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发于《中外建筑》 2008年第9期
□ 阅读次数:10005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
|
|
涅磐重生——对地震灾后重建的思考
|
涅磐重生
——对地震灾后重建的思考
Phoenix Nirvana
——Thinking about the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编者按:触目惊心的四川大地震,数以万计的人瞬间痛失所爱,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痛和损失。灾后重建百废待举,千头万绪。怎样从灾难中吸取教训,怎样评估损失,怎样选址,怎样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这些都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本刊组织相关专家于7月16日至20日深入四川地震灾区考察调研,并与众多专家座谈或现场交流,试图从规划选址、灾后重建、古建筑保护和重建用材等方面提一些意见和建议。此后,我们还多方联系征集到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考虑到灾后重建刻不容缓,决定将原计划的长沙话题延后,特推出《中外建筑》(地震特刊),希望对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灾后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及唤起国人防灾抗震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对长沙话题的延期深表歉意,请各位读者见谅!
《涅磐重生——对地震灾后重建的思考》由《专家有话说》和7篇专家学术论文组成,前者是本刊采访互动的记录,后者为专家学者的深度思考。本刊对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深表敬意!对他们那种勇于探索、敢于直言、大爱无我、心忧天下的精神深表敬意!在此,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特别的感谢!
专家有话说 Opinions of the Experts
5.12地震带给我们的反思
5月18日,同济大学教授陈保胜受建设部的委派,到成都市的都江堰、崇州、彭州、大邑四个市县的城镇及部分农村进行灾后调查,地震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令人震撼。他在和记者谈到灾区的所见所闻时潸然泪下,感慨良多!地震所暴露的许多问题值得反思和在重建中关注!
陈保胜(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抗震救灾专家组组长)
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降临中华大地,造成几十万人员伤亡,几万人家破人亡,数百万间房屋倒塌。一幕幕悲惨的场景,令人心如刀绞。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我们工作做得好一点,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凭着科学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牢牢把好质量关,即使灾害降临,也可把损失大大降低,人员伤亡大大减少。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这次5.12汶川大地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惨重的。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规划建筑选址与地质的关系
汶川县城位于岷江两岸,两边悬崖绝壁,有的建筑就建在山坡上,而汶川县城又位于地震断裂带上,那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否作过灾害性评估呢?(见图1,2)
再者,人们关注的聚源中学,同样结构体系的两栋楼,一栋实验楼是东西向的,虽然建筑已破坏,但没有倒塌;教学楼是南北向的,夷为平地,造成很大的伤亡,不排斥有其他原因,这是否与地震波的方向有关呢?因为教学楼平行地震带,侧向刚度小;实验楼垂直地震波,侧向刚度大(见图3)。
同样道理,都江堰老城区的一条长400m的老街,大部分建筑已超过半个世记,这次强地震中,除部分建筑瓦片脱落之外,主体结构保持基本完好,因为这条街与地震波成80多度夹角。同时我们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其中有一栋建筑的砖,在这次地震中转了10度左右,加上原来建筑与地震波走向成80度,正好与地震波成90度。房子反而没有倒塌(见图4,图5) 可见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如何了得。
二、建筑体型与构造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平面布置简单的建筑损坏少,平面布置复杂的建筑破坏严重。尤其是过于做作的悬挑的塔楼、女儿墙倒塌较严重。同样结构体系的住宅,平面为L型的破坏严重,因为L型平面其重心在平面内,而其形心在平面外,二者产生了偏心距,偏心距大破坏加大。再则在四个县、市、乡镇,有大部分民房屋顶是冷摊瓦(见图6),这种做法就连一般的大风瓦也会掉,如此强地震不掉才怪。按构造做法,材子上面是望砖,然后用纸筋把瓦捂住,就是不是强地震,冷摊瓦平时也会脱落。同时,有的建筑没有构造柱,有的有构造柱,柱也不与墙拉结(见图7)。特别是农村建筑,砌墙大多数用的是砂子加石灰,这种材料粘结力很差(见图8)。
三、结构体系
结构是一栋建筑的格,结构破坏造成了整栋建筑的倒塌;造成了人员伤亡。我们的老祖宗有“墙倒屋不垮”的说法;在现代建筑中“大震不倒,小震不坏,修而可用”这是符合我们国情的。因为,只要在强地震中结构不倒塌,即使房屋破坏,不致于造成很大人员伤亡。因此,结构体系的好坏是建筑的关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框架结构的建筑,主体结构都保持完好,而混合结构的建筑倒塌居多;整体现浇结构倒塌的甚少,而装配式结构倒塌的居多。人们关注的聚源中学教学楼为装配式框架结构,楼、屋面为预制多空板,在地震波来的时候使得房屋摇晃,楼板脱落。因此,依本人之见,像中、小学这样的建筑,屋面应整体现浇为好,我们在某镇调查时发现,该镇有一座塔,13层,砖石结构,是该镇最高的建筑,在这次强地震中,该塔仅仅在中间产生一条裂缝而不倒塌。因为塔是筒体结构,抗震性能特别好(见图9)。也有人问,是否建筑越高抗震越差,建筑越低抗震越好?这话是没有道理的。如剪力墙结构的高层住宅,与一般的混合结构多层住宅相比,由于高,尽管高层住宅摇晃利害,因为剪力墙抵抗水平力性能好,不致于破坏。
在这次强地震中,古建筑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由于建在山坡上,地面开裂,护体(挡土墙),蹭道等损坏比较严重,在22处单体建筑中,完全垮塌的只是戏楼和祖堂两处,破坏严重的6处,其余14处仅局部破坏,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其中供奉李冰父子的主殿主体结构完好,这是不幸之中大幸(见图10)。用常青教授的话来说,整体尚好,露檐落瓦,局部垮塌,留真毁假。可叹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当然,木结构的古建筑,它的结构体系抗震性能比较好,因为,除了木结构本身具有较大的弹性之外,构件与构件的连接采用了卯榫柔性连接,柱子之间又采用了多重穿枋连接,相当于框架结构,位于都江堰下游的南桥保存完好,片瓦未落(见图11、图12)。著名的风景点青城山,由于正位于地震断裂带上,后山的建筑基本毁坏,而在前山除了入口亭子部分落瓦之外,大部分丝毫未动(见图13、图14)。
通过了解分析,在这次强地震中,不少古建筑虽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体现了它们的优势,这不仅与地震波的方向有关,同时与我们传统的工艺有关,还与结构体系有关。
四、施工与材料
再好的设计,最后还是要通过施工去变为现实的。施工的因素很多,有质量问题也有材料问题。如浇捣混凝土时不用碎石而用鹅卵石,那么,鹅卵石的握固力一定比碎石差。然而,石子的大小,配合比,材料的强度。施工质量等等,都得按有关规定(见图15)。这些问题互相关连,缺一不可。
五、对农村建筑的管理至今还是个死角
在这次灾害中,农村建筑倒塌较多。我们发现,凡倒塌的农村建筑,大部分质量低劣,未经设计,随意施工,半墙承重,构造不到位,冷摊瓦,砂浆不按比例等等(见图16)。这是全国普遍的问题。我们是否也应该把农村建筑纳入管理的范围呢?我们不能老是把眼光盯在城镇建设,我国有八亿农村人口,他们的居住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整体形象。近年来,我国的有关部门也出台过一系列条例,近年来中央特别强调新农村建设。然而,在大部分地区,农村建设,对土地利用虽然有了一定的控制,但对农民的住宅建设基本还是无政府状态,无设计,无图纸审批,无施工质量要求,无人把关和监督。任凭施工人员拍脑子施工,造成了不是浪费就是不安全。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把好建筑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就是对人的生命负责。
我国幅员辽阔,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如我们的建筑大多数能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那么,一旦自然灾害来临,也可把损失大大降低。
地震后“重建家园”应科学决策
震害评估和灾后重建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怎样正确评估地震造成的损失,怎样重建,怎样减轻灾害带来的伤害,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本刊记者就此特别走访了庄裕光教授等专家学者。
庄裕光(四川省古典建筑园林设计院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唐明媚(成都理工大学讲师,建筑工程硕士)
5•12汶川8级地震以及继后平武、青川等地的强余震,导致北川,映秀等城镇基本毁坏,难以在原地重建。在调查评估尚未完成以前,我们认为“限期拿出重建家园规划”的提法,缺少依据。日本阪神地震,等级比汶川8级地震小,面积比汶川地震灾害面也要小得多,并且主要是在沿海边的城市,交通未被截断,救援队伍易于到达。阪神地震,主震加火灾等次生灾害,死亡六千多人,仅为汶川地震死亡人数的十几分之一。可是,日本对灾害评估非常重视,用五年时间才作出灾害评估报告。我们对这场灾害的评估,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有些单位或个人,凭主观想象乱说话,评估数字经常变动,表明这些有话语权的人,自己心中都无数,怎么指导规划!地震过去两个多月了,还有一些灾区至今交通中断,救援人员背着工具和物资翻山越岭走十多小时才能到达。道路断裂,桥梁垮塌,堰塞湖还在影响下游城市的安全,这种损失如何评估?中央指示灾后重建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灾情都还没有弄清楚就开始作重建规划,好象不太符合《规划法》的精神。如果真正是要作出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规划,我们认为,下列几点必须弄清楚:
1.汶川、北川、青川、平武、绵竹等城市,过去都划为“7度设防区”。此次地震,房屋破坏极其严重,重建时,是否还按7度设防?如需提高,提高多少才恰当?是一个城市全面提高,还是分地段、按使用性质提高,必须调查研究。少数人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是不行的。
2.此次震害严重地区,都在龙门山地震带的附近,此地震带目前处于活跃期。汶川、北川、青川等县城,都处于山沟狭长地带,是最不宜建设城市的地区。5•12地震后,震中地区映秀和重灾区北川,仅有的一条主要通道被垮塌的山体掩埋,重灾区和外界隔绝,延缓了救援队伍的进入,损失了抢救生命的最佳时期。这样的城市,难道还能原地重建?
3.此次地震,倒塌最多的是学校。成千上万充满朝气的青少年,仅仅几十秒的震动,就被掩埋在瓦砾丛中,至今令人心疼。
在境外,医院和学校是最安全的建筑,地震时,往往成为躲避灾害的避难所。汶川地震,学校、医院却是垮塌最多的建筑,这事在国际上反响强烈。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导致学校垮塌那么多的根本原因,从建设资金筹措,建设选址,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使用管理等方面层层反思!今后,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准层层克扣;学校建筑的设计标准必须提高,不利于抗震的结构形式,应取缔;施工和监理必须经过合法的程序,不允许私人代理;学校应把防震避灾纳入教学内容,并定期开展演习,做到临危不乱。
4.地震难预测,科学可减灾。当前,要抑制部分群众的惧震情绪。2000年以后修建的新房,都是按抗震规范设计的。就以都江堰为例,凡是认真按“7度设防”设计和建造的房屋,只要不是人为导致的“豆腐渣”工程,大都经受了汶川8级地震的考验。我们为都江堰设计了两座建筑,一座高层、一座多层,由于我们认真按抗震规范的要求把好抗震设计构造关,此次汶川8级地震,周边不少房屋倒塌,但我们设计的两幢建筑,基本完好。因此,我们认为,对地震垮塌的房屋,要调查分析,查清原因。汶川、北川因城市靠近龙门山地震带较近,为安全计,应该提高设防烈度。但是提多少?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综合分析,不可盲目提高,造成资源和财力的浪费。要知道,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建筑造价要增加10~30%。我们要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不可浪费,特别是在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时候。
以人为本,科学决策。我们应该按中央指示精神办事,切不可主观臆断。
地震危房核查中发现的学校建筑安
全问题及对策
2008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刘煜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了陕西省教育系统地震灾害损失情况的核查工作,就当地学校建筑中普遍存在安全性现状、问题及隐患,刘煜教授等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刘 煜(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主任,国际合作可持续建筑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
郭立伟(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国际合作可持续建筑与环境研究所)
杨卫丽(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国际合作可持续建筑与环境研究所)
Toshiroh IKEGAMI(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日本生态环境设计协会)
一、地震灾害损失情况核查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建筑结构方面的问题
1)生土墙承重建筑大多成为危房
在本次核查的房屋中,有很多都采用了土坯墙或土坯墙加砖柱承重木屋架结构。此类建筑普遍出现砖柱与两边墙体间裂缝、从横墙体之间开裂、屋架支座下墙体开裂、横墙竖向开裂、门窗变形、窗口上部水平裂缝、倒八字裂缝、窗下墙开裂、窗上墙开裂、门垛开裂、纵墙开裂、屋顶塌落等结构危险点(图17~19)。由于没有任何抗震结构措施,生土墙承重建筑对地震破坏的抵抗力很差,大多成为危房。
2)个别砖混结构建筑出现结构危险点
本次核查的新建砖混结构建筑整体破化程度不大,个别建筑出现横梁跨中竖向裂缝、窗间墙水平裂缝、窗过梁的两端斜裂缝、门连窗及窗过梁上方室内墙体水平裂缝、窗下墙竖向裂缝、外廊连系梁与预制楼板间裂缝等问题,不排除材料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2.选址与规划布局方面的问题
学校的安全性不仅体现在建筑的结构选型和设计上,而且体现在校园整体的选址、布局和建筑单体的具体设计之中。本次核查中,发现一些学校及幼儿园在规划和设计方面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1)建筑选址中的安全隐患
部分学校的主要教学建筑位于滑坡体地段,一旦发生地震,很容易受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个别小学大门及围墙外约4~5m处就是10多m的深涧。虽然学校在深涧旁立了“涧边危险,注意安全”的牌子(图20),下面还用荆棘做成了简易的护栏,但这些显然远远不能保证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的安全。
2)平面布局及周边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某幼儿园入口通道仅2.4m宽,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无法驶入。不仅平时对幼儿安全没有保证;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对幼儿的营救和疏散也会造成很大障碍。此外,孩子每天上厕所的通道,其一侧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民宅(已成危房)(图21),一旦发生地震则极有可能因为危房倒塌造成伤亡。
二、关于学校建筑的安全性和对策
1.建立综合全面的安全评价体系
本次地震中大量学校建筑垮塌,反映出学校建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建筑,在安全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学校存在年久失修的危房,有些在选址中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虽然国家对当地建筑抗震设防裂度的规定可能为6度或7度,但对于没有任何抗震措施的危房,即使不发生地震,都极有可能发生垮塌,必须进行清理和加固维修。
在震后复建和重建过程中,首先应当针对学校建筑建立全面综合的安全评价体系,包括:建筑结构与材料的安全性,建筑选址的安全性,建筑防火与疏散安全性,避难空间的安全性,环境卫生与安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学校建筑及其环境进行安全性能的评价与普查,以便在灾害发生前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2.围绕学校建立地区避难中心和安全通道
一些地震多发国家将学校建筑的抗震设防等级设为略高于当地一般建筑的设防等级,并考虑使其中的教室、操场等空间,成为灾难发生时的地区性避难中心,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建议今后在规划中,用校园、公园中的绿地,以及城市中的绿化道路分割建筑密度过高的市区,使校园绿地与市区抗震通道相接,形成系统性的开放性空间布局。在灾害发生时,将避难中心向市民开放,使居民能迅速通过避难通道疏散到绿地中去。
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大多比较分散,有些建在车辆交通难以到达的山林地区。建议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将这些学校适当集中,并搬迁到靠近交通线路的场址,测算灾害发生时外界救援力量到达学校的时间,保证救援通道的畅通和相对安全。
3.探索经济适宜的抗震结构措施
我国乡村学校中有很多生土建筑,就地取材、造价低,特别适合于比较贫困边远的农村地区。同时,生土材料主要依靠人力制作并依靠太阳晒干,对环境污染很少;生土材料制造的房屋坍塌或拆除后,墙体材料还可以成为肥料投入农田。然而,生土建筑一般承重墙体强度低、结构整体性差,要发挥其生态可持续性的优点,必须首先提高其抗震能力。
一些传统生土建筑在本次地震灾害中并未受到大的破坏,其抗震原理值得关注和探讨。当代科研人员针对夯土墙承重、土坯砖承重等不同形式生土建筑的震害表现及抗震加固措施等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例如在新疆伽师县首创了现浇石膏土坯抗震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成果是否适合在其他地区的学校建筑中应用,仍然需要慎重研究。
在城市建筑中,各种新型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技术也在不断得到研究、开发和应用(例如摩擦滑移隔震技术,高阻尼橡胶隔震垫技术,滚球隔震技术等)。然而这些技术措施大多造价较高,推广难度较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高效实用,并适合大量推广的建筑抗震结构技术措施。
4.建立完善的建设管理监控体系
无论采用何种材料和结构形式,贫困地区学校在灾后复建与重建中,必须遵循国家标准,采用符合规范的常用结构形式。当前,建议尽可能采用整体现浇楼板(楼盖)的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等,不建议采用装配式楼板(预制空心板)的砖混结构。同时,为了防止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和完善管理监控体系,特别要加强学校建筑的建设监理,从机制上保障学校建筑的安全性。
5.开展日常性的防灾教育与环境安全教育
由于坚持开展日常安全防灾教育和训练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在汶川地震中没有一个师生受伤,成为大震中的一个奇迹,直接证明了日常防灾教育的重要意义。建议我们的学校除了面向校内学生,还要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日常性防灾教育及环境安全教育,促进学生与社区的交流,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可以安心学习的场所。
6.规划建设独立的供给系统
在城市中,对于规模较大、位置较重要的学校,建议规划建设自给自足的独立供给系统(包括燃料电池与太阳能发电的供电系统,储水与雨水利用的供水系统,给排水与其他管线的信息管理系统,可食植物种植系统等),使之在灾害发生、基础供给系统中断时,可以保证按原供给量的50%继续供给至少2周。这样的系统将构成整个灾害对应系统的基础,在灾害发生时成为社区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此类系统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部分实施。
羌族的迁变及羌族建筑的抗震特点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般人认为羌族应该在西北地区,今天四川的羌族跟这个有什么关系?他们是怎么发展的?羌族村落的特点是它从远古带来的,还是从它迁徙的过程中,与本土的文化、本土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结合产生的?羌族碉楼的墙体有内外两层,地震的时候外墙倒了内墙没倒,上面倒了下面没倒。当初修建的时候是汲取了抗震的经验,还是因为习惯?这些问题大家一般都不清楚,季富政教授在这里一一为我们解答。
季富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建筑师学会乡土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南交大乡土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
汉代,黄河与黄河的支流湟水相交的地区叫黄湟地区,是羌族的发源地。羌族是游牧民族,随着水草的变化逐渐东迁。一直往前走,与原地的民族融合,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华夏民族。
在戈壁、沙漠,羌族是游牧民族,主要建筑是牧毡,进入农耕文明后,主要是窑洞,靠水的地方开始出现杆栏,这些建筑都是中华原始建筑的起源,是和原始民族的发展同步的。所以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半坡文化——中间一个大房子,周边若干个小房子把它围住,母系社会、氏族社会都是这种村落式。像我们现在的县城,县委县政府是大房子,其他机关和老百姓的小房子围着它。羌族文化也是如此。从汉代,甚至秦代开始就迁徙,逐渐翻越九寨沟那一带,进入岷江河谷,战胜当地的土著人,与之融合,所以羌族是多元素的中华民族。但羌族的本质没变,它的制度等都沿袭了古代的原始社会的制度。母舅当权,母亲的哥哥、弟弟权利很大。外面的男人地位最低,吃饭坐下席,女人的权利最大,有分配权。
对于羌族村落的特点的产生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一是羌族本身和西北部分相结合,原来都用石头垒砌建筑,有这种建筑的肌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本地土著人,原来就用石头砌筑房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羌族在西北就用石头建房子,他们把这种风格带到四川,并结合这个地方的气候,形成现在的羌族建筑。
关于羌族碉楼抗震的问题,因为四川是一个地震多发区,所以羌族人汲取了抗震的经验。这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羌族建筑从抗震角度而言有如下几个优势:
1.羌族建筑整体规则、均匀对称,多方形;
2.无论民居、官寨、碉楼均上小下大,整体有收分。墙体也有收分下部墙厚达80~90cm;
3.内部空间划分无论大小,其隔墙均与外围护墙剖面尺寸一致,受力得到均匀分配;
4.楼梁端头只搁在石砌外围护墙内一半处。如遇地震,楼梁头往往冲破半边外墙,承受梁头荷载的外墙内半边不倒,整体则较安全;
5.聚落中的单体总是通过围墙、过街楼等一些构筑物串联一起形成整体;
6.墙无柱。以墙代柱均匀分散受力。各转角及墙体面不时有长条“过浆石”阻挡破坏力从上往下传导,使得墙体不易整体开裂;
7.一年砌筑一层,全干后,第二年砌筑二层,依次上推,整体较坚固;
8.楼层、屋顶全用木材、竹草等轻质材料,各层楼梁纵横错开,相互牵制;
9.砌墙多用片石,就地用泥沙作浆垒砌,理化性能比较一致;
10.开间都小,平面10m2左右。
重建家园,重建和保护羌族文化几点建议
牟副主任在地震的前2天还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调研,那里秀美的山山水水顷刻间就面目全非,他的感慨和震惊难以言说。
牟本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5月8日至10日,我率全国人大民委调研组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调研。离开2天,这里发生了特大地震,突然间一切都没了,给我非常大的震惊,北川那鲜活的人、鲜活的事还在我脑海里,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最年轻的民族自治县。我国过去只有一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但是澧县、茂县、黑水都有羌族同胞居住,一直没有形成羌族自治县。自治州里面有一部分羌族群众,大概十几万人,绵阳有十几万羌族,其中北川有十万多人,所以他们就一直申请成立一个羌族自治县,直到2003年申请成功。当时是我经办的这个事情,所以我对北川羌族自治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看过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材料,包括它的语言、文字叙述以及一些书籍等,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神秘又独特的地方。所以这次四川调研我首选北川,去了之后比我想象的更直观、更神奇、更神秘、更美好!
我从几个方面一一介绍震前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情况。首先,那里的生态环境特别好。森林茂密,林地覆盖率达90%以上,青山绿水,满目青翠,仿佛到了一个绿的世界!然后是水特别清澈,都是潺潺流水,泉水叮咚,喝起来清新甘甜。它的海拔只有1000多米,羌族有“云朵上的民族”之称,被专家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其次,建筑奇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羌寨。老百姓都住在寨里,一个村就是一个寨。寨子依山就势而建,基本都在山坡上,山顶上也有好多民居。可以看出羌族喜欢住在山上,喜欢海拔高的地方。羌族的建筑叫碉楼,两层以上,用片石垒起,有方形的,有半圆形的,风格不一,三层楼上面炊烟袅袅。有“王家”羌寨,“李家”羌寨,加上他们信仰原始宗教,还有一些祭祀的地方,都是文化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比较其它地方的建筑更加独特。建筑奇特的地方还表现在:它的县城很小,一两公里长、几百米宽,中间流过一条河,城里多矮房子,还夹杂着碉楼。那里有个行政中心,它的中间就是一个碉楼。很多办公楼也是经过改造的,呈现出“洋中带土、土中带洋”的风貌特质。城里人很少很静,人们悠闲的生活,悠闲的做生意……那里的人住在山坡上,但是集市、办公等公共区域在城内,城里只有一条街,很窄,两、三百多米长,都是青石板路,给人怀旧的感觉。街上步行的人居多,车子不多。还有不同年代的碉楼,一百多年的,几十年的,近几年的混杂在一起。碉楼是一家一个,包括村里的旅馆,都是独立单元。这种结构跟文化传统有关系,历史上羌族是抗御外敌的民族,习惯把房子做得很牢固,“矛”、“盾”之类的根本进不去。
这里的人勤劳好客。他们赤脚穿着麻鞋,背着竹篓劳作,见到我们礼貌热情,笑容满面,主动朝我们挥手打招呼。
这里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富裕。一是国家的政策比较好。二是人勤劳。三是植被好,什么都可以种。荔枝、桃子、杏子、核桃等温带水果都有。也有很多反季节的蔬菜,还生产茶叶,旅游业也很发达。
羌族在这次灾难中损失惨重,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它的文化,几乎造成文化的断裂。一是建筑和文物的损坏。二是传承文化的老人在这次灾难中去世。因为羌族是个有语言没文字的民族,它的文化传承是靠老人们言传身教的。然后是下一代的传承人一部分缺失,它的精英学生都集中在北川中学。
所以灾后重建和恢复性保护,首先要重拾振兴羌族文化的信心。二要坚持依法办事,认真做好灾后重建的前期工作,统筹研究,科学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三是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标志性建筑有很强的地域性,除特殊情况下,一般应就地恢复重建,以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体现多元一体的文化氛围,使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四要高度重视羌族人民在重建中的作用,尊重羌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五是这次很多羌族群众需要搬迁,应按统一的规划和就近的原则考虑。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风景区灾后恢复重
建规划及设计建议
四川是我国的风景旅游资源大省,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则是四川省风景旅游资源最富集的核心区域;在2008年的汶川5.12特大地震中,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风景旅游区均受到不同程度地损毁和破坏,尤其对那些前期发展较快、建设规模较大的风景旅游区,其损毁和破坏程度尤为严重。如何尽快恢复重建、怎样恢复重建、重建过程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和采取哪些避让措施,本刊就此问题与黄喆等专家进行了探讨。
黄 喆(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常务理事,乡土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风景师,高级工程师 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
曹珠朵(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崔 珩(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陈 林(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一、景区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涉及到的风景名胜区类型较为丰富,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10多处。如:都江堰市就有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青城后山风景旅游区、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彭州市拥有龙门山风景名胜区(含丹景山)、回龙沟风景名胜区、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白鹿森林公园、龙门山地质公园等;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涉及到地形环境也非常复杂,囊括了高山区、中高山区、山前区、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形。由于区内众多的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存在规模与类型差异或交叉,各自的接待能力、建设条件、地理环境也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在本次灾害中的受损程度也不一样,具体景区的恢复重建规划方案和措施一定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2.原有各层次规划(总体、详细)的衔接和调整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道教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经历这次大灾之后,我们对灾损场面虽然记忆深刻,但很多方面的不足就更值得我们反思。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不仅拥有众多的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它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水源地。在保护的前提下,有限度地进行一些开发利用才是明智之举;灾前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开辟了许多大型休闲度假场所,它是成都平原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成都市震前已经完成了《龙门山国际休闲旅游大区策划》,拟将龙门山(成都段)打造成“东方的阿尔卑斯山”,初步拟定了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目标;当时看来其主要目标符合实际情况和未来需要,随着这次特大地震灾害的突发,该规划显示出了欠考虑和不足之处,如过多地考虑了各类高档的集中居住和旅游房地产功能等。新规划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规划目标与定位,同时更需要围绕现实条件和变化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和改进。
3.抗灾、防灾的规划重点
本次5.12特大地震使人们重新认识到龙门山的许多风景名胜区位于5.12特大地震断裂带上,5.12特大地震的发生虽说是不可预测的,但不是不可以防范的。因此新规划在恢复景区环境的同时,更应将抗灾、防灾、减灾作为规划设计的重点。
4.加强原有风景旅游资源的整合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拥有大熊猫的栖息地、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旅游资源虽然量大面宽,但缺乏系统性,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度不足,零星、松散,系统性和规模化有待提高。因此灾后的各类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恢复建设规划应着重于从区域规划角度出发,加强风景资源的整合利用。
二、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建议
风景名胜区规划除通常的现状分析、资源评价、游线组织、景区规划、景区居民社会调控、服务接待体系等内容外,针对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风景名胜区灾后的恢复重建规划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加快抢救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历史文化脉络;尽快拟定科学的恢复重建方案,精心做好修复修缮工作。
2.居民社会调控应与景区的生态移民相结合:核心景区内的原有农户和生存条件、发展条件极差区域的居民,都不宜再在原址恢复重建了,应进行生态移民。
3.应将防灾规划作为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包括灾后的设防等级要求、防灾救灾应急机制的建立,防灾疏散通道、紧急避难场所的配置与布局,明确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
4.恢复重建规划的前期应加强对重要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价:灾后规划必须加大与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协同设计,针对景区内重要的桥梁、道路、水利设施、规模较大或较为集中的设施区和服务接待区的选址与用地确定应有完整、可靠的灾害评价与鉴定,并以此为规划依据;
5.景区景观资源评价的新内容:景观资源应增加对5.12特大地震后新形成的典型景观的利用,包括震后遗迹、遗址、震后形成新的地质、地貌等的利用;
6.加强景区在地区风景名胜区中的定位认识:具体的景区详细规划定位应重视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风景名胜区的整体考虑,并注意与其他景区功能的协调,包括各个景区的定位要突出特色,旅游交通与游线加强与其他景区的衔接,风景名胜区、景区、景点等各级旅游服务设施配套要健全、适度,管理上要更加规范、有序;
7.做好灾后恢复重建为主的近期规划:结合景区损毁的情况做好近期规划,重点对原有核心景区、文物保护单位设施加紧修复和加固,加强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地段等的修复或恢复重建;恢复景区受损的植被、基础设施、对外交通联系、旅游接待设施,使各景区、景点的景观及功能能够尽快恢复,形成接待能力,早日向游人开放,恢复灾区人民的信心;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和发展;
8.景区规划应注意有机更新:有机更新是保存历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利用景区恢复重建规划机会解决掉景区中原有的典型难题,使景区发展得到一个新的契机。
地震与国人如影随形
陈保胜: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这条断裂带又属于南北地震带。何为地震带?把历次发生地震的震中在地图上点出,再结合一定的地质构造原理,将这些点连接成带,就得到了地震带。一条本该连续的地震带上突然出现‘断裂’,这就是‘断裂带’。有了一段未发生过地震的空缺,就是‘空区’。‘空区’不等于不会发生地震,只是其聚集的能量还没到时而已。因此,‘断裂’和‘空区’更危险。打开《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你会看到一条条地震带就像一道道阴影重重地投在中国大地上。你故乡的小城也许正位于某条地震带上,你工作的城市下也许正隐藏着几个活断层,也许你家的房子正建立在地震带上。
我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压力,是大陆强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欧亚大陆地壳板块活动频繁,我国每年遭遇三次5级左右的强地震属正常范围。人没感觉的小震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遍及全国每一个角落,尤其山区更为频繁。2001年在东昆仑山就发生过8.1级的强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而且我国区域地震发生的频率,西部高于东部。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从地质学的观点看,这并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衡量每次地震能量大小叫震级,每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衡量每次地震破坏的程度叫烈度,它与震源的近远有关,与建筑本身有关,因此,每次地震有无数个烈度;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思想上没有“防震抗震”意识。历次地震,不是地震本身把人震死和造成财产损失,而是地震使房屋倒塌把人压死和造成财产损失。因此,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质量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只有这样,一旦灾害来临,也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大降低。
|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