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发于《中外建筑》 2009年第1期
□ 阅读次数:8543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
|
|
倡导绿色建筑 共享美好未来——访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保峰教授
陈忆军 彭 诚
|
绿色建筑•诗意粞居
Green Building •Poetic Dwelling
刘军民LIU Junmin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构想,对中国未来发展模式又做了一次界定,生态文明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理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就是要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10亿m2,城镇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万亿元,规模巨大。但是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耗用了大量土地,直接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47%,使用钢材约占全国用钢量的30%,水泥约占25%。面对我国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形势,怎样在我国城乡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做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和环境保护,对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绿色建筑正是遵循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最低环境负荷情况下最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绿色建筑是对传统建筑价值观和技术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使得建筑在生产制造、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等理念和方法上产生质的变革,从而引起整个建筑业的技术系统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已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控制改善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单项生态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大量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较完整的适合当地特点的绿色建筑集成技术体系。
发达国家是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期之后的后工业化时期才开始绿色建筑进程,而有幸的是我国却是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开始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这一功在当代、福及子孙的事业,必将吸引更多的建筑师、工程师、开发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必将会有更多的行动和实践,如何把握转型期的机遇,需要的不仅仅是深层次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尽快拿出切实的行动。
海德格尔曾提出过“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而绿色建筑则是“诗意栖居”的完美典范。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人类社会的和谐。
本期核心词: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两型社会、评估体系
本期主题:何为绿色建筑?
本期嘉宾:
李保峰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委员会绿色建筑委员会副主任。
倡导绿色建筑 共享美好未来
——访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保峰教授
To Advocate Green Building,to Share the Prosperous Future
——Interview of Prof.LI Baofe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本刊记者:陈忆军 彭 诚 CHEN Yijun PENG Cheng
正如李保峰教授所说,他和绿色建筑结下不解之缘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但他一旦有了那个改变命运的契机,绿色建筑就成了他人生的目标。研究、教育、实践和推广!而我和李教授结缘,也是一种偶然和必然。早在今年8月,我们《中外建筑》就已经把“绿色建筑”作为明年杂志定位的“焦点”,而在10月底召开的《中外建筑》杂志理事年会上,我们就请来了李教授主讲,“绿色建筑的思考”。当然,我一旦认识了李教授,那种对他的敬佩之情就变成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采访他,解读他,并一起为他的事业而祝福!
把握绿色 归结“两型”
本刊记者:什么是绿色建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认识并不够,我想请您对绿色建筑做一个诠释,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您觉得应该怎么样倡导和推广绿色建筑?怎么样让大家认识和接受它?
李保峰:绿色建筑并不是形态的问题,应该说更是基本生活观念和态度问题,正是工业革命后采用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危机,这有非常重要的伦理意义,而不仅是形态学和建筑学学科的意义。绿色是个形象化的说法,绿色植物可以利用阳光产生能量哺育生命。绿色建筑的特点,第一是节省,第二是环境友善,节省指的是节省资源、能源。简单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个是少消耗,一个是少排放。少消耗资源与能源,少排放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的物质。生态建筑并不强调形态和风格,它关注人类生存的大目标。
智能和绿色挂钩的地方在于,智能化是一种实现绿色目标的手段。严格来说智能不是绿色,它只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不恰当的运用时它甚至可能是反绿色的,例如,将办公室的室内温度设定为恒定,保证员工一年四季着装相同,智能技术当然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它却是以浪费能源为前提的,为什么不能冬天多穿一点衣服、夏天不穿西装不打领带?关于技术的两面性已有许多论述,我们应该从方法论角度思考。有幅漫画很有讽刺意味:一个男人,在摄像头的监控下面对着电视屏幕刮胡子,将原本用镜子便可解决的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这是唯手段论。我们讨论绿色生态是有论理意义的,而智能是技术问题,它和绿色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目标问题,一个是手段问题,目标不可随意改变,而手段却是多种多样的。建筑师更应该关注被动式设计。建筑师尤其要有全局的思想和高度,不可陷入纯技术中而沾沾自喜。
绿色建筑是全人类必要的生活成本。因为人类生存需要代价,做绿色建筑就是为了节约资源、节省能源、保护环境,这是为将来考虑的问题。所以做绿色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公德。
绿色建筑并不是极其奢侈的建筑,它是一个为整个人类生存作贡献的建筑,它排放的二氧化碳少,使用的能源也少,它节省材料,节省水源。当然使用者也会受益的,节约水,水表就转得慢,节约电,电费就少。现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买房子或者租房子或盖房子一定要选择具有绿色建筑认证的建筑,没有绿色建筑认证,它不买,质量多高也不买,因为质量好和绿色建筑是两回事情。昂贵的材料、豪华的装修与绿色无关。
我们生存是要代价的,必要的生存成本,比如说吃饭,我们每天至少要吃一顿饭,否则,我们就活不下去了; 天冷了,我们要穿暖和。不能说,为节约,我就不吃饭,为节约,我就少穿衣服,少穿衣服,人会因受冻而致病,不吃饭,人们会饿死。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一样,其实绿色建筑的投入,是必要的生活成本,是人类生存的成本。不这样做,我们就是在透支环境。但偏偏碰到我们这样的经济环境,过高的成本我们付不起,这就很难办。
人是两个层面的,一个是个体的人,是精神和物质的。还有一个是整个全人类。资本主义是讲究个人利益最大化,最少投入产生最大利益,然后市场经济马上会有一个规则,为什么会有一个规则呢?因为谁的利益都最大化的话,公共的利益就最小化了。以开车为例,如果谁都不按交通规则走,也不管信号灯,就会乱套。房子同样,每个用户都希望尽可能多的绿化,容积率很低的,非常漂亮的环境,舒舒服服,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每个个体都是有这样的需求的,这样的需求意味着什么呢?更多的土地被占用,更多的能源被消耗,这样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就是一个问题啦。每个人都最大化的使用土地,都最大化的使用能源,人类就无法持续。很多宗教的产生与其有关。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很多宗教告诉人们,不能这样,要有所节制,够了就行。绿色建筑也告诉人们不要贪婪无度,要有分寸。但从经济的角度就不一样,每个人都消费,好啊,拉动内需。比如装修,本来50张板材就够了,买80张,多了的就扔了,GDP增加了,但资源却浪费了。社会的浪费导致GDP增加,这是好事情吗?所以从经济角度和从绿色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作为个体的人,当然会有很多的要求,但作为群体的人,不能每个个体都这样。你有钱,可以买大别墅,使用极其浪费能源的汽车,可以无限消耗资源,但如果每个有钱人都这样的话,这个社会也完蛋了。你有钱也不能这样,你必须对社会尽责任,这不是一个钱的问题,是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
绿色建筑不能单靠个人觉醒,政府作为一个管理机构,是可以推行一些东西的,个人觉醒是不可靠的。有些人他有觉悟,就象有些人相信宗教,相信佛,就要做善事,他相信轮回,做了坏事,来生会遭到报应的,他的后代会遭到报应的。但有的人不信,他觉得干了坏事并没有受到惩罚啊。所以靠个人觉悟是不可靠的。所以我认为道德不够,还要靠法律与法规。
推广绿色 政府先行
本刊记者:目前中国绿色建筑推广的情况怎么样?您提到的绿色建筑参加评估体系和不参加有什么利弊?评估体系有没有法律效应,评估体系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您觉得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利绿色建筑的推广?
李保峰:目前我们还不能把绿色建筑作为一个行业标准,这是一个无奈,目前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绿色建筑确实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为了保护环境,提升我们生存空间的质量品质,这是必须的代价。目前,中国的经济建设这么快,基本建设带动这么多行业,这么多人就业的问题,一旦把建筑成本提到很高,投资会受到抑制,可能会影响整个就业问题,政府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样投资就会受到抑制,建筑行业的下游产业会受到影响,就业会出现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情况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绿色建筑只能一步一步来,或者让那些经济好的企业做一个带头作用,为我们的环境改善做一些贡献。但要所有的企业做到是有一定困难的。
关于绿色建筑参评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中国不可能强制执行。参加绿色建筑评定,确实是个卖点。如果是绿色建筑,是几星级的,大家觉得这是一个信得过的企业,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绿色建筑的推广,一个是观念意识问题,一个是投入的问题。有很多例子,为了中水利用,要多一条管道,要解决保温的问题,就要好的保温玻璃,铝合金型材最好是“断桥”的,覆土屋面会有更好的保温效果,但建筑成本会增加。你的房子用电少、用水少,又有健康的环境,很多用户就有可能愿意每平方米多出200~300元钱买你的房子。但不是所有的用户都这样,你的房子比别人的贵那么多,有的人可能就不选择你啦。绿色建筑不能单独从经济角度来算,因为这是个人类生存的问题。绿色建筑在中国推广有难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可能强行要求很多东西,这涉及到经济运行,国家经济运行这样大的事情,一个政策制度不好的话,会把整个房地产或者整个经济建设遏制的,整个链条就会出问题。这个很可怕。目前,我国参加绿色建筑评定的房地产企业并不多,这要看企业的实力,象万科,5年前就开始做自己的绿色建筑,他们自己制定了一套绿色标准,跟国际接轨。有些建筑是可以拿到外国去评。美国LEED很有名,可以拿他们的标准评价,深圳泰格大厦便获得了LEED银奖,招商地产的,外界评价很高。
我认为绿色建筑应该从政府的建筑做起。很多国家及地区已经这样做了。对房地产商不可以过高地要求,因为市场经济规律,要多花那么多钱,没有道理的。但政府建筑必须做到基本的绿色。以台湾地区为例,所有的政府大楼,从南到北,都做绿色建筑改装,强制性的,空调要用高效率的,大玻璃外面一定要遮阳,地面要透水等等,全部都要做,政府是用纳税人的钱,这个钱花了对得起纳税人,是造福人类的事,政府是可以用命令和强制的。但政府对市场不能命令。
舆论导向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绿色建筑,所有的电视、报纸、杂志都在宣传,中央领导人讲话,都是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政策。我凭什么去做?比如说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照射以后就能发电,这个多好啊,是清洁能源,绝对没有一点污染的,可是它很贵,6角钱一度的市电多便宜,傻子才买光伏电池。不管是风能还是光能发电,从个人经济角度看,都算不过账来,肯定是投入大收入少,这就需要鼓励机制。现在德国就是鼓励使用光伏电池,发的电可以高价卖给政府。所以很多人用,有的建筑整个屋顶或立面都是。另外买光电板的过程中,政府给优惠。减税肯定要政府出面,从经济上给予优惠。在中国,光电板仅是一个产品,而不是一个商品,光电板在技术上是成熟的,但为什么不是商品呢?因为在市场上没有可流通性。你要让它是商品,要别人在使用过程中划算,才能推广起来。
本刊记者:绿色建筑对于当前意义是很大的,长江以南的人,对于用水是很少有节约概念的,长沙今年开始出现水荒,可见节能、节水的意义重大,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它和您提倡的绿色建筑有关系吗?
李保峰:缺水,气候异常,地球暖化等等,都是环境的恶化。绿色建筑,每个人要从自己做起,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长沙出现水荒,缺水,确实罕见,这也给人类敲响一记警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势在必行。
但从政府这个角度讲,要做绿色建筑也有难度。政府要解决的事情太多,比如就业、GDP增长,有些东西是很冲突的。武汉,长沙是两型社会的试点,两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就不能把GDP增长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这在道德层面是好事,但政府政绩的评估离得开GDP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绿色建筑的发展是需要资金的,这便是一个矛盾。有些事拿钱出来做很快见效,地铁修了,交通马上改善了,绿化做好了,城市马上漂亮了。但改善生态环境不是城市美化,不一定立马见效,却很花钱。这些对政府是一个考验,是很难的。
结缘绿色 志在高远
本刊记者:能谈谈您的成才之路吗?是什么促使您选择建筑的?又是什么促使您从事绿色建筑研究的?高寒地区,亚热带,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有什么不同?
李保峰:我人生之路不是设计的,小时候我喜欢美术和音乐,1974年下放农村,1977年被招工到武汉做木工,木匠的经历使我对空间、材料的理解有很大帮助。我家在中南设计院,儿时耳濡目染,看建筑师设计,很感兴趣,所以恢复高考后,我报了华南理工的建筑学,毕业后回到武汉,在华中科大,边读研边教书。1987年,华中科大举办了一次国际会议,邀请了一位瑞士藉德国建筑教授,是柯布西耶的老乡。我被指派当他的翻译,后来又做他的助手。他当时有一个想法,把中国和德国学生做一个比较,于是1988年我就跟着他去了德国。回国后,我有些想法得不到当时领导的支持,我又不愿意浪费机会,于是就下海了。
1998年我回到学校,学校当时提出办“研究型大学”,作为在外漂泊多年的建筑师,我为研究方向感到陌生而迷茫,在1999年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我邂逅了赫尔佐格,他的学术报告让我耳目一新,尤其是他将绿色建筑理念与建筑创作相结合的伟大作品令人震撼。我觉得绿色建筑就是我想要追求的目标,我决心去他的研究所学习。在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录取后,我等了7个月才得到herzog教授的正式邀请,到德国后,我研究并参观了他设计的所有建筑,几乎介入了所有博士的项目,这是我事业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的收获非常大。清华大学的秦佑国教授是中国比较早开始倡导绿色建筑的建筑学者,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深化绿色建筑研究,我考取了秦老师的博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秦老师的指导下,我结合武汉的气候特点做了一些深入的实验研究和传统民居调查测试。长江中下游夏天这么热,冬天这么冷,我们怎么样用建筑设计的办法使之舒适同时又节能?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表皮,用建筑表皮的变化,来抵消一部分能耗的变化,这就是我的博士论文的逻辑框架。
不同的地区,纬度不一样,气候条件也不一样,所以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夏热冬冷地区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夏天不那么热,冬天不那么冷,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寒冷地区要解决冬天的取暖问题,夏天过热问题不存在; 深圳、广州这些亚热带地区,就要解决夏天太热的问题,冬天不冷,问题也相对单纯。不同的气候区,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手段当然也不同,不可简单搬用。
本刊记者:《建筑表现》和您翻译的《诗意的功能主义:德国格瓦斯•昆•建筑师事务所专辑》、《托马斯•赫尔佐格 建筑+技术》,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影响很大,可以谈谈这些作品吗?
李保峰:《建筑表现》是我和另外一个教授合作的,我们觉得现在计算机在表达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手绘慢慢隐退了,我们认为一边画草图一边设计,更能体现自己的设计思想,思维是游离的,是发散的,从设计方法的角度上,作为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教学生通过手绘的过程促进你的思考,手绘更适合设计的早期阶段。画图是设计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手绘,眼、脑、手同步联动,这样可以促进思考。我们从这个角度进行了一些探讨。
《诗意的功能主义》是德国格瓦斯•昆建筑师事务所的,在德国柏林,是一所著名的建筑事务所,他的主持建筑师是我很好的朋友,20年前,我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时候,他们也在该校。他们的事务所做得很成功,在德国严峻的竞争环境下,做了很多好的作品,在中国,我们也合作做过许多项目,我觉得他们的作品值得在中国推荐,特别是关于关注生态的态度,他们的设计很理性,很科学,有浪漫成分却不随意,在中国很值得推广。
托马斯•赫尔佐格这本书对中国的建筑教育很有启示的。在中国的建筑教育,我们对艺术强调的很多,但认为技术是一个创口贴,并不重要,建筑艺术解决好了,最后在不完美的地方贴一个创口贴就解决问题了。我觉得艺术和技术是中药的关系,技术是手段,建筑师要建立科学、全面的技术观。但我并不是说建筑师要深入专门地做技术。我们太多的建筑师不关心技术,最后导致很多问题,要创口贴去贴。比如,绍兴有个玻璃盒子,造型确实很漂亮,但在室外温度30多度的情况下,里面达到50多度。这种房子怎么用?要多少能源?这表明建筑师缺乏技术概念。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玻璃的物理特性,短波进去了,长波出不来,就是能量进去了出不来,所以越来越热。
托马斯•赫尔佐格是伟大的建筑师。他的建筑作品神采奕奕,光彩夺目。他能根据生态的要求,绿色的理念去解决问题,又非常有个性。他把技术作为创作的手段,做出来的东西既精致优美又改善环境。他的造型非常有特点,但绝不是为了特点而特点。这本书虽然叫“建筑+技术”,实际上讲的是哲学问题,很有高度,可以让我们建筑师看到很多建筑以外的东西。
本刊记者:您怎么看待北京的鸟巢、水立方等几个建筑?
李保峰:作为建筑师,我很欣赏鸟巢,但是鸟巢跟绿色没有关系,这完全是个标志性建筑。建筑为了文化、造型、空间等,可以增加一些造价,但有个度的问题。我不赞成库哈斯的CCTV大楼。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克隆、可以登陆火星,做一栋不倒的歪楼在技术上没什么困难,这不是可能性的问题而是必要性的问题。为了克服重心超出支点而导致的倾覆及防止地震灾害,要多花极大的代价,却未为城市提供任何积极的贡献,完全是在炫耀一点儿都不高明的技术。
还没有数据表明水立方是不是绿色建筑。但我看到作者有气候适应性方面的考量。国家大剧院是在房子里面建房子。冬天很好,内芯暖和,但是北京的夏天很热,里面的温度就更高,这是没有考虑地域性的,我9月份在里面体会了烘烤感。
本刊记者:您的每个设计是不是都做成了绿色建筑?对于绿色建筑您谈到过一个How的问题,您从2000年开始研究,您是怎么How的?
李保峰:我的所有设计都考虑了绿色,都是沿着绿色理念往下做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实施起来比较难,许多方案到最后仅仅是一个房子,不能实现绿色建筑理念。
在中国,太多的人在说“what”和“why”。“绿色建筑”是个时髦的话题,这个概念大家几乎都知道,不需要再说“是什么”和“为什么”了,只有“how”才能对知识体系的发展及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有更积极的贡献。这方面的教学容易,研究和实践较难。因为教学只需要传授给学生理念,教给学生怎么走路用什么方法走路就行了。但是研究是很枯燥的,需要长时间和大量的数据打交道,实践是困难的,受制于经济及观念等影响。所以我认为,在中国急需愿意在“how”上面做文章的专业人士。
其实,对李教授的采访并没有结束,他就要匆匆赶到机场去了,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我突然有一种坚持,坚持一定要送李老师去飞机场。于是,在高速奔驰的汽车中,采访得以继续,那些关于绿色建筑的故事和思考得以继续,幻化成一幅幅美好的未来图景。窗外风和雨织成了一片迷蒙的海,而我的眼睛也变得潮湿了,是感动?是敬佩?还是为自己坚持的胜利!
|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