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i-Fang看网络建筑评论与学科交叉
人人
|
除了张永和与版主们,来自日本的i-Fang无疑是ABBS,乃至建筑界在2000年最引人注目的名字:一位长期旅居日本的华裔人士,一位精力充沛、习惯以大信息量轰炸式发表文章的自由撰稿人,一位从建筑以外来看建筑的评论者,……i-Fang成为了中国建筑网站所制造的第一位“明星”……
长期以来,位于专业建筑杂志上建筑师自写自看的建筑评论与位于大众报纸上别人写给老百姓看的建筑评论天各一方、互不搭界,建筑师们不认为报纸上的东西也算是评论,而老百姓却根本没机会去看看建筑师自己是怎么看自己的。
ABBS把建筑评论搬上了网,终于使评论的快速反馈、直至作者亲自出来“应战”成为可能。但这样的论战也基本局限于上网的建筑师之间。直到2000年的某一天,一位署名“i-Fang”的网友来到ABBS。
他自称是来自日本的职业艺术评论家,他不断带来关于数字化艺术新发展的消息,他永远要在自己的帖子主题前面加上自己的名字i-Fang。就这样,i-Fang迅速引起了ABBS版主们的注意。技术版的dearbear的一个帖子“ABBS出现I-Fang 现象”将这个注意扩散开来:
“来自东瀛的同胞 I-Fang 的出现正是在论坛陷入一帮在校生无聊的口水中时,象是一股流星群,一开始两三颗,而后接二连三的大部头文章接踵而至。将那些自以为是的小鬼头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是该叫好,还是应该骂娘 ---因为 I-Fang 的文章里包含了明显的个人倾向,让有些人有被灌输洗脑的危险。
“于是 ABBS 上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意见。被 I-Fang 的热情鼓舞者有,认为 I-Fang 的文章是及时雨,新鲜空气 者有,讽刺 I-Fang 的人也有。
“在我的角度,从我读 I-Fang 的第一篇文章起,我就对他的文章有一种矛盾的感觉,一方面他的文章内容反映都是当代最新的动态,另一方面,他举的那些人物,有不少是我不感兴趣的人,比如 Zaha Hadid, Lieberskind, Eisenmann 都是我最讨厌的建筑师,至于 Rem Kohlhaas, MVRDV 这些让我感兴趣的人物,在他面面具到的文章里又写得有些简约了。因此我看他的文章很有点不是滋味。
“但我想 ABBS 里不是每个人都象我一样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喜好和追求目标的,尤其是前段时间异常活跃, 现在在I-Fang 大流量的信息冲击下迷惑又迷糊的在校生们。你们如果能解此意识到自己对外面世界了解的不足,那就是 I-Fang 的贡献。
“另外,我也觉得 I-Fang 作为艺术评论员 在建筑设计领域还是有知识空白的。 建筑设计者不仅关心最终产品,也关心设计过程。这个过程并非都是想 I-Fang 描写的那些思想一样美丽而虚幻。这是个严肃而细致的过程,我可以轻易指出外行文章里的技术概念错误,因为我虽然没有艺术评论家渊博的知识面,但毕竟建筑学也是一们技术性很强的学问。不是靠追逐建筑前卫们的思想就能......
“这也就是 I-Fang 的局限,当然I-Fang 的广证博引,则是我们不具备的,这是他作为评论员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为什么看他的长篇大论的原因。美中不足的是, 这里好象只有一个 I-Fang,他有点寂寞。好自为之吧。”
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i-Fang与这位曾经把他隆重推出的斑竹发生了一系列上升到纠纷的论战。这场战火一直蔓延到另一个网站。
据说因为不会在ABBS上贴图,i-Fang的主阵地转移了,他到FAR2000上开辟了一个专栏,专栏的内容以非建筑的艺术照片为主。善于造势的i-fang甚至为第10000个访问该专栏的网友颁发了奖品。同时,曾经在ABBS上大量出现的带着“i-Fang”开头的帖子出现在了FAR2000的论坛里。
2000年底,不甘寂寞的i-Fang再次提出一个称为“冲击的策划”的活动“EXPO 2001 ONE DAY NET”,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次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
“iFANG声明:EXPO 2001 ONE DAY NET著作权属iFANG所有。马上将会发表这次博览会使用商标。…在日本,元旦象中国的春节,大年初一,要和家族一起去父母家拜年,但是我想,我们能够有跨世纪的缘份,是佛陀的安排。必须做一件事情来回报,想了八年以上,离21世纪只有三天的时候,才出来一个Idea,就是28日EXPO 2001 ONE DAY NET的倡议。为了能够实现新世纪最初的博览会,于是我向家族请了假,把过元旦推迟到2号过。…在发贴之前,只需要报告自己来自哪个地方,如果来自中国,请先写(中国馆)。”
除了i-Fang所拍摄的日出画面及与南萧亭等的几次对话外,整个“EXPO”多的是新年的问候,也并未有人贴出“中国馆”的字样,倒过头来让人感觉i-Fang匆忙发布的商标与版权说明有些令人尴尬……
以上是一位网友为其他原因而写的文字。略加修改后放在这里。并不代表ABBS观点,只是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毕竟走进建筑网站的“圈外人士”太少,以至于我们只能拿i-Fang一个人的历程来观看这种评论的交融。更重要的现象在于:随着网络时代的真正到来,真实建筑与数字化界面的界限正在模糊。i-Fang现象促使我们务必去清醒地认识那些在新世纪里可能改变建筑的种种方向。
附:关于I-FANG的介绍
方振宁,日本华裔艺术家、评论家。出生于南京市,童年时代受“北大荒”版画家父亲的影响学习美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先后在《美术》杂志任责任编辑,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美术担当,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责任编辑,中央美院附中客座讲师,现定居日本。现在除了进行现代艺术创作,特别是从事大型公共艺术制作,还对现代美术和现代建筑进行评论。是将现代艺术和建筑活动和动向,迅速向华语世界进行传讯的报告人。最近十年间,从平面绘画转为创作与现代都市公共空间相融合的公共艺术作品,现在已经有四件大型作品在日本各地完成。方振宁的作品多采用明快的色彩和构成,在艺术和建筑之间进行对话,是海外艺术参与都市建设活动极少数华裔艺术家,也是进入日本主流艺术界的少数华裔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有着概念艺术和极少主义风格,在实验艺术方面,又涉足于电脑艺术。
(引自:http://www.artnews.com.cn/artist/ywgc/fang/i-fang-index.htm) |
[更多评论]
[更多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