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

□ 刊发于《中外建筑》
   2005年第3期

□ 阅读次数:5865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高校BOT项目的特点及范围分析
易欣 周栩
The specialty and spectrum analysi of colleges'BOT projects
易欣 周栩
Yi Xin Zhou Xu
摘 要:BOT方式作为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投融资方式,已在我国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得到了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对于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否采用BOT方式,这方面的应用研究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建设投融资双方在资金供给与取得决策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支持。因而,需要围绕BOT方式的概念和特征,结合高校建设项目自身的特点,对引进BOT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及利弊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而成。
关键词:BOT;高校建设项目;准公共产品;可行性
Abstract: The BOT financing method, as a popular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way, has already been used in the basic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it has got good results. While to the parapublic products of higher education, whether the BOT method can be adopted or not in its basic establish-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study in this aspect is seldom, and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both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ides which want to get support from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the supply and obtaining of funds at all.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ncircle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BOT method and comb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university's construction project itself, and then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dopting the BOT financing way in theory. Thus, this paper has been written just under this kind of background.
Key words: BOT, the projects in university, parapublic products,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3-0084-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建设重点之一的高校建设与发展,愈来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尽管国家一再加大了高校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但是,面对近年来高校扩招带来的压力,仅靠国家的投资无异于杯水车薪,难以满足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积极利用外部资金,努力探索其它更广泛的融资渠道成为当务之急。BOT(建设-运营-移交),作为政府引进非官方资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是一种具有非常多优点的市场运作方式,自其产生以来,逐渐受到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的青睐,本文正是基于BOT方式的特点,对高校BOT项目的特点及范围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2 BOT融资方式简介
  2.1 BOT项目的基本概念、理论背景、历史背景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形式,中文直接译为建造-运营-移交,它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项目融资和建设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这种方式指一国财团或投资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从一个国家的政府获得某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特许权,然后由其独立或投资人作为项目的发起人或联合其他方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整个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运营获得利润,并以此利润偿还债务。在特许期满时,整个项目由项目公司无偿或以极少的名义价格移交给东道国政府。BOT的融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债务与股权相混合的产权组合形式,由整个项目公司对项目的设计、咨询、供货和施工实行一揽子总承包。
  2.2 BOT项目的基本组成、主要形式、
  一般来说,BOT项目的参与人主要包括政府、项目承办人、投资者、贷款人、保险和担保人、总承包商、运营开发商。由于BOT项目的全过程涉及项目的发起与确立、项目资金的筹措、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等诸多环节,因而目前通常所说的BOT有很多种形式,大致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1)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最常采用的标准模式,政府授予项目公司建设新项目的特许权协议时通常采取这种方式。
  (2)BOOT (BUILD-OWN-OPERATE-TRANSFER)
  由私营部门融资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并进行经营,规定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部门。BOOT与BOT的区别主要有:I.所有权区别,BOT方式下项目建成后,私人只拥有所建成项目的经营权,但在BOOT方式下私人在项目建成后的规定期限内既有经营权,也有所有权;II.时间上的区别,采用BOT方式,从项目建成到移交给政府这一段时间比一般采用BOOT方式要短。
  (3) BOO (BUILD-OPERATE-OWN)
  BOO是指私营部门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基础设施。但是,并不在一定时期后将该项目移交给政府部门。
  2.3 内资BOT模式的特点
  提及BOT模式,人们往往首先会将注意力放在其融通外资的功能上,但考虑到高等教育的行业特殊性,并结合内资BOT模式自身固有的优点,笔者认为高校建设项目采用内资BOT模式较为适宜: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不断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的日益完善、成熟,国内民间资金己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积累,而另一方面,我国也出现了储蓄大于投资,投资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正在寻找可投资的项目。因此,内资BOT拥有充裕可靠的资金来源。
  其次,与外资BOT模式相比,内资BOT受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的影响程度更小,可减少项目的风险。同时,由于国内机构了解国情,易于交流,可缩短项目开发周期,并不用担心外汇的流出和汇率等问题,减小了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程度。
  再次,如果采用外资BOT模式,由于竞争相对较小,外商往往对承建项目要价苛刻,而采用内资BOT模式则可以让政府避免给予投资者过多的优惠政策的问题的发生。
  总之,采用内资BOT模式,既能缓解当前我国出现的S>I(储蓄大于投资)的矛盾,有助于实施投资牵动战略,将找不到出路资金集中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一方面可以扩大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又能促进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让它们积累经验,壮大力量。
  3 高校建设项目的特点及范围
  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提出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将大学入学率从2000年的11%提高到2010年的15%的发展目标。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方向的转变,高等教育产业化将成为大势所趋。但是高校扩招后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高校教学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公寓、餐厅、浴池、文体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并已经成为制约招生规模扩大的“瓶颈”。因此,高等教育产业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新的推动力,同时也为包括商业银行、私有资本以及承建商在内的投资方的业务开展提供了新的商机,举例来说,仅学生公寓一项,据初步统计2000-2003年间全国已新建3,300万m2,假设按每m2l,000元计算,就可拉动330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入。正因为如此,BOT模式以其特有的高效率的投资结构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为高校建设项目采用这种建设模式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行业的特殊性,且国内外并没有先例可循,所以目前来说,高校BOT项目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对高校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范围作深入分析,以有效规避高校BOT项目建设中的风险,确保投融资双方合作的健康发展。
  3.1高校建设项目的特点
  由于高校建设的最终服务对象是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建设项目除具有一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一些固有特点:
  高校建设项目大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投资期限长,并长期占用的突出特点。同时,影响项目实施的因素多、并受到区域性的限制。另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考虑到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所谓准公共产品是指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物品,它具有无形性、可物化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可传递性等特征。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应由市场提供,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具有巨大的外部效益,其收费(价格)必须受政府的严格控制和指导。因此,将高校建设项目完全市场化,完全采用内资BOT方式建设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为了能够缓解当前高校扩招和落后的高校基础设施的这一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高校建设项目的市场化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则又是必要的、可行的。所以笔者认为,必须相应地必须对高校建设项目的范围进行细分,不可一概而论、混为一谈。
  3.2 高校建设项目的范围
  一般而言,高校建设项目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教学设施建设。顾名思义,主要是指教学用的教学楼。
  (2)行政设施。主要是指满足办公需求的行政办公楼。
  (3)教辅设施。主要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计算中心、教学设备等的建设、购置。
  (4)后勤服务设施建设。影响高校扩招的最大瓶颈是后勤设施的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吃、住、活动等场所严重缺乏,建设后勤服务设施迫在眉睫。
  (5)对外交流设施投资。主要是高校为了加速其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大多都在组建各种各样的研发公司或大学开发园区及其他校办产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学校自身原始积累少,周转资金有限,因而进行有效的项目融资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
  3.3 高校项目建设采用BOT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来说一个职能完善的高等院校应该具有教学行政区和后勤服务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其中教学行政区包括教学楼、综合实验楼以及行政办公楼,后勤服务区包括学生宿舍、食堂、浴室、体育场馆、服务社区等。
  首先从教学和行政设施项目建设采用BOT模式来看,作为高校开展教学活动基础的教学楼和维持学校正常运作必需的行政办公楼,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出发,笔者认为不太适宜采用BOT模式,如果要采用的话,考虑到其投资回报率较低,回收投资期长,可以考虑采取税收优惠的模式,比如可以在特许权协议中增加对投资方进行适当税收减免的措施;或者采取相关补偿,例如按征地价格划拨给投资方其他项目用地,允许其投资属限制范围的其他高利润行业等。
  其次对于教辅设施而言,例如综合实验楼和计算中心等,可以采取适当付费实验和上机的方式,但具体的费用和价格制定应当以不增加学校额外负担,不影响学生正常使用为前提,可采用适当延长投资方的经营期或由学校采取租赁等方式来保证投资方的期望收益。
  再次从后勤服务设施的项目建设来看,由于这些项目建成后大都有稳定可靠的收益,再加上项目本身风险小,建设周期不长,利润虽不算高,但它却有稳定的回报,而且建成后它的利用率越高回报会越高。因此笔者认为最适于采用BOT模式,而且目前各大高校的后勤服务设施的翻新与完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对投资方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于学生公寓、浴室、体育场馆等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的项目建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比如由学校提出申请,政府划拨土地、开发商投资兴建,建成后可由业主与学校共同进行管理的方式,以学生的租金或付费使用来保证投资方的收益。对于食堂,建成后将其以优惠的承包价格交由开发商管理经营一定年限,也可由学校租赁经营,从而保证投资方能得到期望收益。
  最后从对外交流设施项目建设来看,由于其主要目的是高校为了加速其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组建各种各样的研发公司或大学开发园区及其他校办产业,前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学校自身原始积累少,周转资金有限,因而进行有效的项目融资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同样可以采用BOT模式。由于项目建成后依托高校自身强大的科研实力为后盾,同样有稳定的资金收益作为保障,所以对投资方同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考虑学校与有兴趣的投资方共同组建项目公司的方式。
  4 结论与展望
  面对教育产业化的大势所趋,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多渠道的方式筹集资金,采用传统融资方法,往往在开工前未能完全落实建设资金就仓促上马,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建设进度拖延,不仅项目迟迟不能投入使用,而且工程总投资远远超出工程预算。这种“钓鱼工程”给国家和高校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而BOT模式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为高校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带来一种全新而有效的途径,尽管它还需要逐步的完善和改进,但相信随着各大高校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尔烈。国际工程管理概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陈晓春,张彪。非赢利组织准公共产品初论,长沙民政职业学院院报[J],2003年9月。
[3].杨青,余明。利用国内民间资金搞"BOT"方式的研究,财经问题研究[J], 1998年第12期。
[4].孙理,王刚。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的再思考,贵州财经学院学报[J],2000年第6期。
[5].辛焕平,和丕禅。关于我国开展BOT方式的现状及思考,商业研究[J],2003年第10期。
[6].王春艳。利用内资BOT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福建金融[J],1999年第7期。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