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刊发于《中外建筑》 2005年第4期
□ 阅读次数:6089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
|
|
[居住 商业 休闲]空间的开放与整合
李焕端 梅策迎
|
[居住 商业 休闲]空间的开放与整合
The opening and conforming of the living and business and amusement space
——阳东燕山湖公园及商业区城市设计
The urban design of Yanshanhu park and business area in YangDong
李焕端 梅策迎
Li Huanduan Mei Ceying
摘要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当前商业区、购物中心设计潮流的同时,通过阳东燕山湖公园及商业区的城市设计项目,总结了居住区与商业区、城市开放空间如何整合的操作方法及其设计特点。
关键词 购物中心;城市设计;开放空间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current business area and shopping center integrally, and summed up the operating method and designing character in residential areas and business areas and urban open space by the item of the urban Design of Yanshanhu Park and business area in YangDong.
Key words:shopping center,city design, open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4-0023-02
摘要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当前商业区、购物中心设计潮流的同时,通过阳东燕山湖公园及商业区的城市设计项目,总结了居住区与商业区、城市开放空间如何整合的操作方法及其设计特点。
关键词 购物中心;城市设计;开放空间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current business area and shopping center integrally, and summed up the operating method and designing character in residential areas and business areas and urban open space by the item of the urban Design of Yanshanhu Park and business area in YangDong.
Key words:shopping center,city design, open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4-0023-02
纵观近年我国商业区的发展潮流,一是步行街的兴起,二是大型购物广场(SHOPPING MALL)的不断扩张。在城市中心区或老区实施以人为本的步行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例如上海南京路、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等的建立就是成功的典范。传统商业街继续发展的同时,在新城市中心或边缘区集游乐、休闲、餐饮、购物等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化SHOPPING MALL也不断开张;广州天河城旁边的万佳广场最近落成,深圳在2004年底也有两间面积超过10万m2的华润万象城、金光华中心开张,而建筑面积达87万m2的东莞华南MALL等众多超级MALL也正跃跃欲试。步行商业街和SHOPPING MALL将是现代城市商业区的两种主要发展模式,也体现了目前汽车逐步进入家庭时购物方式的两极选择,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另外,这两种商业模式的合理规模是如何确定,特别是在中小城市中采取哪种方式更为恰当?更为重要的是,商业区的设计如何兼顾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利益,如何与城市开放空间融为一体而充分激发城市的活力?
我们在阳东燕山湖公园及商业区设计中,就尝试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实现居住、商业和休闲空间的开放与整合,充分发挥整体城市设计构想。该项目依托房地产商强大的住区开发能力和经验,力求通过休闲公园、五星级酒店、娱乐城和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激发区域活力,将城市的开放空间连成系统,使其成为阳东县城舒适便捷和特色鲜明的商业中心;既增强了城市的内聚力,又成为富有城市魅力的旅游、休闲场所(图1)。具体的城市设计构思如下:
1 组织一体化的步行商业空间
阳东燕山湖公园及商业街区设计包括休闲公园、步行商业街、娱乐城和一座300个标准间的五星级酒店,总建筑面积达8万m2;用地位于县城中心紧邻现有的燕山湖,总面积约18万m2,环境优美且周边交通方便。该商业区以步行街商业为主,集合超市、百货商店、专卖店、购书中心、美食城、康体中心和电影娱乐城等功能,紧凑和集中的布局带来繁荣的商业气息和丰富多彩的购物体验。步行街北端与住宅小区主入口连接,极大地方便居民出入购物。步行街由北向南沿湖滨西路同步降低,与人行道无高差的处理也增加了从城市干道上进入的便捷性。步行街的南端连接娱乐城和酒店并设计了入口广场,中间设置雕塑、喷泉等,进一步增强了商业街的吸引力。南部是面向燕山湖开放的城市广场,大量的人流和各种活动更能促进商业、餐饮和娱乐的繁荣。步行区域由南到北一气呵成连接城市中心与高级住宅区,完善的配套设施可以满足居民所有的生活,必然成为城市新的商业中心。
2 整合滨湖区的开放空间系统
一般而言,城市的开放空间是市民开展各种活动的户外公共场所,包括街道、广场、滨水区域、绿地公园等。这些空间在城市中如能联成系统,就能促进城市活动的连续性、交混性和丰富性。在本设计中滨湖区步行街呈南北向布置,将西侧的县政府、市政广场和燕山湖的滨水休闲空间连成一体,同时与湖滨西路中部的文化娱乐设施连接,形成市政活动—商业购物—文化娱乐—休闲观光的公共活动空间网络。通过便捷的对外公共交通网络进一步使燕山湖片区的商务办公、行政管理和居住区等整合形成有机体;它的多样化和大型化使人们在这里可以满足购物、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需求,构成了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热点,无形中又促进城市内聚力的形成(图2、3)。
3 协调安排动态和静态交通
步行商业街以步行为先决条件,但必须同时考虑顾客的车行可达性和商店货物运输的效率。顾客的可达性,即要求进入和离开步行街都能方便的使用私家车、公共交通工具或出租车,这就对该片区的动态和静态交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良好的交通安排首先要组织好步行街的出入口;除了南北两个入口外,其中部也加设了入口,使步行街分成150m左右长度的两段,方便了使用的同时兼顾了消防疏散的要求。其次,为了货运与步行购物、休闲的顾客活动清晰分离,将货运通道安排在商业街第二排的背后,既不影响商家生意,又合理遮挡了货运线路的杂乱现象。再次,保证购物者有充足的停车位,在目前广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私家车拥有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更显重要。不少商家(特别是餐饮业)表示“得车位者得世界”(指方便的停车带来更多生意),这也是步行街兴隆的基本条件。故此,我们在设计中为该片区共预留了约一千个小车位(含摩托车),充分满足了商业、餐饮、娱乐和酒店的整体需要(图4)
4 营造休闲购物的个性场所
购物中心发展到现在,成为了融商业购物、娱乐、文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以步行为特征的综合性购物环境;它以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为目的而营造出具有个性魅力的商业场所。在新时代,人们的购物习惯越来越趋向与休闲结合。据统计,城市大型商业在双休日的营业额约占全年的40%~50%,而且这种购物往往伴随着家庭休闲活动。一般而言,城市的商业步行街都是在传统街区改建而来,易受交通、街道宽度和地下设施的影响而使用不方便,更无法进行良好的景观绿化设计,使商业街的整体素质无法提升。因此,燕山湖商业区的功能充分注意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和展览等活动结合,在空间上不但考虑各种用房的适应性,还重视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可以满足多种活动的可能性。例如商业街内部是宽约10m的曲折步行区,局部的放大区域可集中人群进行一些小型表演;步行街通常以专卖店为主,也布置了一些百货、超市等商业。在商业区的南端是城市广场,可以组织大型的集会或文艺表演、展览等活动;缤纷的风情活动和完备的娱乐配套设施将使这里成为阳江地区最具时尚与精彩的地方,一个充满活力的吸引点(图5、6)。
5 合理布局,适应未来发展
商业街的业态组成与所处的城市区位和服务对象息息相关,国内外的优秀实例证明,商业步行街既为购物者,也为旅游者和休闲者服务。考虑到燕山湖商业区既为阳东县又为阳江市区服务,既为居民又为旅游者服务的特点(阳江闸坡是著名滨海旅游区),预计商业功能主要包括:专卖店、百货、超市、特色产品、餐饮和娱乐等;其核心功能是购物、娱乐和饮食,附属功能是休闲、文化和旅游。根据引导消费、适度超前的原则,及当地购物行为的特征,拟采用如下的商业布局手法:
1) 步行街地面层以布置专卖店为主,力求小门面,高频率的商店变换;
2) 步行街北端,靠近居住小区布置百货、小超市等日常大容量购物场所,方便居民使用;
3) 步行街二层或以上,混合布置办公、商业、娱乐、餐饮或其他功能;
4) 步行街南端,与酒店相结合的部分,主要集中布置娱乐功能,既为酒店配套服务,又可独立对外经营。
实际上商业布局往往随市场的需要不断变化,我们原来设定的购物和餐饮娱乐的面积初始比例(80:10:10)也处于动态之中。本项目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商业空间功能变化的可能性,建筑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柱距布局合理,能适应商店、餐饮和娱乐、办公等的需要。在地区消费能力、规模和特点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把商业经营面积控制在3万m2左右,服务对象以30分钟交通半径以内的城市居民为主,并从开始就按现代商业模式和高水平的景观要求标准进行设计,必然会成为阳江地区规模最大、最时尚潮流的综合购物中心。并且,它与居住区、城市广场、休闲开放空间的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能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济威、宫浩原、宋云峰.构建立体、高效的步行商业街.城市规划.2004-6,P89
[2苏泳.购物中心规划设计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
[3]吴良镛.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理念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启发.世界建筑2000-1,82-85
[4](日)藤江澄夫编、黎雪梅译.商业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