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

□ 刊发于《中外建筑》
   2009年第4期

□ 阅读次数:16033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境心相遇
罗 劲
“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匠心,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
——《白频洲五亭记》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提到的核心思想,我以为乃是在中国造景的根本趣味所在。西方的园林强调以建筑为中心和采用几何形整型式布局,追求的是一种符合数学规律的美。这种数学模型是一种三位模型。符合西方人的审美情趣。也许中国的园林包含更多的维度,手法更是无从列举。那是一眼看不透,层层叠叠拨开来的幻梦。景致移动你的脚步,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境终因了不同的心而起了反应。就像朱自清那一塘清雅的荷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这里,他用了国人最擅长的通感。通感哲学基础其实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我们发现眼前看到的景观只是“小景观”,能够唤起你所有感觉的,触动心灵的景观才是“大景观”。这种景致始终是唯美的、因人而异的、令人遐想的。用“静”的景对应幻化的“动”,这种营造的方式有着他极具内涵的特质。我们终究不知道这样安静的东西是怎样一点点攫取我们的心。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生的最高境界当是回归本真的一种状态。山水又何尝不是。庭、堂、阁、轩不过是承载景致形、影、色、香的装置罢了。在这里我们终究逃不过从颐和园长廊里望去的波光粼粼的湖水微澜、拙政园待霜亭的那一抹浓彩、狮子林里“立雪堂”院墙上被阳光照射的闪闪发光的白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感受。并且,如果我们愿意倾听的话,那湖水、那秋叶、那雪意都有着自己浪漫的声音。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