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晓东:中国不需要高层建筑
abbs
|
英蒂-布洛克(India Block)
中国建筑师李晓东说,中国建筑师必须有信心让中国的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把它们变成城市的扩张。
李晓东的项目包括北京怀柔县的“篱苑书屋”(Liyuan Library),他认为中国的建筑师必须对他们的文化认同有一个独特的理解,才能建造国家需要的建筑。
他告诉记者:“我们需要使农村城市化的原因是要使那里的经济运行效率更高,这关乎基础设施,关乎如何有效利用土地,而非将土地变成城市空间。”
中国有14亿人口,面临着独特的挑战。40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是由年轻人的劳动推动的,这些年轻人后来留在中国城市生活。
这个国家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但只有十分之一的农田。
中国建筑师必须“解决问题”
根据李晓东的说法,中国的建筑师们应该迎接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以满足中国的粮食需求。
他说:“如果没有更多的农村,谁来养活14亿人?”
他说:“在新加坡,他们没有农业,他们只从大陆购买食物,这很容易。如果我们为中国人买食物,那将是一场‘战争’。我们必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减少了一半。
李晓东认为,解决办法不是简单地将农村社区变成拥有相同高层建筑的城市,而是在不损害农业的情况下,对现有城镇和村庄进行现代化改造。
李晓东说:“我们不应该把农村变成城市,而应该保持农田不受影响,只在现有家庭的基础上建设。”
在浙江省的一个山坡上设计办公室和宿舍时,李晓东设计了一套砖砌结构,尽可能减少对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
中国“不需要建造高层建筑”
至于现有的城市,李晓东希望建筑师停止建造高层建筑,并创造低层但高密度的解决方案。
他说:“你看上海、北京的轮廓线,它们与新加坡、香港、纽约相似。这是浪费钱。一个自信的现代社会不需要建造高层建筑,”
他说:“我认为每一个建筑都必须是本地的,要有独创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资源方面可持续发展。我们现在的资源非常有限,但我们复制需要大量资金的建筑。”
李晓东认为,近三四十年以来,缺乏原创的本土设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他说:“在过去的20或30年里,建筑师主要是复制和粘贴。你会觉得他们是在明星建筑师的阴影下。你需要先看看这个世界,然后再看看你自己来了解情况。”
中国必须“巩固信心”
他说,年轻的建筑师应该进一步回顾中国的文化历史,以发展出一种更具独创性的设计方法。
他说:“我们谈论的空间比任何其他文化都要多。因为空间作为一个概念存在于2000年前的中国文化中,”
李晓东说:“它允许这样一句话:它是比容器更重要的容器。但是西方总是认为是物体而不是空间。这就是文化差异。现在我认为,对空间的理解,对空间内的能量流的理解,将是我们可以参与设计的一个主要概念。”
李晓东认为,中国建筑师必须“在了解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巩固我们的信心”,才能向前迈进。
他说:“要建造一座有灵魂的建筑,你需要自信。设计是设计,而不是复制。这就是你需要自信的原因。”
下面是dezeen建筑网站记者英蒂-布洛克(India Block)对李晓东的访谈:
英蒂-布洛克: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
李晓东:这个问题对每个人,对每个文化都很重要。作为一个个体,你是一个家庭的一部分,一个文化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我认为对每个人来说,界定我们是谁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设计师来说,你需要一个基础,你需要了解大场景,大问题。
尤其是中国,因为中国在文化认同方面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危机。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大国,但在过去的200年里,中国从明朝开始衰落。
直到近40年来,中国才开始有了我们的科学技术。但在文化上,我们并没有那么自信,我们在为文化认同而战。因为当我们打开门的时候,我们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对比是如此之大。这些年轻人中的大多数对我们的文化失去了信心,造成了我们自身的文化危机。
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我们应该重新树立信心。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经济正在变得更大,但下一步是明确界定我们是谁,以向前迈进。
英蒂-布洛克:为了向前迈进,建筑师需要回顾一下这段丰富的文化历史吗?
李晓东:不仅仅是向后看,我觉得更要向前看。站在未来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并规定未来的生活方式。我认为这是建筑师的工作。
但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有信心。你需要知道你从哪里来,才能预测未来。它不是直接从过去中复制或学习,而是根据你对过去的理解来预先描述未来会发生什么。
当然,我们可以从过去汲取很多灵感。我们的过去的文化确实很丰富。《道》、《易经》、《儒学》、《中医》,我们已经忘记了很多。目前仍有许多观念在起作用。
英蒂-布洛克:中国建筑师如何获得信心?
李晓东:这可能是5年或更长时间的任务,也许是30年。在学校学习只包括建筑的基本知识,柱子,屋顶,墙壁,天花板,学习如何建造一座建筑物。
但要用灵魂建造一座建筑,你需要自信。你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进入未知领域。
设计就是设计,而不是复制。所以你需要自信。如果你没有根基进入你的背景,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漂浮在那里。
英蒂-布洛克:你会说这是中国建筑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吗?
李晓东:现在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你需要开阔你的视野,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了解世界。这不仅是你自己的文化,也是整个世界的文化。
我一直认为新加坡是中国的一个很好的模样。在80年代和90年代,新加坡的建筑师并不自信,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邀请国际建筑师在那里设计,给他们提供一些理念。但后来他们发现,那些来自外界的人,他们在当地文化和当地问题上没有太多的接触,他们不了解新加坡的生活方式。
只有新加坡人了解新加坡的生活方式,只有当他们打开自己的视野去了解世界时,他们才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他们开始根据对问题的理解进行设计。
现在,新加坡建筑已经成为主流。他们把他们的观念出口到所有亚洲国家。他们现在非常强大,因为他们的思想建立在对他们文化的理解之上。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英蒂-布洛克:所以需要中国建筑师来观察世界其他地方?
李晓东:是的。你需要先看看这个世界,然后再看看你自己来了解情况。并找出主要问题,然后处理主要问题。不要复制太多。
在过去的20或30年里,建筑师主要是复制和粘贴。你觉得他们是在明星建筑师的阴影下。
我们年轻,我们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不知何故,对于现代建筑,对于工业化来说,我们很年轻,刚刚起步二三十年。所以建筑需要思想,我们需要经验,我们需要实践,才能变得成熟。
英蒂-布洛克:你能给我举几个只有中国建筑师才能知道的例子吗?
李晓东:不是物质形态的术语,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例如,我们谈论的空间,对吧,比任何其他文化都要多。因为空间作为一个概念存在于2000年前的中国文化中。
它允许人们说,它是比容器更重要的容器,而这句话是2000年前的话。但是西方总是认为是物体而不是空间。这就是文化差异。
现在我认为,对空间的理解,对空间内能量流动的理解,将是我们可以参与设计的一个主要概念。
英蒂-布洛克:西方人看当代中国建筑时的陷阱是什么?从那个我们看不到或不明白的距离是什么?
李晓东:我认为你们比中国人更容易观察当代中国建筑,因为你们有一个来自西方的基础,对吧?所以你们有一个参考。
当你看中国建筑时,你可以分辨出不同之处和共同点,什么是复制品,什么是原创品。
我的批评是,我们现在的建设方式是一样的,我们仍然照搬,这是一个遗憾。我认为每一个建筑都需要是本地的,要有独创性。就资源而言,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的。如果我们复制大量成本高的东西,那么我们现在的资源就很少了。
英蒂-布洛克:中国继续仿效其他国家的建筑是否有风险,尤其是其城市建筑?
李晓东:在很多情况下,是的。因为如果你看看上海、北京的轮廓线,它们类似于新加坡、香港、纽约。这是浪费钱。
只有当你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你才会建造一座座高层建筑。你渴望成为全球家庭的一员,所以你用高层的天际线作为现代化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在迪拜和许多亚洲国家,他们使用摩天大楼作为象征。
英蒂-布洛克:这么说,世界现在已经现代化了。
李晓东:你是英国人,你可以在伦敦看到没有很多摩天大楼,因为你们不需要它们。你们只有在你们需要它们的地方才有它们,只有在密度是必须的地方,然后你必须建立很高的密度。
英蒂-布洛克:那么北京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呢?今天中国年轻建筑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李晓东:在了解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巩固我们的信心。我想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但这需要时间,你知道这需要时间。我们是一个年轻的亚洲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年轻,我们是初学者,我们是年轻的学生。但是我们的亚洲特性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一种财富。
在80年代,我们不了解我们的财富,因为80年代人们仍然担心或怀疑我们自己的文化,因为当我们打开门时,我们看到了香港,台湾,所有这些小岛都比我们以前的主流文化要好。所以我们必须向外界学习。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变得非常怀疑。
英蒂-布洛克:你认为,因为你这么年轻,你也许能看到其他城市在哪里犯了错误?这是一个机会吗?
李晓东:你是说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我们还有很多农村要城市化,我认为我们应该停止为这些城市条件做总体规划,变成高层建筑,我们不应该这样做。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农村变成城市,而应该设法保持农田不受影响,只在现有家庭的基础上建设。
我们之所以要使农村城市化,是为了使那个地方的经济运行效率更高。这是关于基础设施,这是关于如何利用土地而不是将其变成城市的效率。你看,他们试图把农民变成城市人。但他们已经没有任何身份了,因为他们以前是农民。
中国是一个大国,14亿人口,如果没有更多的农村,谁来养活14亿人口?在新加坡,他们没有农业,只从大陆买食物,这很容易。如果我们为中国人买食物,那将是一场‘战争’。否则,你会怎么做,你如何养活14亿人?
我们必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英蒂-布洛克:如此庞大的人口和密集的城市中心,像你这样的建筑师如何应对空间限制的挑战?
李晓东:以前在北京我们有过四合院。当我们只有不到100万人的时候,我们从水平方向建筑,我们可以负担得起以这种非常简单、低密度的方式生活。但是现在你必须上升,因为我们有2400万人。现在的人口是70多年前的20倍。没有别的办法了,你必须增加建设。
我设计了高密度学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扩建)。在你设计一个只有那么一小块土地的学校之前,你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四处奔跑。但在这种情况下,它在市中心,所以我必须垂直上升。
这种情况是当代的,所以你解决它们的方法也是当代的。独立思考是基于实际情况的定义。那么设计将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没有其他设计像那样。
附图片5幅
1、李晓东作品之一“篱苑书屋”坐落在北京怀柔县一处背山面水的荒地上
2、李晓东说,中国建筑师需要有信心发展自己的风格。
3、李晓东说,农村地区需要小的改变,比如他设计的“篱苑书屋”
4、李晓东设计的福建桥上小学(2010全球阿伽汗大奖)
5、李晓东设计的福建桥上小学(2010全球阿伽汗大奖)
·发表评论 |
[更多评论]
[更多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