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旧话重提---中国迁都何处?
|
近日看了方可的《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越发感到在北京的发展与保护矛盾之巨大,环境问题之严重。不要认为迁都是什么太严重的大问题,或许就在十年内,这样的问题就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欢迎到ABBS自助投票站投票!)
http://www.abbs.com.cn/vote/index.html
如果中国要迁都,该迁往哪里呢?
新的首都应该有良好的经济保障、优雅的环境、宜人的气候及安全的防卫,最好还有历史文化传统。(当然,首都只不过是政府、议会所在地,并不是说要“高人一等”)
总的来说,有3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大同小异”,即在北京周边地区考虑。
1。北京近郊。
类似于当年梁思成的想法,在北京四环外新建“副都心”,将行政功能与“北京城”的概念分开。好处是容易通过,分歧不大;环处是没有解决实质问题。
2。北戴河或类似地区。
休假质量较高,但缺水会大大加剧。这也是在北方建城的通病。
第二个思路是“向经济重心靠拢”,即迁向东南沿海。
3。杭州附近。
自唐以后,江南就是中国的经济重心,而且南京、杭州也有过建都的经历。比较之下,杭州附近的环境状况算是最好的。夏季炎热、防卫较难是这一地区的弱点。
4。广州附近。
珠江三角洲是近20年来新近崛起的经济中心,加上港、澳回归,实力相当强大,如果定都珠海,相信也不为过。气候、防卫及太“自由化”可能是这里的问题。
第三个思路是“西部大开发”,即西迁。
5。西安附近。
西安是中国十朝古都,而且临近版图地理原点,“迁回”故都实至名归。然而,酷暑、严寒、严重缺水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它的信心。
6。成都附近。
成都平原是历来国家危难之时君主的逃亡方向。小城都江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旁的紫坪铺水库修建后,将是一个山、水俱在、气候宜人的环境,而且李冰治水的故事可谓政府典范。
7。昆明附近。
春城昆明无疑是中国气候条件最好的城市,包括不远处的“南诏”故都大理。优美的自然环境基础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美丽的首都,即使在滇池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彩云之南”仍然有大量的湖泊之滨可供建设。离边境、特别是“金三角”稍近是唯一弱点。
--------------
北京累了,迁都吧!
编者按:8月,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说:北京有关方面承认,未来1
0年水源短缺将是中国国内最具挑战性的问题。由于中国旱灾情况日益严重,再过
30多年北京将面临沙漠化的危机。总理朱容基指出,如果沙漠化问题不能予以控
制,迟早要将首都迁往他处。总理的话道出了北京所面临的危机。事实上,一些
有识之士早已开始探讨有关迁都的话题。无论其设想的现实性有多大,这种未雨
绸缪的规划都不失为有益的观念启迪。
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中国革命战争决定性阶段的胜
利都是在北方取得的,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从国际安全上看,苏联、蒙古这些社
会主义国家可以成为可靠的邻居;北京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特色也适宜于担当一个
草创时期的大国都城角色。“北京”在国际上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定都北京的成本太高了!而且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超
常规发展,这一趋势有日益恶化的危险。城市功能的过分集中,带来了普遍的生
态环境和人口膨胀的压力;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远远未发挥出来,甚至不断遭到
破坏。
水!水!
就水资源而言,北京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
/7,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最新的计算表明:
2000年平常年份北京将缺水2亿立方米,枯水年缺水11亿立方米。2010年,两项数
字会分别达到9.9亿立方米和近20亿立方米。现在北京主要供水源密云水库来水量
日趋减少,今年8月份密云水库蓄水量仅为常年一半,存水估计只能够用一年。明
年如遇旱年,北京将难逃“水荒”之苦。
北京市社科院的一个专门小组,长期研究水资源供应与城市人口容量的关系
后得出结论:2005年,北京可支撑的人口容量为1277.7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15
6.01万人,外来人口121.76万人。这一结果是北京人口容量的最大值。但实际北
京总人口在1997年即突破1500万大关,其中常住总人口1210万人,外来人口350万
人左右,也就是说从水资源供应的角度看,北京的人口已超负荷300万人,而这一
数字仍以每年2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
北京的生态环境压力则远比我们想像的严重:大量地下水长期超采以后,形
成2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区,最严重的东部地区过去40年已下沉了700多毫米。
专家们指出,地面大面积下沉最终会影响整个城市建设,导致地基不稳,墙壁开
裂,道路中断等严重后果。
现在,南水北调工程被很多人看作是解决京、津地区缺水的“灵丹妙药”。
但以最多人赞同的中线工程为例,它的投资达1000多亿,工程量大,工期长。且
工程实施后,被引水的汉江中下游流域将严重缺水,三峡水库的发电和用水也将
受到较大影响。何况,中线工程流经的豫、鲁、冀、晋都是缺水大省,这流经家
门口的几百亿立方水将成众矢之的,如何分配将大有争议,能有多少流到京津将
大有疑问。
不堪重负的北京
北京是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称,北京在1999
年的空气污染程度位列全球第三,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人每天相当于吸两包烟。而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全国18个主要城市1998年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中,北京是情
况最严重的一名。
荒漠化的威胁也直逼京城,最近的沙丘群离北京仅70余公里,并处在“北京
盆地”的上风向,即使不大的风力,黄沙也会直扑“脚下”的京城。今年春季,
北京连遭沙尘暴袭击,其情其景至今令人心悸。
北京的“人口爆炸”更让人触目惊心。16年来,北京常住总人口每年净增近
20万人,流动人口每年净增量则超过20万人,相当于每年增加一座中等城市人口。
上海近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主要城区的人口已呈负增长或零增长。北京何
以有这么大吸引力?从根本上看,北京的政治、文化和全国经济管理中心地位是
人口剧增的最大的“磁力”。政府花巨资建设的14个卫星城人口增长一直十分缓
慢,这说明北京城区功能聚集已十分严重。人口过于集中在市区,使得北京城区
人口密度比巴黎、伦敦、东京等大都市要高得多。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京未开发
的土地资源仅占全市总面积不足4%,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其后果
之一是北京的蔬菜供应已离不开外省支援。
最令人痛心的问题还是对古都的“建设性破坏”,这是北京的“内伤”,一
般人不容易感觉到。1911年,北京大约只有相当于现在二环路内的面积,人口76
万,现在城区人口扩张到700多万,大量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被“克隆”在古都的
中心区。而最能代表东方文化特点的城墙、护城河、胡同、四合院等被大规模吞
噬,仅最近的10年间,北京的胡同就由6000多条锐减到2000多条。
最近,北京享有盛名的赵家大院在一片反对声中还是被拆掉了,理由是修路。
从景山上向南望去,一大片现代化饭店参差不齐地冒出,尽管其中个体设计不乏
独到之处,却对故宫和古城核心区域和谐巍伟景观造成极大破坏。一些设计师对
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透露了秘密:“北京的写字楼租金是世界上最贵的几个城市
之一,如按规划进行设计,开发商不满意,因为他们总是希望提高建筑层数或容
积率来获取高额利润,他们又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关系来修改规划条件。”长此
下去,北京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将何以自存?
高昂的定都成本
在我国各大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北京从中央得到的各种支持是最多的,巨
大的投入并未产生相应的效应,反而面临多重危机的边缘,原因何在?最根本的
就是这座文化古都既是全国政治、文化、军事和经济管理中心,又是北方最大的
经济中心城市,事实上还有全国交通、金融、信息、教育、科研等中心的职能。
以中国之大,由一城而兼此数中心之职,对有3000年历史的古都来说,确实不堪
重负!这种功能设计使得城市规模无限制地扩大,城市的有限空间受到多种功能
的挤压,脆弱的资源与生态系统无法承受,一言以蔽之,高昂的建都成本已到了
国力和北京市自身难以支撑的时候了。
在古代运输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东南地区供给天下财富大半,如果都城离此
太远,则定都的成本过高,必将影响国力的增强和政权的巩固。对此,法国著名
学者布罗代尔曾指出:15世纪初中国放弃了因长江之利而对航海开放的南京却定
鼎北京,“背离了利用大海之便发展经济和扩大影响的方针……正是在这时候,
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更是以历史
学家深邃的笔触写到:北京“这一宏伟都市远离它的经济源泉,维持这一中心所
用的人力和物力在明代灭亡和在帝国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消耗着政府的收入和人
民的财富”。输送漕粮的南北大运河成了明清两代朝廷的生命线,因此在遭受旱
灾时,宁可让运河沿岸地区颗粒无收,只要漕粮未过,运河不得用于灌溉;每逢
黄河下游决溢成灾,为了确保运河畅通,往往宁可暂不堵口。
今天,现代化的运输条件已从根本上消解了大规模物资运输方面的诸多不便,
但我们仍不能不考虑定都成本问题,也就是一个经济投入与产出效益的问题。从
这种意义上讲,积极主动地调整原有首都的功能,或者干脆重起炉灶再建新都,
将能够有力地整合各种资源,及时卸掉妨碍社会进步的重重包袱,首都本身也能
够及时摆脱过分的功能叠加而获得“新生”。
北京的4种选择
1986年就有人提出北京面临迁都的威胁,一度引起很大的震动。在开发西部
的热潮中,也有人提出迁都西安,以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真正转型。在新的世纪,
北京面临诸多挑战,应早做筹划。目前,有4种设想可供北京选择:
一是维持北京的首都地位不变,只是对城市结构和职能稍作一点调整。这种
设想认为北京的首都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的“心脏”城市,文化底
蕴丰厚,城建基础好,人口素质高,又集中了大量中央级的机构、人才,是一个
最能代表中国的城市。至于北京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不妨采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建设卫星城、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变部分土地使用功能等办法加以解决。这是
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说法。
二是建设“副都”。主要是分担目前城市中心区过于庞杂的部分功能,在中
心区和周围地区的分中心区之间起桥梁作用。可以较快见到成效。总规模以80~
100万人口为宜,地点可在北京近郊的顺义、昌平一线,或河北的涿州、廊坊等地。
三是实行“双都”或“陪都”制度。“双都”一般是指一个政治都,一个经
济都。世界上有几个国家实行这种制度,如荷兰、南非等。两个首都的职能分开
既能避免城市的过度膨胀,也能使政治中心免受利益集团的控制和影响,从而保
持政治的某种独立性。具体策略上,有人提出以北京为政治都,上海为经济都;
有人提出可考虑在西安、武汉、成都、兰州等城市中选择一到两个作为“陪都”,
以解决中国实际存在的东西和南北巨大的不平衡问题。
四是“迁都”论。认为中国应另择一佳地建立新都,一是为北京“减压”,
让这座古城成为真正代表中国的“文化之都”,而将其它功能分解出去。二是改
变目前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局面,树立21世纪中国的新形象。
第一种设想更多注重了北京的现有优势,没有充分估计到北京在新世纪长时
间内面临的人口、资源危机。仅从人口控制上看,北京的户籍控制可谓极其严格,
但从1980年以来还是净增了300万人口(还不包括数目更大的流动人口)。到时仅
水危机就可能令北京无法承受。而在北京的强大拉力作用下,建“副都”难以达
到预想效果。今天北京周围众多卫星城就未能充分发挥“卫星”作用,且缺水难
题还是解决不了。“双都”制也只是在中国现有的城市系统内打转转。不能将视
野扩展到整个中国和民族的发展大方向上,何况现在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难念的
经。现在是考虑“迁都”之路的时候了。
国家战略重组在和平时期,一个国家主动迁都,通常表现了对未来发展的高
度自信,因而总是伴随着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壮举。远者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近者如巴西迁都巴西利亚、德国迁都柏林等,莫不以迁
都为契机,秉持“与民更始”的决心,推动国家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面展开,提
高政府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张扬民气,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最终得以成功实
现国家战略的一系列宏伟目标。
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东、中、西部和南北方等不同区域之间存在
的巨大差异日渐扩大,这已成为影响中国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痼疾”之一。目前
东部地带以占全国13.4%的面积、41.15%的人口,占有超过60%的GDP,而西部
则以23.11%的人口、56.9%的面积占有14%的GDP。北方和南方在社会经济领域
出现的差距近年也有拉大趋势。尽管中国政府千方百计致力于缩小这种差异,并
在2000年全力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但从自然地理环境、区位、历史惯性、
经济基础和体制上看,中西部地带特别是西部地带在相当长时期内是难以赶上东
部快速前进的步伐的。特别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家能力呈下降之势,中
央政府掌握的财力和要素资源将继续减少,单纯依靠“战略西移”也越来越困难。
这不能不让我们另辟蹊径,设想在中部与西部、南方和北方联接处的枢纽地区建
设新都,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拉力”,以此来根本改变中国生产力分
布严重失衡状况,推动全国范围内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大重组。
重起炉灶建新都还能为根本改善行政效率提供契机。依托新都的“后发效应”,
有效避开既得利益者的多方阻挠,推行一系列旨在裁减冗员、提高效率等改革措
施,逐步建立起高效、完善的新体制,当政者便不至于受多方牵制而无所作为。
哈萨克斯坦迁都中部小城阿斯纳尔,该国政府趁机将公务员总数削减一半,既保
留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又使一些三心二意、不愿离开阿拉木图的人脱离政府机构
时保留一些优厚待遇,巧妙地实现了政府改革的目标。
从行政效率上看,新都提供的相对集中而又合理分布的空间环境,将能大大
遏制施政过程中的拖沓、繁琐和互相扯皮现象,这早被巴西利亚、伊斯兰堡等新
都所证实。
新都构想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中国未来迁都的方向应该是南移西进,以适应全国范
围内的均衡开发和“地气南迁”的战略态势。有人提出可在西安、武汉、成都、
兰州等城市中选择新都,实际上没有考虑到这些城市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它们本
身已迫切需要“减压”,已不可能承受过多城市功能的叠加。因此,如果考虑迁
都,最佳途径是创建新都。近20年来,白手起家的现代化的特区城市就建了5座,
依托日趋雄厚的中国经济实力,建设一座新都已非难事。
中国未来的新都应选址在哪里?从大的地域来看,新都应选址在长江和黄河
之间、汉水流域附近比较适中。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由襄樊、
荆州、荆门、宜昌4座城市相围而成的一片三角地带可为首选,我们可称之为“襄
荆宜三角地带”。这块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
工农业基础雄厚、资源供应充足。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带处在中国南北和东西相
交汇的地理中心,是联接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战略枢纽地带,
开放性大,四面连通性好,真正据东进西出、南来北往之要冲,其独特的区位优
势目前全国没有任何其他地带能与之相提并论。
至于巨额的迁都费用问题,通过对部分国家迁都行动和计划的比较,我们假
定未来新都中心区的人口在60万左右,则基本建设费用约为2200亿元人民币,加
上周围卫星城镇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总数应不少于3000亿元,3000亿!这对正处
于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的国力能承受得了吗?
1999年中国GDP总值已超过8万亿元,银行存款余额高达9万亿元,表明中国整
体经济实力已较雄厚。如果将3000亿分摊在10年左右,每项年约300亿元,不到G
DP的0.4%。要是在2005年以后开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走强,这一投入最终
可能不到年均GDP的0.2%,将比三峡工程投资占同期(1994年至2009年)GDP的比
率还要略低,对国民经济和政府财政的压力并不明显,更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巨额
赤字和剧烈的通货膨胀。
理想的分散之道
未来新都是平地起新城,当然可以按照理想模式建成世界最好的都城。从城
市职能上看,以政治中心为主,兼有部分交通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的职能,
但是绝不能搞成那种多功能、综合型的所谓“国际大都市”。否则必将影响今后
首都功能的正常发挥,违背了迁都的初衷。
如果冷静思考一下,迁都对北京来说则是一种“解脱”。几十年来,过多的
城市功能叠加在古都身上,使她无法挣脱那重重束缚,苦不堪言。北京的最大优
势和特色是文化,谁也无法否认:北京积淀了数千年来无数中国人的光荣和梦想,
中华文明中最深沉的品质和最光辉的理性都可以从中找到浓缩的一页。过去我们
是舍本逐末,对北京最珍贵的东西视而不见。今后的北京,不仅要成为中国的文
化之都,还要成为代表东方文化的世界文化之都。目前堪称世界文化之都的城市
只有代表西方文化的巴黎,代表东方文化的还没有。北京在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以
后,完全有资格去填补这个空白。当然,这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建设世
界文化之都既是北京人的理想,更是全国民众所热望见到的,其成功的可能性甚
大。
偌大的中国不能没有一个全国经济中心,在某些国家也称之为经济首都。这
个中心应该是地理位置适中、腹地宽广富饶、劳动力素质较高、交通运输设施齐
全、金融和贸易都极其发达。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上海都是当然的“人”选。
确立上海经济中心地位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中央政府应给予更宽松、更优裕的经
济发展条件,诸如可将央行总部和大部分金融机构总部搬到黄浦江边,使其真正
发挥全国经济的“龙头”作用;二是意味着上海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要承担更
多的责任和义务,是要适当地“付出”。这两方面的意义都应在法律上明晰化,
对上海、对全国都有好处。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亮丽的画面:我们设想的未来新都与北京、上海一
起,共同承担起泱泱大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职能,各展其长,互为依托,
不失为一条理想的首都职能分散之道。当然,目前这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如果
在未来的宪法中3座城市的首都功能得到确认并得以实施,必将意味着中国发展进
程的重大演进。
--------------
文中所述地区至少有两大弱点:
一是长江中游两侧的高温带,集中了我国的酷热之地;
二是荆江大堤与三峡工程,将是悬在新都头顶的两把利剑。
当然,接近中国的人口及交通中心是此案的优点。
--------------
论坛对此问题的讨论在
http://www.abbs.com.cn/cgi-bin/bbs/topic_show.cgi?id=5623
|
[更多评论]
[更多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