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焦点推荐 (主持:admin) [在本栏添加内容/投稿]
□ 本文发布于
2000-11-12 21:54:41

□ 阅读次数:8201

□ 纯粹建筑
□ 理想城市
□ 景观环境
□ 建筑历史
□ 建筑业界




 
课题研究组、景观论坛与10000帖

BBS有不关心点击量的版面吗?其实“建筑技术论坛”从一开始就下定了这样的决心,而“景观与环境论坛”的开通更证实了我们不应该忽略建筑的任何边缘。。自由论坛里有人愿意放弃“自由”吗?“课题研究组”将向大家解释不自由的好处。。当然,网友的发言量仍然是ABBS不可缺少的一面,“学生广场”今天成为ABBS第3个突破1万帖的论坛。。。他们都是ABBS的特色,也是缤纷建筑界的网络翻版。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景观与环境论坛”终于从“理想城市论坛”中脱颖而出,成为ABBS第16个论坛。希望这个新兴的分支在ABBS能够发展壮大,成为景观建筑师在互联网上的理想家园及新思想的策源地。

“课题研究组”将是改变目前各论坛主题翻新过快,人们没有深入研究时间的现状的一个尝试。通过在线立题,或者把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在网上做一个镜像,使得大家有机会直接通过网络的勾通、交互最终丰富、完善自己的思想、设计、研究,并付诸发表、渗透到传统媒体之中。同时也扩大ABBS在学术界的影响。

在学生论坛从纯粹版分离出去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它这么快就可以在数量上接近两位老大哥---甚至很快就会取而代之。在充满自由与变数的“建筑系学生广场”,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或许有一天现实世界的每一位学生都将成为学生广场的一员,那将使得学校、专业的划分都不再重要,学生广场将是所有华人的建筑大学。

此外,ABBS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首页各版块的交互性。首页的“每周推荐”、“建筑评弹”、“建筑书评”、“最近新闻”等除了评论回复,还都是支持广大网友的自主在线投稿的栏目。希望大家象对待论坛一样踊跃参与栏目的投稿添加。

附,景观论坛的产生:

Wandersky:总的来说,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追根寻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圃—囿—园—林。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加在一起,就形成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景观。

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称为软质景观;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软质景观是自然的,而硬质景观是人造的。

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最先关心的是“立意”。景观,尤其是园林,应该当作艺术品来作,从这一方面讲,景观设计和其他艺术创作都是一脉相承的。

意象在先,布局平面在后,这是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道理。

面向大众群体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地球上人口增加了许多,大众对于景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也增加了许多,因而,现在的景观设计强调面向群体的观念。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有三点:

1. 意义的、文化的、精神的问题,即是形象。

2. 使用的问题,作为开放空间,它是公有的。

3. 绿化、创造环境,一方面给人以幽雅的环境,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动物一个栖息的场所。

作为城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除了居住区环境、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之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还有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城市设计。

一方面,城市设计与整个城市的规划是紧密结合的;另一方面,它又必须要考虑一个个单体建筑。同时,在空间布局组织上,主要是贯穿于整个城市开敞空间的景观来控制。

面向风景旅游区保护开发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旅游度假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相比,考虑的因素相对要少一些,但侧重点不一样,它对水面、山体、植被、交通等考虑得较多。对于大范围的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当然还要考虑诸如环境、生态、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很久以前:中文的“景观”这个词,在我国学术界首先是用于地理学界的,后来生态学也引入了景观这个词,最后才是园林界开始使用。当然这里我说的仅仅是指的学术界的引用。严格地说来,这三个领域的景观所涉及的内涵是不相同的,而外延部分则有许多的交叉。内涵不同,也就是说概念是不同的。但现在在建筑学界被许多的人混用,包括了许多所谓的大师。在这些老师的影响下,大学生们就更是稀里糊涂的。
我觉得刘滨谊先生说论及的景观,其内涵并没有超出以前“园林”这个概念,当然其外延要大的多。但是从科学的定义上来讲,只要没有超过一个概念的内涵,那应该不能叫做一个新的概念,而外延的扩大,是每个学科都很正常的,不能因为外延的扩大就更改一个概念的名称。比如说吧,以前的化学,那个时候基本上连分子都不为人所知,而现在呢,并不能说我们现在进入到了宽的领域,就不叫化学了。园林也一样。当然,在我们国家,有时候换一个概念可以暂时提高某些人的学术地位,所以有些人热衷于这个东西。但其实于本专业的发展可以说并无太多好处。我们目前应该做的是怎么样去推广这个概念,而不是因为门户之见而各立山头。这一点,我觉得俞孔坚做的比刘冰谊要好得多。当然我并不是反对推出新概念,但不能割裂与深深根植于人们头脑中的原有概念的关系。
关于景观的目的,我赞同乌鸦兄的看法,场所感是景观创作的最根本的目的,但我认为场所感并不一定完全要依靠视觉来实现的。其实场所感简单化的说,在微型的景观中往往表现为气氛(记得在上一个帖子里我也说过),在大地景观中其实也是气氛,不过那更多的是生态气氛了。

color_windy:我觉得这个话题可以和建筑论坛里的“建筑与园林”合并,所谈的有很多相近之处,只是那边所涉及的景观范畴更大一些。我十分赞同很久兄的话,其实不论是建筑师,还是规划或景园师,都一样,需要了解的知识都应该是全面些的。在这里我不想谈及太大规模诸如风景带之类的东西,因为这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team,涉及各个专业,毕竟社会分工是越来越细的。我想踏踏实实的做些实际的东西,最近我正在学着多了解一些植物,这可能也是大部分做建筑的比较薄弱的方面。前几天与一位台湾的景观师聊起,她认为这边现在的状态差不多象台湾十年前的样子,甲方的想法很多,其实居住区的景观可以做得纯粹些。是吧?

黑桃:我与color君有同感,俞的方案明显不如他的理论夺目,比如他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我感觉就不如华特的中标方案,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 构图的手法 ----- 当然可能景园建成的真实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平面构成的美观,但毕竟我们搞设计的主要操作的还是形式和视觉效果----表现的手段-----别的不说,贴出来的那些计算机渲染的效果就不是很突出,钢笔淡采还要好一些,是不是对于表现多变化的自然因素的景园来说,徒手画更有力呢?请各位同仁,专家指正。
事实上,我个人感觉俞更大的贡献---在他的理论和方案之上---是他对景观观念的宣传推广。景观的概念对大多数人一直很模糊,感觉只是附属于建筑总图专业的几棵树,一池子花.是做建筑设计时搭送的,好不好就看甲方的运气了, 专业公司很少,也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
我第一次听说俞是一年前和湖北一个甲方聊.那是个中等城市,当时的市长曾想把行道树砍掉,统统换上外地运来的树种(法桐?白玉兰?忘了), "美化市容". "清华来的于教授"(?!,甲方语)给市领导们上了一课,大肆宣讲了一番当地植被,当地材料的"土人"理论。据那甲方讲说当时俞正在各地巡回,每到一处,便为地方领导们做一个报告,再给当地搞一块设计。
我当时很震动,感觉有子墨子之风。
这一代的名师们,俞也好,张永和,崔凯也好,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把我们这一行业昭示与大众的角色, 好的作品非设计者一人之力,还需要好的土壤,因此尽管不能尽如人意,我还是很希望他们能做的好,顺便帮咱们给土里施施肥。
至于咱们这些搞建筑的,设计时若是有景观的概念,也许能做到多一些人居,少一些垃圾。
Anyway,久兄所说的还是很激动人心-----做一个"合格"的景观设计师,掌握广博的自然和技术知识,积淀起深厚的历史人文素养,培养出周详缜密求实的思考方式,丰富的手法和想象,最终,用自己的设计,在各种尺度上,真实有效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志者,共勉之!
to 很久兄: 什么地方能看到北林几位大师的作品,如能一起观摩品评一番,岂非乐事?
to color君: 不好办, 开发商的品味直接影响设计的方向,而老百姓的口味又决定开发商的品位,可能台湾的老百姓十年前跟咱们差不多吧. 再忍十年,我们就也可以作纯粹了,呵呵。

。。。希望ABBS每次都能带来新的变化与突破。
[更多评论] [更多推荐]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