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 |  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最近新闻 (主持:admin) [投稿]

□ 阅读次数:7135

□ 纯粹建筑
□ International
□ 我的方案
□ 理想城市
□ 景观与环境
□ 室内设计
□ 建筑史
□ 建筑旅游与摄影

□ 建筑PC
□ CAD应用与开发
□ 3D软件应用
□ 平面设计
□ 室内效果图
□ 建筑外观效果图

□ 建筑技术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施工与监理
□ 室内施工
□ 给排水工程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暖通与空调
□ 造价工程师

□ 考试及留学
□ 建筑系学生广场
□ 建筑教育

□ 艺味深长
□ 美术论坛
□ 似水流年



 
何玉如谈住宅的风环境设计
中国建设报
作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首席总建筑师中国勘察设计大师 何玉如

  经历了“非典”的劫难之后,大家都在反思我们住宅设计应该怎样做,才认真去理解“健康住宅”的含义。但也有少数开发商借此推出所谓“防非典住宅”之类的炒作。

  我向来对这种炒作不以为然,什么风尚啦,什么阳光啦,什么亲水啦,什么绿色啦, 好听的词大概用得差不多了,然而不少住宅区是名不副实的。就象中国餐饮文化中的某种现象一样,许多佳肴,其菜名让你一头雾水,不知是什么内容,等到菜一上桌,才知道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而已。

  听说非典肆虐时期,北京许多居民纷纷投奔到近郊的亲友家,郊区的住宅一下子人满为患,热闹非凡,成了极好的“避难处”。近日我应邀去看了由著名住宅规划专家白德懋总设计师规划设计的龙泽苑小区,其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实在让人称羡不已。如果单从表面上看这一类的住宅小区,住宅以多层为主,容积率较低,住宅楼之间的间距大,既有中心绿地,又有组团绿化;既有水池也有居民健身活动的场地等等。这样的小区北京也有不少,只是营造的特色不同而已。

  但是真正引起我好感的,是龙泽苑小区种种的高科技含量。例如多层住宅结构采用短肢承重结构,户型空间灵活,这给住户变更布局带来极大的方便。还有大面宽,大玻璃窗,窗地比大,室内阳光充足;管道集中于竖井,使室内的家具布局更加方便;还有中水的回用,并只用于浇灌,以避免污染恭桶;垃圾的生化处理等等,当然这些做法在其它的小区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然而众多的高科技含量中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它的东区,中美住宅合作示范工程中的风环境设计。

  良好的住宅通风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住宅”15条具体标准之一。“非典”更使全民重视它的重要性。但是对于通风设计,建筑师往往只停留在平面布局中的空气对流,所谓有没有“穿堂风”,只是粗略的认为一梯两户的板式住宅通风条件好,一梯三户单元中,中间户较差。塔式住宅不如板式住宅

  等等。没有进一步的量化,更没有进行整个小区的风环境设计。要知道,单体设计中尽管有空气对流的途径,但是处在小区中如果迎风面与背风面风压差过小形成不了有效地对流,所谓“有堂无风”。如果小区中存在通风“死角”,就会造成漩涡,污染物聚集。室外的空气质量差,这样越是开窗通风,室内的空气质量越差。这些都是属于风环境设计的范畴,本来这也是住宅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的住宅建筑设计往往被“节省”掉了。

  龙泽苑率先做了这方面的设计是非常可贵的,它引进了“数字风洞”进行了夏季风、冬季风的模拟计算,依此来验证和调整总体布局。在仔细阅读了它的结论之后,我认为在非典以前就认真地考虑了健康住宅中的通风因素是真正务实的态度。我更希望将来进一步做实测来验证,同时把“数字风洞”也进行到单体平面布局中,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发现,在同等的环境下,有的房间冬暖夏凉,有的房间就差一些,能够找到它的科学依据就会是我们的设计进入“自由王国”。

  风环境设计是科学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愿我的小文不要被利用为一种新的炒作内容。
[更多评论] [更多新闻]

城市新闻: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