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

□ 刊发于《中外建筑》
   2008年第6期

□ 阅读次数:7410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类型·原型·复合界面——访青年建筑师魏春雨教授
屈湘玲
类型·原型·复合界面
——访青年建筑师魏春雨教授
Type,Prototype,Compound Interface
——An Interview with Distinguished Youth Architect, Professor WEI Chunyu

本刊记者:屈湘玲QU Xiangling
他是一位建筑师,也是一位学者。
他又是一位高超的演奏家,掌控着各种不同的乐器,适时地发挥着乐器的作用。钢琴师般的气质,融入他激情的创作中,作品优雅而大方,古朴而典雅,清新而脱俗,线条简单但内涵丰富。
听他将自己的作品铺陈开,心里有几许着迷,有几许感动,自己也慢慢地进入了一个忘我的状态。一个一个关于他所创建的关于建筑模型的思考也慢慢地开始流淌。

类型①:灵魂触动
  本刊记者:听说您一直在从事关于建筑类型学的研究,并将其与原型理论结合,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这方面研究的?
  魏春雨:准确地说是大学毕业读研究生之后,因为那个时期,国内所接受的一个主流思潮是后现代主义。而我们对后现代主义形成的背景和成因,了解的比较有限,毕竟当时的资讯还不是很发达,所以,我们的了解往往是简单而片面的,如隐喻主义、象征主义,符号学手法等,总之,当时的了解仅停留在表层。但对于符号学我比较感兴趣,依循于符号学,我发现,其实很多符号学真正、深层次的释义依赖于一种叫做类型学的概念。当时读研究生时,对这些概念也是一知半解,读书时有一个猎奇的心理,对国外最新的思潮,敏感度还是比较高,但是理解的并不透,所以那时翻阅和查找了大量资料,最后从符号学转到类型学的研究。1990年在《华中建筑》杂志发表“类型学研究”,算是国内最早研究类型学的少数几位之一吧。
本刊记者:您觉得在这个研究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方面的认识?
魏春雨:现在回想起来,通过对类型学的关注,我理解建筑、城市、环境逐步从表象转入内部,或者说是深层次的一些内因,或者说从一个表层到一个内部结构的深度转换,由表及里。我们那个时候总想找到一套比较有效的设计方法,这套设计方法可以用于所有的设计。最初学习建筑的时候,我们觉得建筑简直太奇妙了,每一个设计,每一个项目,他的地形、功能、相关的其他东西都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渴求一种万用的设计方法,渐渐地,我发现,有一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我们依循的方法,那就是类型学。同时清晰的认知到每个设计不可能相同,但在方法等层面是可以类型化的,所以类型学是一种方法。
真正的类型学研究源于欧洲,我们知道欧洲传统的、经典的古典建筑实际上是大量的类型符号,欧洲学者很早就关注到类型学,比如我们研究欧洲的帕拉迪奥姆题,古希腊、古罗马,哥特拜占廷时期的建筑,到巴洛克,整个发展都贯穿着非常清晰类型化的建筑语汇。
  本刊记者:类型学的研究,对您以后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启发?
魏春雨:提到类型学,不得不区分两个概念,即形式类型和功能类型。第一是形式类型和功能类型可以分离,这个概念与我们受到的正统建筑教育很不一样,我说的正统建筑教育,是指形式类型一定要对应功能类型,比如说,如果是博物馆,那么做出来的建筑形象就一定要反映博物馆的功能,这是现代主义给我们的金科玉律。但是欧洲的一些学者,通过研究,他们认为形式类型和功能类型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分离的,比如说蓬皮杜艺术中心,它是个博物馆,但它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化工厂式的形式类型,这是给我的第一点启发,即形式类型和功能类型在类型学这种概念引入到建筑学中,是可以分离的。我觉得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很深的触动。
第二个就是类型学的研究,它关注的其实不完全是结果,而是过程,所以说,类型学其实是一种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很多要素的整合、归纳和提炼,不完全是只关注结果,这恰恰是建筑设计中特别有启发性的一点,我们建筑设计要特别关注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诸多要素,一定要在过程中把这些要素考虑进去,你不能说我想到一个造型就往里面套功能,我们原来习惯于做一个壳子然后把其他东西塞进去,那么通过类型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一个设计方法,包括各种相关的不相关的要素如何整合,这是第二个比较大的启发。我觉得我现在做设计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因素,设计之初就应该合理、有效地综合考虑,并应用到设计中去。
第三个是欧洲一些建筑师对类型学理论的设计进行研究,如德国的昂格尔斯、意大利的罗西(他几年前去世了,国际地位很高),其实还可以追溯到美国的路易斯康,他们的建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的建筑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很高档昂贵的东西,但他们的建筑却是很原朴的,这个形式是很本质的,即原型化的东西,但这种建筑可以触动你的灵魂,能够有强烈的场所感,让你很强烈地意识到它,而且它好象隐藏着某种生命,不是做成一个很华丽的躯壳,这些建筑师对我影响都比较大。他们的建筑从形式类型的角度来讲,造型其实非常简单和纯净,综合这几点,我一直关注类型学的研究,从中体会出真正的系统性的设计方法并形成自己的设计哲学观和价值观。

原型②:核心情结
本刊记者: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最早提出“原型论”,新理性主义的类型学将这一理论引入了建筑学,而您作为坚定的现代主义追随者,又将“类型”的概念与几何形体紧密结合,得出了一系列自己的原理,可以介绍一下吗?
魏春雨:对于弗洛伊德,我还是读研究生的时候看过相关的一些书籍,如《梦的释义》,只能说是一知半解,更多的是心理学层面的知识体会,我不是很了解,但是对我们从事建筑学的来讲,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回避不掉的。我们在做设计时,一定要设身处地想自己就是使用者,我们在这个建筑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必须预测在这个建筑中的其他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使用这个建筑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当然,我们在设计中也要有一个导向性的东西,我们的空间意向是什么,我们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场所氛围,在这里,我觉得荣格也好,格式塔心理学也好,都跟类型和原型有关系。完形心理学里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那就是人有对事物简化的本能,有些很复杂的东西我们看到以后,马上就能把很多表象剥离、简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柏拉图式的形体、经典的欧几里德几何体当做我们世界存在的基本形态,我们很多形态其实可以把它都归为几何形态,或者说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原型。
建筑学在某些层面上是研究形体、形态、空间、光影的学科,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这些原型的研究,即最基本形态的研究,从这点来讲,贝聿铭、埃里克森已做得非常好了。他们对于几何形体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到了完美与经典的境界,与之对应的,如立体派画家毕加索,他的绘画是非常丰富的,但他的本原,事实上就是立体化,要体现运动和光影,这些东西都可以用非常简化的、完全抛开了古典形体的研究,一个面可以看到很多面,平面、顶面,也可以看到侧面。我们现在的研究往往被新的思潮所左右,作为抗拒,所以这几年,我个人一直陶醉于柏拉图形体很原型形态的塑造。
本刊记者:我们读小说、看戏剧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小说的主人公来自于生活中的某原型,戏剧中的某些角色也源于生活中的某原型,请问建筑原型与小说中的原型有什么相联与区别的?
魏春雨:在某些层面上讲,两者真的是非常相似,这是我的体会。但是,我们建筑原型与小说、戏剧的原型还是有区别的。原型,其实也是从类型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原型,运用原型这个概念,也做了很多一系列化的设计。我的体会是,如果说戏剧的原型源自生活,但却高于生活,它是把很多不同的事件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或者说是浓缩的,或者说它的信息含量更加高,但建筑的原型恰恰相反,大千世界,我们的建筑类型是形形色色的,功能要求种类繁多,对于所研究的东西反而是去繁就简,我们可能只取一点,剥开表象还原本质,比如人的行为关系、功能关系和光影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的原型和小说、戏剧的原型是相反的,小说、戏剧的要求浓缩很多,我们则要求净化,越少越好。我们可能只表达某一个概念就足够了,正应验了“少就是多”。我现在所做的原型更多地只是表达复合界面而已。
本刊记者:原型是情结的核心,原型发挥着类似磁石的作用,它把与它相关的经验吸引到一起,形成一个情结,您研究原型,并将之赋予生命,请问,是否也有一种深深的情结在里面,是什么呢?
魏春雨:有,肯定是有的。否则我无法面对一个很僵化的,没有生命的形体,我所做的原型,如你所提到的,一定会有某种情结,这些都与前面所提到的是关联的。最近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复合界面,即复合界面原型,做了很多原型体块关系。并不是只关注一个简单的立方体的切割、凹凸和变形,比如我们研究的很多空中边庭,复合界面,或者我称之为竹井的空间,这里面就是复合界面;第二个是过渡空间,第三个是适应技术的表达,也是低技生态的表达,准确地说就是地域性表达。我想找到一个可以依循的、相对有弹性的、包容性的、可以变化的原型,来表达自己的理念。但是如何去实现呢?我们不能简单地去看造型的东西,如果仅为造型而造型意义就不大,但是我在关注造型时,至少目标是非常明确的,然后将其赋予生命力。现在我做了很多原型体块,部分已经实现了。
本刊记者:新地域主义建筑作为寻求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的途径,建筑师都不约而同地、批判地挖掘与继承地方传统的“原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采用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新理性主义的类型学是否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您是怎么看的?
魏春雨:我觉得有,前面你提到的新地域主义,我们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意识,至少会给自己的设计贴个标签,要表现地方特色,还是要研究民族文化,中西结合,这些标签我们都会贴,但事实上,我们在可操作层面上做的较差,可以说相当差。现在很多人做设计,就简单地停留在一个个口号上,其实这是很表象的东西,但真正的新地域主义核心的价值并不是对传统简单地克隆、照搬,而是要对传统进行研究,找出其中某种传统的原型,从这个意义上讲,类型与原型的概念便取得了统一。要用现代技术,包括新材料,来做有传统原型意象的那些建筑空间和建筑场所,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这可能是在传统与创新中找到的一条比较好的道路,可能是一个契机或者说是一个支点。现在我们研究对源于早期现代主义的地域主义和新理性主义,是非常有意义的,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讲,寻求设计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在很多层面上还是可以找到类型和原型的影子的,在可操作层面上要找到这样一种方法,把他作为一种方法,这样其应用价值就会非常大。

复合界面③:心灵归宿
本刊记者:听说您已研究推导出四十八种模型,将模型运用到实例的有十多种,可以具体地谈谈吗?
  魏春雨:哦,这是与教学有关的,是一种教学手段,做成的大概有十几种,有些已完成,有些已建成,比如说我们这个建筑学院,就有三、四个原型可以体现,如空中边庭的概念、如竹井的概念、灰空间的概念,在建筑学院这个项目里做了比较多的诠释。我做的另一个项目湖南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这个原型事实上是一个虚与实的概念,真正有价值的是虚的部分,我用了一个“S”形态来表达。还有拓朴转换类型,如长沙国家档案馆等设计采用了拓扑转换形态手法。
本刊记者:安东尼奥曾说过,尽管他没有刻意地去安排,但是他的作品中总是可以看见他的手、他的脚、他思想的影子,看了您的作品后,我感觉用这句话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您的作品最后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最基础的本原——立方体,请问您当时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个近似于生硬而且刚直的物型来表达您丰富多变的思想呢?
魏春雨:这可能与审美有关。很多人都感觉奇怪。我跟我的学生讲了一个理念,就是设计应有一个理性的源头,我的美学观就是要真实,真实是美的第一要素,所以从真实上来讲,我们做的设计一定要有真实的依据,做成的建筑看起来应有很强烈的生命感,这就是我的设计价值观。但是,在理性框架中,还应有很多变化,有些可以说是戏剧性的变化,所以我跟学生讲要含蓄的张扬,其实这也是张扬地表达含蓄。建筑,是一个场所,不是主角,它不能因为过分的张扬掩盖了这个场所的真正主人,不能喧宾夺主。对于盖里、哈迪德的设计作为一种风格存在我非常欣赏,但是由于性格决定,我不太会做这样张扬的东西,我还是不想把建筑做成一个主角,我希望它是一个营造氛围的场所,它是儒雅的,适宜的,为人提供各种活动的场所和环境,而且是真实的,这可能是由我的设计价值观决定的。但也不排除一些非线性的尝试,我现在的作品有这方面的初步尝试,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讲,我还是比较喜欢跟土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很稳,好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我现在做什么东西都强调一种心灵的归宿感,那么你要归宿,就必定要跟美有关,我们的美一定要源于自然,在这里不得不提埃里克森,这方面他对我影响比较大,他在北美,他的很多东西来源于印第安人对山、对图腾的崇拜,你可以看出他设计的内涵与意义,可以寻到心灵的慰籍,这其实也是一个价值观,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现在试图保持这种个性化的认知和原型手法。
本刊记者:在您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一个名词“中南建筑”,请问您所提到的“中南建筑”具有什么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地区建筑原型出发,如何为中南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契机,更好地去提倡和推广“中南建筑”呢?
魏春雨:我们缘何提出中南建筑,中国创作界已经举办过诸多的学术会议,如西部建筑,北边的东北建筑,华南的岭南建筑,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岭南学派的讨论会。至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一线城市,他们的创作是非常国际化的,也是持续的热点。我感觉我们的中部地区,多多少少是被忽略了,所以我们提出来引起关注。
首先,我们中南建筑创作历经这么多年的沉淀,我觉得应该还是有实力的,在很多方面是可圈可点的。第二,中部在经济、资讯相对一线城市受到制约相对较多的情况下,提出“两型社会”,我觉得研究它的意义会更大。它创作的条件相对那些大城市所受制约更多,建筑其实是制约下的艺术,所以研究它可能比另一些城市价值更高;第三,中南部本身有文化基础,楚文化,湖南地区还有“巫”文化,相对来讲,地域特征、地域文化还是非常明显的,更有价值去研究。我提出中南部建筑这个概念,把它作为一个论坛,中南部建筑不能只由中南部人来讲,我想请全国建筑界的,全国高校的,主流的建筑杂志一起来研讨,我觉得它的意义应该是比较大的,武汉、长沙,都是国家批复的“两型社会”试点,长沙又是“3+5”城市区,这样以来,关注中南部建筑,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会更强。
提倡和推广“中南建筑”,首先要把中南部建筑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出来。第二点我们要关注中南部建筑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我觉得要推广中南部建筑,我们不能只提一些空洞的东西,不去搞那些标签式的建筑学研究,我的研究就是从原型和复合界面,立足于一个很小的点去研究,由一个点带出一个面,这样效果应该会更好吧。
他,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期翼每一件作品都是自然的产物,期翼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心中蕴含的激情令他常常兴奋不已,但含蓄、内敛的风格令他的表现却更富理性和张力。
真实的审美,理性的思考,是本次采访后,魏老师给我最直观的感觉,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触动灵魂、心灵归宿的字眼,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位用生命去从事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建筑师与学者。本年度,他的作品即将开展,这是他多年沉淀的呈现,也是他辛勤耕耘的收获,也许,阅读他,您可以从中解读出另一种不一样的情怀……

注释:
① 魏春雨.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P106
② 魏春雨.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P115
③ 魏春雨.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P123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