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种“城市病”:城中村与百年前的西方贫民窟 (发布于2008-02-19 16:30:52 点击24703) 我国的城中村与19世纪西方的贫民窟具有较多相似性,二者都是以进城农民为主的流动人口低成本居住区。简要比较19世纪前后西方国家的贫民窟问题与当前国内的城中村问题,指出城中村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社会问题和流动人口问题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关键。
|
| 
|

| | 广州歌剧院设计深化访谈 (发布于2008-01-09 14:50:02 点击38031) 实际上,所有的技术图纸都是珠江院来做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主要解决概念和设计效果……后来在与珠江院的谈判中,珠江院答应解决所有专业问题,承担了技术上的攻关任务。
|
建筑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为叶廷芳说几句 (发布于2007-11-28 17:14:37 点击28793) ……除却全国总动员、大搞住房装修和庭园设计,文学界治建筑学严谨且卓有成就的学者,有旅德文学评论家赵鑫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振复、著名专业作家刘心武,以及叶廷芳公等。最近,叶廷芳的建筑美学评论在建筑界引起轩然大波。
|
| 
|

| | 中国建筑不只木 (发布于2007-10-19 11:28:46 点击32836) “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是中国建筑、中西建筑比较研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但却是一个不成立的伪问题。作者通过对中国建筑五材并用的传统和土木之功的表述的分析,否定了以木具有阳、生等“意义”来阐释中国建筑木结构体系成于阴阳、五行等说……
|
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撞击与融合 (发布于2007-09-18 17:04:41 点击20514) 断裂、撞击都是十分“生猛”的用词,何以要用这样的用词来表达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呢?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事实就是这样的“严酷”……东西方文化相遇,在某些方面可以交融、互补,而在某些方面则完全是对立、冲突。几个回合下来,正以令人眩目的方式走向衰微。
|
| 
|
|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
|