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焦点推荐 (主持:admin)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0-10-30 16:24:55

□ 阅读次数:6476

□ 纯粹建筑
□ 理想城市
□ 景观环境
□ 建筑历史
□ 建筑业界




 
从是否"Plug"看国内建筑竞赛

Un-plug(不插电)曾经是流行乐坛风靡一时的“理念”---人们在厌倦了出自电子合成器里完美却干瘪的音乐后,一窝风的赶起了“不插电”的时髦,一如建筑界里世纪反复的复古或者“后现代”一样,老的反而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本文的插图出自“渲染表现版”一位仁兄的随意之作,却一Plug点明了在这些年国内的大学生建筑竞赛的一些变化:从不插电、禁止带电到插电甚至触网。时代的脚步似乎是谁也不能阻止的。

曾几何时,大学生竞赛是严禁计算机绘图的,所谓的“手上工夫”甚至成了作品好坏的一项判别标准。与此同时,僵化的要求、盲目或者偏见的评审,毫无疑问的束缚着学生的思维,抹杀着竞赛的意义。

竞争是改变垄断现状唯一并且最有效的方法,当学生竞赛一天天多起来的时候,竞赛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无疑将大大推动所有的参与者与举办者。在2000年,张永和的“无上下住宅”竞赛及水晶石的“NET+BAR”竞赛无疑是突出与鲜明的比较。下面来看看ABBS上的网友、包括货奖者本身是如何评价竞赛及其结果的:

----------NET+BAR

pallet:这就是“NET+BAR竞赛”的一等奖、耶鲁的马XX的方案,图片在
http://www.far2000.com/special/12/a042-a.html
http://www.far2000.com/special/12/a042-b.html
(说明如下,由far引用)
大家以为如何?

说明:
NET的普遍使用标志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的特性之一是:人们同时生活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两个世界中。两个世界中的事物通过人脑而互相影响。
在虚拟世界中,人们运用其想象力“建造”各种场所,满足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对“信息交换”的更高需求。而在现实世界中以BAR为代表的聚会,交往场所,也将在虚拟世界中以新的形式进一步拓展它的功能。
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建立的三维视觉经验在虚拟世界中得到了延伸;时间,速度成为“虚拟建筑”的构成元素。人们可以随时从不同的地点进入一个“虚拟建筑”;也可以从一个相同的地点进入不同的“虚拟建筑”。时间和地点的概念淡化了,出和进的概念也淡化了。
本设计中,一间具有BAR功能的“虚拟BAR”被建立在网络世界中,
并且由一个抽象的形式所表现。点(信息发送及接收个体)和它们之间的连线(信息传输路径)是这个虚拟BAR的主要构成元素,也决定了其结构。而“信息点”的个数决定了“信息链”的数量和方向,进而影响到虚拟BAR的空间 和形式。她将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变化,而人仍然将是这个虚拟空间的主体。
BAR在现实及虚拟世界中的建筑性比较:

      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 
       
功能:   社交,娱乐    社交,娱乐

空间:   真实的,三维   虚拟的,多维

界面:   墙,地,屋顶   无边界

行为:   面对面交流    真人不见面

速度:   静止       光速,人在瞬间完成场所间的转移

时间:   永久       无时间限制,可随时建立,迁移或拆除

容积:   人数/有限    KB/无限

文化:   地方文化     全球,甚至更大范围的文化共融

限制:   二者均由科学技术支持,同时也被科学技术限制

时区的划分对虚拟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它没有时间性的规律。
在某个地区时间里,虚拟世界正在同现实世界一样发生着变化。
虚拟BAR没有“营业时间”和“空间容量”的限制,任何人可以随时从世界的任何角落来到这里,“面对面”的交流。
交流的介质是数字。
由于科技的支持,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了“虚拟建筑”。而“为人服务”依然是建筑存在的不变主题。
plux:研究了半天,中国的竞赛还是推荐了一个图案化价指导性文本的方案作为一等奖. 这种事可以让尼葛鲁胖地去做,在找一个[v]的设计师.就可以的特等奖了真正去研究一下国外的虚拟建筑的不同观念取向,没有介入性的虚拟建筑是没有真正试验性价值的,推荐这方面研究的关键词"transarchitecture"
雁空:不得不说,这个耶鲁的家伙什么也没做。列举了些常识、画了些漂亮却与NET无关的幼稚图案便得了这个奖。
真笑掉大牙也!
中国的竞赛搞成这样,难怪大家对此都有灰心。
chen-yiyiyi:是80年代末还是90年代初,一位老兄画了张李白坐在高楼屋顶上喝酒,?,也得了个日本概念竞赛的三等奖
lesslie:问题有几点:
1.他们的理论我明白,也不反对。当然是挺好的,但是没劲。图没看懂,或者说正在研读。(是不是拿张玄图糊弄咱...,不晓得)
2.这种竞赛的意义何在?!做的人、和审的人是否严肃的思考过,一些必要的修养是否具备?如果答案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的话,那这种竞赛有嘛意思?
3.这种竞赛的影响是什么?!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在中国这种现状下还不能离开现实根基。有很多人简直脱离实际的侃侃而谈派别、先锋,这种竞赛就是对这种风气的助长。说得多做得少,嘴皮子建不起高楼大厦。(我绝对不否认理论重要性,但请不要为了理论而理论,为了混饭而理论、为了炫耀而理论。)
拙见,本人水平低下,各位高人不要找我麻烦。
kahn:仅仅是解释了虚拟网络与现实的差别
用BAR来联系二者,牵强! 诠释的太表象,失败!
e.MA:Just keep me alive, please...hehe
i agree with Plux. I happened to read the book City of Bits by Mitchell. The Net is kind of technology as well cultural. It affects all areas of people's life just like electric did hundred years ago.The Net-Space is just existing in people's mind.It's not a space, it's not a city, it's not architecture.But architecture and city are always changing because the ideology in human's mind is changing.
My idea is simply to say: the new technology brings us new life style(activity, cultural,philosophy, art and architecture as well).This is not about modernism, not about fancy deconstructivism, even not about architecture. This is just a describe of the history.It's simple, but I think it's enough.
I ever thought that what if the title was: HARDDRIVE? How would you deal with it? How could you draw a space of it?
Also, I believe all people did good job in this competition. What makes me happy would be "everyone is different." I'm expecting to see and learn from all your works later!
flyfly:你说的、画的都没错,而且很漂亮。
然而在其中并没有任何新意,包括表现。
我们祝贺你的获奖,但同时置疑我们这样一个建筑竞赛及它可爱的评委。
愚见,以超链接为代表的“虚拟”交流空间里,随意性、跳跃性在极大的增强,传统的建筑空间观念、人的交流经验、场所的重要性都在迅速减弱。象BAR这样指定场所作为交流空间的概念根本就不再存在,想想ICQ吧,交流是普遍的。而以“时间及速度”为维度的说法恐怕是老兄的想当然吧?
当然,彻底的“新意”flyfly也没有想到。否则就不期盼从这个竞赛的头奖中得到启发了。
当竞赛图纸被评价为漂亮而蹩足的“招贴画”时,当建筑师在任何专业人士面前都无所长时,我想我们不能再一味迎合现实。
。。。。。。

----------无上下住宅作者

chen-yiyiyi:有利用地形投机之嫌(言语冲撞勿怪),我认为这种概念竞赛应该具有普遍性,因为概念本身就是普遍的
花六:建筑本身的设计不错,但用这样的设计来表达“无上下住宅”的观念近乎诡辩。
plux: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照片"建筑.
自我陶醉的初级版,用这个题目研究这样的建筑没有力度.
雁空:一个典型的从3DMAX里生成的模型建筑,在中国能建出来的话可算大胆。
可惜与题目“无上下”无甚关系,偏偏还在解说中附会“非常”一词,可谓为投张所好、是费尽心机。
或许问题的根本就在张的题目。
独钓寒江雪:各位,偶觉得如果真的只是用平面的展开来消解上下的存在, 这种“无上下”毫无疑问是低俗和无意义的。然而,如果用别种上下的方式来消解上下自身,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题目。
张的题目应该是为了后者(如果我没有低估他的智商的话),而此一等奖者正是在后者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小步。地形的投机毫无疑问的存在,但是更深的是因为设计人对主题的更进一步的无能为力。所以,地形在这里成了过河的木板。
有人还记得莱特的古根汉姆吗?
tears:说得对,“和平号空间站”才应该得张永和竞赛的头奖!
bihippo:这个题目实在是无厘头! 张永和以其非常的方式蹂躏了参赛者。
听到参赛者“破题”“解题”“切题”之类的话,我就想起走向变态的八股考试来。
张爱玩“起承转合”的游戏,可见其与八股的因缘。
这次他不但是自己玩,还把一批年轻有志的建筑人士当范进孔乙己给玩了一把!
这很不道德,以自己的非常嗜好,浪费大家的智力和时间。还不如出个公厕或农宅来得实在和有意义。
ohz:张的竞赛是想引发我们对建筑中“上下”这对元素的思考,这是比较本质的东西,这种思考方式是有点西方,但这不无裨益。
建筑师的个人色彩太浓并非坏事,个性高于一切。对建筑的理解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可以不同,不同的大学建筑系可以有不同思想的带头人,但思想的学习并非是COPY式的。学生可以同样优秀!
bihippo:无上无下注定是张永和对建筑歧途的引导和探索!
如果这对建筑构成意义的话,那么同理有以下的空间元素可供探索:
没大没小(对空间体积的消解)
不三不四(三维和四围的消解)
不阴不阳(对空间中光的消解)
不痛不痒(对空间感觉的消解)
没完没了(对空间边界的消解)
甲方乙方(对空间权属的消解)
不见不散(对空间形状的消解)
……
不过后三题冯小刚已有解答,就不必非常费心了。
mini_chang:我觉得从方案本身来看是很好的。但是否过于自我?我不知道这个竞赛的要求,但我想,如果使这个竞赛更有意义,能不能将“无上下”扩展到组团的概念?我理解这个“无上下”既是一种空间的流通,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现实意义上理解是如何打破人面对面时候的陌生感,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从独立住宅入手,也许对我们国家不合适。
jianjiana:张的东西没有从生活、社会、政治等多角度的变迁入手,基本上处于一种看似合理,实为唯心的角度来玩建筑!---还美其名曰:用西方的观念解析中国的建筑系统!---笑话。
前两天,从朋友那借到张的书,仔细看了看!客观的讲。张可能出去的时候还小。基本被西化了!--香蕉人。他有的观点还是很好的,代表了西方的较我们先进的理念。可想想哪个所谓竹的城市。纯粹是从趣味出发,不进行社会问题的分析,玩的还挺高兴!城市的中心问题应在于维持变化了后的城市空间的活力!
还有哪个小当代。号称保留的是转与石的砌筑方法。---天大的笑话,张竟然还感说这建筑是在2000年设计的。建筑的时代特征就这样被混淆了!更让我受不了的是哪个做作的被扭转的坡顶!他想没想--为啥要这样的造型,出发点在那?
总之张的建筑不能代表中国。作为一个老师还是能很好的起到更有益的作用---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

----------
事实上,“无上下”是从一条注定的羊肠小道引出了一个颇为成功的设计、虽然这个设计难以与题目切合;而“NET+BAR”却是在紧跟时代的同时显现了大多数建筑师对新变化的迟钝(包括评委)以致题目注定了引出一些不太成功的、招帖画式的结果。

面对建筑的未来,“无上下”是暗含情趣的崎岖小路,而“NET+BAR”所指向的会是技术至上的阳光大道,取舍就在于我们自己了。作为导向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建筑竞赛、包括学生竞赛都必将更加无所拘束。
[更多评论] [更多推荐]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