场的,往往是假大空的评标原则,所谓一百年不落后和事事要争取全世界第一,以及牵强莫名的数字游戏和屋顶游戏,往往让建筑师苦不堪言。而在近几年的国家级公共建筑的评审上,对于文化的尊重和延承,对于何为真正具有东方特色的建筑设计的评价上,我们可以渐渐发现,追求内在的神韵,已经超过了将千年文化符号化、拟人化,对视觉要素的简单追求和复制。
鸟巢的东方韵味可以引用中方主设计师李兴钢的原话:“它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无序、不规则,但实际上蕴涵着规则和秩序,这是东方哲学的体现。”而水立方的纯净感,虚无感,在展示体育功能的表皮上,近乎完美地体现出中国哲学的和谐原则。
我们在北京终于找到了属于中国的建筑,也是中国民众能够解读和理解的现代建筑群。这也代表着一种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文化的回归。 |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