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S品房 武汉装饰网
武汉建材网
武汉租房网
总  站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 | 广告服务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人才招聘
新闻展会  历史规划  旅游摄影  材料设备  设计咨询  装修表现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城市首页——武汉 编辑:yingeryy 007abbs
□ 本文作者:hahamax

□ 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 本栏目所有文章
□ 返回城市首页



 
武汉:“大工地”上的城建突围 [推荐]



目前,武汉市开工建设的工地已经超过2008年奥运会前的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地”,城市的快速生长带来宜居环境的阵痛。大建设时期的武汉如何协调这对矛盾,更好地朝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兴之路迈进?

  城市渍水一直是困扰武汉市民生活和城市管理的难题,今年夏季武汉发生的大规模内涝,很多人还记忆犹新。“看海”反映出了武汉城市排水系统的漏洞。市民赵女士说:“今年武汉市的建设这块儿已经大有改观,但是,道路拓宽了,那个排水管网是不是就应该跟着加大,那样的话,才能保证道路设施跟上城市建设的发展。我觉得不单是一个部门的问题,应该是整个城市的联通。”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项九华:“现有武汉市排水系统的总体抽排能力是903立方米/秒。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求,抽排能力的缺口有一半,尤其是灾害性的暴雨发生以后,现有的体系是完全承担不了的。”

  痛定思痛,武汉市在今年初启动排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罗家港、巡司河等地的排水泵站建设,并预计在年内新铺排水管网300公里,对20多条骨干排水管道进行全面疏浚,武汉市排渍能力正在提高。

  自2012年武汉市“城建攻坚”五年计划实施以来,武汉市到处呈现一派“热火朝天围工地”的景象。轨道交通、城市大道、长江大桥、地下管道以及现代建筑的施工建设,在给城市快捷便利的明天带来巨大希望的同时也遭遇今日追求宜居、文明城市环境等民生诉求的考验。一方面,大规模的工地阻塞了道路,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另外,施工带来的粉尘、噪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给环境保护造成威胁。省社科院秦尊文教授说,武汉城市建设与生态宜居两者协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要密切协调,使得阵痛程度降低,比如讲规划建设中,一次性将配套施工做完,不要重复不断有影响,各部门要努力协调。宜居主体是人,我们所有居民也要为此建设出力!”

  武汉是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水资源丰富,全国独一无二,世界少有。近年来,武汉市民正见证着一座总体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生态环境良好,居民就业充分,综合交通便捷的城市正在完善。

  自2012年,武汉市七部门就联手提出,五年内启动5个重大公园绿地项目;建100座“景观厕所”; 中心城区走500米即可乘地铁;主城区至新城区行车不超60分钟;800公里绿道可游憩;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贯彻公交优先战略等新蓝图。

  日前,武汉市相关会议上,城建委副主任陈跃庆表示,城建攻坚”无疑将实现城市形态、综合交通、生态环境、市政设施的跨越发展,但现阶段计划的推进需要各方的紧密配合:“根据武汉自身的发展定位,目前在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品质三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来满足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目标继续加快推进‘城建攻坚’,我们来共同把城市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省社科院秦尊文教授认为,武汉位于中部、长江中游,首先从大的格局来说,既无台风、海啸,又无沙尘暴、地震,成为宜居城市的先天条件最优。其次,武汉有山有水,在特大城市中也不多见。秦尊文:“近年来,武汉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上,处处留心体现宜居理念:建筑留出通风走廊,为居住留出有机疏散空间,注重城市绿化,绿色建筑走在全国前列,从过去单纯追求GDP,过渡到追求“绿色GDP”;花山生态新城等一些新城建设也开始探索宜居新模式。地铁、自行车等绿色出行也开始形成气候。”  

[更多新闻]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Powered by Jute Powerful Forum® Version Jute 1.5.5 Ent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