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

□ 刊发于《中外建筑》
   2005年第4期

□ 阅读次数:6080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谈梁、板、柱砼一同浇注质量控制
姚成清
谈梁、板、柱砼一同浇注质量控制
To discuss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concrete irrigation together of girder,board and column


姚成清Yao Chengqing
摘 要:随着业主对工程施工进度加快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工艺越来越多的采用现场梁、板、柱砼一同浇注的施工工艺,这种施工工艺加快了工程进度,但会给工程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作者从优选施工工艺、测量放线、模板和支架系统等等几方面作了一些论述,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钢筋砼; 梁; 板; 柱; 同时浇注;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4-0100-02
1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业主对工程进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企业不断地寻求加快工程进度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兴起,给工程施工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梁、板、柱砼一同浇注施工工艺成了大多数工程项目的首选,然而,如何提高梁、板、柱砼一同浇注前提下的施工质量,摆在了许多业主、监理和施工企业面前。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提高梁、板、柱砼一同浇注施工质量作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对提高梁、板、柱砼一同浇注施工质量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2 质量控制点
2.1优选施工工艺
在钢筋砼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有三种施工工艺可供选择
2.1.1传统的施工工艺:该工艺为:测量放线→绑柱子钢筋→立柱子模板→浇柱子砼→拆柱子模板→柱子弹线→施工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浇梁、板砼。
2.1.2改进施工工艺A:该工艺:测量放线→立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绑柱钢筋→立柱模板→浇梁、板、柱砼。
2.1.3改进施工工艺B:该工艺为:测量放线→绑柱钢筋→立柱模板→立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浇梁、板、柱砼。
上述三种施工工艺中传统的施工工艺为大多数企业和施工人员所接受,也容易保证施工质量,但工程进度受到一定影响。改进施工工艺A由于测量放线后马上要立梁、板模板,而这时的梁、板模板是在空中定位,不可避免会出现差错和较大的偏差,这种偏差也来源于测量信息的不连续,而出现了间断,不象传统施工工艺先施工柱→拆柱模→柱弹线,把测量信息直接传递到上层梁、板上。还有一缺点就是先立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立柱模板。梁、板模板立好后,钢筋绑好后,基本成型,后面立柱模就被动了,这时,工人师傅可能发现柱轴线,位置可能与上部梁轴线,预留柱位有偏差,想调整一下,可这时要调整一下柱子的模板或钢筋位置肯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上面已经固定死了,大多数工人师傅就顺其自然,负责任的工人师傅还向施工管理人员报告一下,最后花很大的精力纠正过来。若不够重视的就将错就错,就会引起柱子的垂直度偏差较大,或引起不同层柱、梁错位严重。改进的施工工艺B由于先绑柱子钢筋,立柱子模板,把测量信息直接传递到了楼层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工艺A带来的不良后果。
因此,建议优先采用改进的施工工艺B,该施工工艺对于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也被工程实践所证实。
2.2重视和加强测量放线工作
测量放线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向导和参谋,测量放线工作质量不高将会导致工程建设的失败,特别是越是要求加快工程进度越要重视和加强测量放线工作。梁、板、柱砼一同浇注对测量放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测量放线工作必须“快”、“准”。梁、板、柱砼一同浇注施工工艺其特点是砼一同浇注它不象传统的施工工艺具有直观,允许一定的返复性,因此要求测量放线工作必须准确,不允许返复,而这种施工工艺又给测量放线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有的测量人员为了方便,快捷,往往用全站仪用放座标方法在已施工的平台上进行柱、梁轴线定位。本人认为这种方法极为不妥,查一查有关的测量规范可知这种定位方法允许偏差约在30mm以内,若土建施工上柱、梁轴线定位误差在30mm那将会严重超过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查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其允许偏差仅为几个毫米,况且使用全站仪时,人拿着反光镜也不一定跟地面垂直,因此,本人认为若采用全站仪用座标法在每层楼上定梁、柱位和轴线将会使各层的轴线和柱子发生较严重的错位,以及柱子垂直度偏差的加大,当然在首层的测量放线定位还是可以用全站仪放线定位的。在不同楼层的测量信息传递中建议采用锤线法,用经纬仪或吊锤将铅锤线引至各施工楼层,再根据铅锤线作控制线,用控制线确定梁、柱轴线位置,这可保证工程质量使不同层柱不出现严重错位,满足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2.3加固梁、柱、楼板和支架系统,提高模板工程施工质量
梁、板、柱砼一同浇注施工工艺其特点是砼一同浇注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柱子模板承担的侧压力大大增大,侧向支撑承担的力也大大增大,而往往由于砼施工时往一个方向浇注,特别是在使用输送泵时,快速向一个方向推进,就产生一定的偏心力,而使模板、支架系统受到一定的扭转变形作用。因此,这种施工工艺要求增加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一般的楼层结构中建议采用对拉螺杆固定柱竖向木枋,对拉螺杆间距不应大于400mm,每边设置不少于2道的侧向支撑,在柱脚边还应设置锁口模板,同时,应使模板的接缝严密不漏浆,但对于层高大于4.8mm以上的高支模工程,应作专门的施工方案,报请有关方面批准,才能确保模板工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也才能保证施工安全,国内每年都有因高支模工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够而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的教训。最后,不要忘了检查每根柱子模板的垂直度。
3 结束语
以上所说的三个质控点在梁、板、柱砼一同浇注中均应彻底把握好,若哪方面把握不好带来的后果均是灾难性的,主要表现在柱子垂直度、平整度偏差大,轴线偏差严重,不同层柱子轴线错位严重,难以满足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当然,单是搞好以上三个质控点工作还是不够的,还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保证工程质量还得加上施工方扎实过硬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业主方、监理方的质量监控体系。还要在原材料使用、工序检查和管理,隐蔽工程验收和检查,砼的浇注方式和方法以及砼的养护上严加控制,有所取舍,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而要做到这一点,施工方的施工及管理人员的高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对提高梁、板、柱砼一同浇注施工质量的粗浅看法。梁、板、柱砼一同浇注这一施工工艺在工程实践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运用得好,会带来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运用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给工程带来较大的损失。较难的施工工艺是要较高水平较多智慧的施工人员才能掌握运用的,也需要训练有素的施工队伍才能运用好。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提倡全部采用梁、板、柱砼一同浇注这种施工工艺,毕竟这种施工工艺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作者单位:永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