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发于《中外建筑》 2009年第7期
□ 阅读次数:33170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
|
|
虚幻,还是真实?
健行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关于场所的记忆,从来就让人如梦如幻、怅然若失。但离开了记忆,离开了历史,离开了曾经的迁客骚人、歌咏题唱,如今的黄鹤楼只会是冰冷的四壁和空无的眺望,与江畔任何一座高楼别无二致。其实,现实可能也正是如此,不信,你问问登临的男男女女,有几人曾遥想黄鹤的踪迹?
关于场所精神,李胜先生以观看画展为例,并以“众人喝水,冷暖自知”破题,不可谓不妙。如果精神的有无、虚实,均存乎一心,只可意会,不可言表,那又怎么谈得上去构筑场所的精神,去解读场所的意味呢?我想,把形而下与形而上结合得最妙的莫过于“场所精神”一词了!但没有了精神,场所只是一具空壳,无论是城市、是街区、是建筑,都只是一个个的临时布景,我们将没有故乡、没有童年,我们将变成时空的弃儿,我们将四处流浪……
场所,无疑是真实的;场所精神?虚幻,还是真实?这是我们自己提出的一道命题。它的解决就是规划师和建筑师的自我挑战,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取天地之灵气,接古今之变迁”。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的流水别墅到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从北京的798街区到南京的大屠杀纪念馆,我们都能看到别具的匠心和非凡的智慧,因为有了卓越的创造,在那一瞬间,让我们震撼的反而不再是场所,而是跳跃在场所之上的精灵!
由此我们更加认同崔岩先生的思想,有无不是我们争论的焦点,制造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一个诺大的中国,历史和记忆无处不在,文化和故事无处不在,破与立也无处不在。千万不要因为我们眼前为之骄傲的速度、规模和“又好又快”把曾经的场所夷为平地,我们要延续历史,要制造生活,更要创造有精神的未来!
|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